书城传记王阳明为臣智慧
4701500000025

第25章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才能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2)

其实,真正成功的人在很多事情上并不是事事都参与的,而是多给他人留些发挥的余地。王阳明从小就接受父亲王华的教诲,王华曾经给王阳明讲过明成祖的故事。明成祖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十分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因此事无巨细,任何事情他都一一过问。因为他的皇位是通过政变夺来的,所以他十分害怕这样的事情再在他身上发生,所以他事事参与,甚至就连宫内的装修、宫女太监的调整等他都不放过。他以为这样就能够做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了。但是,烦琐的朝政让他喘不过气,殊不知,正是由于他的事事参与,大臣们的奏折才会越来越少。

有一天,由于朱棣终日在处理朝政,所以有些劳累。随身的太监看见后端了一杯茶放在御案上,朱棣在喝茶的时候突然不小心将手中的奏折掉在了地上。奏折上也溅上了几滴水,随从的太监却不敢上前捡起落在朱棣脚边的奏折。这时,朱棣才恍然大悟:原来正是因为自己平时事事参与,所以就连身边的随从太监都不敢过问任何小事情,那些涉及国家大业的事情大臣们就更不敢提具体的意见了。对此,朱棣认为是时候改变了,否则,长此以往,自己迟早会被他人挤下去。

从此,朱棣开始将手中的权力慢慢地下放,让大臣们真正地忙碌起来。朱棣也不再事事参与,而是处处克己,希望从大臣那里学到治理天下的方法。他反复细读大臣们的奏折和上疏以及一些讲义,最终成为明朝的一位开明皇帝。

王华经常用这件事情来告诫王阳明,在为官的道路上要居安思危,不必事必躬亲,要多让下属和他人去发挥他们的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共同发展。否则自己一味地事事参与,迟早会引起他人的不快,甚至还会导致自己身败名裂。

王阳明在被贬到龙场的时候,宋然发动叛乱,叛军直逼贵阳。当时贵阳人心惶惶。王阳明看到了当时的情况,如果不加以制止,那么贵阳将会有更大的灾难。当时,王阳明清楚地明白安贵荣完全有能力平乱,但是安贵荣并没有平乱而是躲在一边想要看笑话。王阳明看到事情的发展形势越来越恶劣,于是准备开始行动。

王阳明认为,只有让安贵荣出兵平乱,才能保住贵阳与水西。于是,他写了封信交到了安贵荣手上。在信中,他告诉安贵荣:“尽管你高居宋然之上,但是朝廷命你们一起镇守同一个地方,如今宋然叛乱,你有责任镇守这个地区。同时,遵义的土司以及凯里的杨友等人也对这件事情看得一清二楚,如若你不出兵平乱,他们就会平乱,那么贵阳、水西恐将不保。”

安贵荣看到王阳明的这番话之后恍然大悟,犹如茅塞顿开,于是他加紧出兵平定了叛乱,保住了水西。而这件事情也受到了上级的高度重视,安贵荣因此而加官晋爵。而王阳明尽管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却得到了安贵荣的信赖和支持。自此以后,王阳明和安贵荣便有了很深的交情。而王阳明在安贵荣的帮助下,也得以安稳地生存。可见,如果当时王阳明没有帮助安贵荣,那么王阳明在龙场将不会得到安定,也不会得到安贵荣的欣赏和信任。而事实上,王阳明并没有参与平乱之事,只是写了封信,点拨了一下安贵荣。

可以说,王阳明的这种不事事参与的居安思危的方法在这次事件中着实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王阳明在后来的仕途中也是运用这种方法,不事事参与,尽可能地多让下属参与一些事情,以此来让自己在官场中更安稳,在困难面前也能应对自如。

5.存不忘亡,安不忘危——为官处世的强硬道理

存不忘亡,安不忘危,是处世的一种强硬道理。事实证明,那些能够做到存不忘亡、安不忘危的人往往能够安稳地渡过人生中的众多磨难,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王阳明家境富裕,其父亲王华是状元出身,很早就入朝为官,可以说王阳明从小就处在一个家境殷实的环境中。所以,他小时候并没有穷苦人家生活的经历,也没有过饥寒交迫的感觉。但是,从小就饱读诗书且经常与父亲外出的经历,还是让王阳明看到了外面的一些穷困现象。所以,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将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当成是自己的座右铭。王华经常对王阳明说:“此时的你生在富贵之家,但是世道纷杂,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一无所有,所以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王阳明把父亲的教诲牢记在心,所以他从不铺张浪费,也俨然没有那些公子哥的不良习惯。王阳明后来在为官的时候也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

王阳明认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是每个人都应该谨记的道理,不管是在官场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熟记在心。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富裕的生活不会永远长久,身居高位的人也不会永远高高在上。

王阳明在对弟子们讲学的时候曾经讲到过这样一个关于存不忘亡、安不忘危的故事。在东汉时期,桓少君家境殷实,而且十分美丽端庄,是桓家的大小姐。当时,桓父学识高、修养深,于是开办了一个小小的书堂。有个弟子叫鲍宣,是书堂里读书最用功的一位。鲍宣家境十分贫寒,但是他十分上进,勤学不止。桓父通过长期观察,认为鲍宣日后定能成为有用之才,于是便将自己的独生女桓少君许配给了他。

二人成婚之际,桓家为女儿准备了华美的服饰和几个仆人做嫁妆,鲍宣看着这些丰厚的嫁妆不禁难受起来,他认为很对不起桓少君。他说:“少君生在富裕之家,平时的生活都非常优裕。而我一贫如洗,门第也十分低下,我实在是有愧于你。”桓少君听到鲍宣的这番话,连忙说道:“我父亲因为你品德高尚,修养极深,认为你将来一定能够有所成就,所以将我许配于你。而此时你我已经成为夫妻,我定会尊重你。”鲍宣听了十分高兴,并且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

接着,桓少君与鲍宣一同将那些丰厚的嫁妆全都送回了娘家,然后自己也换上了粗布麻衣,与鲍宣一同推着小车回了鲍家。桓少君见到婆婆之后十分有礼,而且还主动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从此桓少君就这样在一贫如洗的鲍家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苦日子。后来,桓少君一直是十分恭敬地孝顺自己的长辈,而且从来没有因为贫穷而叫苦抱怨。她与丈夫鲍宣一起同心同德,共同经营着这份家业。同时,她还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丈夫在功名仕途方面的努力,这些事情乡亲们都是看在眼里的,人们都夸赞鲍宣娶了个贤德的夫人。

后来,鲍宣果然出人头地了,他走上了仕途,并且还做了官,再后来他的官职已经升到了司隶校尉。而他们的儿子也成了鲁郡的太守,一家人的生活也变得富裕起来。多年以后,他们的孙子鲍昱问祖母:“太夫人,可还记得当年推小车的事情?”桓少君说道:“先婆母曾经对我说过‘存不忘亡,安不忘危’,我哪能忘记呢?如今我们家境好了,但是你们不要因此而骄奢,要有存不忘亡、安不忘危的精神。”桓少君放弃了当年父母给她的丰厚嫁妆,选择与夫君鲍宣一起艰苦奋斗,最终成就了一代世家。而成功之后的桓少君仍然不忘用存不忘亡、安不忘危的思想来教育自己的后代,让他们永远记得要居安思危,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王阳明认为,在生活中人们更应该学会居安思危,就像桓少君一样,虽然已经处在了殷实的家境中了,但还是不忘用居安思危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后代。因为只有吃过苦的人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明白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存在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永恒存在的。今天殷实富裕,明日很可能就倾家荡产。所以,在生活中要时刻有一种思想准备,居安思危能够让人们摆正心态,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也就能够从容面对了。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有备无患才能防患于未然

王阳明在为官、处世方面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哲学道理,他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做学问、做官,就是因为他有居安思危的思想。而且,他十分认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他认为只有做到有备无患,才能防患于未然。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有这样一句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只有有备无患,才能防患于未然。王阳明认为在官场中的“备”就是时刻谨慎小心,有长远的眼光,这是做任何事情都通用的方式。只有小心行事才能避免一些因为大意而出现的错误,这便是一种有备无患的表现。

王阳明从小就对军事、哲学、思想教育等方面产生了兴趣。于是在做学问的同时,他也不忘在军事方面有所发展。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对军事的痴迷才让他学到了广泛的军事知识,而在后来为官的时候也都充分地运用在了官场之中,加大了自己获胜的筹码。

当王阳明高中进士被派到工部担任修建坟墓的监工时,所有的人都想要看他的笑话。众人认为,王阳明一介书生根本不懂得修建坟墓,更不懂得构造格局,但是王阳明利用自己的军事管理思想将工人们重新调配分组,还制订了一系列的详细合理的修建计划,最终使坟墓修建提前完工,而且还修建得十分宏伟。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人们不再看不起这个表面上柔弱的书生了。而王阳明也因此被朝廷再次重用。可想而知,如果王阳明不精通军事管理思想的话,那么当时在工部肯定会成为他人的笑柄,自然也就不能被朝廷欣赏和重用了。在这一点上,王阳明的做法充分体现出了有备无患的重要性。

后来,王阳明在平定宁王叛乱的事情上也充分表现了他的有备无患。当时,宁王朱宸濠看到正德皇帝的昏庸无能,认为大明王朝的大势已去,所以基于想要重振王朝,谋权夺利,他开始策划起兵造反。

王阳明听闻宁王造反,于是赶紧召回人马,上报朝廷。此时王阳明认为事情比较复杂,他担心宁王会进犯南京,一旦南京被宁王攻下,那么朝廷将会面临危机四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