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是被众多为官者证实了的一个强硬的道理,为官者要懂得功成身退,因为只有在急流之时勇于退出才能够避祸自保,成为官场中的不败达人。
王阳明在为官之路中也总结出了一种独特的避祸方式。虽然他不否认功成身退是避祸良方,但是他所处的那个大环境没有让他做到急流勇退。尽管如此,王阳明依然做到了避祸自保,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王阳明能够做到含藏收敛、不予争功。他认为,宁静而致远、不与争功才是真正的急流勇退,也是一种另类的避祸方法。然而,有时候也需要运用一种隐晦的心理战术,才能做到急流勇退。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在官场的急流之中要学会从容面对,只有这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勇退和避免祸端的目的。
1.不与争功是急流勇退的一种方式
尽管王阳明在腐败的大明王朝末期为官多年,但是他很少因为争权夺势而受到牵连,这主要得益于他的不与争功。在王阳明看来,急流勇退并不一定就是指要退出朝堂,不问朝政,隐居山野。其实,只要不与争功,不参与争名夺利就能够自保。因为不争功意味着你是一个只做事、不拿好处的人,这其实与急流勇退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王阳明认为,功成身退确实能够让人避免兔死狗烹的下场,范蠡和文仲的事情便充分地体现出功成身退的好处。但是王阳明认为,功成身退还应该考虑到大环境和趋势。此时的大明王朝正处在岌岌可危的时期,功成身退自然能够自保且避免祸端,但是作为一个爱国人士,王阳明那经世救国的念头一刻都不曾停止过。所以,他相信只要自己不与争功就能够避免惹祸上身,而且这样还能够报效国家,有一番作为。可以说,在王阳明的为官哲学中,在特殊的情况下不与争功也是一种急流勇退的表现。
当王阳明平定了宁王叛乱的时候,所有的人,包括昏庸的皇帝都没有看到王阳明的功劳,而唯一看到他的功劳的人就是王华,王华打心里为儿子高兴。而且,他并不建议王阳明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他向儿子讲述了刘邦和岳飞的故事,以此来让王阳明明白不争的真实含义。
楚汉争霸时期,韩信、张良和萧何一起辅佐刘邦打天下。当时,项羽的军队十分强大,在前期,刘邦节节败退。有一次,刘邦兵败至荥阳,准备停下来整顿休息。这时,在关中地区的萧何知道此事之后及时派援兵来到荥阳助刘邦一臂之力。而在东边攻打齐国的韩信却并没有及时派援兵前去,反而派人向刘邦提出封自己为齐王的要求。当时刘邦十分恼火,甚至想要派兵去攻打韩信。张良则在旁边提醒刘邦,在危急关头应该暂且答应韩信,等渡过难关之后再从长计议。对此,刘邦只好暂且同意了韩信的要求,封他为齐王。而韩信听闻之后,马上就派兵增援刘邦,最终在两方援兵的帮助下,刘邦率领的大军军心大振,很快将项羽的楚军打败了。
在这个故事中,刘邦正是领悟到了“不争”的道理,才保全了自己。这样紧急的状况,是不允许刘邦退出的,唯有获得韩信的援助才能够自保,所以他选择了不与韩信争权从而赢得援兵,而最终他也成为了千古一帝。可以说,刘邦用“不争”来真正地达到了“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宋朝时期的岳飞率军与金兵对抗,几次杀敌凯旋,却从未受到过褒奖,而且朝中还有奸臣秦桧在皇帝身边大进谗言。其实,岳飞对这些也都看在眼里,但是他并没有选择急流勇退,而是选择了继续精忠报国。在奸人当道的朝廷中,岳飞依然是挺直了腰杆,就算朝廷没有褒奖,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大义,他还是戎马上阵,奋勇杀敌。尽管最后被卖主求荣的秦桧害死,但是他得到了一世英名。
王华对王阳明说:“相比起岳飞等忠臣良将,你在此时退出朝堂,虽能够避免这些俗尘利益,但是对得起你那颗想要经世救国的心吗?真正的急流勇退不需要隐姓埋名,辞官归乡,而是需要拥有一颗平淡的心。”王阳明听了父亲的话之后顿时觉悟,于是他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来急流勇退,他没有离开自己的政治舞台,也没有离开那个昏庸的皇帝,他唯一离开的就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名利。正是因为王阳明远离了名利,所以才免受了很多磨难。
王阳明曾经说过:“君子求退勿迟。”在他看来,争与不争都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争的人免不了会有一番摩擦和斗争,而不争的人则会趋于平淡。王阳明认为,为官处世最高的境界应该是做到“水德”。在自然界中,水滋润了世间万物,却从没有从世间万物中得到什么,它也没有要求得到什么。这就是一种不争的表现,也是一种豁达的处世态度。老子认为水滴可穿石,所谓“无为而治者”,就是指那些具有“水德”的人。尤其是在官场中,能够拥有“水德”的人,才可以真正做到功成身退,也才能够真正达到最高境界。
王阳明十分推崇这种不与争功的“水德”精神,他认为如果每个为官者都能够做到不与争功,那么世间就会和平,也就谈不上功成身退和急流勇退了。
众所周知,王阳明在他的心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王阳明在年少时期曾经雄心壮志,一心想要成为圣贤。但是他在为人处世中发现周围的恶势力很猖狂,而且自己的性格十分耿直,不能够屈从,所以他经常会遭受一些祸端。成人之后的王阳明经历了人生的很大转变,尤其是在政治上的转变。入狱、被贬、升官、封侯等等这一切的变化,都让王阳明认识到了一个道理:“不与争功者才能够坦然对待这些世俗名利。”
王阳明曾经一度远离政治,潜心研究佛学以及道家思想,最终他认为不与争功显然就是一种急流勇退的方式。因为在那个没落的年代,王阳明始终放不下经世救国和报效朝廷的想法,所以他只有做到不与争功,才能够真正做到他心目中的急流勇退。
王阳明的这种急流勇退的方式或许与他人并不一样,却存在着很大的智慧和哲理。而且这种境界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王阳明后来在对弟子们讲学的时候经常会说到父亲曾经讲过的刘邦和岳飞的故事,以此来让弟子们感受到那种不与争功的急流勇退的另类方式的必要性。而王阳明的为官哲学最深奥的地方也正体现在这一点上。
2.功成身退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避祸良方
“功成身退”是老子在《成功论》中的一句名言,也是其智慧和哲学道理中的一个亮点。在老子看来,功成身退是功德圆满的一个最好的结局,当然也是自我保全的最好方法。老子还认为,功成身退是一种天道,所以也是一种自然规律。虽然懂得这个哲理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
王阳明在对弟子讲学的时候说道:“功成身退是一种长远的智慧,很多人能够通过自己所处的环境把握现在、预测未来,然后做出正确的决定。而功成身退就是最后的决定,人们也往往能够凭此自保。”王阳明认为,那些想要守住名利的人恰恰是永远不能够守住名利的,因为贪恋权势最终只能遗憾终生。
西汉时期的张良和韩信是最好的例子,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代表。韩信是一位将才,而且在军事上有着突出的才能,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正是看中了韩信的军事才能,才将韩信拉拢到身边。刘邦多次肯定韩信的军事领导能力,更称他是“战必胜,攻必取”。而韩信也在帮助刘邦攻打项羽的时候立下了大功。但可惜的是,刘邦坐稳了龙椅之后却将韩信杀害了。从这一点来说韩信尽管是一位将才,却也只是会领兵打仗而已,对政治上的为官哲学并不在行。
韩信虽然带兵打仗一流,很有野心,但是他的野心缺少计划和对朝政的把握。当时刘邦和项羽对立分争天下之时,韩信有着明显的优势。那时的韩信既有军事才能,又有足够的军队,所以他只要投靠谁,谁胜利的概率就会增大。当时,有人建议韩信三分天下,即同项羽、刘邦一起平分天下。但是,当时的韩信一心向汉,而且还认定刘邦是一个可靠、重义气的人,所以就投靠了刘邦。
在帮助刘邦取得天下之后,韩信还一味地相信刘邦能够对自己加以重用。事实是,刘邦在吕雉、萧何等人的怂恿下决定铲除天下所有非刘氏的王侯。刘邦的这个决定让韩信十分愤怒,并且他的愤怒引起了刘邦的怀疑和记恨,于是刘邦将他贬为了淮阴侯。韩信甚是不满,所以决定带兵造反。但是,此时的韩信已经不再是当年握有兵权的韩信,而刘氏天下已经稳固,所以最终他死于刘邦之手。
韩信的悲剧其实主要在于他没能审时度势地看清局面,更没有及时地功成身退,最终惨遭杀身之祸。
而与韩信境况截然不同的一个人就是张良,张良在一开始也受到了刘邦的重视,而且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还曾经说过,有了张良和韩信,江山就非自己莫属了。但张良在帮助刘邦打完天下之后,很快就从刘邦身上看到了越王勾践的影子,所以他在恰当的时候功成身退了。张良的功成身退彰显出了他那种审时度势、明哲保身的智慧和心态。可以说,张良的急流勇退展现的不光是一代良臣的作风,更是一种哲学智慧。因为张良的这种功成身退让他与当年一同打天下的韩信成了最大的对比,进而成为受世人称颂的对象。
张良的这种急流勇退更是让后人为之震撼,从此有越来越多的良臣能将和充满智慧的人开始走上张良的道路。比如东汉时期的邓禹、宋朝的赵普等,这些人都是追随着张良的脚步前进的。
事实上,王阳明也很欣赏张良的这种为官之风和处世的睿智哲学,但是王阳明并没有切实地去学习张良。因为王阳明所处的大环境与范蠡、张良所处的环境不同,他认为在当时自己不应该急流勇退,而应该选择用其他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王阳明曾经说过自己如果是生在乱世中,就像当初刘伯温帮助明太祖打江山的时候,那么自己也一定会像刘伯温一样功成身退,隐居山林。
从这一点上来说,王阳明坚定地认为功成身退是一种自保的有效方式。王阳明赞成老子认为功成身退是自然规律的说法,而且他认为只有功成身退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保。
可以说,功成身退是天之道也,进退都是智者的行为,在这期间要遵守自然规律,该退时就应当急流勇退,只有这样人们的行为和生命才能持久。这是一种为官哲学,也是一种人生哲理,同时更是一剂避祸的良方。
3.宁静而致远——真正能避祸的心理战术
当极其静寂之时,顿觉心中并无虚物,旁通无穷,犹如万空云气一般,流行无所止极。这是王阳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与宁静而致远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在为官的道路上,人们总是处在复杂的变化之中,各种祸端和麻烦也是不期而至,所以要想在这样的官场中自保避祸,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常常让自己置身于静处,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避免祸端。这是王阳明总结出来的一种为官心术。
王阳明认为,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功成身退或者急流勇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内心不够宁静,仍然在被眼前的利益、权力、地位诱惑着。而那些真正能够做到急流勇退的人都有一种强大的心术。这种心术仿佛能够让这些人在危难面前也可以面不改色,这是一种宽广的胸襟,也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
王阳明曾经说过:“有些人为了利益或者一些本不应得到的东西终年在忙碌着,最终结果却不尽如意,这些人实在是可悲。”王阳明的意思很明确,他追求的是一种“格物致知”的境界、“心即理”的境界。而且他认为,为官者如果太沉迷于那些利益,那么祸端也会从这些利益上生出,这是相辅相成的。而那些能够做到功成身退或者是急流勇退的人已经将那些利益看淡,当成虚无,将自己置身静处,心内外无物,这样就不会有祸端找上门来。
王阳明的弟子徐爱曾经问王阳明如何才能做到无我,进入极静之中忘却利益,做到功成身退。对此,王阳明的答案是:“不要轻易地动心念。”那些能够做到急流勇退的人往往能够做到不轻易地起心动念,这也是他们与那些不能功成身退的人的最大区别。真正做到功成身退的人能够做到寂然无我,而一旦达到了这种境界,也就不会被任何事物所牵绊。
王阳明认为要做到宁静而致远,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放空一切。在烦躁的生活中,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官场中,很多人都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在本该放手或者能够放手自保的情况下没有放手,所以最终惹祸上身。其实,浮躁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地侵蚀和影响着人们的想法。然而即使社会再浮躁,时代再混乱,依然有很多人能够放开心胸,远离这些利益诱惑,做到功成身退。这样的人必然有一颗宁静的心,否则是不会将那些显赫的权势和充满诱惑的利益放在心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