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CEO谈管理
4704800000024

第24章 负重前行,无奈之事以大局为重(2)

固守诚信,才能合作双赢

诚信是合作的基础,劳资双方的合作也是如此。单方面向对方索取,而不愿兑现自己的承诺,诚信的天平一旦发生倾斜,试图重新合作,就没那么容易了。

2009年11月,一名股东翻出上一年因为经济危机导致公司销售业绩、销售利润整体大幅度下滑,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元气这一老账,一再抱怨公司管理层当时采取的对策太保守,只是小心翼翼地看到了“危”,却没有及时主动抓住“机”遇的政策和做法之后,公开抱怨公司管理体制上的高度集权,声言自己不堪以股东身份忍受大老板的独断专行,准备另起炉灶。经过局内局外人士多方调解劝说无效之后,这名股东毅然从公司撤股退出了,准备另立山头,去重新开办一个属于自己主宰的全资家具工厂。

股东们和皇亲国戚之间私下嘀嘀咕咕,议论纷纷,异口同声地谴责对方公开叫板的做法不厚道,担心对方将来仿制公司的同类产品,在客户和供应商中间主动挑起恶性竞争。后来,股东们将此事在董事会上讨论,大老板沉默良久之后突然发问:“你们以为自己是垄断企业?有哪一条法律规定别人不可以开办一个与我们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仅此一句反问,便堵住了众人之口,从此不再有人议论此事。

而那位前股东颇有一种雷厉风行的气概,说干就干,落实了生产厂房,办好了相关手续之后,迅速着手招兵买马,而且私下数次给我打来电话,从职位上封官许愿,从利益上加以诱惑,希望我退出现在的公司,成为他的合作伙伴。

看在他曾经不论股份大小也算是我东家的份上,起初,我一直以礼相待,私下多多少少也为他筹办新厂献出了一些方案和计策。然而,对于他热情邀请我加盟的好意,我客客气气地先是婉言相拒,后是直言相告:公事方面,我们只能维系在目前这种不涉及利益、不影响我现在所服务对象的关系层面上,不可能再进一步发展下去了。因为再深入下去,就可能涉及公司机密了。这不仅仅是利益问题,更是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问题。我绝对不可能一手端着东家的饭碗,一手去做有损东家的事情。

前股东面对我的直言相拒,丝毫没有止步的意思,反而数次相约我前往珠江边上的一家海鲜坊,试图来一次面对面的劝导。

看到曾经的东家在我几次借故推脱之后,仍然执拗地相约吃请,我当时确实不便再继续推脱下去。一则已经婉拒数次了,如果继续相拒,毕竟对方也算是自己过去的老板,这些年单独在一起吃吃喝喝,平时你邀我请属于常事,而且不计其数,现在一下子突然冷淡对方,彻底拒绝对方的邀请,转弯确实有些太快了,对方面子上不好看,心理上接受不了。如果让外人知道了,我自己也会让别人产生一种“翻脸不认人”的嫌疑和误会。二则我确实也需要这样一次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既可以通过对方开出的价码,衡量一下自己在对方心目中价值几何,又可以当面解释清楚,以便让他从此断了这个念头。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时分,我准时步行到江边的酒楼。刚刚落座,前股东热情地招呼一番之后便开口畅谈。他先是大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鼓励我“良禽择木而栖”,然后描绘远景,高调展示自己的宏伟蓝图,大有在不远的将来,在家具行业内一统天下的气势。最后,他概括性地得出煽动性的结论:“你跟着我谋求发展,一定会有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第一,我的公司是独资经营,只有我一个老板,可以给予你最高的管理职位和主导权势,内部事务全部交给你来打理。不用像你现在这样烦琐,平时有那么多的请示报告。第二,你可以避免众多股东干预朝政的局面,凡事绝对可以让你说话算数,既可以开开心心地工作,更有利于发挥你自己的实际能力,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第三,个人利益方面,眼下绝对不会让你受到任何损失,我可以付给你满意的工资。今后,你还可以一直做到年迈退休,做到你自己不愿再工作为止。”

我一直静静地饮茶,静静地倾听。等到上菜上酒之时,我笑着淡淡地说道:“谢谢你还能如此看得起我。不过,说真心话,对于最高管理职位,我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了。作为打工者,我现在好像已经混到了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尽管日常事务的处置经常要受到董事会的干预,受到皇亲国戚们的羁绊,但风风雨雨中也走过了这么多年。前几年磨合期内的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我可以正确理解,客观对待。而且我已经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慢慢适应了,习惯了,接受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反复磨合,无论是与股东们,还是与管理层之间,大家好像都心照不宣地相互达成默契了。所以,对于公司内的具体职位,我并不是特别看重。只要有利于工作,只要能把事情做好,只要能产生效益,不管谁占主导位置,我觉得并不是特别重要。”

之所以轻描淡写地说出这番看淡职位的话语,我内心里其实是希望通过职场谈判惯例中一般人不自觉地侧重“名利”二字的潜规则,先否决或淡化前一个因素,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前股东关于利益方面的话题,摸清对方真正的底细。

果然,前股东顺着我的话题出价了:“这样吧,只要你过来帮扶我,你现在的工资待遇,我同样可以一分不少地给你。以后,企业发展壮大了,甚至还可以考虑给你一定的股份。”

同等职位?同等待遇?在现在的公司,我经过多年的打拼,已经可以坐享其成,不用再折腾,不用再经历任何职业风险,不用再辛辛苦苦去重新理顺,早就拥有这些了啊!如果外界的空间对于我来说,在事业上不能有任何起色,利益上不能有什么诱惑,我现在稳稳当当地捧着好好的饭碗,有什么理由说服自己去改换门庭?没有合适的理由,我何必再去冒险折腾一遭?尽管我在现在的公司并没有得到股东们当初承诺的股份,但到了你那里,你现在承诺的股份也只是一个不确定的未知数,如同水中月、镜中花,你现在承诺给我,以后就当真能兑现?你蓄意不兑现,我能跟你去拼命?想到这里,我避开这个话题,端起酒杯说道:“老板,咱们还是喝酒吧,我对这些真的看得很淡,真的没多大兴趣了。”

吃吃喝喝,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客客气气。几杯白酒下肚之后,前股东似乎鼓起勇气又一次劝说我道:“这样的发展机会,对于打工者来说,并不是很多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看你还是再认真考虑一下吧,将来做股东总比长期打工强多了啊。”

我再次淡淡地一笑,请求他一定要宽恕我的酒后直言。得到应允之后,我毫不掩饰地轻轻撕破了这层表皮:“当初进入现在的公司,我内心里确实是抱着双赢的幻想,从而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拼了老命的,工作做得如何,你们心中有数。并且你们事先也承诺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给我一定的股份。可是,我在这里服务这么多年了,双方约定的目标也早已超越实现了,大家是不是都集体健忘了呢?或者要等到共产主义真的实现了才属于‘企业发展壮大了’?其实,看到股东们这些年来的为人处世,我从内心深处早就没有真正奢望过什么股份了。你听到我平时在什么时候提起过这事了?没有吧,但这并不表明我也跟你们一样选择性地健忘了。我只是感觉自己现在即使是厚着脸皮,不识趣地提出这一项在你们看来是非分的要求,也没有多大意思了。你们也不会真正接受,更不会心甘情愿地做到。我要求股份反而弄得大家面子上彼此尴尬,以后在工作上不好相处。所以,只要每年不少了我的工资,我这几年也就懒得再去提它了。”

前股东推脱责任似的双手呈“八”字状由里向外缓缓摊开,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那是他们那些人的想法和做法,与我无关。我只是里面的小股东,即使知情,也不能当家做主啊。就算我提出了也没人会采纳啊,希望你能体谅我当时的难处。其实,公司当初对你的承诺,我一直都是放在心上的,只是确实无能为力啊。”

“喝酒,喝酒,咱们不提这不愉快的事了。”我不愿在这个本来就不可能兑现的问题上继续纠结下去,更不愿一下子上升到诚信与利益的高度。因为我毕竟还要在这里继续混下去的,言多必失,说得太多也没什么好处,流传出去了,还可能产生更大的负面作用。于是,我只好及时刹车,试图转移话题。

前股东好像言犹未尽:“既然你现在不相信股份的承诺,那么,我们目前兑现同样的工资绝对是可以保证的。以后,也可以根据经营状况逐年加码,一定会让你满意的。”

兑现目前同样的工资?——现在并没有人不兑现我的工资啊,不管怎么混,只要业绩保持平衡,现东家毕竟没有少给我一分银子啊。你仅仅是兑现同等的工资,而我却需要为你去操持一个尚未起步的新厂,去面对千头万绪,去承受千辛万苦。这条件也太不对等,你开出的筹码也未免太低了吧!

根据经营状况逐年加码?——经营状态属于不确定因素,而且经营状况的好坏是由你单方面来评估,我没有多大的话语权。即使双方在评估上有了分歧,最终也还是由你说了算数。如果你说经营状态不理想,你说没赚到银子,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加码了?

想到这些,我不再言语。话不投机时,只能继续喝酒,继续虚情假意……

酒已经喝得不少了,可能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我说话也不再掩饰了:“工资与这里一样,我好像完全没有必要让自己去从头辛苦啊。我现在不用挪窝,不用从头再操心,不用再经历磨难,只要当好这里的维持会长,保持基本稳定的经营局面,就没有人敢非议什么,我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同等的工资啊。咱们换位思考,作为正常人,如果脑子没有进水,你会去舍本求末冒这个职业风险吗?况且新厂从筹建到上马,再到进入调试运转,最后走上规范化的轨道,需要损伤多少脑细胞,需要掉下几层皮,作为老板你也是最清楚的啊。”

“人,都是讲究感情和缘分的。”前股东打断我要继续发表的消极言论,“这些年来,你我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可以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这是我们继续合作的基础。只有将内部事务完全交给你去掌管,我才会放心去做其他工作。既然我们之间早就有了这个相互信任的基础,也就没有必要过于计较眼前的一切了。难道你还担心我今后会亏待你?”

场面上说到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如何深厚,一般情况下,稍稍有点社会阅历的人士都会明白,无论双方的交情实际上是深还是浅,只要没有公开撕破脸皮,任何一方都不便于当面否认双方之间的“深厚”感情,更不会当面提起有伤感情的不愉快的往事。这是社会和职场通用的常识性潜规则。

看到前股东祭起感情的大旗,我不失时机地端起酒杯,一面在脑海中搜尽赞美之词,拼命为对方歌功颂德,称赞他的为人处世,一面与他连连碰杯。又是几杯酒下去之后,我明确表示:“咱们感情是感情,老板是老板,朋友是朋友,工作是工作,尊重归尊重,如果我不讲感情,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与老板讨论这个问题了。”

“我知道你历来都是既重感情又讲原则的人,这么说来,我们之间并不是没有合作的可能?”前股东仍然不甘心,再次试探性地发问。

“当然没有绝对的不可能,我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考虑过合作的事项。”我思忖片刻之后,故意正话反说。前股东误以为我似乎开始动摇了,便迫不及待地让我说出自己的想法,我装出为难的样子,几次欲言又止……

前股东看在眼里,推杯换盏之际,一再鼓励我坦言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和打算。

“看在过去感情的分上,看在你曾经关照过我的分上,咱们之间就不谈股份的问题了。就照你刚才说过的,按我现在的工资标准,我也是可以接受的。”稍稍停顿片刻,我换成一副怯怯的口气犹犹豫豫地说道,“不过,我实在有点不好意思向老板开口。我家里目前在修建房子,经济上有些承受不了。我和家人为了脸面,又不好意思去向别人借债,所以……所以……想请你……额外关照一下,你看能不能这样子,你将我明年一年的工资先支付给我,转入我的账户后,咱们就可以马上签下合同。反正快到年底了,我现在提前向老东家讲清楚,年底做好交接之后,明年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为你工作了。”

“这个……这个……恐怕不……不太合适吧……”股东结结巴巴地回答,这次轮到前股东为难了!我看出来了,他是担心我白白拿了他的银子!他内心里根本就没有真正信任我,只不过是在变着法子说服我为他去卖命!

我适时点到为止:“喝酒,喝酒,以后的事,咱们以后再具体讨论吧。这酒还真是厉害啊,我今天好像已经有些醉了,感觉晕晕乎乎的……”

前股东马上附和:“是呀,是呀,这酒不错,这酒厉害……厉害……”

逢场作戏一番之后,双方握手道别。我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哼,自以为聪明,还想用那些自欺欺人的老套路来故技重演!当初,你们口口声声以合作双赢,以股份赠送为诱饵,忽悠我不计个人报酬,像老黄牛一样地卖命。结果,目标达成之后,你们全部装聋作哑,再也不提过去的承诺了!现在,你又用这个来忽悠我,让我如何再相信你?诚信是合作双赢的基础,我已经上过一次当了,如今,年代不同啦,你们也不懂得去好好想想,只是单方面要求我讲诚信,自己却如此不讲诚信,我凭什么还为你去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