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大,溥仪也变得越来越叛逆,时不时的就要反抗一下旧制度、旧礼仪。譬如,他不愿乘皇轿而要坐汽车,他为了骑自行车而将门槛锯掉,他要穿洋装、打领带、戴猎帽,等等。但最令端康太妃震惊的是,溥仪居然提出要戴眼镜!天哪,太可怕,皇帝竟然要戴眼镜!这是万万不能的。
最早发现溥仪眼睛近视的是庄士敦,因为每次上课快结束时,溥仪总是回头看那个座高近两米的大钟而不是更近的小钟。于是他提出请医生给溥仪检查视力并配戴眼镜。但这个提议遭到了端康太妃、内务府和醇亲王载沣的坚决反对,直到庄士敦以辞职相威胁,保守派们才最终同意。溥仪戴上眼镜后,显得斯文了很多。他其实是喜欢戴眼镜的,特别是金边眼镜。他后来照的相片,大都是戴着眼镜而照。
说溥仪孤独,其实也不全是。至少他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信件。信件大多是匿名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投诉的、有谋官的、有告密的,甚至还有请求皇上入教的。最有意思的是,有几位外国女孩来信主动提出,愿意“侧身于皇帝的嫔妃行列”。当然,这些英文信都被庄士敦给直接处理掉了。其实溥仪也往外面写信并给报社投稿的,他曾以“邓炯麟”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小诗,后来还被庄士敦翻译成英文并收入了《暮色紫禁城》那本书。
当时紫禁城能直接与外界联系的,是一部电话。为装这部电话,溥仪也是经过多次斗争才获得的。醇亲王载沣开始不准皇宫安装,但后来溥仪一句话把父亲噎住了:“王爷府上不是早就安了电话吗?”溥仪对父亲很不满:辫子剪得比我早,电话装得比我早,汽车也买得比我早;但醇亲王认为,皇帝啊,皇帝,随便和别人接触,皇威何在?成何体统?
电话安好后,溥仪兴致勃勃地按照电话本随意给人打电话:“来者可是……杨小楼?”京剧著名演员杨小楼接到电话后一愣:“嗯?您是谁啊,哈哈……”溥仪不等他说完,便急忙把电话给挂了。只有一次,他给刚回国的胡适博士打电话,两人说上了:“你是胡博士呵?好极了,你猜我是谁?”“您是谁啊,怎么我听不出来呢?”“哈哈,甭猜了,我说吧,我是宣统呵!”“宣…宣…统?是、是……是皇上?”“对啦,我是皇上。你说话我听见了,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样儿。你有空到宫里来,叫我瞅瞅吧!”
几天后,胡适真的来皇宫拜见皇上了。守城的护军们一头雾水,他们之前没有听说有这个安排。在费了不少口舌后,护军报到溥仪那里,他才想起了这事,胡适也就进了宫,两人坐着谈了20分钟的话。由于胡适当时是个有名的新派人物,在与皇帝见面的事情传出去后,王公大臣们大为恼怒。而新派人物也攻击胡适有“膝盖发软”的毛病,并说他拜倒在皇帝面前。不过下跪却是不真实的。后来冯玉祥将溥仪逐出皇宫,胡适极力为溥仪鸣不平,并谴责冯玉祥驱逐孤儿寡母是“东方的野蛮”。军阀当道的时代,胡适敢于这样做,恐怕不仅仅需要“善良”而更需要“勇气”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但紫禁城的世界呢?孤独,沉闷,陈旧,保守,就像是一所大监狱。溥仪的身边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一群遗老,一些太监,几个太妃,还有成群的年老色衰的宫女们。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
1923年2月,在庄士敦和两个伴读溥杰、溥佳的帮助下,溥仪精心策划了一个出逃的计划。可惜就在计划实施前的一小时,不知道是哪个太监报告了内务府,溥仪还没来得及走出养心殿,醇亲王一声令下,各宫门一律断绝出入,紫禁城立刻进入戒严状态,出逃计划彻底流产。醇亲王担心的是:如果皇帝逃出宫城,那民国的优待计划岂不要废止?每年400万元的优待费岂不泡汤?这可是开不得玩笑的。
但是,紫禁城的日子终究要走到尽头。1924年11月5日,在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没几天,其部下鹿钟麟和临时内阁代表李石曾带着手枪队,拿着临时内阁签署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杀气腾腾地来到故宫,要求溥仪在修正书上签字,并限令两小时内搬出紫禁城。
内务府大臣绍英见天降横祸,一时急得要命。他先走到李石曾的跟前说:“你不是大学士李鸿藻的公子吗,如何也帮着当局欺压清室呢?”见李石曾扭头不理他,绍英又哆哆嗦嗦地走到鹿钟麟的面前哀求道:“你不是太傅鹿传麟的嗣子吗,如何对清室如此苦苦相逼?”(鹿钟麟与鹿传麟同宗是真,嗣子有误;不过,李石曾倒确实是清末内阁大学士、清流派领袖李鸿藻的公子。)
鹿钟麟听得不耐烦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炸弹,往桌上重重一放,喝道:“要是再不搬出,我就要令景山上开炮了!”
就历史经验来看,武力威逼一般都是成功的,也可以免去很多口舌之争。于是,溥仪等人被吓得魂不附体,慌忙从紫禁城中搬出。当时国民军给溥仪等人预备了五辆汽车,由鹿钟麟亲自将他们送到溥仪的父亲、前清摄政王载沣居住的醇王府(北府)。
溥仪下车后,鹿钟麟笑嘻嘻地上前跟他握手,并问:“溥仪先生,你今后是打算做皇帝,还是要当个平民?”溥仪说:“我愿意从今天起就当个平民。”鹿钟麟听后松开溥仪的手,笑道:“好!那么我就保护你!”至此,中国终于没有合法的皇帝了。
其实在1912年后,溥仪就已经不是什么皇帝了,帝制虽然没有被完全消灭,但真正的皇帝早已被埋葬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是啊,紫禁城里的溥仪究竟算什么呢,前清的关门皇帝还是民国的特殊公民?谁也说不清,也许这本来就是一个时代的怪胎。但不管怎么说,溥仪应该变成正常的国民,正常的人。他应该参与社会生活,以失去他的威严为代价,去赢得属于他的责任与荣誉。
可叹的是,在那个翻云覆雨、风雨大作的幻变年代,溥仪在出宫之后却走上了一条本不该有的不归路,最终沦为日本侵略的傀儡,成为战犯,并最终受到历史的审判。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像是一场梦一样。
4.各顾各命:
旗人的乱世飘零
清帝退位前,南北议和所签订的《优待条件》包括三部分,即“优待皇室八条,待遇皇族四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其中,与旗人相关的有以下几条:在“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中,“一、与汉人平等”;“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饷,仍旧支放”;“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在“甲、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中,第八款也涉及到旗人,即“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话虽如此,由于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加上前清时期财政已濒临崩溃,到民国后自不可能立刻扭转,八旗生计问题也由此成为北洋政府颇为头疼的问题。民国元年,内务部呈文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查筹办八旗生计为今日当务之急,请特设筹办八旗生计处,委任专员办理。”袁世凯批示:“所请特设筹办八旗生计处,自应照准。著派宝熙、三多、治格、陆建章、蔡金台、祝瀛元办理。”
辛亥年后,逊清内务府曾多次登报向民国政府要求支付费用,而后者自始至终都不曾如数付给。白纸黑字、有约在先的“小朝廷”尚且如此,一般旗人就更加可想而知。如旗兵改编后,虽说“饷额如旧”,但实际上并没有履行过。颇具讽刺的是,“驱除鞑虏”的民族主义在清廷覆亡后被迅速“选择性遗忘”,而受到同等待遇的也包括那些“鞑虏”们(旗人们)。旗人之前主要靠俸饷、钱粮为生计之源,在辛亥鼎革、沧桑巨变之后,俸银俸米全部停发,“铁杆庄稼”绝收,他们将何以为生呢?
首先生活不下去的是京旗营房中的寡妇们,原本她们有清廷发给的抚恤金,现在忽然不发了,于是很快陷入了断炊挨饿的惨境。后来实在没办法,京旗和驻防八旗的寡妇及家属们来联合起来去中南海总统府请愿,男女老少一大群,请愿队伍一边喊着:“饿!饿!我饿呀!”一边把沿街的烧饼铺、馒头铺一扫而空,边吃边进。当时总统府外的卫兵,很多也是之前旗人新军改编的。他们对此完全采取了同情的态度,不去阻拦。总统府管门卫的人着了慌,赶紧报告里面。后来出来一名科长,他站在凳子上对大家喊:“八旗弟兄们,对不起你们!让你们跑了这么远的路。饷,一定照发!你们先回去,容几天筹措的工夫。现在民国财政实在困难,大家也知道。绝不能诳大家!大家先回去,绝不食言!”请愿的人回去后,发了两个月,又不发了。
北洋政府财政困难是事实,旗人请愿他们没有办法,但他们也没钱!
清末时,旗人已经贫困不堪,革命之后,更是每况愈下。以荆州驻防旗营为例,在革命军攻下荆州城后,“查荆属满民众多,向无职业,贫困异常”。据一份“调查各旗极贫官员数目单”的记载:京师八旗中共有极贫官员六百八十三员,其中满二百七十四员、蒙一百二十员、汉一百九十九员,键锐营、内火器营、外火器营和护军管理处共有极贫官员七十六员。八旗中的官员尚且陷入贫困化,其他普通旗人更是可想而知。
在人数最多的京旗,据统计,仅上三旗旗人中,无衣御寒、无米下锅的贫困户就占了十之七八,约有十余万户。一些人家在吃光当尽后流离失所,或流浪街头,或辗转沟壑,冻馁而死的不在少数。
俸禄停发后,大部分旗人因为之前制度原因而缺乏工作技能,由此导致衣食无着、饥寒交迫而倒毙的现象并非罕见。当时的报纸上就刊有很多旗人贫困冻饿而死的消息。民国参议院议员、旗人讷谟图曾在报上“征求关于筹划八旗生计启事”中说:“我旗同胞痛苦流离,饿殍载道者有之;悬梁投井,或卖儿鬻女者有之。种种惨情,言者痛心,闻者落泪。”这说的基本都是实情。
仅1912年,《申报》就报道了数起旗人因无法生活而自杀的事件:1月28日,杭州某马甲将一子两女缢毙后,夫妻悬梁自尽。不料隔日洪福桥某家又有一门七口举室自杀。初九日晨刻,某旗妇往乞施粥,因人多被挤打碎钵,伤及头部,归而愤泣,竟将十岁、七岁两女砍毙,复将怀中幼子掷入河中,己亦雉经而亡;2月20日报道,革命之后,陕西旗人“一般无家之辈孤寡独奔街市,几终日不得一饱,极一时之惨状”;8月13日报道,镇江某柏姓旗民,“一家数口,自……光复后,日用衣食一无所出,难以度日。柏妇某氏,年三十余,因贫吞针自尽”,“又旗人朝朴臣亦因衣食无法接济,于十一月上午奔至城外,跳入荷花塘中,冀藏鱼腹”,所幸被人发现,这才被救下。
民国初年,广州的一些旗民“困苦流离,因而自尽以毙者,不可胜计,惨状难言,人道丧尽,不料桀纣虐民之惨,复见与民国共和年代”。1914年11月,山西巡按使金永呈文总统府政事堂,其中详述了太原旗民的困苦状况:“晋防旗民共一千四百数十丁口,食饷者仅六百余名。数口之家若求日饱一餐无不可得,故卖妻鬻子女之惨状,时有所闻。”
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部分旗人为了自救而不得不去卖唱,甚至为盗为娼。据报道,光复后的“荆州满人男女老幼不下两万余人,自共和宣布月饷无着,本其少年弟子素工京调,只得三五成群,手执板鼓丝弦,与西城一带沿街卖唱”。在北京,以娱乐而闻名的天桥一带,活跃在此的艺人、说书人、算命打卦者,多为旗人。
靠卖艺维生还算好的,有些男性旗人因生活所迫而沦为盗匪的,也屡屡见诸报端。另外,就像李玉茹在小说《小女人》中所写的,一些旗人妇女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家庭的生存而不得不沦入娼门,“众所周知,北平城里至少有七千妓妇,其中大部分是满人。人们也知道,满人家里的姑娘和妇女们化装或者蒙上头在夜里拉洋车”。
1921年6月10日,北京《晨报》报道了一则京旗女子拉洋车的故事:话说前天午后九时许,有一张某由德胜桥坐车到后鼓楼院,走至三座桥时,车夫喘吁吁地蹒跚而行。张某因有要事,催其速行。车夫说:“要快呀,您另雇一辆车罢。”说着,呜呜咽咽地痛哭起来。张某一听好像是女子的声音,仔细一看,果然是一个半老妇人,头上用旧布包着。张某见了这种情形,着实惊讶,忙问她的来历。妇人答道:“我姓阿,我在旗,家在旧鼓楼大街,今年四十五岁,我丈夫正月病故,我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寿全,在外当兵,一年多没有给家来信,还不定这贼小子是塞了炮眼,或遭了枪排呀,哼!先生,一头里我只靠着我二儿海全拉车,挣几个大(即铜板),吃点窝窝头杂活面。谁知现时什么都贵了,饷钱又领不到手,又赶上我二儿病了半个多月,还下不得炕,您瞧这活该不活该呢。我没有法子,只好拿命去拼吧,白天没做点活,晚上凭车来拿,挣一个大、两个大,买点吃食,富余的给我儿子买药。唉!这都是我没法子才来现眼,让先生笑话啊。”张某听了这番伤心话,十分难过,觉得在车上坐着不安,连忙跳下车来,给了铜元五十枚,妇人含泪收下,深深道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