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演说经典之美
4717300000007

第7章 另眼看曹操:多疑和不疑(4)

这种人物的“错位”结构,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想象、虚构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因为,这种想象和虚构与古典诗歌的审美显示了极大的不同。在诗歌里,情人可以心心相印,生死不渝,而在小说作品中,情人、友人如果一直心心相印,牛死不渝,就只有诗意,却没有性格可言了,所以在成功的小说中,情人友人,不管原来多么情投意合,最后都是要发生分化,心心相“错”。两个人,各有各的感觉,即使是爱得昏天黑地,也要误会,闹矛盾,闹别扭,对同一事物拉开感觉的距离,才有性格可言。《西游记》如此,《红楼梦》亦如此。林黛玉和贾宝玉,如果感情知觉没有分化,没有错位,没有误解,没有吵吵闹闹,哭哭啼啼,就没有《红楼梦》了。而在《西游记》里,一直没有自己的感觉,一直不和朋友的感觉“错位”,随大流到底的沙和尚,就一直没有生命。照此推理,如果陈宫眼看曹操一错再错,一杀再杀,陈宫的感觉如果没有什么分化,一直和曹操一样,这个人物就浪费了,就像《西游记》中的沙僧了。陈宫之所以有生命,就是因为他很快从情投意合到错位,拉开了情感的距离,陈宫从与曹操有了不同的逻辑起,就活起来了相比起来,曹操身边许多谋士,如程昱、郭嘉、荀或虽然有比陈宫更高的智慧,出过许多好主意,但是,艺术上并不见得有多精彩,原因是这些人和曹操的直觉、想象、思绪没有发生严重的分化、错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么多人都是跑龙套的,纸人纸马,加起来还不如一个陈宫,当时的陈宫,是有血性的,他想过杀曹操,但是作者不让他杀成,为什么呢?是不是杀了曹操,就没法安排后面的情节了,这是可以设想的但是,我想,还有一个理由,是为了避免雷同,曹操多疑,一旦对人不满,就动刀子杀人;陈宫一旦厌恶曹操多疑,也杀人,就和他一样了,这样,是不是套路太简单了?《三国演义》里说,陈宫想,我追随他,是为了国家,如今如果杀了他,就不义了,这不但是有道理的,而且是很艺术的一在《三国演义》里,知识分子,也就是谋士,都是要依附一个政治人物的,最高的原则是从一而终要改变主子是非常痛苦的事,内心挣扎是很曲折的。这是当时的一般“老几”一下子做不出来的。他一走了之,不但和曹操拉开了距离,而且和其他谋士撇开了距离。不要以为这是一点小技巧,其实是大艺术我们当代不少的长篇小说(例如陈忠实的《白鹿原》的某些章节)至今还不懂这个几百年前就普及了的规律、在他们笔下,许多同道人物,在同一场景中,感觉知觉,行为逻辑常常是永不“错位”的。人物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一加一等于零,两人物还不如一个人物。

陈宫对这一段小说的艺术结构十分关键,这表现了《三国演义》作者艺术虚构的精致。但是,《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价值长期没有得到认真的研究,以致一直有一种否定的倾向。当然,否定的往往是大师,易中天可以说是那些大师的追随者。

鲁迅就不太喜欢《三国演义》,他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三国演义》里边主要人物写得不行,一个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智慧太丰富了,太神奇了,连天气预报准确度都超过中央电视台,(听众笑)还会借东风啊,今天都很难做到,人工降雨,炮打上去也许根本下不了雨,借风?到哪儿借?问谁借呀?你说说看,哥们儿!(听众大笑)但是,诸葛亮借得到。所以鲁迅说他“多智而近妖”。不是人,根本就是妖怪一个、鲁迅还说,刘备写得也不好,老是强调他是忠厚长者,实际上很虚伪,“长厚而似伪”。我就觉得写一个军阀头子很虚伪,这是成功的啊,他完全是个地主阶级政治家嘛!他又不是无产阶级政治家,他又没有学过“三个代表”,他不如我们啊!(听众大笑)鲁迅就对它特别不感冒,但是鲁迅也不得不承认,《三国演义》里有一段特别精彩,是哪一段?“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写《三国演义》一共就三页:光是华容道就占一页,引文很长,几百字。华容道的情节也是虚构的,虚构得好,符合我刚才所讲的道理。诸葛亮原来安排各路人马去堵截曹操,去扩大战果的时候,所有人都分配了任务,就没有关公的关公就不服气了,为什么没有我的事?诸葛亮就说,你干不了的。关公说,我怎么完不成?诸葛亮说,你不能完成就按军法处置、什么事?你到华容道去等曹操,把他抓来。关公想:这小事一桩,残兵败将而已。诸葛亮说立下军令状。关公说没问题。什么叫军令状?保证书、军事保证书。完成任务奖赏;完不成任务,“咔嚓”杀头。

结果你们都知道,等到曹操的残兵败将到了华容道,关公一声炮响带领部队出来:“我奉丞相将令,在此等候多时!”曹操的部队已经溃不成军了,人困马乏,在泥泞中滚爬,根本不成其队形了。关羽要催动三军杀过去,可能就如话本小说中所写的一样,“如砍瓜切菜一般”。曹操这个“汉贼”啊,就手到擒来了。但是,关公这个人内心深处有一个毛病,他自己,在诸葛亮那里夸口的时候,是不知道的,一看到曹操以后,就突然冒出来了。曹操说,你放我一马吧。我当年俘虏你的时候,待你不薄啊——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还请皇帝封你一个官,叫“汉寿亭侯”,也就是在寿亭那个地方,可以坐收捐税,拿干薪。关公说:“你对我的恩义,我已经报答过你了。白马坡前斩颜良、诛文丑,我就给你立功了,我们两清了。”曹操说:“固然如此,但是有一件你没报答我,你溜走的时候,过五关,斩了我六名大将,当时好多人要去追你,我让他们不要追,这点你没报。”关公听了以后,长叹一声,因为他有个信条,有恩不报,就是“不义”。关公不能忍受人家说他“不义”,哪怕造成杀头的后果也无所谓。这就是关公灵魂深处的毛病,这个毛病,是他个性的核心,和曹操的多疑一样,在艺术上异曲同工。他觉得与其做个为刘备立功的不义之将,还不如做个光明磊落的义士,就长叹一声,马头一拨,曹操的残兵败将就赶快溜,溜了一半,关公有点后悔,“嗯”的一声,吓得那些人屁滚尿流,感到糟糕了!关公看那些家伙一个个那个鸟样子,就算了,放走了。

这就是最上乘的情节虚构。为什么呢?第一,把这个人物打出了常规;第二,把人物内心深处的奥秘,连自己都不知道的,让它自己暴露出来,关公就是这样一个只讲义气、没有原则的人,明明知道回去以后要杀头的,也还是要这么十;第三,让他和自己的战友,发生心理的“错位”。回去诸葛亮假装发怒,要推出去斩了,但是刘备不同意了,我们当时桃园三结义,不能同时生,要同日死,你斩了他,我也难活了,算了算了。这是“错位”,而不是对立,不是冲突得不可开交,而是有拉开距离的一面,又有互相重合的一面。这才叫作“错位”。

话说回来,用这个来印证让陈宫看曹操杀吕伯奢这个情节的审美价值,虚构得好。

三、不疑的背后:智慧优越感

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演义》的这个开头很精彩,以后对曹操性格的理解离不开这一点。当然,这个易中天先生也说了,曹操这个人是非常丰富、非常复杂的人。易中天讲了一段话,蛮对的,他说:“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忌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有好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郜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但是他讲的是历史上的曹操,他没有分析到《三国演义》里的艺术创造——虚构的情节的审美价值比历史上的曹操要高级得多了。

审美形象是高级的,艺术的,它比日常的要高级,高在哪里?就是,历史虽然是丰富、复杂的,但是又可能是混沌的,交织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其统一性却可能是被淹没了的最明显的就是,就连易中天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觉得,好几张脸长在曹操一个人脖子上,一点不矛盾,简直是个奇迹。为什么一点不矛盾呢?这一点光看历史是不清楚的。分析一下曹操的形象就不难看出其中的奥妙几张脸好像不是一个人的,但恰恰又是一个人的。

不管曹操的心理多么复杂,但他又是单纯的,因为其间是有逻辑关联的,首先,作为个性的核心,起点,就是多疑(或者其衍生心理:奸诈)他的多疑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又是统一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他又是相当单纯的。但是,不管多么单纯,也没有陷入单调、单薄。因为,他的性格当中还有不疑的成分,这就使得他个性的统一变成了深刻的统一。最明显的就是——他对刘备就不疑。其实,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备是他身边最大的定时炸弹,可以说是睡在他身边的赫鲁晓夫早期刘备打仗败得落花流水,几度老婆孩子都被俘虏,没地方安身,一会儿投靠袁绍,一会儿投靠曹操到了曹操手里,曹操知道他是个人物,把他养着,因为刘备是皇叔啊,可能他想做出一个胸怀宽广的样子但是刘备有野心,他念念不忘的就是自己的血统,中山靖王之后,按辈分说还是皇帝的远房叔叔辈这就是他时时夸张的、最大的政治资本,他接受了傀儡皇帝的衣带诏,要把曹操给灭了,可他表面上,伪装成胸无大志,庸庸碌碌的样子刘备装傻装得很成功,装成没有政治野心,成天在家里种菜啊、养花,麻痹曹操,让曹操对自己没有警惕,一警惕,杀掉他是小事一桩,有一次曹操把他请到家里的园子里喝酒,“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得意了:“你看,这个天下逐鹿问鼎的领袖,有哪几个是可以称为‘英雄’的啊?”刘备就说,袁绍是英雄,啊,不行。孙权是英雄,啊,那不行。吕布是英雄,那更差了。问来问去,那没有英雄啦?曹操说:“天下的英雄,只有我和使君耳!”天下就是我跟你啊!刘备一听,吓到什么程度啊?他没有像《三国志平话》里那个孙权一样吓得“衣湿数重”,而是筷子掉在地上,曹操说:“怎么你筷子掉了?”刘备说:“刚才打了一声雷,我一吓,筷子掉地上了。”曹操就更放心了,这个家伙原来胆子那么小啊,英雄居然怕打雷的啊!更放松了警惕,后来呢,刘备就更装傻、装笨,装土,这个也是功夫啊!一个笨人要想装聪明是不容易的,一个聪明人要装笨更是因难啊,终于机会来了,有一路人马需要去攻打,刘备说,派我去吧曹操这个多疑的人突然不疑了,给他五千兵马,命令一发出去,曹操身边的谋士程昱、郭嘉就说,不行啊,当年早就叫你杀了他,你不杀,现在还给他兵马,去了肯定不回来了。于是呢,赶快派五百人马去追。当然,刘备不会回来,谋士就跟曹操讲,这说明刘备心里有鬼,曹操怎么样?曹操觉得自己既然决意放他走,就只能是正确的,他不怀疑自己的才能,就说:“我既遣之,何可复悔?”所以说,曹操多疑的特点是深刻的,因为它和对自己才能的不疑是紧密相连的虽然多疑,但是他对自己的计谋、自己的才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雄才大略是不疑的。

刚才讲到草船借箭,从诸葛亮那边说来,他的胜利是冒险主义的奇迹;从曹操这边说来,他的失败是什么原因呢?也跟他对自己的“不疑”有关曹操说:“这个诸葛亮平时做事情非常谨慎,今天居然大举进攻,而且江上大雾,肯定这个家伙有诡计埋伏,我早就看穿了,不要迎敌,我们就用箭射死他。”其实他如果不是那么自信,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只要稍稍和身边的谋士商量商量,结果就大不一样。赤壁之战前夕,蒋干到周瑜那儿去睡了一觉,周瑜故意弄了一封假的信,暗示曹操水军的将领蔡瑁、张允跟周瑜有勾结。蒋干把这封信拿给曹操看,曹操没有怀疑,一下子把这两个人的脑袋砍了,等脑袋砍下来以后捧上来,终于醒悟,糟糕、上当了!他是不会承认错误的,他说:“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

曹操的多疑和不疑,是矛盾的,又是有机统一的,其中包含着相当精致的内在逻辑。他的多疑是疑别人,他的不疑是迷信自己,而且很顽固,不怀疑,就不怀疑到底,就是错了也错到底。很明显,曹操这个人,其不疑的实质就是绝对相信自己,矛盾而统一,高度的统一。历史上的曹操是没有提供这样丰富的统一性的,也没有这样深邃的矛盾统一性。曹操跟刘备、跟孙权有极大的不同。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军阀混战,三个方面力量对比,本来悬殊是很大的,刘备、孙权力量是不如曹操的。《三国演义》里写刘备之所以像个丧家之犬一样被赶来赶去,最后能够成事儿,跑到蜀州去称王称霸,就是因为用对了一个人——诸葛亮。而赤壁之战之所以能够胜利,就是一连串地用对了人,用对了计策。先是一个“苦肉计”——黄盖,后来是一个“连环计”——庞统,然后当然是有诸葛亮的借东风,还有其他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