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狂饮大时代:来自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最新报告
4720800000020

第20章 神秘大峡谷(19)

但,正是这台被人称作“老掉牙”的320计算机,在那些当年连计算机都不曾见过的主人的手中,15年来却一直充当了测控中心主角,相当出色地完成了我国15次卫星的入轨和卫星的回收以及对美国、苏联的两颗失控卫星的高难度测量控制等任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我国第一次对返回式卫星进行回收时,由于卫星发射上天后要在空中运行三天三夜,这就要求参加任务的320计算机也必须要保证连续三天三夜无故障运行。但因320计算机诞生于混乱年代,生产时在工艺质量上未能进行严格把关,再加上许多元器件已经老化,所以平均每30分钟就会出现一次故障!对此,测控中心颇感为难。重新更换机子吧,320机当时在中国也算最先进的第二代计算机了,即使再换新的,其运算水平也不过如此而已;从国外进口吧,别人又不肯给你,再说又到哪里去弄这笔钱?最后,自己动手翻新改造,便成了他们惟一的选择:以胡正海为首的机组人员发扬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精神,对320计算机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改造,使320计算机由原来平均半小时出一次故障,变为可以连续无故障运行几十小时乃至上百个小时。

1978年,法国空间技术代表团前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参观访问。在这个代表团的想像中,中国的测控中心既然能多次出色地将天上的卫星回收回来,想必所使用的计算机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产品。可当法国代表团走进计算机机房时,既没看到他们十分熟悉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又未瞧见他们想像中的国际通用电子网络,而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只有两部在国外早就被扔掉的分离式晶体管320计算机!面对这两台“老掉牙”的计算机,法国代表们无不感到惊讶万分,问:“贵国这么多年来,难道就是用这样的计算机在回收卫星?”当中方作出肯定回答后,法国代表中不少人都不肯相信,连连摇头说根本不可能。甚至有的代表还怀疑是中国有意隐藏了最先进的设备。

1979年9月,日本代表团也来到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当他们见到320计算机时,同样感到惊讶和不可相信。中方代表向他们讲明真情后,日方代表说:“没想到你们中国就是用这样的设备回收卫星,这简直是一个奇迹,真了不起!不过,以后你们一旦要发射同步通信卫星时,这种计算机就再也用不上了!”

两年后,当发射同步通信卫星的任务下达后,320计算机果然陷入困境。因为通信卫星的发射、定点,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测量、控制好这样的卫星,对计算机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发射中,计算机不仅要向绵延数千公里的各测控站和测量船提供引导数据和信息交换,用生成的控制指令去对卫星进行一系列的遥控,而且还要对卫星轨道进行计算,选择远地点发动机点火的最佳时刻,以及对各种遥测数据进行快速处理。而320计算机虽然几经改造后大有起色,可毕竟是先天不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器件的老化越来越严重,机子的稳定性能越来越差,仅60万字节的存储器容量,根本就不可能去计算处理通信卫星的有关数据和信息。

怎么办?从国外买,国际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始终不开绿灯,再说,钱的问题也依然还是一个问题;如果自己研制自己造,时间来不及,也不可能。惟一的选择还是只有一条:再次革新改造。于是,郝岩副司令员大胆提出了一个四机并联的方案,即将两台320计算机与两台717计算机合并起来使用。这样,320计算机在这次发射通信卫星的任务中,又一次挑起了测控中心的重担。并在1月29日的那次发射中,有过相当出色的表现。

此刻,与火箭分离后的卫星还在天上飞速地运行着。测控中心的指挥大厅里,各种测量仪器显示,正在运行的卫星工作正常;多种运算结果也再一次表明,320计算机一切正常!

遗憾的是,这台为中国航天事业效力了18年、先后参加过41次航天发射试验任务、被国防部长张爱萍称为“功勋计算机”并提议拿到军事博物馆去展览的计算机,1987年“退役”后,南方一家乡镇企业只用了几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便全部买走,然后拿去拆散当了元器件使用14月9日,经过一天一夜运行的卫星,已在大椭圆转移轨道上绕着地球转了一圈,开始了第二圈的飞行。从西昌乘专机赶到西安的任新民、孙家栋、戚发轫和从北京乘专机赶来的航天部副部长宋健以及著名航天专家陈芳允、屠善澄等,此刻均已在大厅就座。通过一天一夜的连续奋战,测控中心对天上的卫星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同时通过向卫星发送的上千个指令,对卫星的轨道、卫星的姿态、卫星的转速等,进行了反复的控制和一系列的调整,从而把卫星完全按照人的意志调整到了一个最佳的等待点火的姿态。

4月10日,卫星进入了大椭圆转移轨道最后一圈的飞行。

据各种数据表明,卫星在地面测控系统的一系列控制指挥下,各种仪器工作正常,已具备了最佳的点火条件。

对飞行在太空中的卫星实施第二次点火,实际上就是卫星在宇宙空间的再一次发射。这种空中二次发射的难度极大,却十分地神奇。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需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地面遥控系统向太空发去一串无线电指令,便可让卫星上的远地点发动机应命点火,即在空中再进行一次发射。从而让卫星在其推力下,从转移轨道进入准同步轨道。

然而,这种空中的二次发射却风险极大。如果地面的“点火”指令因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发不出去,或“点火”指令发出后卫星上的发动机又不点火,那卫星就无法到达36000公里高的准同步轨道,而只能在大椭圆轨道上继续“流浪”,直至陨落坠毁;倘若点火的时机把握不准,或者卫星的点火姿态控制有误,地面的“点火”指令尽管发送出去了,但仍不能保证卫星的准确入轨——轻者,会使卫星偏离预定轨道;重者,会让卫星变成脱缰的野马、断线的风筝,永远漂流在茫茫太空。因此,能否让卫星在太空再次成功地实施二次发射,便成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关键的第一步。

4月10日9时,卫星空中点火的最佳时机到来了!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测控指挥大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两眼紧紧地盯住了大屏幕上的指示曲线。R26点火指令迅速被装入了320计算机内。

“远地点发动机点火!”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遥控系统成功地向太空发出r一串“点火”指令。在座的全体人员忽地站了起来,只见屏幕上标志着卫星倾角的曲线迅速下跌,而远地点高度的标线却呼呼地直往上蹿……

片刻,指挥员发出了振奋人心的报告:“卫星点火成功!”测控指挥大厅顿时掌声雷动,人声鼎沸。返回的有关数据表明,卫星已进入准同步轨道。

然而,谁敢保证,进入准同步轨道的卫星,就不会再发生问题?

21.太空不再缺席

通信卫星进入准同步轨道后,西安渭南测控中心的工作更加忙碌起来。首先,测控中心要发去一系列的指令,让放倒的卫星重新站立起来,接着对卫星运行的轨道要进行适当的控制,然后再给卫星建立一个漂移的速度,让卫星向着最后定点的区域缓缓漂移。当卫星漂移到预定区域后,测控中心再通过遥控系统向卫星发去“刹车”指令,让卫星停止漂移,最后将卫星定点在36000公里高的赤道上空。

卫星在太空的这段漂移过程,一般需要一周到半月。

在这段时间里,测控中心每天要对卫星进行遥测监视,看卫星内部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有时还要把卫星颠来倒去地检查一番,同时还要对卫星进行一定的控制,把它限定在东西南北一定的范围,始终不让它溜出规定的圈子。

如此这般,每天让卫星向前漂移5度6度左右。这种用地上的现代科学技术遥控天上的卫星的办法,颇有点像牧人用鞭子抽赶骆驼。卫星老实听话时,就只举着鞭子在后面紧紧跟着,让它自己往前走就行了;卫星假如不听话时,就用鞭子抽它两下;要是实在太调皮捣蛋了,就狠狠地多抽它几下。总之,只要最后能把这匹“骆驼”赶到目的地就成。

然而,专家们测控卫星与牧人赶骆驼不同的是,卫星这匹“骆驼”是在遥远的天上,而赶“骆驼”的“牧人”却在地上,二者相距36000公里!所以要让天上的“骆驼”完全听从地上的“牧人”的调遣和摆布,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天,卫星很规矩地走完了预定的路程;第二天,卫星一路上也还算老实本分;第三天,卫星依然听从指挥,服从命令,没犯什么毛病。测控中心的“牧人”们便有了一种欣慰之感,很希望这颗卫星能就此顺顺当当地走完自己的路程。甚至有人把这颗卫星与1月29日的那颗卫星作了比较,认为这颗卫星从发射到现在,一切都较顺利,简直就是一颗福星!可正当人们在心里暗自庆幸时,旅途中的卫星却突然“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