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一相:管仲传
4734900000069

第69章 倡导和谐开先河(3)

公子偃出列奏道:通向周天子都城的路很多,但不是每一条道上行的车乘都是战争、报丧道喜的,也有轻松走亲访友观玩的。这些观玩的车乘,就是史官记下来,后人看了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大事,损什么面子,也许看了能够明白“轻松、愉悦”,用一个词“快哉乐也”囊括了。这有什么不好!……

鲁庄公不等公子偃说完,乐呵呵起身道:言之极好,正适吾意。接着,击掌宣布,偕夫人去观社,顺道再看看娘舅们……

老臣们,如申 、施伯等都表示支持,一堂的贺喜之音旋风般展开……

在这“公不听,遂如齐”[5]的局面出现时,曹刿明白了自己未来的去向。就在这欢乐的朝堂之上,他悄悄地离开了,并没向鲁庄公辞职,也没向任何人道别。他选择一轻乘,带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向着南方,一边游玩,一边生活,最后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落脚,曹刿就不想走了。已经成为他夫人的小女子问他为何不走了,曹刿想了想说:如果我没有判断失误的话,这个地方应该是喾代颛顼为帝的地方。其西北夏朝有虞氏,东南为涂山氏。商汤履选任贤能,归顺者众,一举灭夏,建立商朝,在此建都。我该做的做了,该得的得了,名虽不大,但后人会永远记住我。接下来,我们就伴着这古有的气息,度过后面的岁月吧。八九百年后,会有子孙再去邀功请赏。

八九百年后,曹氏一位后人,吟着《龟虽寿》大呼:吾之祖先就是在长勺之战与柯邑会盟中大出风头的那一位。

依齐历,春分过后九十二天,即是夏至。麦熟收割。风调雨顺,今年麦长得出奇地好,麦粒颗颗饱满,壮如黄豆,东南风一吹,哗啦啦响如撞钟。农家个个喜上眉梢,相互传递:稷门出了告示,今年要搞麦季的夏社,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你看这麦场,嘿!还真的争气哩;到了秋天黍登场,那更开心哪。是啊!黍米一串串胜过狐狸尾巴的事儿,今年又来啦!

麦登场,农家户户碾麦制粉,家家烤饼、蒸馍。

鲁庄公偕夫人一行如期来到齐国。管仲按齐桓公的要求将他们安置在新建的驿站里,这是专门用于住宿国宾的所在。姬同一走进驿站就感觉到了富有的气息,目光所及,总有奇石、花木。夫人随行,一路赞叹,对夫君说:我们何不也建座这样的驿站,可以迎接天下诸侯啊!姬同苦笑道:我的夫人,你知道这是什么代价?那一棵来自高山的珍贵树木,移到这里,是万两黄金能办得到的吗?

这时,管仲出现了,他步态轻盈,脸带笑意,过来与他们打招呼。姬同赶紧回礼。管仲告诉他夫妇:主公因为来客较多,分不出身来陪你们,让我来陪着到城里各地走走。姬同连连说好。很快,车乘到,管仲陪着姬同夫妇乘着一辆宽大的四乘驰出驿站。姬同从车乘出现,两眼就盯着那四匹汗血马,久久不语。夫人则看着道两边的街景赞叹不已……

管仲问:鲁侯是否想问夷吾事?

姬同梦中惊醒般反应过来,答非所问道:汗血马用于战乘尚属稀世珍宝,贵国却将其用于迎宾接待,是不是太奢侈了啊!桐木引火,物非所用啊!

管仲笑道:物稀贵,多则贱嘛。如果贵国遍地是桐,那桐木自然就会成柴火。

鲁庄公诧异道:贵国的汗血马能多到赶车的地步?是戎狄送你们的吗?又连连摇头说:只有那个灭晋的曲沃武公多次与戎狄较量,捉戎狄酋长诡诸时获几匹汗血马,回去没多久就死的死、老的老。如果我没记错,目前各诸侯国有的还只是极少,燕国多一些。从战斗力上讲,只有与戎狄相近的少数几个小国有这样的战马啊!

管仲神秘地说:别国没有能力将汗血马繁衍成功,齐国则不然!

听这话,姬同一下子就明白齐桓公送他汗血马的意思了,心里悬着的疑惑顿释。但他还是说:既然能繁衍,又为何劁了才送我?怕我国繁衍吗?我国有超过贵国的养马官吗?

管仲说:夷吾的主张是天下愉悦。这一点,鲁侯应该早就明白了。如果您那里没有好战之夫,您想要汗血马做种马,这事儿太简单了,我劝说齐侯多送你们几匹。

鲁庄公听出了管仲的意思,直言道:相国之意,寡人身边有谁好战呢?如果没说错,寡人身边只有曹刿得罪过齐国,伤害过齐侯。但他是为维护鲁国利益才铤而走险,好像并没挑起占领别国领地的事端。伤害齐国利益之事,我已表示过歉意,也正式表达了鲁国敬重齐为上国的约章。相国是位胸怀坦荡的人,不应该再提这事了吧!

哈哈哈!管仲大笑,然后展开双臂,对着上苍做了个环抱的姿态,大声道,此言差矣!

鲁庄公不解地问:请相国明示。

管仲:好战不是一个人的事,是这个国家的整体态度。比如您刚才问我,为什么送匹好马,还要劁了才送呢?这是您的心语,您是想要匹汗血马的种马,回去繁殖!繁殖的目的,就是想用于战争,这一点,你我都明白。就说战争,也有几等几种,自卫算是最基本的战争吧。但我怎么听来,好像并不是自卫……对不起,恕我直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鲁侯身上了,对不起,夷吾向您道歉!说到这里,管仲向鲁庄公致歉。

姬同是何等人,自然听得出管仲话里的话,赶紧也向管仲施礼。鲁夫人见状也赶紧施礼。

管仲道:鲁侯不必如此大礼,折煞老夫也。依老夫看,你打我,我打你,年年月月动干戈,天下何时能有平民的安宁啊!唉!……

鲁庄公赶紧说:鲁国传承周礼,愿做天下第一个接受相国倡导和睦之国。

管仲击掌叫好,然后对鲁庄公说:您这次来,就是个好机会,外甥娘舅之间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嘛!

说话间,车乘进入了繁花似锦节日气氛浓烈的国都大街,两旁的商店与建筑都被装扮一新,连路上的行人都满脸喜悦。姬同诧异道:敢问相国,这社是齐国第一等大节吗?

管仲明白他的意思,没有回答,而是指示车夫赶车。很快,车乘到了宗庙所在。这里也布置得十分灿烂。当他们向前行时,被卫兵拦截。管仲出面,卫兵放行。姬同突然看到太庙里有个熟悉的身影,他让车乘停下,问管仲:那位是不是我娘舅小白?管仲说:正是。姬同赶快下乘,夫人也跟着下乘,管仲在他们后面也下了乘。三人朝宗庙而行。

姬同说:据我所知,齐国对于黍熟后的社祭最为重视啊!

管仲点头道:鲁侯之言正是。每年秋天,黍登场,齐侯就开始做祭祀太祖的准备,做黄米(去壳后的黍)大糕、蒸饼,齐侯与夫人一起参加。“黍者,谷之美者也;祖者,国之重者也。大功者太祖,小功者小祖,无功者无祖。”[6]那些对国家有功者,都将请入太庙内按其职位而站立行宴会礼,无功者只能在庙外观礼。祭祖是凭功入祭,而不是凭亲戚身份入祭。这是天子为了区别贵贱和论功行赏而举行的仪式,是从太宗时传承至今的。

夏麦的社,各国都不怎么重视啊!姬同说。

鲁侯对我国的祭祀也是如此熟悉,这太让我兴奋啦!管仲由衷地说。

姬同说:上国之礼,理当熟记啊!相国是否可以告诉寡人,齐国的夏祭有什么讲究?

管仲说:依平时,我们主公在新麦登场后,偕夫人及后宫一起碾麦取粉,烤饼、蒸馍,做祭太宗的准备,一切祭品均是主公自己亲自动手。“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麦者,谷之始也;宗者,族之始也。”[7]这是告诉天下,同族后人可以进入祭祀,异族者则请止步。不管是同宗还是异族,大家在这个祭节时期,都斋戒的。你可以看到,那边供桌上的牺牲是很大的,对不对?那是祭祀祖母的。让大家看到我们主公不忘血缘之始,不忘祖先的恩德!

让我们来参加,是让我们也记住齐侯祖先的血缘与恩德?姬同问。

管仲回答:正是齐侯的一番苦意。

这个时候,齐桓公已经忙完,过来与鲁庄公见面,并告诉姬同:这次请您与夫人一起参加我们的社祭,就是想从血缘上进一步牢固我们两国的关系。姬同这时非常恭敬地施礼,敬称小白为娘舅。夫人也随即行礼称娘舅。

很快,社之祭祀开始。

有专门的祝师与巫官过来。凡是参加祭祀的人士,均按血缘关系辈分次序排成队。而姬同与夫人则排到了旁系血统辈。管仲与非齐侯血缘的人士则离开。

进入祭祀环节,姬同这才发现齐侯的夏社祭祀非常隆重,礼生就有十五人,分别引领“主祭”“大赞”“陪赞”“引赞”“陪引”“司樽”“读祝”。好在管仲事先就安排人专职照顾姬同夫妇,才不至于出现没人过问的窘境。

祭礼的十二仪程,依次为:“序立”“降神”“奠帛行初礼”“鼓乐”“右食”“右乐”“读祝”“辞神鞠躬拜”“化财”“望燎”“撤馔”“礼毕”。

祝师先宣布“序立”,礼生便从两边进入大堂,焚香点烛、摆放祭品。祝师宣布“降神”后,钟鸣鼓乐奏起。礼生便引领着小白率众公子(按母亲贵贱排列)鱼贯而入,在另一旁,族人抬社猪、社馍等供品上祭。接着,仍然是小白带头顶礼膜拜、虔诚祷告“奠帛行初礼”。祝师诵读祭文,祈求社神保佑邪疫不侵、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乐声进入按诸侯等级的钟鸣鼓乐……

宗庙外面的场面更为热闹。

从宗庙仪程传出的信息,迅速感染着各邑赶来的民众。他们早早就聚在外面各个空场地上,随着宗庙仪程,外面也开始了比“社猪”、赛“琼钵”、拜“神像”的活动。大家观社联,叙族谱,赐“社包”,尽情地抒发节日的欢乐之情,分享人寿年丰的幸福之果。

整个齐国国都,只要有民众聚集的地方,都设立了神龛,称为“社神”。街道拐角、岗上、古树下、山坳口、水渡旁都设立着社神的神龛,在民众心目中,它们是宗庙派出来的一方土地之神或是社官,保佑八方六畜平安,大家都要敬奉,焚香点烛、摆放祭品,向社神顶礼膜拜、虔诚祷告,举行祭礼,由德高望重的长辈诵读祭文,祈求社神保佑邪疫不侵、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焚烧衣纸,鸣放鞭炮。祭祀毕,将三牲醴品作为午餐的菜肴,再备其他肉菜,大家就地聚餐一顿。

宗庙里的祭祀仪程进入“撤馔”,十五位礼生端着事先准备好的、里面放入祭品的斋饭,送到参加祭祀的人手里。齐桓公首先接受,然后象征性地享用了一下。接着祝师宣布“礼毕”。

整个祭祀当日的初祭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是由齐桓公检阅武装部队,地点就在城外那个千亩空地上。

齐桓公在管仲陪同下,率文武百官站在高坛上观看各种武装力量通过检阅台。在台上站着的,还有应邀前来观社的各诸侯国主公与特使。

以千夫长为首,率二十四人一排、二十四排一队的方形列队,正步走过。人人手持兵器,每一方阵不同。走过时,高喊口号,响声如雷,震耳欲聋,气势磅礴,令诸侯大开眼界。鲁庄公站在台上,每一振聋发聩的口号声响起,都让他心惊胆战……

入夜,整个齐国都城灯火辉煌。

齐国举行盛大的露天晚宴,招待来观社的各国君主与特使。

露天晚宴还是设在白天阅兵的那个千亩平地上。原来,麦收后,齐都城官动用了千名自愿做义工的平民起早贪黑,用石夯脚跺把地整平。阅兵后,全城家家户户取出桌子,大户再捐锦垫、高迭式灯架,摆下这万桌观社夜宴。远远看去,壮观非凡。

当日西斜时,前来观社的各国贵宾由大司行长官隰朋的部下陪同、美女伴随进入夜宴场。桌上有座牌,美女引领贵宾入席,一桌四宾,宾客旁边有加位,供陪伴美女入席相陪贵宾之用。北边那个白天的检阅台,现在成了宴会台。各国君主被邀请在台上。齐桓公左边是鲁庄公,右边是来自燕国的燕庄公。顺序一溜排过去,台上满满三十六桌。大诸侯、小属国,都是国君。齐桓公接受管仲的建议,国无分大小,人不分贵贱,均为观社之贵宾,一桌为一国。这一礼遇,让大家兴奋不已。

宴请之后,齐国大司行长官隰朋宣布齐侯与相国率文武百官与来宾一起参加夜社。这更让众人欢欣鼓舞。漫步这座不夜城,看宝马雕车香满路,两旁夜树灯火放;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但见楼阁笑语飘如瓣,鼻翼浸透暗香染;放眼寻她所在处,千百度灯火阑珊,难见倩影难入梦,感觉总在天仙境地。

直至子夜,夜社方兴未艾。齐国“女闾”已名扬四海,前来观社的诸侯早就按捺不住,纷纷向礼生抱怨:我们故意不带夫人,就想见识见识齐女之优雅。你们什么都安排了,独独不让我们见识“女闾”?礼生把这一情况一级一级报到管仲那里。其实,管仲早有准备,大白天已经安排大司马王子城父派人驱走数百家“女闾”里的嫖客,进行整顿清理,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检查,令其准备迎接诸侯光临。消息传来,诸侯快乐极了,在礼生的引领下,他们悄悄进入“女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