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見勝熱下。見敬諮問。於中二。先覩見。後敬問。今初。見修苦行。四面火聚。頭上赫日。即五熱炙身。今明四句般若皆燒惑薪故。梵本舊經但云四面。中有刀山者。無分別智。最居中道。無不剖故。高而無上。峻不可登。照無始末。故云無極。故智論云。般若波羅蜜。猶如大火聚。四邊不可取。遠離於四句。四句即四邊。取則燒人。離則成智。謂若以有為有。則有縛等故。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登彼刀山投身入火者。從無分別智遍入四句皆無滯也。故論云。若得般若意。入阿毗曇門不滯有。入成實門不滯空等。又云。若人見般若。是亦得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脫故。謂失意為謗。謂增益等加被火燒。得意為門。四皆入理。如觸不熱。又火有四儀。一燒煩惱薪。二破無明闇。三成熟善品。四照現證理。又釋刀是斷德。無不割故。火是智德。無不照故。投身下者。障盡證理故。斯皆以刀山為能證。火聚為所證。故此火等即是法門。不須別表現所用故。稱性事故。此為甚深難解難入不可輕爾。二時善財下。敬問。可知第三婆羅門言下。正示法界。行於非道。略無稱讚。於中有六。一示法勸修。二疑憚不受。三勝緣勸引。四疑盡悔[億-音+(天*天)]。五誡勸見容。六依教修證。
▲今初。然刀山不可執。火聚不可取。若能不住。無分別智。遍入四句。則遠四謗。不滯空有。何行不成。所以要令入者。破見心故。令解菩薩深密法故。順相易知逆難知故。法在修入不在言故。然此中示癡。甘露火王示嗔。天友示貪。顯三毒相普有正法。即是道故。然有五義。一當相即空。空故為道。非此三事即是佛法。諸部般若其文非一。故說三毒四倒諸惑即深般若體性清淨。二約用攝生故名為道。亦非即是。故淨名云。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等。三在惑用心故名為道。如俗流輩。未能絕事。雖目覩練色口納滋味受用五境。而內策觀心。知空知過。漸得微薄。亦非即是。四留惑潤生。長菩薩道。故名為道。亦非即是。如淨名云。不入生死大海。則不能生一切智寶等。五當相即道。不同前四。不思議故。不可定言惑與不惑空與不空。無行經云。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大意同此。大士云。無量癡心本是道。三毒四倒不思議。即斯意耳。
▲二時善財童子作如是念下。疑憚不受。非惜身。念恐失道緣。示智未深故。生此念。於中二。先明道緣難具。後正疑魔壞。今初。有十三難。初三為總。後十為別。總中。初得人身難者。人是福田受道器故。次二句。就人身中。須離八難。謂世智辦聰及生聾盲。此二屬身。故名為得。無此二者。名得無難。餘之六難。但約時處。故但云離。後十別中。初二句。惡止善行。是離難因。餘八正離。一遇佛出世。則非前後。二具諸根者。顯非聾盲。三得門正法。非長壽天。四得遇善人。非三惡趣。五逢真善友。必離北洲。六受如理教。明非世智。上已離八難。七復離四邪五邪。八復隨法修行。道果可就。顧為道器。安得自輕。後此將非魔下。正疑魔壞。初句疑善友是魔。次句疑友被魔使。後句疑是魔屬。三類皆能壞人善根。
▲三作是念時下。勝緣勸引。有十四眾。各述曾為勝熱化益。故勸勿疑。略分為四。初一色天。次六欲天。三有六眾。即八部。四有一眾。即地獄天子。今色天中多是初禪。以自說言為能作故。文中三。初總勸勿疑。二彰其本意。三自述蒙益。今初。由下二段。故勸勿疑。二今此聖者下。彰其本意。於中二。先總示所得。謂智慧堅利猶如金剛。即前刀義。燒諸惑薪。發諸智燄。即前火義。燒而常寂。為三昧光。後發大精進下。別示業用。文有九句。初總。餘別。別中。一即火能乾竭。二刀能斬截。三火能焚燒。四刀能越險。五刀能斷割。六火能破闇。義兼於風。風發火故。故緊那羅中火內起風。七火能照導。八火能放光故。並不離刀山火聚。以此會前將對法門。非為臆說。三善男子我諸下。自敘蒙益。於中二。先自述邪見。以劫初時。世界既成。梵王先降。念處空曠。光音下生。不了業因。妄謂已作。故為邪見。後此婆羅門下。述得勝益。文顯可知。此下十二眾。皆以復有十千。而為段首。次六欲天中。即分為六。一即魔天。他化開出欲界主故。二即他化自在。今轉世自在。得十自在。此即八地十種自在。一心自在者。無量三昧皆入出故。二煩惱自在。當彼如意。如意所成。由惑不拘故。三生自在。一切世界中生故。四命自在。不可說劫住持故。五業自在。如現生後能示現故。六三昧自在。當解自在。解即勝解。謂於境印持。轉變自在。由三昧故。七莊嚴自在。即財自在。一切世界無量莊嚴故。八菩提心自在。即願自在。菩提心以願為主故。願則隨心之所欲故。九即法智二種自在。法謂無邊法門示現。智謂如來力無畏等。能觀所觀一切佛法無不攝盡。所以合者。或未如八地故。或遺脫故。三化樂。四知足。五時分。六忉利。文並可知。三有六段。八部中唯闕摩睺羅伽。前闕四王。八部中攝六中。一即龍王即當西天。二夜叉王即當北天。(下第九經)三乾闥婆眾即當東天。南天攝在夜叉之中。能統是天。今從所統。義如前說。四阿修羅。五迦樓羅。上五並顯。六緊那羅。略分為四。一總顯因風聞聲。二云某方下別示所聞。三善男子假使下。校量聲多。四善男子我等下。聞聲成益。四地獄天子。然此一類。從地獄出。義通六天。此同隨好品中兜率天子。文中二。先明現身。後作如是下。正明說益。於中三。初遇光生天。即曾於乘急以戒緩故。隨於地獄。道根時熟。遇光生信。若不爾者。五熱常照。地獄應空。二以慚愧下。知恩報德。故隨好中天皷勸云。汝等應當知恩報恩。不知恩者。多遭橫死。生於地獄。蒙光生天即是恩相。恭敬增善即是報恩。言捨欲樂者。彼中勸云。汝等當往詣彼供養。勿復貪著五欲樂具。著五欲樂。障[得-彳]生天。諸天子。譬如劫火燒須彌山悉令除盡無餘可得。貪欲纏心亦復如是。終不能生念佛之意。今此多同。三時婆羅門下。聞法得益。天鼓說法。令得十地。顯是佛光。今此略明發心之益。
▲第四爾時善財童子得聞下。疑盡悔[億-音+(天*天)]。
▲第五時婆羅門下。誡勸見容。謂偈中顯勸密誡勿疑。是許悔過。然上疑者為棟真偽。此中勸者顯其實德。魔亦能勸。何不疑勸。以此善友前友指來。勸中正說非魔能作。善財亦得超魔眼故。若爾何以生疑。為顯法故。如八地中佛之七勸。縱佛不勸。豈容趣寂。為彰法深。故須勸耳。又為物軌令審察故。
▲第六爾時善財童子聞此下。依教修證。於中二。先正證。後自陳。今初。登山投火即是修行。得二法門斯為證入。言未至得善住三昧者。上不依山。下不依火。中不住空。即顯般若離於能所有無二邊。無所依故。名為善住惑境。不壞為堅牢等。觸火得寂靜樂神通三昧者。親證般若。體即性淨。心無分別。故云寂靜。現法樂住。可以怡神。寂而常用。故云神通。即此通悟。故云門也。觸即證義。故淨名云。受諸觸如智證。二善財白言下。即自陳所證顯後得起說。
第四時婆羅下。謙己推勝。先謙己知一。云普圓滿無盡輪者。然有二義。一智輪摧惑。照其本原。無可盡故。二反常智用。用周法界。無有窮盡。圓轉不已。所以名輪。用既無窮。故稱圓滿。推勝可知。
第五善男子南方下。指示後友。城名師子頻申者。灌頂住中。震動照曜持世界等。皆悉自在。無所畏故。王名無畏星宿幢者。無畏即前師子頻申城名。城因王故。星宿幢者。於法性空。羅十種智。如列宿故。智照無畏。高顯摧伏。所以名幢。女名慈行者。知眾生根。令其調伏。慈為行故。智中之悲。處世無染。是謂童女。
禮辭可知。
●第十慈行童女。寄灌頂住。從前觀空。得無生心。最為上首。諸佛法水以灌心頂。故從喻名。文中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修入前教。後趣求後友。前中亦二。先思念。後無障[得-彳]智下。明念成益。略有三益。一內證真際。二以最勝智下。寂諸妄取。三了知眾生下。外了境空。後如是思惟正念觀察下。趣求後友。然此兩句。結前生後。五百女者。一期位滿。總攝五位十十法門故。
第二善財門已下。見敬諮問。於中二。先覩見。後敬問。見中亦二。先明遠見。但得其門未親證故。後遂入王宮下。下近覩依正。如親證入。二善財見已下敬問。
第三童女告言下。正示法界。略無稱讚。於中二。先指境令觀。表示法令證。並依中見正。大小念劫。皆無[得-彳]等。十住位終。果將滿故。依報顯法。後爾時善財下。以言顯發。於中亦二。先顯法名。後彰法用。前中又二。先善財念請。後時彼童女告下。善友言答。初示名。後顯因。名般若波羅蜜普莊嚴者。略有二義。一由般若照一切依。依中有正。一中有多。故所得依無所不現。大品經云。了色即般若。一切法趣色。即其義矣。二由能證般若。已具諸度為莊嚴故。所證所成。莊嚴無盡。即下因云。彼諸如來。各以異門。令我入此。總攝別義。三十六恒歸於一門。故稱為普。則令一嚴具一切嚴。名普莊嚴。我於三十六恒下顯因。住位既滿。六度之中一一具六。為三十六。皆恒沙性德。本覺中來。故云佛所求得此法。若約事說。如伊舍中。二善財白言下。顯法勝用。先問。後答。答中先總。後別。總中先明修習。後即時獲得下。顯其得證。普遍出生陀羅尼門者。舊云普門陀羅尼。一陀羅尼頓攝一切。名為普門故。次文云。百萬阿僧祇門皆悉現前。以一陀羅尼智為體故。入般若門。得陀羅尼。由此總句。出生別門。法界十住。同十地得。然彼總得多種法門。此廣一持。餘三昧等或略不說。二所謂下。別顯中有一百五十門。略分十位。初九總知依正事理總持。二福德下十門。行願總持。三業持下十門。諸業總持。四三昧下六門。明正受體用。五心海下八門。知自他心。六知眾生煩惱下十三門。唯知所化。七普見一切法下。二十門。明知能化。八世界成下二十八門。知剎海自在。九見諸佛下二十九門。知佛海自在。十菩提心下十三門。大心性相。末後自心清淨。即性淨涅槃。總攝諸門。不出於此。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國名三目者。施為行首。復開導自他。如目明照以導餘根故。問明品中目首菩薩。問於福田。財施無著。以成慧眼。無畏之施。以成慈眼。法施還得成於法眼故。復云三用。上三眼見無不妙故。友名妙見。又施行內成勝報。外現見無不妙。出住之行出家表之。故下文云出家未久。又行本令物出離故。
禮辭可知。上寄十住位竟。
[△@△]大文第三。妙見比丘已下。有十善友。寄十行位。位各一人。然其十行。即是十度。故所釋名多依度釋。
●第一妙見比丘。寄歡喜行。施悅自他。故名歡喜。文中具六。下若具六並不總科。
第一依教趣求亦二。先念前友教。後趣求後友。今初有十四句。初總。餘別。別中分三。初一約菩薩論深。即淨分依他。證智離言故。次九句。約眾生論深。即染分依他。事理無[得-彳]。一報類難知故。二妄想為因。即無性故。故楞伽云。先聖所傳妄想無性。上二句二經並無菩薩二字。今加二字。屬菩薩智。三眾生作業。細唯佛知。作即無作故。舊經中明所作業。四八識之心。並皆流注。非唯第八恒轉如流。故楞伽云。宴坐山林。上中下修。能知自心妄想流注生住滅也。而言深者。剎那不住。細而叵知。尋其起盡。無生滅等。唯離念智。能照其境。五即十二因緣。依無明行。起於苦果。復起惑業。招生死苦。但是緣性無有我人。前滅後生即無生滅。既無生滅。亦無無生。是緣起際。緣起多種。故名為諸。又皆同無[得-彳]法性緣起。故名為際。六眾生即以真諦寂滅為實際故。故上經云。觀身如實相。一切皆寂滅。七所變影像緣成無性故。又曰光暎質影有多端。本智隨境心識亂起。八依象立名。名不得物。而亦不失所名之物。九言說別施行。真實離文字。而言說文字皆解脫性。後三合辨染淨二分。一染淨二分。皆嚴法界而無嚴故。菩薩以一莊嚴。嚴一切故。二染淨二分。各各嚴飾。皆不相知。故為祕密。三上之二分。種種業果。皆依智性而成就故。故梵本云。種種業光明際。後之三句。眾生之言二經皆無。而諸句中。皆云際者。窮事之邊。極理之畔。上皆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故。思修觀察。二漸次下。趣求後友。處處求者。隨緣造修無不在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