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乘三乘別者。權教明以三乘為了義一乘為不了。以眾生根性定有三故。佛說三乘。稱根真實。言一乘者。但為引攝一類不定性人令歸大乘故言唯一。非是究竟。若實教宗。則以一乘為真實。三乘為方便。故法華經云。如來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謂佛知見。為明一切眾生皆有如來知見故唯一乘。是以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又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方便門者即是三乘。真實相者即是一乘。先順物性。權說三乘。故為方便。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故唯一乘。廣如法華。唯說一乘故為妙法。
第二一性五性別者。權教明說五性為了義一性非了義。言五性者。依大般若楞伽等經。說性有五。一聲聞性。二緣覺性。三如來性。四不定性。五無種性。前三種性名為定性。聲聞定是聲聞。不可令為菩薩等。其不定性遇緣不同。若遇大緣可為菩薩。若遇小緣則為二乘。故名不定。無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諸聖教中。說一性者。約通相說。非真了義。具明五性方為了義。若實教宗。則以一性而為了義。五性非了。經說五性。約方便說。且取長時不作佛故名無種性。非性全無。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凡是有心定當作佛故。華嚴經云。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亦如大海潛流四天下地。有穿鑿者。無不得水。法華經云。一相一種。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故知五性。是四十餘年。順彼根緣。方便說耳。法華涅槃窮終極唱。同說一性。以破前非。故為真實。究竟終歸定無異轍。若言闡提無佛性者。頗有一人。初起邪見作闡提不。若言有者。未作闡提有佛性不。若言有者。先有後無佛性可斷。若言無者。先已自無。非開闡提能斷佛性。又後迴心。佛性生不。若言生者。佛性滅。若不生者。何用令人莫作闡提。是知闡提無佛性者。無有行性。非無真性。故涅槃云。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分析差別。善惡等殊。一真之性更無有二。抑彼闡提令其發心。通云無耳。故涅槃云。一闡提人。雖復斷善根。猶有佛性。廣如涅槃法華所明。既性有五一不同。故令乘有三一之異。既以一性為實。則以一乘為真。廣如別說第三唯心真妄別者。權宗所明。三界唯心。八識皆是生滅之法。皆為業惑之所辦生。一期報盡便歸壞滅。以其識種引起後識。依生滅識。建立生死及涅槃因。若實教中所辯。唯心八識。皆通如來藏性隨緣成立。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不生滅者即如來藏。生滅之者業惑所生。體不相離。故非一異。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故楞伽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皷溟壑。無有斷絕期。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七識波浪起。騰躍而轉生。根自在主善知識中。廣說此義。離水無波。離波無水。故非異也。水是濕相。波是動相。故非一也。非一非異。即是中道。故此生滅即無生滅。
第四真如隨緣凝然別者。若權宗說。真謂真實顯非虗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故真如者。凝然不變。不許隨緣。若隨緣者。是遷變義。同無常故。若實教宗。則許真如有其二義。一不變義。二隨緣義。由體不變故能隨緣。成一切法。雖成諸法。不失自性。故云不變。如水遇風而成波浪。雖成波浪不失濕性。故勝鬘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離如來藏。一切諸法皆不成立。是故當知。真如隨緣能成諸法。
第五三性空有即離別者。若權宗說。三性之中。遍計所執。此一則空。如夜見繩謂之為蛇。今言空者。說蛇空耳。非說繩無。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此二不空。依他緣有圓成性有。故空與有二義不同。如牛兔角不得相即。若實教宗。三性相融。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如波相虗體即是水。故說即色便是真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皆空有相即三諦一際。
第六生佛不增不減別者。若權教說。若使一切皆有佛性。生盡成佛。生界便減。佛界便增。今有一類無種性人。長不作佛故。生界不減。佛界不增。若實教說。一生齊平故說生界不增不減。設一切眾生一時成佛。亦無增減。以皆不出真法性故。若言一分不成佛者。俱是不盡。非不減義。
第七二諦空有即離別者。若權教說。俗諦之內有空不空。遍計是俗。此俗則空。依他是俗。此俗不空。圓成為真。一向不空。空有既異。二諦體殊。真俗多種。皆不相雜。若實教說。真俗二諦。體非即離。俗諦緣生。緣生即空。便成真諦。故此空者。是不空空。言緣生者。是不有有。空有無二。二諦無乖。無二之二說言二諦。二之無二說為一體。故涅槃云。唯一實諦。仁王經云。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
第八四相一時前後別者。若權教宗。則同時四相。滅表後無。謂生明此法先非有。滅表此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有用。既表後無。則住時非滅。若實教宗。四相同時。體性即滅。故滅與三。而得同時。淨名經云。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生滅義殊。體非前後。釋前三相。不異於彼。
第九能所斷證即離別者。若權教說。緣境斷惑。義說雙觀。決定別照。二智二境各不同故。以有為智。證無為理。義說不異。而實不一。若實教說。緣境斷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斷。二而不二。說為內證。照惑無本。即是智體。照體無自。即是證如。非智外如為智所證。非如外智能證於如。三時無斷。方能斷惑。無斷之斷。斷即無斷。是故經說不斷煩惱而入涅槃。
第十佛身無為有為別者。若權教說。以出世智依生滅識種故。四智心品。為相所遷。佛果報身。有為無漏。以生法必滅一向記故。若實教說。世出世智依如來藏。始覺同本。更無有二。有為無為非一非異。故佛身者即是無為。涅槃經說。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況於報體。即體之智。非相所遷。智若相遷。體不即真。體若即真。相則不遷。若言即真而相遷者。真亦應遷故。以用從體。皆無為矣。不墮諸數。若言如來同有為者。云何此人舌不隨落。上來略明一乘三乘權實對辯。且從相顯十義不同。若欲會之。亦皆一味。廣如別說。
▲第四就實教中。復有二門。一約有位無位。分之為二。則以終教同前始教。皆名為漸。第四名頓。二約圓融不融。分成二種。即實教頓教並皆不融。為同教一乘。唯第五教圓融具德。名別教一乘。今經正是第五教攝。以一一圓融包攝無盡故。
△第二會化儀前後者。不曉此意。或謂如來初成說小。或初說大後方漸次。或謂初時說有。次時說空。後說中道。異解不同。故今會通一代時教。總以十門。収無不盡。一本末差別門。二依本起末門。三攝末歸本門。四本末無[得-彳]門。五隨機不定門。六顯密同時門七一時頓演門。八寂寞無言門。九該通三際門。十重重無盡門。
▲今初。謂本末同時。始終一類。各無異說。於此一門。自有三位。一若小乘中。則初度陳如。後度須跋。中間亦唯說小益小。如四阿含經及五部律。由有此類。如來滅後。學小之者。不信大乘。謂佛一代唯說小故。二者若約三乘。始終通說三乘。益三種器。如密迹經等。三若約一乘。則見始終唯為圓機說於圓極。始說華嚴。其中不通小乘三乘。從前至後。更無異說。然上三類。依於此世根性定者。常聞如上一類之法。故佛所說法。各通始終。更無前後。
▲二依本起末門。此有五類。謂初為菩薩。二為緣覺。三為聲聞。四為善根眾生。五為邪定。出現品云。譬如日出。先照須彌山等諸大山王。次照黑山。次照高原。然後普照一切大地。合云。如來智輪。光照菩薩摩訶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眾生。隨其心器。示廣大智。然後普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亦皆普及。為作未來利益因緣令成熟故。及三千界。初成喻中。亦辨先大。後漸說小。約法名為從本起末。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約機各是一類之機。非為一機先大後小。
▲三攝末歸本門者。依無量義經。初時說小。次說中乘。後時說大乘。法華經云。初轉四諦。後說法華經。解深密經。及妙智經。皆明先小後方說大。
▲四本末無[得-彳]門者。謂初舉照山王之極說。明非本無以垂末。後顯歸大海之異流。明非末無以歸本。故本末交暎。與奪相資。方為攝生之善巧矣。是故通論總有五位。一根本一乘。如華嚴經。二密意小乘。三密意大乘。四顯了三乘。上三如解深密三時教說。五破異一乘。如法華經。上之四門。圓通無[得-彳]。是則前後即無前後。無前後之前後耳。
▲五隨機不定門者。上之四門。初門明三類機始末常定。次門明五類機異時常定。第三門通明一類及三類機自淺至深。第四門明二類機。初機聞頓。後機從淺至深。更有一類不定之機。或從小乘次入三乘。後入一乘。亦有從小直入一乘。或多類機。隨聞一句異解不同。故名不定。
▲六顯密同時門者。若異聞互知。是顯不定。若互不相知。即是祕密。密顯同時。亦無前後。
▲七一時頓演門者。上來諸門。隨一剎那一時頓演。
▲八寂寞無言門者。楞伽第三。云從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說一句。然有六義。一約遮過顯德。入楞伽第八云。如來不說墮文字法。是則有過之說。佛則非有。具德之說。佛則非無。二約真俗二諦。隨俗假名故言有說。真諦寂寥。本無言說。法華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三傳古非作。其猶夫子述而不作。離古佛法無別法故。故無一法是佛自說。四悲願所成。謂廣大悲願應眾生故。非為如來本自有說故。兩佛相見。寂無所言。五本質影像。謂佛三業皆悉平等。與物為緣。感者自聞。非佛有說。猶如谷響隨叩應故。六約心智。正說法時。即常無說。以佛無心當此說故。由此六義故說如來不說一字。不說即是真實說也。
▲九該通三際門者。此上諸門。盡通三際。莫尋其始。不究其終。
▲十重重無盡門者。上之九門。隨處隨時。重重無盡皆無前後。後之二門。正是華嚴甚深境界。融取前八。皆此大用。若離前八。無可重重故。
○第三所詮義理。已知此經總屬圓教。未知圓義分齊云何。然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暎。德用重重。語其橫収。全収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其猶百川不攝大海大海必攝百川。雖攝百川。同一醎味。故隨一滴逈異百川。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雖攝於四。圓以貫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尚非三四。況初二耶。斯則有其所通。無其所局。故此圓教。語其廣包名無量乘。語其甚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二別教一乘。唯是圓融具德法故。以別該同。皆圓教攝。今顯別教一乘。略有四門。一所依體事。二攝歸真實。三彰其無[得-彳]。四周遍含容。各有十門。以彰無盡。
●今初。第一所依體事。略有十對。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應感。教即能詮。謂前五教乃至光香一切法等。義即所詮。即五教等一切義理。理即生空所顯。二空所顯無性真如等理。事即色心身方等事。餘可思准。至下宗中。當更顯示。
●第二攝歸真實者。即上十門皆是真空。頓絕諸相。非色非空。無即不即。無相不相。無得不得。言迹頓絕。此絕亦滅。儻然靡據。故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為煩惱所染著。亦同下文智照無二。亦同頓教。亦有十門。義如別說。
●第三彰其無[得-彳]者。然上十對皆悉無[得-彳]。若事理相望。成事理無[得-彳]。若餘相望。便成事事無[得-彳]。今且辯事理無[得-彳]。總有二門。第一正明無[得-彳]。第二彰其所以。
△今初。亦有十門。一理遍於事門。二事遍於理門。三依理成事門。四事能顯理門。五以理奪事門。六事能隱理門。七真理即事門。八事法即理門。九真理非事門。十事法非理門。
▲今初。理遍於事者。謂理無分限。事有分限。今無分限理。遍分限事。以其理性不可分故。一一纖塵。理皆圓足。
▲二事遍於理門。謂有分之事。全同無分之理。若不全同。色不即空。故一小塵即遍法界。由上二義互該徹故。皆同一性。故出理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事遍同理。故說都無所成。經云。譬如虗空無成無壞。一性無性即是佛性。下經云。思惟眾生無作性甚深。涅槃云。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又出現品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無不具有者。即一乘義。
▲三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理成。如攬水成波故。於中又二。一明具分唯識變故。故根自在主云。由境界風飄靜心海。起識波浪。靜心即是如來藏性。二明真如隨緣成故。靜心即是真如。又彼文云。由識自性本性故諸識轉。本性即是真如。問明品云。法性本無性示現而有生。亦同勝鬘依如來藏有生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