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华严经行愿品疏
4823300000036

第36章

△初中義同諸友。正授法界。示相說故。且為見聞。於中分二。先現光加持。後蒙光獲益。今初。即當嘿授。入調伏眾生解脫者。即光所依。是己所得法門名體。此中文略。至下引昔結會古今中云。得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在義可知。眉間光者。初寄出世證中道故。二善財即時下。蒙光獲益。即當證入。於中二。先得三昧。後見大用。今初。即用所依三業六根皆離障[得-彳]。云極清淨。德無不圓故云圓滿。後得三昧已下。明見大用。即定之能。於中分二。先見用所依處。謂二神中間一切塵中。後一一塵中下。明所見事。於中三。一所化處。二化成益。三化本意。初中二。先總明。後善財又見一切世界下別明。然有二意。一即塵中之剎。二即塵外遍法界剎。以云一切無揀言故。下偈頌明遍法界故。於中。先總。所謂下別。別有三類。初六句三對。是剎體性。初一對。明純淨純穢。次一對。明轉變剎。淨變為染云趣雜穢。如今減劫佛已涅槃。染變為淨為趣清淨。如增劫中彌勒當出。第三對。明雜染。染多淨少。先言雜穢。淨多染少。先言清淨。二或有世界其形平正。即剎形相。三或有世界隨心下。明剎依住。二如是世界一切趣類下。明化成益。先總明。後令地獄下別顯。於中二。先化五道。後善財又見下。化九類。略有二種差別。初明四生。即依止差別。報之所託故。餘三可依。化生依何。依業染生。餘之五類。即麤細差別。此明報相。下二界。有色為麤。無色界為細。於有色中。有想為麤。無想天為細。於無色中。非無想為麤。謂下三天。非有想為細。謂第四天。若合非有想非無想。為第四天。則無色界。唯舉其細。對餘為麤。上明六趣。是苦樂差別。本意不同。非重言失。況復四生攝於六趣。寬狹不同。餘如別說。三為成就菩薩大願力下。明化本意。然其所為。通能所化。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見普救下。申敬偈讚。於中三。初身心敬重。二時彼夜神下。顯友自在。謂上來變形具相而現大用。今雖捨相復其神形。作用變化宛然周遍。三爾時下口業偈讚。有二十偈。文分為二。初一總彰讚意。餘偈正讚。於中二。前九總明光用無涯。後十別述蒙光獲益。前中。長行所無。影顯深妙。於中三。初一見身。次六見光。非唯眉間。六根毛孔皆放光故。後二作用。後我承下十偈。述蒙光獲益中五。初半偈。推功歸本。二一偈半。敘前放光。三有一偈。述得三昧。四有四偈。述見塵中大用。五有三偈。述見遍周佛境。此一段文。長行亦無。明經敘述。萬不存一。

△第三爾時善財下。諮問法要。此有二問。一問得法久近。尋其原故。二問修行淨治。求入路故。

第三夜神告言下。授己法界。然法門體用前已嘿授。故此直答向來二問。於中二。一歎深難說。二承力為說。今初。深相云何。若約得時。時久遠故。非久近故。若約修因。因行廣故。若通上二。契理深故。有標徵釋。文並可知。

第二我當承佛下。承力為說。於中二。先長行。後偈頌。

△長行中二。先標許。後善男子下正釋。於中二。先答得法久近。後答修行淨治。

[△@⊙]前中三。一正答得法久近。二明發心之始。三結會古今。

[○@△]就初有二。第一總敘本事因緣。第二正明見佛得法。前中有六。一總舉剎劫佛興已。略酬其久近。二其佛世界下。通顯剎相。三善男子彼界東際下。別顯生處。四有轉輪王下。明本生父母。五其妃有女下。明本生身。六彼時眾生下。時人起惡。為佛現因。劫減佛興。以悲救故。(已下第二十經)。

第二爾時寶華燈城北下。見佛得法。於中三。第一總顯道場。第二須彌山下。總彰佛數。第三其第一下。別明初佛。於中四。第一佛興益物。第二善友引導。第三王女修因。第四聞經得益。

▲初中分四。一總顯道成。二明得道前相。三正顯成相。四轉正法輪。今初可知。二其彼如來下。成道前相。於中三。初總標。次所謂下別顯。有十二節。梵本。初節雙明蓮華及菩提樹放大光明。餘皆樹放。後善男子如是下總結。三滿七日下。正顯成相。於中四。一動剎集眾。二爾時彼世界中下。現相顯德。三善男子此普現下。成道依止。四善男子彼普智寶燄下。始成正覺。一成一切成。亦同初會始成之時。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其身遍坐一切道場。示十身相。四隨眾生心下。轉正法輪。於中三。初總標法輪。二顯其成益。三結無間斷。今初可知。二於一一下。顯其成益。有二十門。於中分三。初二益凡夫。次一益二乘。餘益菩薩。於中二。先十門成行。後發菩提心下。七門成位。於中。前三句有二意。一菩提心是住位。住菩薩道是行位。清淨波羅蜜是迴向位。以大願海。淨治前度故。二者此三句。通於諸位。以三種發心通諸位故。資糧加行見道修道教道證道無住道等。皆名道故。三賢十聖皆悉淨治波羅蜜故。次二句是十地。後二句等覺。三善男子彼普智下。結無間斷。上來四段。明佛興益物竟。

▲第二時普賢菩薩下。善友引導。於中六。一知機起惡。二為欲調伏下。現身超勝。三時諸眾生下。物機驚恠。四爾時普賢下。告語佛興。五時輪王女下。女發大心。亦是入法之因。六善男子時毗盧遮那下。父王詣佛。於中四。一身處虗空。二欲令下。以偈讚引。於中十偈。初一總勸。次五釋勸。後四結勸勝故應往。三爾時下。廣興雲供。四到已下。至彼修敬。

▲第三時輪王女下。王女修因。於中三。初嚴具奉佛。表修因向果。次時莊嚴具於虗空下。佛為現變。表因小果大。後既見是已下。覩變獲益。

▲第四時彼如來為此女人下。聞經得益。此段正答得法久近。於中三。初佛為說經。二正明聞益。三顯發昔因。今初。即從總相立名。然法輪音。若依權小。如來常言非法輪音。要宣諦理。轉入他心。方得名為法輪音耳。若依此經。自狹之寬。略有三重。一則如來一切語言皆法輪音。一切言說皆佛事故。二者萬類之音。皆法輪音故。賢首經云。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三者非唯於聲。六塵萬法。無有一法非如來音。出現品云。譬如書字。普入一切事一切語一切算數一切世間出世間處。而無所住。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普入一切處一切眾生一切法。乃至云。何以故言音實相即法輪故。既以實相為法輪聲。未有一法非法輪體。由此故能攝多眷屬。一轉一切一時轉也。二時彼女人下。正明聞益。今此得益。即調伏眾生解脫。經但說相。不顯其名。下結會中。方云見普智寶燄如來。得調伏眾生解脫。於中二。先得等持。後得等引。前體。後用。前中亦二。先總明體相。後所謂下別顯。有十三三昧。皆從業用受名。後得如是等下。明得等引。即前三昧所引生故。於中二。先結前生後。後謂不動心下。正辨所引。於中亦二。先得大心。有三十一心。即是悲智二利寂用之心。後一心思惟下。引發大願。三時彼如來復為下。顯發昔因。

[○@△]第二善男子復於此前下。明發心之始。即得法劫前十大劫也。顯前得法非無因矣。然有二意。一明一為善友不斷良緣。二明修因雖微。大心所導。成功深廣。亦顯修故過造新矣。奈何後輩。故壞經像。視之蔑如。貴欲創新不仍舊貫。

[○@△]第三善男子於意云何下。結會古今。於中三。初結會得法之身。次我於昔時下。結發心之始。後次復引導下。正結得法。上來答得法久近竟。

[△@⊙]第二從是得見須彌山下。答修行淨治。於中三。一舉得法劫中。二別舉大光一劫。三總顯諸劫。今初。謂前列須彌塵數如來方說初佛故。今辨餘皆修治此位。二善男子過彼毗盧遮那下。別舉大光。於中三。初總明。次其最初佛下別顯。其中經名說者當演。後善男子如是下。顯其最勝。三善男子此世界中有如是等下。總顯諸劫。於中三。初總明。次彼如來下。聞法修行。後於彼一一諸如來所下。得法成行。

△第二爾時普救下偈頌。四十一偈半分三。初二舉法誡聽。次三十八偈半。頌前正說。後一偈舉因勸修。今初即頌前標許。二頌正說中長行有二。初明得法久近。後顯修行淨治。今偈文中。廣頌淨治。略明得法。影略明故。於中二。先三十六偈半。頌前最初劫中修行淨治。標有須彌塵數。略舉一百一十四佛。十十數之。其最初寶燄吉祥光。即是得法之佛。第十十中。舊經唯十。梵本獨有十四。似非體例。若約節節各得法門。則十四無爽。故初十竟云。於此十佛世尊所。令我開悟最初門。然此語猶倒。若就此方。合云。最初悟法門。明知十十是得法處。則十十表於十地。第十地中。以深妙故加於四佛。第百一十。以表等覺。理或應然。後如是須彌下二偈頌。總顯諸劫。其別明大光。含在此中。三一偈舉因勸修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去此下。指示後友。亦以同證在菩提場。依進發禪。云去不遠。禪功德滿。故云寂靜。入俗化物演法深廣。故云海音。然其此神。即普救母。表真精進從定生故。不見身心。真精進故。

第六時善財下。禮辭可知。(已下二十一經)。

●第五具足功德寂靜音海夜神。難勝地善友。謂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以名就義。已如前辨。

第一依教趣求中。初念前友教。言得一切如來現前三昧等。十千三昧者。舊經所無。善財前來亦無此益。乃是引昔為王女時見普智寶燄如來所得三昧。彼初名現見一切佛三昧。結有十千。與此大同。則知引昔所得。善財聞之。皆能證入。

第二頂禮其足下。見敬諮問。

第三時彼夜神告善財言下。稱讚授法。先稱讚。後善男子我得菩薩下授法。於中二。先略標名體。後廣顯相用。今初。言念念出生廣大歡喜莊嚴解脫門者。准下業用。略有二意。一化生遂志。故生歡喜。即福德莊嚴。二觀佛菩薩勝用難思。故生歡喜。即智慧莊嚴。觀化既無間斷。喜亦念念出生。

後善財言大聖下。廣顯相用。於中三。第一顯解脫業用。第二明解脫所因。第三明發心久近。各有問答。

△初中先問。後答。今初。此有四問。一問所起業用。二問所行之境。三問能起方便。成上所起。四問能觀之觀。成上所行。

後夜神言下答中。即分為四。初答第三起何方便。以起悲智雙運等心。而為能起之方便故。二答第一為何事業。正以化生為事業故。三答第四作何觀察。謂常觀察佛菩薩故。四答第二行何境界。以我解脫無邊無量甚深廣大為境界故。問中欲顯能所不同。先問所起所觀。後問能起能觀。答中欲顯能所相成故。隔句相屬。又問中以果尋因故。先問所。答中由因成果故。先答能。又觀察中。雖有所觀。意在能觀。所行境中。雖是所行。義兼能所。反照能觀。亦是境故。故晉經中。行何境界。名境界云何。此則兼通分齊之境。非但所觀。是以四答。別答四問。不見此意。謂經該漫。

▲今初答能起方便。有二十心分二。前有九心。大智上求。雖有普現眾生之前。意取求佛應用身耳。後十一心。大心下化。

▲第二發是心已復為說法下。答第一所作事業。既起勝心。而為方便故。為說法令脫苦上求。有標釋結。初標可知。二所謂若見下。別釋有四十二門。分之為三。初十七門。雙依為人對治悉檀化。謂隨其便宜。以十度化。令其得見第一義故。於中。前七門。雙明捨戒。以捨諸著。則戒淨故。後十門明餘八度。般若及願各開二門。二若見眾生色相不具下。有十五門。世界悉檀化。謂見無有功德眾生。令其得佛因果功德。見勝義故。三貪行多者下十門。唯以對治悉檀化。破其惑障。令其得見第第一義故。佛之說法。不離四隨。其第一義最為本意。故遍三中。三善男子我以如是下。總結化意。見物成益。故大歡喜。即名中初意。

▲第三復次善男子我常觀察下。答上第四作何觀察。於中二。一觀菩薩境界。先別明。後善男子我觀察此道場下。結喜。二善男子我觀毗盧遮那下。觀佛勝用。於中亦二。先別明十門。後我見是已於念念中下。結喜。於中復二。先標喜。後何以下徵釋。徵意云。何以此喜等理等佛。釋云。能觀智用稱法界故。

▲第四善男子我入此下。答第二行何境界。謂以所得大喜解脫為境界故。故通二境。如言入法界門。即所觀境。發智性心。即分齊境。於中三。一總標。二別釋。三結勸。今初可知。二又善男子下。別顯深廣。有三十二門。各有標釋。略分為二。初十門法說。餘皆喻明。今初。此與次友十種觀察法界大同。欲明此中稱法界故。然新闕無壞。舊闕無量。並出故十一。後此解脫者猶如影像下。二十二門。喻明。以深廣相難可知故。以近況遠。三善男子我今為汝下。總結勸修。

△第二爾時善財下。明得解脫所因。先問。後答。答即十度。有標釋結。結中獲得解脫。此是總句。餘十為別。一離障故。二皆增勝故。三總集眾多。四由積具足。五一能出多。六契理不壞。七體相廣大。八大用成就。九智慧安住。十事理無缺。並顯可知。

△第三善財白言聖者下。明發心久近。欲明因深。故令果勝。於中。先問。後答。答中二。先長行。後偈頌。

[○@△]長行中三。初於餘剎海中發心修行。二於娑婆修行得法。三結酬其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