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华严经行愿品疏
4823300000035

第35章

▲今初。亦是前明即止之觀。今明即觀之止。於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思惟觀察下。正顯四禪。斯則如來禪導於四禪。不同凡小。四禪即為四別。雖大小乘異。四禪支林。義則大同。謂初禪具五支。尋伺喜樂定。第二具四支。內淨喜樂定。第三具五支。捨念慧樂定。第四具四支。捨念中受定。若立名者。初名有尋有伺靜慮。二無尋無伺靜慮。三離喜靜慮。四離樂靜慮。故俱舍云。初具伺喜樂。後漸離前支。即其義也。依十地論。四禪支林。並勒為四。一所離障。二對治支。三利益支。四彼二依止三昧。四中。後三是支。初一非支。雖後後所離是前前支。望於當地皆非是支。

今初。初禪中一思惟觀察至種種境界。即是尋伺。當對治支。思惟即尋。觀察是伺。堅固莊嚴即尋伺相。普遍照明種種境界。辨尋伺境。非唯觀察五欲過失。故云種種。二圓滿下。即是喜樂。為利益支。圓滿廣大甚深隨順故。法喜充遍位平等際故。輕安悅樂故。瑜伽云。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義故。得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故。三不起一切妄想分別者。即所離障。凡小之禪。但離欲惡不善法等。今一乘深妙。離一切妄。方為自覺聖智境界。同如來禪。次大悲救護一切眾生。揀異凡小。凡小離憂。得前喜樂。今自無憂。憂眾生憂。不妨拔濟。四一心不動。即彼二依止三昧。名所依支。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為彼對治及利益支之所依止。依止定力。尋等轉故。其所離障。以無行體。非是支故。不為彼依。但云彼二。修習初禪者。總結初禪。亦屬依止。四禪所依。大旨無別。

二息諸意業下。明第二禪。此句即滅覺觀。是所離障。覺觀麤動。發生三識。亂於二禪。如淨水波動則無所見故。初禪能治。為此所治。則病盡藥亡。二攝諸眾生智力勇猛。此是內淨。即修行對治支。小乘內淨。但是信心。能淨心相。定等內流。大乘內淨。總攬三禪三支以成。謂捨念正知。以此三法。尚為喜覆。力用未勝。但能離外尋與伺故。合為內淨。今攝諸眾生。即是於念念眾生故。智力勇猛。即同正知。捨相未顯。含在二中。故合為一支。三喜心悅懌。即喜樂支。是修行利益。四修第二禪。即彼二依止三昧。唯初禪有一心不動。餘三皆無。即修二禪。當一心支。

三思惟一切眾生自性下。明第三禪。此句即捨念正知三支。是修行對治。唯思眾生即是念支。思生兼性故是正知。但思自性。即是捨支。二禪合一不言自性。然捨是行捨。非是捨受。謂行心調停。捨喜過故。二厭離生死。是所離障。二禪之喜。為三禪障。猶如貧人得寶便喜失則深憂。莫若不得無憂無喜。喜為生死。故今云厭。三住涅槃樂。即是樂支。是修行利益。瑜伽云。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是故諸處名身受樂。故說三禪樂最深妙。今更超之。安住涅槃寂靜常樂。然初禪之樂。如土石山頂有水。二禪之樂。如純土山頂而有池水。三禪之樂。如純土山在大池內。樂遍身外。身在樂中。四修第三禪。即從二依止三昧。

四悉能下明第四禪。文但有二。而含於四。謂一切眾生眾苦惱熱。是所離障。然苦樂憂喜皆四禪障。若得四禪。四受俱亡。唯有捨受。是利益支。捨念清淨而為對治。三禪捨念與樂受俱。未名清淨。今無樂受。故云清淨。今所滅熱惱即所離障。其能息滅即是捨念。為對治支。遠離二邊一切動亂。與自覺俱。然其捨受。世為利益。出世望之捨受亦苦。於下苦中。橫生樂想。故今皆捨。含在一切熱惱之中故。此一句含三段說。二修第四禪。即彼二依止三昧。依傍經論。以釋經文。不依此釋。四禪之相。何以取別。

▲二增長圓滿下。引生功德禪。有三功德。一能引智願。不同凡夫愛味於禪。不同小乘入於無願。是故能引一切智願。二一三昧中出多三昧解脫境界。三成就變化無所不生。此三即是難行之相。皆普遊步。

▲三善男子我修習下。明饒益有情禪。種種方便無不饒益。亦普遊步義。文中分三。初令離欲入於非家。有十四想。與智度論二十六中十想大同。次若有眾生住於空閑下。作助道緣。後善男子我修如是下。令斷惡進善。即修四正斷。

△第二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

△第三善男子去此不遠下。指示後友。後是發光。寄同世間。故云不遠。依理發光。云菩提場。所為順理。故云右也。喜目觀察者。法眼忍理。慈眼觀物。皆有喜義。又勝定聞持。皆善觀察。

三偈頌中。有十三偈。分為三段。初有十偈。頌前授法。次二頌謙己推勝。後一頌詣示後友。今初。唯頌總答所問十法。小有不次。初四如次。頌前四法。五超頌第七。六頌第六。七却頌第五。八頌第十。九頌第八。十頌第九。謙己示後。文並可知。

第四時善財下禮辭。

●第三喜目觀察一切眾生夜神。發光地善友。謂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以名對義。已如前說。文雖其六。義小異前。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成益。後作是念已下。趣求後友。於中四。一欲趣後友。二時喜目神下。善友加持。有十一句。初總。餘別。三時善財童子遽發是念下。所加成益。謂前加令知近友之益。今能起念即是加益。此有十句。如次對前別中十句。四爾時善財下。正明趣後。

第二見彼夜神下。見敬諮問。於中三。第一覩用證入。第二申偈敬讚。第三諮問法要。

△初中四。一見依正。二覩入法門。三見大用。四明證入。後三同前授己法界。

[○@△]今初可知。

[○@△]第二入大速疾普喜幢無垢解脫門者。覩入法也。一念攝伏為大速疾。舊云大勢力。顯用之能。遍稱群機。名為普喜。摧伏高顯。所以名幢。

[○@△]第三於其身上下。明見大用。於中三。初於毛孔總出化身。說一切法。二於毛孔現昔本事。三於毛孔現隨類身。說其本行。

▲初中亦三。初總相明。二別顯十度。三例說餘行。今初可知。二所謂下。別顯十度。即為十段。各有又從。以為揀別。段段之中有總別結。文處可知。今初。檀中物無不捨。田無不施。心無不等。三輪平等。故成檀度。二戒度中。初令修因。次於諸世間下。不求近果。後令諸眾生下。說戒之益。三忍度中。初令修三忍因。次說菩提心下。令其迴向。次說諸眾生下。示不忍果。後讚諸如來下。示忍辱果。四進度中。總辨三勤。通策諸行。五禪定中。初令離欲。後住法園苑下。令物修禪。於中。初令得現法樂住禪。次又為演說下。引生功德禪。後令諸眾生下。饒益有情禪。六般若中。初明加行智。後又為下。雙辨根本後得智。雖是十度。從兼正說。六亦具三。七方便中。初即巧會有無方便。觀空涉有故。次或為演說不住生死下。不捨不受方便。後或為演說住於天宮下。進趣向果方便。八大願中。文有十願。初二總明。次五上求願。次二神通願。後一結二利通下化願。九力度中。集助道法。即思擇力。餘修習力。十智度中。初明成熟有情智。後說念念神通自在下。受用法樂智。三如說菩薩諸波羅蜜下。例說餘行。即神通度生菩提分等。

▲第二又於一一毛孔現彼夜神下。即於毛孔現昔本事。前後二段。即一毛中出生無盡。此之一段。即一毛中包含無盡。於中亦現昔十度相。文分為三。初總。次別。後結。今初可知。二行檀波羅蜜下別。別中皆以行字為初。初二可知。三忍度中。初安受苦忍。次亦能忍受一切眾生於己身心惡作惡說。即耐怨害忍。惡作屬身。惡說屬口。後忍一切業下。諦察法忍。四精進中。三句即三精進。初句被甲。次句攝善。後句利樂。五禪定中八句。一資緣。二方便。三造修。四獲得。五治障。六圓滿。七起用。八相攝。前六即現法樂住。後二即引生功德。下之五度。句雖多少。類例皆然。六般若中。依兼正說。通於三智。初資具是加行。清淨謂治障。日約破闇。即根本智。雲約慈覆。流潤演法。即後得智。藏約包含。海約深廣。行約造修。門約入理。上四皆通根本後得。七方便中。獨此加於復示修三字。在文不例。言體性者。下四度體皆後得智。言理趣者。即是意趣。八願度中。相應事者。謂若求菩提若攝生等。九力度中。言因緣者。內修為因。外友為緣。相應事者。思修何法。十智度中分二。先就能知辨相。後約所知以辨。今初。一資具。謂聽聞等。二體性者。唯識論中。唯後得智。依瓔珞等。約兼正說。亦通根本。故有三種。一無相智。二一切種智。三變化智。三即造修。四即獲得。五從於一智轉生多智。亦能出生其餘諸行。六即治障。七若內若外。若定若慧。為得智處。八增長者。如白分月。九證無證相。名之深入。十顯照事法。十一顯示理性。十二即四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十三即眷屬般若同時心所等。十四揀擇邪正。十五無行為行無相為相等。十六萬類之法隨一相應。亦教理行果隨一相應。十七一度之中隨攝諸度等。後所知法下。約所知辨相。初五句通一切法。次二句佛法。餘皆菩薩法。如是等下總結。三從彼夜神下。總結十度。十度廣義。經文散具。束之成章。義如別說。

▲三爾時善財童子見喜目觀察一切眾生夜神復於一一諸毛孔下。明於毛孔出隨類身說其本行。於中四。一出能說之身。二於彼一切諸眾生前下。出演法之聲。三以如是等種種音聲下。顯所說之法。然皆相續不斷。次第無亂。四如是說時下。彰說之益。(已下第十九經)。

[○@△]第四爾時善財童子見聞下證入。覩勝用故。於中二。先證入。後出因。今初。先舉所修。即所覩事。次念念至修行。是修相。次深入安住平等成就。是證相。次承佛威力及解脫力。是證勝緣。後得菩薩下。所證法體。後何以故下。徵釋證因。道機宿著。內外冥資。于何不證。

△第二爾時善財下。設敬稱讚。十偈分四。初一現說之因。次一現說之意。次七現說體相。皆即寂之用。後一結其無盡。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下問法。前已覩相證入故。此直問得法因緣。此有二問。一問發心久近。二問得法時節。

第三爾時夜天下。授己法界。前已現相冥授故。此但言答因緣。於中二。先以偈答。後結會古今。

△前中八十七偈分二。前七十五偈。答發心久近。後十二偈答得法時節。

▲前中。總有十劫。即為十段。第一寂靜大音聲劫。有三十一偈半。文分為六。初一偈半總標。二有八偈。顯其本生。三有十偈。明發心本事。四有一偈。正顯發心。五有六偈。發心後德。六有五偈。轉值餘佛。結言未得慧眼者。未得十解正慧眼故。二天吉祥劫四偈。結云。尚於我愛阿賴耶。不知無依。計為有者。未了心性即一切法無性之性。而猶計有一切諸法依心而生。阿賴耶者標名。此翻為藏。即第八識。我愛等者。釋義有三藏義。謂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名能所藏。以能持染種種名所藏。識是能藏。是雜染法所熏。所依染法名能藏。此識為所藏。有情執為自內我故。名為執藏。今此上句我愛二字。即執藏義。為第七識執為內我。故云我愛。第七雖與四惑相應。正取貪所執我。深生躭著。偏舉我愛。下句即攝餘二藏。謂種依第八。八依種有。即是依義。今言無者。為能藏時即是因相。為所藏時即是果相。攬因與果。為識自相故。識自相已無實體。況因果互依。相待無性。何有能依所依之相。故問明品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故云無依計為有也。上二劫明已得十信未入十住。前未得自分。後未得勝進。三梵光明劫五偈。結云未能明了深法性者。未得十行真實行故。四月吉祥劫五偈。結云未獲深妙智等者。未得迴向無[得-彳]妙智入實際故。五寂靜智劫六偈。未得地上二空真如清淨法故。六妙出生劫五偈。未淨修道之障[得-彳]故。七集堅固劫五偈。未得六地十種平等深順忍故。八安樂莊嚴劫四偈半。獨此一劫。後無結束。似欠一行。合云。然於殊勝雙行道。未得善巧而通達。以是未得第七地故。九千吉祥劫亦四偈半。未得八地淨無生忍。十無著遍莊嚴劫四偈半。但言供養者。以於此劫得法門故。上云未得。未得於後。必已得前。如未得十行前已得十住等。又上十劫。亦可初劫已得初地未得第二。乃至第九未得十地。第十劫中。方得圓滿。故其劫名亦順地義。如文思之。

▲第二最後有佛出興世下。答得法時節。即第十劫。最後佛所得此法門。於中二。前四偈得無功用後之三地。初偈見佛興供。次一得八地無依大願。次偈九地法眼總持。後偈十地成如來力。後八偈結成普賢行位。於中三。初四偈半。牒舉大心之始。次二偈半。明成德之終。後一偈總結圓滿因果圓融。初後該徹入普賢道。

△二善男子於汝意下。結會古今。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同居證位云此會中。起精進行為普救護。智燄滅惑為威德吉祥。

第六時善財下。禮辭。

●第四普救護一切眾生威德吉祥夜神。燄慧地善友。謂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燄增故。文亦具六。勢同前友。

第一依教趣求。可知。

第二時彼夜神下。見敬諮問。文為三。一見聞法界。二申敬偈讚。三諮問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