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华严经行愿品疏
4823300000006

第6章

△今初。總中此經所宗。昔說非一。賢首法師。具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而為經宗。釋第九會。以入法界而為其宗。則通別有異。今以此經總攝諸會。故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則今昔無違。通別皆具入法界者總也。緣起普賢行願別也。同異成壞。准思可知。又入法界緣起即所入也。普賢行願即能入也。入通能所。又法界體也。緣起行願用也。並通因果。皆含性相。謂法含持軌。界通性分。緣起有二。一因緣緣起。通於事界。二者法性緣起。即事理無[得-彳]法界。文云。菩薩行如幻悲智所生故。即因法界之緣起也。又云。知菩提性從緣起。是果法界之緣起也。位前普賢行即是因行。位後普賢行即是果行。位中普賢義通因果。稱理之行即性行也。差別之行是相行也。並如下說。上已總明。

△第二別解略為三門。第一釋所入。第二釋能入。第三明能所契合。即釋入字。

今初。言所入者。即法界緣起。復開二門。一者開合。二者釋相。

▲今初。然其法界。非界非不界。非法非不法。無名相中強為立名。是曰無障[得-彳]法界。寂寥虗曠。冲深包博。總該萬有。即是一心。體絕有無。相非生滅。莫尋終始。豈見中邊。為聖智境而二智不知。唯證所見而五目亡照。解之則廓爾大悟。迷之則生死無窮。諸佛出世。本欲開示令其悟入。於此無障[得-彳]法界。開為事理二門。色心等相謂之事也。體性空寂謂之理也。事理相融即無有障[得-彳]。故於法界略分三種。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無障[得-彳]法界。無[得-彳]有二。則分四種法界。謂事理無[得-彳]法界。事事無[得-彳]法界。古德立五種法界。亦不出此。謂一有為法界。即事界也。二無為法界。即理界也。三亦有為亦無為法界。雙具事理。四非有為非無為法界。即雙非顯理。五無障[得-彳]法界。即第三所攝。從一至五。並不出無障[得-彳]法界。

▲第二釋相中。第一事法界者。界即分義。謂三世之法差別邊際意識所知。並名法界。縱八識名界。取其因義。亦事界攝故。不思議品云。諸佛知過去一切法界盡無有餘等。既云一切。明約事也。又第十迴向云如法界無量迴向等。下增長威力夜神云。我知法界無量。獲得無量智光明故。我知法界無邊。見一切佛諸神變故。皆約事界。事則無量。略明其十。以顯無盡。謂教義人境因果體用及與逆順。一教。謂能詮言說。下諸善友多以此門。二義。謂所詮旨趣。雖通於理取差別義。三人。謂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諸神菩薩及佛。五十五友不出此十。四境。謂所知分齊十重舍宅等。五因。謂五位差別行修不同等。六果。謂菩提涅槃相德殊勝等。七體。謂若人若法用之所依無生禪定等。八用。謂勝通自在不思議解脫變現無方等。九順。即無違教理正行可依等。十逆。即勝熱炙身甘露現虐筏蘇染欲遍行處邪等。此之十類。類各有多。皆分齊難量。並事法界。故善財見聞皆得證入。第二理法界者。界者性也。謂真理寂寥為法之性。略有二門。一性淨門。謂在凡不染。性恒清潔。遍一切法。不同一切。一味平等。如濕之性遍於動靜疑流不易。經云。譬如法界遍一切。不可見取為一切。下經云我知法界一性。又出現品云。法性無作無變易。猶如虗空本清淨等。二離垢門。謂由對治障盡淨顯。隨位淺深。分十真如。故云陶治塵滓如鍊真金。又經云。真如平等無相身。離垢光明淨法身。上句證初義。下句證後義。法身即法界故。攝論云。欲明法身具五義故轉名法界。即其義也。第三無障[得-彳]法界。界通性分。略有三門。一相即無[得-彳]門。二形奪無寄門。三雙融俱離性相渾然門。今初。謂即一心法界。具含二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雖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而此二門。亦不相離。亦無雜亂。其猶攝水之波非靜攝波之水非動故。問明品云。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覺林偈云。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主林神云。能於一切差別境中。入於平等無差別定。於無差別平等法中。現於自在有差別智等。二形奪無寄門者。謂無事非理故事非事也。經云。色即是空。無理非事故理非理也。經云。空即是色。又大品云。有為無為是二法不合不散。解深密云。一切法略有二種。謂有為無為。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非無為非有為等。是知不可言有為無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空不即空等。故修然靡據而事不失真。有所依託。皆不稱法故。第十迴向云。如法界無依相迴向等。出現品云。法性不在於言論。無說離說恒寂滅等。三雙融俱離性相渾然門者。曲有十門。一由離相故。事泯而即理。二由離性故。理泯而即事。三離性不泯性故。理即事而理存。以非理為理也。四離相不壞相故。事即理而事存。以非事為事也。由此故令事理相即無障無[得-彳]。五由離性不異離相故。有事理雙奪逈超言念。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有初事理二界俱存現前爛然可見。七由不泯不壞不異離相離性故。為一事理無[得-彳]法界。使超視聽之妙法無不恒通見聞。絕思議之深義未甞[得-彳]於言念。八由以理融事令事無分齊。如理之遍。則一入一切。如理之包。則一切入一等。故令緣起之法一一各攝法界無盡。九由因果法界各全攝故。令普賢身佛佛無盡佛毛孔內普賢重重。十因果法界差別之法無不該攝。法界無遺故。隨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德。各攝重重故。廣剎大身輕塵毛孔皆悉無盡。由此善財遇仙人執手。時經多劫。處至無邊。普賢一毛即齊諸佛。十中。後三即事事無[得-彳]。以此該前。更無事理別行。一多不即故。唯歸一無障[得-彳]法界。而舉一全收。隨門說異耳。故總即法界。別即事等。同即法界無違。異事理相反。成則同辯法界。壞則各住事等。故無[得-彳]重重無盡無盡。餘如所詮義理門中。已說所入。

第二明能入者。總明即是普賢行願無所不收。別說有二。一者身入。二者心入。身由心證故廣辯心。心入有三。一者正信。二者正解。三者正行。此三於前三重所入。一一皆具。謂如入前理法界時。先須正信。深忍樂欲令心清淨。次即正解。決了分明不可引轉。後須正行。謂心詣斯理。因解起行。行起解絕。解相雖絕而不失解。故此三事亦須圓融。若將諸行一一對前。可以意得。略如下明。

第三能所契合正顯入義。入者了達證悟之名。總有二位。一者果位。二者因位。

▲果位有二。一者究竟圓極之果。謂如來自證果海離言。心智不及。但依三昧。現相成益。寄言說之。即是本分。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以心傳心。令諸大眾頓證法界是也。二隨能證如與佛智合。即名果海。亦不可說。故云如空中鳥跡。如空中風相。牟尼智如是。分別甚難見。亦但隨相及以修行。而說契合。名十地證智。

▲第二因位。即文殊普賢據可寄言即名為因。釋此因相。略有二門。一別明智證。二身智對辯。今初復有五門。一能所歷然。二能所無二。三能所俱泯。四存亡無[得-彳]。五舉一全收。此之五門。通事理等。證理相隱。今先說之。

第一能所歷然者。謂以無分別智。契無差別理。心與境冥。智與神會。成能證智與所證理一相平等。故上經云。入法界藏。智無差別。由法界藏。本自無差。今能證智。一同法界。無有分別。離二取相。都無所得。故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則神。以神合道故離二取。雖無二執。非相全無。如日合空。雖在一處。難以分別。而光與空不可言一。謂日光非空。光有照用。體是色故。空非日光。無有照用。但無[得-彳]故。無分別智證理亦爾。雖同一相平等一味。不可言一。智非所證。智有照用。是緣起故。理非能證。無有照用。但寂滅故。故雖平等。理智歷然。

第二能所無二者。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以即體之智。還照心體。舉一全收。舉理收智。智非理外。舉智收理。智體即寂。故上經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如一明珠。珠自有光。還照珠體。非別有光來照珠也。善知識云。即體之用曰知。即用之體曰寂。體用既無有二。知寂不可兩分。非獨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若淨若雜若佛若心。無不皆是。斯則一字法門一昧真道。

第三能所俱泯者。由智即理故智非智。以全同理無自體故。由理即智故理非理。以全同智無自立故。二互相奪理智俱寂。如波即水動相便虗水即波故靜相亦隱。既動靜兩亡。則性相齊離。經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又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虗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非但無佛無眾生。亦無界無不界。無入無不入。應如是知。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故。無心於理理泯。無心於智智忘。蕭焉無寄。理自玄會。是故經云。無智亦無得。有得有證。於佛法中為增上慢。前門強說即心即佛。此門亦復非心非佛。則是無字法門。無尚不存。何況於有。

第四存泯無[得-彳]者。以前三門說有前後體無二故。約離相離性。則能所雙泯。約不壞性相。則能所歷然。正離性相。則不壞故存亡無[得-彳]。非謂滌除萬物杜塞視聽然後契真。是則雙遮永寂故云雙泯。寂照心境即曰雙存。即遮而照故云無[得-彳]。是曰靜無遣照。動不離寂。雙亡正入寂照雙流矣。

第五舉一全收者。上列四門者。一則欲次第階道。二者欲會眾經異說。然至理既融。契道無二故。四門一揆舉一全收。若大海一滴全含海味亦具百川。虗心冲融。方見玄妙。上來略說證理法界。若約證事理無[得-彳]及事事無[得-彳]法界者。但如前法界。信解明了。則心行自造。豁然證入。若說其相。益復繁廣。如識真俗成真俗智。若識中道成中道智。離境說智。智不可知。故但細解自當證入。亦可以能所歷然證事法界。能所一相證理法界及事理無[得-彳]相即之門。能所俱泯。證事理無[得-彳]形奪無寄門。存亡無[得-彳]。全證事理無障[得-彳]門。則寂照無二之一心。契空有雙融之中道。以舉一全收。證事事無[得-彳]門。所證法界既互融通。能證契合。亦須一揆。即一證一切證故。唯亡言者可與道合。虗壞者可與理通。冥心者可與真一。遺智者可與聖同。格義局執難與言道。

第二身智相對。亦有五重。一者身證。入樓閣而還閇是也。二者智證。鑒無邊之事理是也。三者俱證。入普賢身而遍了是也。四者俱泯。智照無二而兩亡是也。五者圓融。等普賢之自在是也。亦身智無二舉一全收。六相圓融。亡言絕慮。辯定所宗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