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华严经行愿品疏
4823300000007

第7章

(義有五門。經有二分。言五門者。一第五修證淺深門。二第六彰教體性門。三第七部類品會門。四第八流傳感通門。五第九釋經題目門。經有二分者。第一序分第二請分)。

○第五辨修證淺深者。然一經之內。上下諸門。皆明修證。恐文浩博。復撮其要。自大師法眼晦迹雙林。諸聖傳燈明明不絕。以聖教為龜鏡。以心契為冥符。故曰以心傳心不在文字。苟領文繫之表。復何患於文哉。不可以筌為魚。不可棄鏡求像。自一味汩亂南北分流。於能詮所詮。成定慧兩學。慧學者復分性相。定學者有漸頓不同。性相二學會釋如前。漸頓不同今當略說。謂說漸者。則看心修淨方便通經。或頓悟漸修。或漸修漸悟。說頓者。直指心體。或頓毀語言。或頓悟頓修。或無修無悟。雖此不同。並欲識心。俱期見理。得意則雙美。殊塗同歸。失旨則兩傷。亡羊不異。今寄言以筌理。令得月於指端。然其所悟。或言心體離念本性清淨不生不滅。多約漸也。或云無住空寂真如絕相。或妄空真有。或妄有真空。或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本具佛法。多屬頓門。然皆不離心之性相。並可通用。若明能悟入法。千門不離定慧。故定慧二門若天之日月易之乾坤。何者。夫心猶水火。澄之聚之。其用則全。攬之散之。其用則薄。故波搖影碎。水濁影昏。清明止澄。巨細斯鑒。無定無慧。是狂是愚。偏修一門。是漸是近。若並運雙寂。方為正門。成兩足尊。非比不可。若言不起心為修道。定為門也。若云看心觀心躰心覺心求心融心。皆慧為門也。若云無念無修。定為門也。若云知心空寂知見無念朗徹照寂。慧為門也。若云寂照或知無念。則雙明定慧門也。若云揚眉瞪目皆稱為道。即此名修。此通二意。一令知其觸目為道。即慧門也。二令心無所當。即定門也。餘可類知。不出定慧。若明悟相。不出二種。一者解悟。謂明了性相。二者證悟。謂心造玄極。若明漸頓者。乃有多門。若云頓悟漸修。此約解悟。謂豁了心性。後漸修學令其契合。則悟如月照。頓朗萬法。修如拂鏡。漸瑩漸明。若云漸修頓悟。謂初攝境唯心。次視心本淨。後心境雙寂。瞥起不生。前後際斷。湛猶停海。曠若虗空。此約證名悟。則修如瑩鏡。悟似鏡明。若云漸修漸悟。亦是證悟。則修之與悟。並如登臺。足履漸高。所鑒漸遠。若云頓悟頓修。此通三義。若先悟後修。謂廓然頓了。名之為悟。不看不證不收不攝。曠然合道。名之為修。此則解悟。此定為門。亦猶不拂不瑩而鏡自明。若云先修後悟。謂依前而修。忽見心性。名之為悟。此為證悟。則修如服藥。悟如病除。若云修悟一時。謂無心忘照。任運寂知。則定慧雙運。如明鏡無心頓照萬像。則悟道解證。若云本具一切佛法。名之為頓。一念具足十度萬行。名之為修。則修如飲大海水。悟如得百川味。亦通解證。若云非心非佛。名之為頓。無念無修。名之為修。此約拂迹顯理名頓。以定門修。以此為悟。亦通解證。若云無漸無頓。名之為頓。無悟不悟。名之為悟。此亦拂迹約理名頓。約定門修。亦通解證。苟若得意。皆成定慧如其失旨。不成妄想。即墮無記。若云夫稱頓者。明理不可分悟悟極照以頓明悟。義不容二。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此則理智兼釋。謂之頓悟。則唯證稱悟。信解名修。若云立有階位名之為漸。不立為頓。亦通解證。是頓教中意通前頓義。若依楞伽。說四漸四頓。言四漸者。一如菴羅菓漸熟非頓。二如陶家作品漸成非頓。三如大地漸生非頓。四如習藝漸就非頓。此四即約地前十信三賢。言四頓者。一如明鏡頓現一切。二如日月頓照色像。三如藏識頓知諸境。四如佛光頓能照曜。此四即約登地已上無分別智。初地八地報身法身。以分為四。此則行修為漸。證理名頓。若指華嚴以為圓頓。餘皆漸者。約所詮義理。謂初心頓具名之為頓。具德莊嚴名之為圓。有證深觀。義如前說。若云初說華嚴名之為頓。後說小乘乃至大乘。名之為漸。此約化儀及與化法。初頓用一乘。後漸說三乘故。若云初說無常。後說常等。名之為漸。一時具說。名之為頓。唯約化儀。所說之法。漸頓不異。若云從小入大。名之為漸。直入大乘。名之為頓。此約以機就法有殊。所說之法不出三乘。上之三義。並非修行觀行漸頓。隨一漸頓。略此多門。豈得趣執一言欲該佛法。或師己見。或毀真筌。願諸後學。無勇於知。無執於石。無輕於聖。無滯於言。無得自欺。無競說嘿。廣如經文。

○第六彰教體性者。無盡教海。體性難思。本自寂寥何深何淺。言忘戲論。非一非多。今以無言之言。彰非體之體。從淺至深。略明十體。一音聲語言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法體。四通攝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六攝境唯心體。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得-彳]體。九事事無[得-彳]體。十海印炳現體。十中。前五唯體。後五亦體亦性。又前四通小。後六唯大。前七通三乘。後三唯一乘。前八約同教。後二唯別教。華嚴之體。正在後二。總融前八。無有障[得-彳]。

第一音聲語言體者。婆娑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為體。一云應作是說。語業為體。語業詮表。是謂佛教。其名句文。但是作用。非教自體。

第二名句文身體者。謂彼一師云。名等為體。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次第連合能詮義故。名為教體。其聲但是名等依故。

第三通取四法體者。天親菩薩。情無執定。隨取皆通。故可通用。故彼偈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上約聲聞菩薩乘。內義亦大同。謂攝假從實。以聲為體。聲是實故。以體從用。名等為體。名句文身。有能詮表義之用故。假實合論。即通用四法。此二相假。獨一不成故。

第四通攝所詮體者。瑜伽八十一云。諸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若不詮義。非聖教故。

第五諸法顯義體者。謂法顯義理。一切諸法皆為教體。淨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等。又十卷楞伽第四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有佛國土。直視無言名說法等。故香積世界飡香飯而三昧顯。極樂國土聽風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繫以之存道。既語嘿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況華嚴性海。雲臺寶網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華香雲樹即法界之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于何非教耶。故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云。一切世間諸境界。皆悉能令轉法輪等。

第六攝境唯心體者。總收前五。並不離心。唯識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現故。然有二門。一本影相對。二說聽全收。前中通就諸教。以成四句。一唯本無影。謂小乘教。以不了唯心故。二亦本亦影。即大乘初教。謂佛自說。若文若義。皆是如來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名本質教。故佛地論云。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佗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若聞者識上所變文義。名為影像。佛地論云。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三唯影無本。謂大乘實教。離眾生心。佛果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能令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是故聖教唯是眾生心中影像。夜摩偈云。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謂說如是法。四非本非影。如頓教說。非直心外無佛色聲。眾生心內影像亦空。性本離故。亡言絕慮為佛教耳。淨名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四句合一。圓融無[得-彳]。以為如來攝生方便。第二說聽全收者。唯依圓教。佛為說者。眾生為聽者。此二相對以成四句。一佛真心外無別眾生。以眾生真心即佛真心故。則唯說無聽。故所說教唯佛所現。則果門內攝法無遺。況所說教非佛說耶。故下經云。佛智廣大同虗空。普遍一切眾生心。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等。二眾生真心外更無別佛。以佛真心即眾生真心故。則唯聽無說。故所說教即眾生自現。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又云。思惟眾生真實際甚深則因門攝法無遺。況所聞法。非生有耶。故出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等。三佛真心現時不[得-彳]眾生真心現故。說聽雙存。二教齊立。生佛互在。各實非虗。因果交徹。一時齊現。隨一聖教。全在二心。故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佛說法。四佛即眾生故非佛。眾生即佛故非眾生。互奪雙亡。說聽斯寂。隨一聖教。俱非二心。則佛心中眾生無聽。眾生心中佛無說。經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生佛尚無。誰為說聽。然此四句。舉一全收故。隨一聖教。圓融無[得-彳]。方為甚深唯識道理。

第七會緣入實體。前來六門。同入一實。亦有二門。一以本收末。謂一切聖教從真如流。本既是如。末亦如矣。二者會相歸性。謂彼一切差別教法。從緣無性。當體即如。仁王經云。大王。法本如。祇夜如。乃至論義如等。

第八理事無[得-彳]體。謂一切教法雖舉體即如。不[得-彳]十二分教事相宛然。雖真如舉體為一切法。不[得-彳]一味湛然平等。由真如無[得-彳]。佛之音聲亦順如無[得-彳]。常與如智而相應故。

第九事事無[得-彳]體。文義皆圓。文即圓音。此中亦具十種玄門。一現相品云。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即同時具足相應教體。二十住品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有盡。而令文義各不同。菩薩以此初發心。即廣狹無[得-彳]教體。亦名純雜體。一句不壞。狹也純也。文義不同。廣也雜也。三十忍品云。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等。皆一多相容教體。出現品云。如來音聲普入一切。譬如書字等。此亦相入體也。四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是相即教體。五出現品。云道場皆聞不出眾外各各隨解。即隱顯教體。又云。如來言音唯是一味。隨諸眾生心器異故。無量差別。亦隱顯教體。亦純雜教體。六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如善口天女。即微細教體。七阿僧祇品云。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法門不可說。於彼一一法門中。又說諸法不可說等。一法既爾。餘法亦然。交暎重重無盡無盡。即帝網教體也。八觸事皆法。即託事顯法生解教體。九一念頓演。即十世教體。十如諸會中。此方所說。餘方皆爾。即主伴教體。若隨說一法門。皆有無量修多羅而為眷屬。此雖不得為主。亦是伴類。然上十義。且約言說。若類通諸法。即所詮義。義即普法。具十玄門。如義分齊。

第十海印炳現體。如是差別無盡教法。皆是如來海印定中同時炳現亦是師子頻申所現。設所化機。亦同緣起。炳現定中。是故。唯以三昧為斯教體。以上十門。該羅收攝。未有一法而非教體。然後二門正是經宗。融取前八。無所遺矣。

○第七部類品會者。既知實體冲深。未審能詮文言廣狹。於中二。先明部類。後明品會。

●今初。性海之詮。常說遍說。言窮法界。難可限量。今自狹之寬。略為十類。一別行經。如十住十地及今所釋。以隨器隨宜各流行故。二下本經。有十萬頌四十八品。今八十卷。是中之略。三中本經。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四上本經。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上三經。即龍樹菩薩。龍宮所見。事如下說。五普眼經。即海雲所持。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呪能盡。但是入法界菩薩陀羅尼力之所能持。六同說經。謂如娑婆一類世界。遍於虗空毛端量處。以言聲說。無有窮盡。一一文句充滿法界。七異說經。謂樹形等。世界既殊。生類各異。施設不同。不可定其言非言等。則部類難量。八主伴經。謂一一品會。一一法門。皆結通故。如於此方說十住法。結通十方無盡世界塵毛等處皆同說故。此方為主。餘即為伴。餘方為主。此即為伴。主伴重重無盡無盡故。九眷屬經。謂有根器不堪聞此圓滿法門。隨其根宜。差別演說。不得為伴。皆名眷屬。十圓滿經。謂上謂本總合為一無盡法門。隨一文句。皆攝無盡故。下文中名普眼圓滿修多羅也。

●第二品會差別者。又分二門。第一通明品會。第二以今會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