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肝之积伏梁,温白丸加柴胡、川芎治之。心之积肥气,温白丸加菖蒲、黄连、桃仁治之。脾之积痞气,温白丸加吴茱萸、干姜治之。肺之积息奔,温白丸加人参、紫菀治之。肾之积奔豚,温白丸加丁香、茯苓、远志治之。(温白丸方见前。)〔丹〕贾福六舅子十余岁,左胁有块,能饮食。
青皮(细切,醋炒) 三棱 柴胡(三分) 桂枝 川芎 防风(各二钱) 白术(二钱半) 木通(一钱半)海藻(一钱) 甘草(半钱)上分七帖,煎取半盏,下保和丸十五粒,忌一切。
〔无〕肥气丸 治肝之积气在胁下,如覆杯,其脉弦而细。
青皮(炒) 当归 苍术(各一两半) 蛇含石( 醋盛,三分) 蓬术 三棱 铁孕粉(各二两,与三棱、蓬术同入醋煮一伏时)上为末,醋煮米糊丸,绿豆大。每服四十丸,当归酒下。
〔海〕治伏梁在心下,结聚不散。用桃奴三两为末,空心温酒调下,桃奴是桃实着树不落者,正月采树上干桃子是也。(出《圣惠方》)〔《本》〕治肺喘久不愈为息贲,五灵丸。
五灵脂(二两半) 木香(半两) 马兜铃(去壳,炒,一两) 葶苈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日三。
肺之积名曰息奔,在右胁下,大如杯,令人洒淅寒热,喘嗽发肺痈,枣膏丸。
葶苈 陈皮 桔梗(各等分)上下二味为末,入葶苈研匀,煮肥枣肉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饮下。予尝患停饮,久渍肺经,食已必嚏喘,觉肺系大急,服此良验。
定喘急肺积,葶苈丸。
苦葶苈(一两一分) 当归 肉桂 白蒺藜 鳖甲 川乌头 干姜 吴茱萸 大杏仁 茯苓人参(各五钱) 槟榔(一两)上为细末,煮枣肉和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枣汤下,日四服,不拘时候。
师曰∶奔豚病从小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故越人曰∶惊者神上越也。
(仲景谓奔豚从惊恐得之,盖奔豚病上冲咽喉者,随神上越也。)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甘草 芎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姜(三两) 芍药(二两) 干葛(一两三钱)甘李根(白皮,一升,焙干)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茯苓 桂枝 甘草 大枣汤 治脐下悸,欲作奔豚。
桂枝加桂汤 治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以上二方并见伤寒。)〔无〕散聚汤 治有块痛无常处,展转动移。
半夏 槟榔 当归(各一两) 陈皮 杏仁(去皮尖) 桂心(各二两) 茯苓 甘草(炙) 附子(炮,去皮脐)川芎 枳壳(麸炒) 吴茱萸(汤洗) 浓朴(姜制。各一两)上锉散,每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渣,食前服。
运气 积块皆从湿土。经云∶土太过曰敦阜。敦阜之化,其动濡积并蓄是也。
〔丹〕琥珀膏贴块。(方见痈疽门下。)又,贴块三圣膏。用锻石十两,细筛过,炒红,急用好醋熬成膏,入大黄末一两,官桂末半两,搅匀,以瓦器封贮,纸摊贴患处,火烘热贴。大黄须锦纹者。
〔世〕又贴块。
白鸽粪(二两) 白芷(三两) 硫黄 白蔹 木鳖子肉(各一两)上为末,用面水调和,敷患处。
〔丹〕贴积聚块。
大黄 朴硝(各一两)各为末,大蒜捣膏和匀贴之。
〔《外》〕集验熨症。吴茱萸三升,碎之,以酒和煮,热布裹熨症上,冷更炒,更番用之。症移走,逐熨之,候消乃止。
〔《灵》〕黄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五变篇)〔《脉》〕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热则能推而外之,内者不外,心腹积也。(全文见诸脉诊病杂文。)〔《难》〕人病有沉滞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然,诊病在右胁有积气,得肺脉结,脉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诊不得肺脉,而右胁有积气者,何也?然,肺脉虽不见,右手脉当沉伏。其外痼疾,同法耶?将异也?然,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左右表里,法皆如此。
假令脉结伏者,内无积聚。脉浮结者,外无痼疾。有积聚脉不结伏,有痼疾脉不浮结,为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也。(十八难)〔仲〕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傍。
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在左,积在左。脉出在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素》〕太阴涩则病积,心腹时满。厥阴涩则病少腹积气。少阴涩则病积溲血。阳明涩则病积时善惊。
太阳涩则病积时善巅疾。少阳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四时刺逆从论)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
(平人气象论 即动脉之状,厥厥如豆,不升降也。)〔《脉》〕左手脉横症在左,右手脉横症在右,脉头大者在上,头小者在下。脉迟而滑,中寒有 结,偏得洪实而滑为积,弦紧亦为积,为寒痹,为疝痛。内有积,不见脉,难治。见一脉相应,为易治。诸不相应,为不治。脉弦,腹中急痛,腰背痛相引,腹中有寒疝瘕。脉弦紧而微细者,症也。夫寒痹 瘕积聚之脉,皆弦紧。苦在心下,即寸弦紧;在胃脘,即关弦紧;在脐下,即尺弦紧。脉弦小者,寒痹。
心肺有积痹,其脉皆喘数。经云∶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名曰心痹。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是也。
肝有积,其脉弦长面青。经云∶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 ,名曰肝痹是也。
脾肾有积痹,其脉皆大。经云∶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王注云∶上谓寸口是也。(全文见上脏腑条。)〔《脉》〕诊人心腹积聚,其脉坚强急者生,虚弱者死。脉弦而伏者,腹中有症,不可转也,必死不治。
〔《灵》〕黄帝问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 ,不可胜数。(百病始生篇 下同)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
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善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
以上数端,皆邪气袭虚留而不解去,以次相传,未曾留着,无有定所。若留着而有定所,则不能传矣。
所谓留着者,当如下文法云。
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输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 ,不可胜论。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拘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 满雷引,故时切痛。其着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着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着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着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着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在外入内,从上下也。(此谓风雨袭阴之虚,病起于上而积生也。)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 ,足 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 胀, 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此谓清湿袭阴之虚,病起于下而成积也。)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此谓喜怒伤脏病起于阴也,风雨袭阴之虚则病起于上而生积,清湿袭阴之虚则病起于下而成积,此内外三部皆受病,其积方成矣。)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对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手少阴筋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
手太阴筋病甚成息奔,胁急吐血。手心主筋病,胸痛息奔,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经文并见经筋。)〔桑〕 瘕积块,先于块上针之,甚者又于块首一针,块尾一针,立应。针讫,灸之。又,三里灸之。
〔《玉》〕气块∶照海 内关 通谷 又,积块∶章门 中脘(灸,皆三报之) 气海 天枢 上脘通谷(选用之)〔《甲》〕伤忧烦思气积,中脘主之。腹中积上下行,悬枢主之。大肠转气,按之如覆杯,热引胃痛,脾气寒,四肢烦,不嗜食,脾俞主之。腹中积聚,时切痛,商(一作“盲”。)曲主之。胞中有大疝瘕积,与阴阳相引而痛,苦涌泄上下出,补尺泽、太溪,手阳明寸口皆补之。
〔《摘》〕伏梁气状如覆杯∶上脘 三里〔《甲》〕息奔时唾血,巨缺主之∶息奔胁下气上冲,胸中有热,期门主之。
〔《撮》〕奔豚气∶水道(二寸,灸五十壮泻之。)〔桑〕奔豚抢心不得息,并疝∶玉泉(三寸,即中极穴。)章门(五十壮。)又法,奔豚气攻,心胁痛满,淹淹欲绝。急先用汤洗手足,数数易之,却取下穴∶气海 期门 关元(各五七壮。)〔《玉》〕疝气冲心欲死∶关门(在玉茎旁二寸,针入二寸半,灸二七壮。)〔《甲》〕贲豚腹肿,章门主之。奔豚上下,期门主之。少腹积聚,劳宫主之。奔豚卵上入,痛引茎,归来主之。贲豚上腹 坚,痛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阴交主之。贲豚气,腹 痛,舌强不能言,茎肿,先引腰,后引小腹,腰 少腹坚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石门主之。贲豚寒气入小腹,时欲呕,伤中溺血,小便数,背脐痛引阴,腹中窘急欲凑,后泄不止,关元主之。贲豚上抢心,甚则不得息,忽忽少气,尸厥心烦痛,饱不能食,善寒中腹胀,引脐而痛,小腹与脊相控暴痛,时窘之后,中极主之。
积块瘕
妇人血积
〔丹〕妇人有块,多是血块。
当归丸 治妇人月经不调血积证。
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 广术 京三棱(各半钱) 神曲 百草霜(各二钱半)上为细末,酒糊为丸,桐子大,温水下。
〔《本》〕牛膝根净洗切,焙干捣,下酒煎温服,治妇人血块,立效。
(上轻剂)〔杜〕尚书媳妇马氏年三十二,腹中血块作疼,经五六年,形已骨立,众皆曰不可为。奈其未死何?家甚贫,而大小愍之,一日召杜至,告杜曰∶但以济物为怀则可,业已请召明公,非所言也。遂以少物帛赠杜,杜不受。曰∶但服某药必获安,无以是为疑。遂示方∶用没药、牛膝、干漆、当归各半两, 砂、木香、水蛭、炒红娘子、炒红花、牡丹皮、朱砂各一分,海马一个,斑蝥去翅足,炒十四个。为末,酒醋各半升,熬为膏,每日天明,用一皂子大,酒醋化下,一月病退,六十日渐安。果如其言。
(上重剂)〔垣〕加减四物汤 治妇人血积。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广术 桂(去皮) 京三棱 干漆(炒烟尽,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法如常,食前。
〔《大》〕黑神丸神曲 茴香(各四两) 木香 川椒(炒香,出汗) 丁香(各半两) 槟榔(四个) 干漆(六两,半生半熟,用姜汤煮半日令香)上除椒漆外,五物皆半生半炒,为细末,用前生熟漆和丸,如弹子大。又用茴香十二两,铺阴地阴干,候外干。并茴香收器中,至干,去茴香用。治肾气膀胱 癖,及疝坠五隔血崩,产后诸血,漏下赤白,并一丸,分四服,死胎一丸,皆绵灰酒下。若难产,炒葵子四十九粒,杵碎,酒煎下。诸疾不过三服, 气十服,膈气症癖五服,血瘕三丸。
一妇有块如杯,每发痛不可忍,诸药莫愈,投此丸尽三服,杯气尽消,终身不复作矣。
〔云〕没药散 治一切血气,脐腹撮痛,及产后恶露不行,儿枕痛。
血竭 没药(并细研) 桂心 当归 蒲黄 红花 木香 玄胡索 干漆(炒) 赤芍(各等分)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食前。若血块冲心痛甚,危者以大顺散三钱,酒调服,立止。
牡丹散 治妇人久虚羸瘦,血块走疰,心腹疼痛。
牡丹皮 桂心 当归 玄胡索(各一两) 莪术 牛膝 赤芍(各三两) 京三棱(一两半)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酒各半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