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也不提倡追逐声色犬马,但是老子论证问题的角度让人容易接受得多:“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老子看来,那些达到极致的感官享受并不能给我们的感官带来更多的快乐,反而会让人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所以他提出了“为腹不为目”的观点。
确实,美色、音乐、美食、娱乐能够带给人许多的感官享受,但是当这些享受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无法带给人更多的快感,反而会成为感官的一种负担,如一个人听了太多的音乐,即使音乐再美,他的耳朵也会受不了;一个人看了太多刺激火暴的“视觉盛宴”,他的眼睛也会疲劳。这时候,享受就变成了难受。
可能许多人都有过“宿醉”的体验。喝酒本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无论对于口舌还是神经都是如此,但是一旦喝得太多,喝酒就会成为一桩酷刑,癫狂、无力、呕吐、头痛、晕眩袭来,并且久久不去,于是人们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喝那么多酒了。这个时候后悔也没用,只能告诫自己下次少喝一点。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下次依然喝到大醉为止。
美酒如此,美食也是如此。大鱼大肉虽好,但是吃多了就会变成一种难受的体验。
有一个村子每年都要用最好的酒菜祭拜财神。有一年,村子里的青年王二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于是大年夜就只能用自家腌的咸菜来祭拜财神了。王二心里非常苦恼,担心财神吃了咸菜生气。
结果,当晚财神果然来了,看到村子里的人都大鱼大肉地招待他。刚开始,财神还非常开心,吃得津津有味,但是一家一家吃下去财神就受不了了,无一例外全是肥肉肥鱼,没多久,财神就腻得几乎张不开嘴了。但是没办法,村民盛情难却,他只能强忍着继续吃下去。
终于,当他吃到王二家的时候,看到一桌子脆生生的咸菜,激动得几乎要叫出来了,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爽口的咸菜,心满意足地走了。
走之前,财神决定,明年让王二发个大财,以示对他的感谢。
大鱼大肉当然是一种享受,但是这种享受到一定的临界点就变成了难受。可见,任何享受都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美好就会开始向丑恶发展。
作为现代人,我们不需要像苦行僧一样清心寡欲,但是,也不要沉迷于物欲和感官的享受,一个人所能承受的享受是有极限的,超过了这个极限,享受就变成了难受。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读过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读者,应该会记得其中一本武功秘籍《九阴真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其实,这一句话真正的出处是《老子》。
《老子》的原话是:“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说的是,天地宇宙对于不足之处肯定是想办法填补上的,但是对于多余的地方,一定会想办法削去。这就告诫我们,凡是不能够做得太满,饭吃七分饱,话说七分满,做人不能做得太绝,要学会留有余地,否则到头来反而会得不偿失。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个洞,各种动物都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认为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等其他动物过来。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前去,羊拼命地逃。突然,羊找到一个可以逃生的小偏洞,从小洞仓皇逃窜。狼气急败坏地堵上这个小洞,心想,这样不会功败垂成了吧!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更小一点的洞里逃走了。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狼心想,这下万无一失了,别说羊,与兔子大小接近的狐狸、鸡、鸭等小动物也都跑不了了。
第三天,来了一只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松鼠上蹿下跳。最终,松鼠从洞顶上的一个通道跑掉了。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四处逃窜,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如果我们把事情做得太绝,不仅伤害了别人,最终也会害了自己。当我们把对手所有的机会都切断的时候,却可能也使自己失去机会。上则故事中的狼很可怜,做事做得太绝,把所有的窟窿都堵上了,结果没有逮到猎物不说,还因没有退路而赔上了性命。
生活中,总有一些始料未及的事,狗急了也会跳墙,所以,凡事不能做得太绝,有时候给别人留条退路,也是给自己一条退路。
留余地其实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给别人留余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把别人推向绝路,不可逼人于绝境,以免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否则,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另一方面,给自己留余地,让自己行不至绝处,言不至极端,有进有退,以便日后更机动灵活地处理事务,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把事情做得太绝,不给别人留余地,就等于伸手打别人耳光的同时,也在打自己的耳光。
放别人一条生路,让对方有台阶下,为对方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世事变化莫测,常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势强不留任何余地,焉知他日不会狭路相逢?届时若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所以,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得太绝,要留有余地,给自己留条退路。
留有余地,是进退自如,是收放从容,是处世的艺术,是人生的哲学。不留余地,好比下棋陷入僵局,即使没有输,也无法再走下去了。
越是不刻意,越接近目标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涵,也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涵。“无为”一词在《老子》中共出现了七次,分别是:
第二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节“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三十八节“上德无为无以为”。
第四十三节“君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八节“无为而无不为”。
第五十七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六十三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每次的内涵不完全相同,但大同小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谓的“无为”绝不是不为,其本质是有为,是依道而有为,是“无为而无不为”。
那么,怎么理解老子的无为和有为之间的界限呢?答案就在于“刻意”二字。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刻意地做,更不要逆天而行,而是顺应天道,顺其自然,在水到渠成中实现无为而无不为。
在《庄子·天地》篇中有一则寓言,很好地说明了“无为”的内涵。
有一次,黄帝在赤水的北岸游玩,结果不小心把他的宝贝玄珠给丢了。于是皇帝先派了智去帮他寻找玄珠,这个智,人如其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结果,他没有找到。于是,皇帝又派了一个叫离朱的人去寻找,离朱是传说中目力非常好的人,据说能“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察针末于百步之外”。结果,离朱也没能够找到玄珠。黄帝只好派听力极好,善于闻声辩言的喫诟去寻找。结果,他还是未能找到。
最后,黄帝派了无智、无视、无闻的象罔去寻找,象罔只是在赤水边随便走了一圈,就找到了玄珠。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越是要找一样东西,就越是找不到,当你不想要的时候,那东西似乎总是在手边。象罔找玄珠也是一样的道理,智、离朱和喫诟虽然智力、视力和听力都极为出众,但是他们太过刻意寻找玄珠了,违背了“无为”的原则,所以最终都无功而返。
联系到生活中,有些时候为人做事太过于刻意,就会让我们错过许多良机,走入许多歧途。因为一旦刻意去做某件事情,就会陷入思维定式,最后在牛角尖里越钻越深,反而是不刻意的“无为”能够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看清自己所面临的多种选择。
一个皇帝想要整修京城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
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
皇帝不知道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于是决定给他们机会作一个比较。
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小寺庙,而这两个小寺庙正好面对面。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漆),又要了很多工具;而让皇帝感到奇怪的是,和尚们居然只要了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
他首先看了工匠们装饰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非常多的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富丽堂皇。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回过头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看了一下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任何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都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亮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反射出从外面而来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这座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
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感动了,当然最后的胜负不得而知。
和尚们做得少,效果却比做了许多的工匠们好得多,这恐怕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了。“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而只有不刻意才能找到顺应的途径。工匠们太执著于自己的方法,结果徒劳无功。
可见,道家的“拱手而至”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做当“甩手掌柜”,而是说保持一种无为的心态,不要刻意去做某些事情,因为越是刻意去做,越难以接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