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攀比,做自己
《庄子·秋水》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有一位少年,人们都叫他寿陵少年。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长相也算上中等,可他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他觉得摇曳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个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
这就是“邯郸学步”成语的来历,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丢掉了。
很多人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希望自己成为别人,把自己想象成模仿中的人物,过着模仿他人的生活。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必模仿他人,最优秀的东西就在自己身上,能够展示自我的风采,活出自己,你就是最优秀的。
翁方纲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
翁方纲的书法主要学习唐楷,初学颜真卿,后专学虞世南和欧阳询,尤其用功于欧阳询的《化度寺碑》,他的行书主要学习米芾、董其昌及颜真卿。翁氏学书强调笔笔有来历,所以在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中记载了一个他与刘墉互相讥评的故事:
翁氏的女婿同时也是刘墉的门人。有一次,翁氏的女婿正好送一封刘墉的书给他,翁氏指着刘墉的字开玩笑说:“问汝师那一笔是古人。”他女婿就把这番话告诉了刘墉,刘墉回答说:“我自成我书耳,问汝岳翁哪一笔是自己。”
当然,翁宛平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书法家,毫不逊色于刘墉,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翁宛平这样的大家。很多人拥有独特的天赋和才华,但是由于没有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长时间模仿他人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再也创作不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了。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若想做到这点,就不能盲目模仿他人。展现真我的风采,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释放本性,才能汲取幸福
道家主张物无贵贱,人生幸福没有特权,无论是富贵达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拥有幸福的权利和自由。既然如此,那么幸福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幸福就在你的心里,只要你能够让本性自由释放,就能够获得幸福。
《庄子·骈拇》篇中曾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庄子说凫的腿即使很短,但如果你把它接长,凫就会很痛苦;鹤的腿即使很长,要把它截断,鹤也会很悲伤。所以,本性长的不要折断,本性短的不要接长,这样就没有什么可忧愁的了。有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幸福,原因就在于我们常常会为凫续腿,为鹤折趾,即违背我们的本性去追求幸福,那逍遥幸福又怎能求到呢?
有个人不知什么是幸福,他发誓要寻找到幸福。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得到的是幻灭;从旅行里找,得到的是疲劳;从财富里找,得到的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是劳累。难道知识、旅行、财富、写作与幸福快乐绝缘吗?显然不是。按照道家的主张,我们只需要保持人性的原生态,便会发现幸福就在不远处。
人性的一个弱点,便是总觉得幸福是一个既定的目标,于是努力改变自己想让自己装进幸福这个框里面。殊不知,幸福就存在于自己的本性中,释放本性才能汲取幸福。
英国插画家本·科特在他的绘本《小猪变形记》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小猪觉得非常无聊,“当一只猪真没意思,去体验一下其他动物的乐趣吧。”带着这样的想法,它小跑着出了门。
跑到路边,小猪看到长颈鹿在吃树梢上的叶子。小猪睁大眼睛盯着长颈鹿,突然之间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做一只长颈鹿一定很刺激!”它想。
于是,小猪快步跑回家做了一对高跷,然后踩着高跷散步去了。路上,小猪遇到了斑马,于是很得意地跟斑马打招呼:“你好啊!斑马,我是一只长颈鹿,我可以看到好几里远的地方。”
然而斑马大笑着回答说:“你不是长颈鹿,你只是一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最好还是小心别摔着了。”
说完,斑马自顾自地走了,小猪听了,气呼呼地刚要迈开脚步,只觉得突然重心不稳,砰的一声,摔倒在地上。
小猪好不容易才爬起来,抖抖屁股上的灰,感叹道:“看来长颈鹿的生活不适合我,我要去寻找更刺激的生活。”
还没走几步,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只见小猪找来一桶黑的颜料和一桶白的颜料,给自己画了一件奇妙的斑马外套。
小猪又乐呵呵地跑出去炫耀了。它碰上一只大象,小猪对着大象说:“嗨!我是一只了不起的斑马,我身上有斑马纹!”
大象听了,却哈哈大笑起来:“你不是斑马,你只是一只画着斑马纹的小猪!”说着,大象用鼻子猛吸了一管水,喷在小猪的身上,小猪身上的斑马纹立刻就被冲得干干净净了。
小猪感觉非常沮丧,但是沮丧没持续多久,它又有了一个好主意:“我想当一只大象,大象太酷了!”
于是,小猪又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只大象……
结果还是一样,小猪被袋鼠狠狠嘲笑了一通,于是小猪又想当一只能跳得很高的袋鼠,却被蝙蝠嘲笑了;小猪又给自己弄了一双翅膀,却被猴子嘲笑说它根本不会飞。
最后,为了证明自己会飞,小猪背着翅膀从高高的树上跳了下来,却摔进了一摊泥浆当中。
然后,滚进泥浆的时候,小猪突然发现,原来做一只猪,在泥浆里滚来滚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原来当一只猪也很好,也很快乐啊!”它开心地想。
这个故事中的小猪实在糊涂,要知道,幸福并不是处处羡慕别人,顺应自己的本性,自然就会幸福快乐。
幸福没有特权,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幸福,幸福不在万物之中,它存在于我们看待万物的态度之中。如果接受幸福的态度不正确,即使置身于幸福的环境中,我们也会离幸福越来越遥远。
定住本心,不为外物侵扰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述的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其中的寓意超出了一切日常规范束缚的人的本真状态。《庄子·内篇·人间世》一篇中,庄子用七个寓言来讲述自己对人间各种世态状况及应对措施的见解。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庄子通》一书中对此作了解释,他强调,个人身处世间,不可“挟心而与天下游”,否则就会像“韩非知说之难,而以说诛。扬雄知白之不可守,而以玄死”。既然一个人不可“挟心而与天下游”,那就说明人生在世,不可处处怀揣世故之心,而要学会放好自己的本心,能够以真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