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5266300000033

第33章 达生——豁达的人生不寂寞(2)

宇宙间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一切事情刹那间都会有所变化,不会永恒存在。人生不过是一次旅行,漫步在时空的长廊,富贵名利,如云烟过眼。

天下有胜于无,一切从无中来到无中去,其实这正是生命的本真状态。只是有些人把生命想得过于复杂,令它承载了许多额外的沉重,因此失去许多生活的真味。

有一只狐狸看到一个葡萄园结满了果实,可是它太胖了穿不过栅栏,于是它三天三夜不饮不食使身体消瘦下去。“终于能够进来了!好吃!好吃极了!”吃了不知多久,直到牙也倒了,肚皮也圆了,吃得厌烦了,却发现又钻不出去了,只好又三天三夜不饮不食……结果虽然出来了,但肚子还是跟进去时一样。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赤裸裸地诞生,又孑然死去,仿佛这只狐狸,得到、失去,最后又回到起点。生命是一个过程,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然无人能带走自己一生经营的名利,就让生命自在地绽放和凋谢吧。

正像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生命的收与放,本质都是一样的。所有生命都在自由中流转往复,我们只需静静地面对世间万物的生发、繁荣、衰灭,达生只需知晓无为的道理,如此,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

生命有所坚持,生存随遇而安

在《知北游》一篇中,庄子曾借孔子的口提出了一种人生价值观:“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外化而内不化”的意思是说,外表随物变化,而内心有所坚持,凝静不变。

确实,人类社会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则,人是社会中的一员,想要在其中生存下去,就要顺应其规则,遵从其法度。与人交往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想要与人和谐交往,就要学会改变自己,顺应他人。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叫做“外化”。

但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正是在于自我的独特性。其独特的价值观、独特的风格和内心的秉持构成了独立的人。一个人在表面上可以非常随和,非常融通,但他的内心一定要保持住自己的独特,有自己的坚持,这就叫做“内不化”。

也就是说,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

面对外在的世界,外在应该通达和顺应,而内心则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不要随波逐流。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处世八面玲珑,而内心始终固守着最初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他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人生境界,外事外物无法动摇他的初心。历史上不乏谙于此道的智者,在两千年前的魏国大殿里就上演了这样一幕:

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问文武百官:“你们说我是明君,还是昏君呢?”

百官多是趋炎附势之徒,纷纷说:“大王是一代明君。”正当魏王飘飘然时,问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却说:“大王是昏君。”

魏王如被泼了一盆冷水,问:“何以见得?”

任座说:“大王取得了城池,没有按顺序分给您的弟弟,而是分给了您的儿子,可见您是昏君。”

魏王恼羞成怒,令手下把任座赶了出去,听候发落。接着问下一个臣子,这位大臣说:“大王是明君。”

魏王心中暗喜,忙问:“何以见得?”这位大臣说:“臣曾听说明君手下多出直臣。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大王是明君!”

听罢,魏王赶快把任座重新请进来赴宴。

这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一段旧事,趋炎附势的大臣说魏王是明君,完全是出于保全自己与升官发财的私心,是圆滑,起到的作用只能是使魏王更加昏庸。任座敢于不畏权势,直言进谏,非常了不起。可是因为方法不当,不但没起到作用,反而使自己被赶出去。而后一位大臣显然有更大的智慧。他既坚持了心中的是非,又懂得随遇而安,顺从魏王的心态,结果起到的作用不但使魏王纠正了不当的所为,而且还解救了任座。

上文中第一种人一心曲意逢迎,为人过于圆滑,失其筋骨;而任座过于刚正,险些因此获罪;最后一位大臣,柔中带刚,既使魏王喜悦,又救了人,是上乘的处世之道,即“外化而内不化”之道。

人应该为了某种理想和追求活着,但无论为何种理想和何种追求而活,生存都是第一要务。只有生存下去,取得了别人的认同,取得了社会的接纳,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追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空有一腔热血,没有舞台挥洒又有什么用呢?

舍弃无可奈何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如果人生没有荒芜与悲怆,就定有长征般的考验。在这个无尽的轮回中,上演着一场场生存的抗争。路,从我们脚下流过,渐渐如火焰般跳动。坚定不移地踩下去,还是失败了,于是潇洒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要懂得舍弃无可奈何的悲观,接受不能改变的过去,即使你不是胜者,你也依然是强者。

在《庄子·德充符》中,子产曾经嘲笑申屠嘉因为受刑而导致残废,申屠嘉于是说道:“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然而不中者,命也。”意思是,自己认为自己不应当形残体缺的人很多,懂得事物之无可奈何,安于自己的境遇并视如命运安排的那样,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人来到世上,就像来到后羿张弓搭箭的射程之内,中央的地方也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然而却没有射中,这就是命。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公平的对待,而且许多都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也是无从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可能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宋代词人晏殊有词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命运中总是充满了不可捉摸的变数,如果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当然是很好的,我们也很容易接受。但事情往往并非如此,有时,它带给我们的可能是可怕的灾难,这时如果我们不能学会接受它,反而让灾难主宰了我们的心灵,那生活就会永远失去阳光。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对这唯一的孩子百般呵护,特别关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妇人的独生子忽然染上恶疾,虽然妇人尽其所能地邀请各方名医来给她的儿子看病,但是,医师们诊视以后都相继摇头叹息,束手无策。不久,妇人的独生子就离开了人世。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就像晴天霹雳,妇人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天天守在儿子的坟前,夜以继日地哀伤哭泣。她形若槁木,面如死灰,悲伤的喃喃自语:

“在这个世间,儿子是我唯一的亲人,现在竟然舍下了我先走了,留下我孤苦伶仃地活着,有什么意思啊?今后我要依靠谁啊……唉!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妇人决定不再离开坟前一步,她要和自己心爱的儿子死在一起!四天、五天过去了,妇人一粒米也没有吃,她哀伤地守在坟前哭泣。爱子就此永别的事实如锥刺心,实在是让妇人痛不欲生啊!

这时,远方的佛陀在定中观察到这个情形,就带领了五百位清净比丘前往墓冢。佛陀与比丘们是这么样的安详、庄严,以至当这一行清净的队伍宁静地从远处走过来时,妇人远远就感受到佛陀的慈光摄受,她认为了佛陀!她忽然想到世尊的大威德力,正可以解除她的烦忧。于是她迎上前,向佛陀五体投地行接足礼。佛陀慈悯地望着她,缓缓地问道:“你为什么一个人孤单地在这墓冢之间呢?”妇人忍住悲痛回答:“伟大的世尊啊!我唯一的儿子带着我一生的希望走了,他走了,我活下去的勇气也随着他走了!”

佛陀听了妇人哀痛的叙述,便问道:“你想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吗?”“世尊!那是我的希望!”妇从仿佛是水中的溺者抓到浮木一般。

“只要你点着上好的香来到这里,我便以有咒愿,使你的儿子复活。”

佛陀接着嘱咐:“但是,记住!这上好的香要用家中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来点燃。”

妇人听了,二话不说,赶紧准备上好的香,拿着香立刻去寻找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她见人就问:“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家父前不久刚往生。”“您家中是否从至于我同辈的兄弟姊妹都一个接着一个过世了。”妇人始终不死心,然而,问遍了村里的人家,没有一家是没死过人的,她找不到这种火来点香,失望地走回坟前,向佛陀说:“大德世尊,我走遍了整个村落,每一家都有家人去世,没有家里不死人的啊……”

佛陀见因缘成熟,就对妇人说:“这个娑娑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柘萎:这就是无常相。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必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并不是只有你心爱的儿子才经历这变化无常的过程啊!所以,你又何必执迷不悟,一心寻死呢?能活着,就要珍惜可贵的生命,运用这个人身来修行,休悟无常的真理,从苦中解脱。”

死亡是无可奈何,任谁都不能改变的,除了放下别无它途解脱,除了接受没有其他的选择,这也正是佛陀教给那位妇人的哲理。

完全接受已经发生的事,这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曾有哲人说:“太阳底下所有的痛苦,有的可以解救,有的则不能,若有就去寻找;若无,就忘掉它。”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血、泪、汗浸泡的人生土壤里怒放的生命之花。正如一位诗人所说:“只有受过寒冷的人才感觉得到阳光的温暖,也只有在人生战场上受过挫败、痛苦的人才知道生命的珍贵,才能感受到生活之中的真正快乐。”

面对现实,并不等于束手接受所有的不幸。只要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奋斗。但是,当发现情势已不能挽回时,我们就不要再思前想后,拒绝面对,要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唯有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才能掌握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