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美的遭遇严重危机,空调业务陷入谷底,到底任用谁来挽狂澜于即倒,在美的最高决策层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何老总力排众议,起用而立之年的方总,让他主管美的空调国内销售业务。
1998年,全国空调大战拉开序幕,方总组建的营销军团,做到了只要有空调的地方就有美的的营销人员,其空调销量剑指三强,达90万台,增长速率是200%,美的借此不仅解除了危机,还一举奠定其空调行业一线品牌的地位。
2000年,因在空调业务中的出众业绩和声望,方总出任美的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当时美的有6大事业部,以空调事业部最大,销售额占整个集团的60%,方总也正式成为美的各事业部中贡献突出的中流砥柱。其后美的虽经历多次业务调整和事业部整合,方总作为美的中流砥柱的地位一直没有变。
作为美的的中流砥柱,方总也确实不负所望。2001年,美的空调内销220万台。其后美的与东芝、开利合作,乃至2004年兼并华凌,均令业界侧目。在此过程中,方总的身份也一直在变,从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副总裁,再到制冷事业部总经理,华凌集团董事长,基本上是一路升迁,成为美的未来之星。
方总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着实让我佩服。他1997年前后刚接手营销工作,那时就苦读菲利普。科特勒的著作《市场营销学》,后来又请教过屈云波、彭剑锋等名家,在他工作之余顺利完成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再读南京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不仅不断地进修学习,还倡导他的下属员工加强学习与培训,真正建立起学习型组织,令美的制冷集团及下属事业部学习氛围相当浓厚。此外,他一直以笔名“二水”在美的内刊发表文章,其文笔风格多样,内容言简意赅,笔锋犀利,成为企业内部每个阶段重要改革的催化剂。
此外,我发现,在方总身上,有很多矛盾的气质,也许与其经历所致,具有隐秘的双重人格。一方面,学历史出身的方总崇拜英雄,以英雄为向导,以伟人为榜样。方总对中国历史的感悟是:“中国历史都是伟人、英雄的历史,读完后感觉非常沉重。”——如果你不是英雄伟人,在历史长河中将默默无闻、一文不值。
另外一个截然相反的方总,则是内敛而恭谦自抑的。在何老总面前,方总一直非常谦虚,称自己是美的的保姆。他曾经对媒体说过,相对于“老板”这个概念,老板是天生的,是天才;而职业经理人是严密的机器标准件,是打工者,靠的是职业的素质和能力。
一面是激情澎湃,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出人头地的动机,一面却谦恭自抑,两种矛盾的性格特质在方总身上得到统一。
图片16作者(右)与方洪波总裁(左)
两颗耀美的新星
在美的,除了“坐飞机升上来的老总”方洪波以外,还有两位非常耀眼的明星人物。他们与方洪波一起,形成美的“三国演义”的赛马局面。
先说现任美的日电集团CEO黄健。他是湖南人,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在那个年代,进入国企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和其父母梦寐以求的事情。而且黄健本人非常有才干,积极上进,擅长文笔,口才出众,不愁没有一番作为。
但是,黄健或许令父母和亲友有点失望了,他居然放弃国企优厚的待遇,下海到南方打工。在他看来,当时的国企没有活力,机制僵化,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无法施展,这种憋屈让许多正准备跳槽的朋友深有同感。黄健觉得不管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一马平川,都要去闯荡,要到南方去证明自己这个重要抉择的正确性。
到了珠三角以后,黄健就应聘到美的电饭煲公司。当时,电饭煲是美的和日本三洋的技术合作产品,是与香港威灵合资办的新项目,产品定位很高,第一代产品是“模糊逻辑电饭煲”,全电脑控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除了日本产品以外,这种产品在国内毫无对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何老总发现他能说会道,思路缜密,能力很强,最关键是总能把握自己的想法,很有悟性,所以就让他担任下属子公司的经理,主管一些小经营单位,继续培养和观察。两年之后,何老总突然提拔他为美的集团总裁办主任。
担任总裁办主任,黄健很得何老总赏识。他常常能将何老总的某句话或者某个观点写成一篇言辞犀利的檄文,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来推动各项工作的实施。2001年,我上调集团总部,任职总裁办副主任,做黄健副手,分管行政管理中心的工作。彼此合作非常愉快,往来甚密。
当时,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一直在等待机会。他内心非常清楚明白,自己的意向是独当一面,在某个事业部干一番事业,这样才能用业绩证明自己,在集团总裁办做主任不是自己的爱好所在。因此,他几次单独向何老总表明,想去某个事业部干经营管理工作,掌管一项产品或者一个经营单位。
终于机会来了。2003年,由于原美的家庭电器事业部变革,张勇涛总经理的管委会班子一分为四,变成四个事业部,分别是:微波炉事业部,朱凤涛负责;风扇事业部,周正芳负责;电饭煲事业部,黄健负责;饮水机事业部,曾克耀负责。这四大事业部归美的日用家电集团管辖,总裁是张河川。
经过黄健的打造,生活电器事业部拥有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电饭煲、电磁炉产品,以及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电水壶、慢炖锅和油炸锅产品,都为集团带来新的产销值和利润。黄健通过降低制造成本,通过经营模式改变降低营运成本,通过整合研发资源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事业部整体赢利能力、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就这样,他脱颖而出,在美的需要继续改革班子提拔年轻人时,黄健获得提拔,任职美的日电集团总裁,即后来的CEO。
另外一位值得说的便是蔡其武。他是湖北人,因为以前的职业是老师,所以很斯文,也很有涵养,遇事不急躁,非常内敛,我很少看到他高谈阔论。当然,这并不代表他是个没有想法的人,事实上刚刚相反,他心里的算盘打得比谁都清楚。
在空调事业部,他获得时任总经理张河川的重视与提拔。他踏实肯干,默默无闻,由于专业能力和其踏实勤恳的风格,令何老总与张总都非常放心。所以在美的与东芝第一次握手合作建立美芝压缩机公司时,他便担任了压缩机事业部总经理,该事业部副总是日本专家。合资这么多年,老蔡非常善于与各日本专家、外方董事和睦相处。他总能不卑不亢,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压缩机事业部发展迅速。
压缩机事业部的办公地不在集团基地内,而是位于10公里外的容桂镇附近,隔河对岸就是科龙集团、容声冰箱所在地。对面的科龙和容身相继陷入困顿,美的压缩机却越发红火,如日中天。虽然老蔡独立在外,难免会被人遗忘,但是每年空调大战,美的人都不会忘记他。正是有了美的早年的整合供应链战略,有了老蔡在背后默默无闻的支持,让美的空调在竞争中优势尽显,所向披靡。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0年的时候,压缩机事业部创造历史纪录,老蔡曾经一个季度就完成全年的产量和利润目标,而且是大幅超额完成。这个令人骄傲的成绩,自然令何老总等美的高层笑得合不拢嘴,令日本同行目瞪口呆,更是令竞争对手心惊胆战,大呼:“不可能!”
这么多年,老蔡一直秉承美的人的特色:低调务实,埋头苦干,少说多做。他也在美的改制中顺利获得何老总提拔,担任美的机电装备集团CEO。
先相马后赛马
1991年,海尔提出了“相马不如赛马”的理念,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美的,也有一个关于赛马还是相马的理论,就是“先相马后赛马”。
在美的,每年都在不断加大引进高级人才的力度。美的建立了开放而富有竞争的创业环境:加盟美的可以自报家门——你有什么本领,能干什么。同一岗位如有两个以上的人看中就以“打擂”方式确定谁上,而胜利者也只是暂时的,半年以后,最多一年,这个岗位就会有新的挑战者出现,那么就再设“擂台”。美的内部把这叫做“先相马后赛马”,公司几乎处处都是赛场。
首先是相马,美的在选择新人的时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你有没有激情和干劲,拥有激情,才能保持长久的动力。在美的,应届毕业生的比重远远大于有经验的人,美的看重的,就是他们身上的激情和干劲,经验可以通过时间获得,而激情,则是未来希望之所在。
既然被美的确认为“千里马”,那就不能懈怠。美的总裁方洪波一向推崇“没有第一”的概念,永远把自己放在挑战者的地位。所以美的人时时都能感受到外界强大的压力,战胜倦怠和自满,压力能带来激情。
美的的愿景,也为激情带来了持久的动力。方洪波提倡职业经理人要“跳起来拿到高薪”,并通过放权,为下属提供自由发挥的舞台,使人看到职业生涯发展的希望。激情在希望中诞生。
曾任美的商用空调总经理的刘亮就是在赛场上永不止步的典范。从他那里,我听到了一句话,叫做“学到老,活到老”,刘亮饶有兴致地介绍,以前听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后来不知道是谁把它倒过来,次序一变,意义便别有洞天,不经意间点出了必须不断学习才能生存的道理。作为“老美的”,刘亮对这句话十分推崇。而刘亮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这句话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刘亮至今还记得,当年方洪波提出从销售向营销转变的时候,作为美的营销骨干的刘亮,对于市场扁平化、顾客导向等理念和操作均不太清晰,在此情形下,刘亮在向方洪波不断请教以外,更以市场为师,最终成为方洪波在营销方面的臂膀。以至后来刘亮担任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在管理团队、培养人才、改革渠道结构等方面多有突破。尽管他认为自己相对于方洪波更像个守业者。
曾经在美的“转战四方”的陆剑峰,对学习别有感受。他是从美的空调浙江分公司经理,到美的空调大区总监,再到美的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现任美的家用空调国内事业部总经理,属于营销业务高手,善于处理复杂的客户关系,年轻有为,曾经“转战四海”。经历若干部门,转战多个岗位的陆剑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深切体会到突破心智模式的重要。
陆剑峰笑言“人才是折腾出来的”,他不仅自己“折腾”,也“折腾”所带的团队。其实,“折腾”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在美的制冷高层中,几乎所有人都通过在职学习,“折腾”出第二学位,据说方洪波博士的考分还颇高,可谓“人人折腾”;在美的制冷部,学习是全方位的,提倡向领导和同事、向竞争对手、向失败、向书本、向标杆企业学习,并不惜重金,对员工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可谓“事事折腾”;美的经常讲狼来了的故事,要求员工“学到老,活到老”,可谓“时时折腾”。
正是在不停的“折腾”中,美的形成了一个学习型的团队。在方洪波身上,激情表现为一种不甘平庸的追求,学历史的方洪波觉得中国历史是一部英雄史,而自己,也是一个与事业进行马拉松赛的斗士;在王金亮身上,激情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永不枯竭的事业心,王金亮在江苏做业务时的业绩,是从16万公里的路途中跑出来的,而做到总经理后(现已调任冰箱事业部副总),王金亮仍保持着当初的激情,常常下到市场一线;在敢闯敢拼的王伟身上,激情则表现为一种勇往直前的锐气,虽然已离任,不在美的了,专管空调海外市场时,战绩彪炳,能力过人,是一个富有思路的干将。
古人云:“常思将来,故曰新。”在美的办公区,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美的人的年轻,更在于年轻中躁动的激情。它代表着个人的性格和抱负,有些人天生富有昂扬的激情,有些人则是勃勃雄心赋予了不竭的激情。美的要做的,是寻找那些激情澎湃的人,组成一个充满激情的团队。
所以,我认为,一个充满惰性的组织,必然是一个老人充斥的世界;一个常变常新的组织,必定会使人才脱颖而出。美的“先相马后赛马”的理念,就是要做到基业常青。
丰富多彩的员工生活
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都是人才
何老总说过:“办企业靠的是人才。我要做的只是掌控住这个体系。”美的作为国内家电行业管理先进、思想领先的大企业,自然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和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梦想的地方。那么,美的需要什么样的人呢?进入美的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对于这些疑问,现任美的集团副总裁张河川的答案或许可以给人们一些启示。在谈到美的人才观念时,张河川打比方说,大家都知道,中药有很昂贵的品种,如天麻、人参、雪山一枝蒿,也有很普通的品种,如板蓝根、甘草,它们虽然很便宜,但也是好药材。同样道理,人才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有用和没用之分。不能说高级经理是人才,普通工人不是人才。凡是对企业发展有用的都是人才。
张河川回忆说:“大概在1998年,有一天,我下班开车回家,路过厂门口,遇到一个新员工,就顺路一块走。上车后,这位新员工显得很谨慎地问张河川:‘张总,你有什么秘诀一步步做到今天这样高的职位,能不能告诉我?’张河川回答:‘有啊,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善于沟通、善于思考。工作要从基础做起,不能投机取巧,我早在空调事业部时,就提出要学做事先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