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从诞生之日就与经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方法上的借鉴、融合至今仍是管理学者和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要知道“经济”一词起源于希腊,原意是指“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可见,管理与经济学的关系非同一般。
奖励不守纪律的学生
经常看到绿地、花园边上树立着牌子:“偷盗花草罚款。”但花草被偷事件仍时有发生。有一个植物园写着“凡举报偷盗花木者,奖励若干”,令人诧异的是,这个植物园艺花木保护得很好。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与惩罚相比,激励更有效。
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总让老师无计可施。老师让班长监督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发现一次即受严重的批评,甚至开除。但作用并不大,因为调皮捣蛋的学生太多,即使班长再敬业,也监督不过来。后来,教师采取了一项措施,不守纪律的学生,如果规规矩矩,不违反纪律,就给予奖励,这样,那些学生都守起纪律来了。
公园的情况与此类似。尽管偷盗花木被惩罚,但被管理者发现的风险并不大,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站着管理者。当对举报者进行奖励时,公园的游人受此激励都成了管理者,偷盗花木被发现的可能性变大了,成了一件风险极大的事,居心不良者当然不敢下手了。在这种情况下,对公众监督的激励当然要比对偷盗花木者的惩罚有效得多。
激励与惩罚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但这两种机制产生作用的方式不同,成本也不同。采用激励机制时,其作用是自发的,行为者按激励所要达到的目的行事,简单而有效。给举报者奖励,就自发地把游人变成了不领工资的管理者,这种激励措施,无须管理者监督。采用惩罚机制时,其作用是消极的,还需要更多支出,例如,用专门监督人员及必要的设施等。这又引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监督者也是人,他们也有个人利益,可能收取被监督者的贿赂,共同作案,这类事情现实中也不少见。即使用机器监督,操纵者还是人。二是只要收益大于成本,被监督者就会用各种方式逃避监督。
激励优于惩罚的道理并不复杂,但实施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一些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老板仍然改不了对惩罚的崇拜。愿意制定制度,设立专门岗位,对员工规定各种惩罚条款,却舍不得给员工增加工资。
企业领导者在经营过程中,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关键就是如何理解员工的偏好。当人力资源主管建立各种各样的激励机制时,必须能够预见激励对象对此作出怎样的反应,无论是设计薪酬制度,还是出台招聘、解雇、职称、职位、工作环境等政策,只有深入理解员工的偏好,才能找到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最优方案。
按照传统经济学有关个人偏好的假定,即人们喜欢“收入越多越好,工作越少越好”,并且收入越多,收入的边际效用越低;工作越多,工作的边际成本越高。正因为一个人工作需要付出成本,所以要给予补偿;也正因为他在乎收入,所以企业才可以调动他的积极性,才有办法监督、约束他。
一名合格人力资源主管至少应该可以读出薪酬激励的三种含义:一是工资水平必须随着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工作量、工作时间、努力程度等工作成本不断增加时,多出部分的工资率一定要相应越来越高,通常加班费高于正常工资就是这个道理。二是收入越高激励成本越高。收入水平越高,要调动员工积极性就越困难。如果员工的工资水平越高,企业为他提供的预期收入也就应该越高。三是确定的收入和不确定的风险收入不是等价的,承担风险越大的人需要得到的补偿越多。
理解了这些,企业在用人时要注意,把害怕风险的人放在固定薪水的位置上,而把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放在收入波动较大的位置上,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下降。创业阶段企业面临的风险特别大,因此创业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需要支付的风险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企业逐步进入成熟期,创业者们的收入越来越稳定,这时他们的平均工资虽然在上升,但增长速度降低了。同样在企业内部,当上马新项目、开拓新市场、销售新产品时,企业要支付给相关人员的预期收入应该相对较高,而在非常成熟、客户稳定的市场中,相关人员就可以接受相对较低的收入。
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
在日本的住宅区,经常可以看到卖竹竿的小贩的身影,但真正买竹竿的人极少。本来像竹竿这样的东西,除了搬家什么的能买那么一次,其他时候根本没有必要买新的。人们一辈子也买不了几回竹竿。
由此得出结论,竹竿作为商品,其需求度非常低。而且,即使家中的竹竿不能用了,必须赶紧换掉,也没有谁能耐心地等卖竹竿的小贩开着货车来家附近叫卖时再买。
因此,一般人会选择去附近的杂货店或者驾车去大超市等地去买。既然这样,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还大白天特意到住宅区流动叫卖呢?
难道卖竹竿的小贩的流动叫卖有什么特殊的优势吗?卖竹竿的小贩能不能赚钱呢?
利润是企业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所有买卖要想支撑下去,就必须增加利润。利润是营业额减去成本后的所得。这样一来,要获得利润,就必须在增加营业额和降低成本之间选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
小贩如何提高营业额?看看一位老太太买竹竿的实际经历:
老太太家的竹竿已经破得没法用了,正准备买一根新的时,卖竹竿的小贩从家门前经过了。老太太叫住卖竹竿的小贩,要买卖竹竿的小贩一直喊着的“五百日元一支”的竹竿。
但小贩会极力向老太太推荐他那五千元一支的竹竿,老太太一般都经不起别人的游说,于是改变原计划,买下了那支五千元的高档竹竿。
交完钱,卖竹竿的小贩又热情地提议帮老太太将竹竿送上楼去。到了老太太家的阳台上,卖竹竿的小贩看了看架竹竿的台子,很关切地建议老太太将台子修理一下,不然的话,很可能会有危险。顺便推荐了一个修台子的人。结果老太太又花了五万日元把台子修理了一下。
老太太的买竹竿的经历,让我们知道了那个卖竹竿的小贩的赚钱策略:以卖五百日元一支的竹竿为诱饵,最终说服顾客买高价竹竿或者为其他东西出钱,进而从中赚大钱。具体说来就是从那根五千日元的“高级”竹竿和五万日元的修理费中赚钱。
那根五千日元的竹竿,实际也许不值钱。而把修晾衣台的活介绍给别人,小贩一定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中介费。也就是说,即使商品的需求很少,但只要能想办法提高单价,就能获得高营业额,才能获得高利润。
当然,并非所有卖竹竿的小贩都这样经营。接下来我们看看另一部分卖竹竿的小贩是如何经营的。
有人曾经问一个卖竹竿的小贩:“你平时都做什么啊?”卖竹竿的小贩回答说:“我在对面的商店街开了家五金店。平时到店里买竹竿的人很多,但顾客一般都要求送货,这样的话,还不如流动叫卖省事。”
原来这个卖竹竿的小贩并不是专门卖竹竿的,他是开五金店的,他只是给顾客送货时顺便捎上竹竿来卖而已。相当于是利用主要业务的空当卖竹竿,因此不会产生什么劳务费。运输费和油费也都是搭的主业的顺风车,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更深入一层考虑,竹竿在作为主业的五金店里也有的卖。可见竹竿是在进其他主要货物时顺便购进的。那么采购费用也可忽略不计。既然是副业,因此哪怕一点也没卖出去也无所谓。
如果用另一种说法来揭示卖竹竿小贩的本质,那就是不需要先期投入的副业。流动叫卖时有人买就能赚钱,另外能借机对位于商店街的店铺,也就是自己的主业加以宣传。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创造利润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增加营业额,另一个是降低成本。
卖竹竿的小贩的营业额难有太大的增加,但他的成本很低,几乎为零,因此卖掉多少就能赚多少。卖竹竿的小贩卖竹竿实际只是进货费用几乎为零的副业。
至于卖竹竿的小贩是否意识到了经济学上的这两点,我们暂且不去深究,但他确实是基于商业最基本的道理来经营自己的买卖的。正因为如此,这种经营形态才能持续下去。
即将报废的黑车为什么屡禁不止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虽然政府采用各种办法对即将报废的小公共汽车和小黑车进行治理,但人们还是可以经常看到这些汽车的身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种现象反映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问题。一辆汽车在快要报废的时候,继续使用,其边际成本是非常小的,也就是汽油费用和驾驶员的工资,但这种情况的边际收益和买一辆新车的边际收益几乎相等。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带来的总收益的改变量。换言之,在任何给定的销售量中,它是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可是正值也可是负值)。
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一个重要工具。根据此规律可知,当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时,不断增加相同数量的一种投入,这样所导致的产出先上升,在超过某一点后将会下降,也就是说,从每一单位新增投入得到的收益会减少。换句话说,当工人已经用大量资本存量生产物品与劳务时,给他们增加的一单位资本所提高的生产率是微小的。
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是: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和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组合比例。开始时,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零,而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的,因此,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越来越接近最佳组合比例。在这一过程中,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必然呈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组合达到最佳组合比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就会达到最大值。在此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将越来越偏离最佳组合比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递减的趋势了。
例如在一块土地上增加化肥的投入,一开始粮食递增。到最后随着化肥投入的不断增加,所增加的粮食呈递减的趋势。如果收益不递减我们就会放弃其他土地,专耕这一块地,在一块地上仅靠增加化肥的投入就会满足所有人的吃粮。这显然是荒谬的。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说过:“如果没有收益递减,在一个花盆里就可以种出养活全世界人口的粮食。”因为只需要不停地往里面添加肥料和劳动力就行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别的行业在生产中也存在边际收益递减。例如,有一个蛋糕店,出售自己烤制的蛋糕,店里只有一个烤炉。当只有一个人工作的时候,他要烤蛋糕,还要接电话、招待顾客、清理桌子等,他每天可以生产20个蛋糕。如果增加一个人负责接电话等杂事,他可以专心地烤蛋糕,每天能多生产25个蛋糕。但如果再增加一个人,烤炉前面就会出现拥挤,每天很难再多生产15个蛋糕。随着人数的增加,蛋糕的增产会越来越少,直到增加到第N个人,不可能再增加产出时,边际收益就会下降为零。
上面提到的边际收益递减受生产活动的空间或设备的限制。如果没有这种限制,是否还会存在这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呢?
我们看一个例子:一个独立会计师,他的工作是为私人纳税人准备报税单,这种工作可以说不受空间和设备的限制。但可以想象,当他连续工作8小时后,他的工作效率一定会越来越低。在后面的工作时间里,他每小时能完成的报税单一定会比前面时间的要少。到某个极限时,他必须休息,停止工作,边际产出下降为零。这说明,由于人的头脑和体力的限制,不可避免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两个例子中,如果蛋糕店扩大了营业面积、增加烤炉的数量,或者会计师聘请了得力的助手,引进了先进的电脑设计,就不能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来描述。因为边际收益递减的前提是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某种生产要素投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生产过程中迟早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即投入的生产要素越多,边际产出越少。
“科学预测”败给了“巫师作法”
很多年以前,在北美地区活跃着几支以狩猎为生的印第安人部落,令人不懈的是:在狩猎之前,请巫师作法,在仪式上焚烧鹿骨,然后根据鹿骨上的纹路确定出击方向的部落,幸存了下来;而事先根据过去成功经验,选择最可能获取猎物方向出击的其他部落,最终都从地球上消失了。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科学预测”竟然败给了“巫师作法”?其实不然,仔细品味故事的来龙去脉,我们就会发现,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科学与迷信,而在于几个部落的竞争战略不同。
依据经验进行预测并确定前进方向的部落,或许暂时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但是,不久的将来,他们的路会越走越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理性”的部落之间,势必产生相同的推测与判断,瞄准同一目标的部落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而且他们每天的狩猎方向经过“科学分析”后,日趋一致,但在原始的状态下,猎物不会迅速增多,最后,这些部落只好在同样的狩猎区域,你争我夺、你拦我抢,弄得鱼死网破,同“输”而归。显然在这场理性与非理性的较量中,非理性成了最后的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