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希利尔讲艺术史
5290200000012

第12章 建筑篇(1)

第一回 最老的房子

房子也有年龄,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苍老。经过一年又一年风吹雨打、日晒冰冻,斑驳的青苔像一条小蛇爬上了围墙,挂满尘埃的蛛网藏匿在梁木之间的角落。但是,久居其中的主人,对老房子的感情却会越来越深。

一提到自己房子的年龄,一位朋友自豪地说他的房子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另一个在弗吉尼亚州住了很长时间的人立刻不屑地说道:“你的房子才一百年!我在弗吉尼亚州有一栋二百年的房子。”

第三个人也不甘示弱:“我的房子比你那座要年长二三百岁呢。”

众人相继吹嘘起来,结果房子的历史越来越久远。最后我不得不大声打断了他们的争论:“几百年算什么,二千年又算什么,我去过比这古老得多的房子!你们瞧埃及人专门给死人建的金字塔,都快五千岁了呢。”

这一招果然奏效,他们沉默了一会儿,发自内心地说道:“好了好了!我们认输,世上再没有比金字塔更年代古老的房子了。”

如果让世界上所有的房子按照年代远近站队,那么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一定是埃及的金字塔。金字塔修建于约公元前2700-2500年,是专为死人修筑的陵墓。

我们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房子的主人居然都是死人,那么五千年前的活人住在哪里呢?那时候人的寿命不长,一般能活到五十岁左右就算长寿。他们居住的用木头和泥砖盖成的房子的寿命也很短,只能经历数十年风吹雨打,之后木头就会腐烂,泥砖会化成齑粉,再加上年久失修,这些房子会渐渐塌毁。

虽然古埃及人很少为自己活着时的居所大费周章,但他们相信人死后还有来生,非常重视陵墓的修建,尤其是古埃及的法老(国王),会修建一座大型陵墓等待复活,等待的时间极其漫长,这要求陵墓必须特别坚固。因此,他们用巨石建起了金字塔。

这先后建成的100多座金字塔耸立在尼罗河沿岸,像一排威武忠诚的士兵,保卫着在里面安眠千年的法老。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70年,已经是位近五千岁的老人家了。

胡夫金字塔真算得上是一位巨人,它的身高是480英尺,后因塔顶损毁,如今高度在451英尺左右,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石头建筑。胡夫金字塔是用坚硬的花岗岩砌成的,地基是天然的岩石层。但是,胡夫金字塔附近没有花岗岩,这些建筑材料是从哪里运来的呢?

原来,这些石料是从50英里到100英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从采石场到建筑工地,需要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其中一些巨大的石块狭比现在满载的大货车还要沉,古代埃及人没有卡车或其他机器搬运石头,一切工序全靠人力完成。古埃及人不是神话传说中的大力士,必须有成百上千人前拉后推,才能把像小山一样的石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再切好,并放到指定的地方。

据说,古埃及人在金字塔的一侧建有一个很高的斜坡,这样,人们能够通过斜坡将石块运到设计好的位置,这样比较省力。有人推测,胡夫为建这座陵墓,前后征用了十万人,耗时二十年。其工程之浩大不难想象。

胡夫金字塔分为上中下三层,通过狭窄的通道连接,其余部分都是坚硬的花岗岩。金字塔表面本来镶嵌着各种颜色的光滑花岗岩,后来都被人偷走去盖房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金字塔表面只剩下用不规则的岩石砌成的石阶,每级台阶高约几英尺,沿着石阶能爬到金字塔塔顶。

法拉胡夫的木乃伊停放在最上层的房间里;中层房间里存放着他的妻子;最底层的房间在金字塔的地基下,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个空房间的用处曾经长期困惑着专家,如今这个谜团终于被破解了。

金字塔只有一个入口,经过通道里的密道可以到达法老和王后的墓室,如果找不到密道,沿着通道一直往下走就会直接走进最底层的空屋。胡夫一定是害怕仇人进入他和王后的墓室,偷走或破坏他们的尸体,阻止他们复活。为此,命人把他的尸体放入墓室之后,用巨石堵住所有通道隐藏密道,防止有人进入金字塔。

虽然做了周密的安排,但胡夫的如意算盘终究还是落空了。不知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找到了入口和密道,盗走了胡夫和他的妻子的木乃伊。当科研人员发现胡夫金字塔时,它已经成了一座空墓。

大多数人对金字塔的形状并不陌生,它让人想到了从中间切下的一块三角形奶酪。但埃及的一百多座金字塔并不全是规矩的三角形。

有的金字塔底部的坡度很小,到了高处坡度陡增,直至封顶,这并不符合建筑学的规律。有人猜测它的主人可能忽然得了重病,怕自己去世时金字塔还没建好,于是下令迅速完工。

有些金字塔四周安放着很多巨石砌成的阶梯,曲曲折折地通向金字塔塔顶。

另一些金字塔不是用花岗岩砌的,而是用的泥砖,这位修建者肯定不太富有。

形状各异的金字塔高低错落地矗立在沙漠中,非常壮观。没能亲眼目睹的人,永远难以真正体会到它的宏伟和壮阔。

现在,金字塔不仅反映着古埃及人生死轮回的观念,还印证了古代埃及人在建筑方面的卓越成就。在烈日的暴晒下,那些勤劳的工匠们洒下的汗滴,没有随着光阴的流逝而蒸发,反而成了金字塔上永恒的印记。这一人类古代文明的丰碑,屹立不倒,在浩瀚的沙漠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涂鸦墙】——朝向东方的古埃及陵墓

金字塔是作为陵墓使用的,但并非所有埃及陵墓都是金字塔形状。有的陵墓看起来像平房;还有的陵墓建在尼罗河西岸崖壁上的洞穴里。

尼罗河西岸崖壁上的陵墓洞口都朝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一般来说,古埃及人的陵墓入口都面向东方,按他们的观点,等到身体复活那一天,太阳神会从东边来到陵墓旁边,用温暖的阳光轻轻叩响石壁,把躺在墓室里的人唤醒,就像早晨的阳光透过房间东面的窗户,照耀着还在睡梦中的人一样。对他们而言,可能死亡就像睡了一觉。

第二回 千年不朽的神庙

你玩过盖房子游戏吗?不管用纸搭房子,还是用砖块堆房子,都得建好墙壁和房顶,才能保证它不会轻易垮塌。有些偷懒的小伙伴会将两块砖斜搭在一起,像帐篷一样,这两块砖既是墙壁又是房顶,和金字塔的设计不谋而合之,当然,古埃及人把陵墓建成金字塔形可不是为了偷懒。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现存年龄最大的建筑是金字塔。那么,比它稍微年轻一些的建筑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神庙,是古代人用来供奉神的建筑。

古埃及人一定非常自豪,因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神庙也是他们的杰作,这就是世界上最宏伟华丽的遗迹之一——卡纳克神庙。别看这座神庙现在已经成了废墟,依然掩盖不住它昔日的宏伟华丽!在这残垣断壁构成的遗迹上,盛开着灿烂的文明之花。

现在,卡纳克神庙只剩下一些高大的柱子,其中用来支撑房顶的柱子高约70英尺,是普通人身高的12倍,宽约12英尺,是普通人平卧时长度的2倍。还有的柱子被切割成莲花的形状,或者是几根圆柱在一起组合成了莲花形状。

神庙门前有一条大道,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着很多狮身羊面像。门前有两座方尖碑,这是一整块笔直的岩石,顶部被凿成椎体,用来代表阳光。穿过方尖碑就是神庙的大门,两侧各有一座塔楼,塔楼底座较宽,越向顶端越窄。

一般情况下,出国旅游的人都会带些小纪念品给国内的亲朋好友。有时候,国家之间、政府之间也会有这种做法,比如埃及政府就曾经把一些方尖碑送给其他国家,还有一些国家会花钱购买这些建筑。

美国纽约市的中央公园里有一座方尖碑,英国伦敦市的泰晤士河河畔也有一座,人们给这两座方尖碑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外号:“克娄巴特拉的绣花针”。克娄巴特拉就是我们熟悉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托拉七世。事实上这个外号并不妥当,因为这两座方尖碑建造的年代远在克娄巴特拉出世之前,而且,比起绣花针它们更像一支放大版的铅笔。另外,巴黎和罗马也有这样的“大铅笔”,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勾勒着独属于古埃及的别样风情。

【涂鸦墙】——狮身羊面像

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其实,埃及还有一种特殊的建筑——狮身羊面像。

顾名思义,这种建筑无一例外都是雄狮的身体,公羊的脸。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卡纳克神庙前的通道两旁,羊角、羊脸、羊耳都形象逼真。古埃及人崇拜狮子和阿蒙神,而公羊是后者的两大神兽之一,所以,狮身羊面像标志着古埃及神明的最高权力。埃及史料中亦有记载:狮为百兽之王,象征统御的力量;公羊接受阿蒙神之神力,威力无比。

第三回 朴实无华的宫殿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是两河流域的母亲河,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两岸的土地,又用这些土地养活了千百万人民。当时,两条河流织起了一张巨大的水网,网上点缀着世界上最茂盛的农作物和最富饶的城市,农田像一条条绿丝带,城市像一颗颗明珠,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然而,昔日丰饶的平原现在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环境遭到破坏,水源早已干涸,庄稼的温床成了植物的坟墓,城市也被土堆和土丘埋没。

或许你要问,那些宏伟的宫殿和神庙到哪里去了呢?

不知是否还有人记得,当我们讲到两河流域的绘画时,曾经说过他们的建筑

都是用太阳晒制的泥砖砌成的,日久天长就容易损毁,连皇宫和贵族的居所也不例外。

为了使宫殿看上去美观一些,工匠们会在泥砖墙的表面粘贴一层涂有釉彩的砖或石膏板,就像现在装修浴室用的瓷砖一样,涂着鲜艳的色彩或刻有浮雕。但是,这些工艺只能起到装饰作用,并不能使建筑变得坚固。

泥砖的承压能力比较差,底层地基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所以,两河流域的房子一般只有一层。和古埃及人高大的金字塔相比,两河流域的宫殿简直像一个个小矮人!试想一下,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居然住在那么低矮的宫殿里,会不会显得寒酸?

为了体现出统治者的尊贵和权力的威严,统治者命令工匠先用泥土堆出高台,等泥土风干后,再把宫殿建在高台上。这样,宫殿就像穿上了高跟鞋,显得高大多了。由于高台十分陡峭,四面几乎和地面垂直,为方便上下,工匠们在各个面上都建有缓坡。

工匠们还会把墙壁砌得极厚,有的墙壁厚度甚至超过20英尺。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其坚固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两河流域白天温度非常高,厚实的墙壁能够将热气阻挡在室外。为使室内更加凉爽,宫殿内部连窗户都没有,只能靠油灯照明。

两河流域的宫殿房间不像其他地区那么宽敞,因为这里没有充足的石料和木料,修建大房间的难度比较大,所以,即使是皇室宫殿里的房间也很狭小。为掩盖这个缺陷,工匠们在宫殿里建了许多小房间。

除了宫殿,连供奉神灵的神庙也是用泥砖盖的。不过,神庙里的祭司认为一层土台不足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便要求工匠砌了多级土台,一层层逐渐缩小并向上叠加,最后呈现出阶梯形状。这种建筑方法到现在也没过时,还被现代的建筑师用来在纽约等大城市建造摩天大楼。

“需求是发明的助产士。”就像这句谚语揭示的一样,人们正是为了满足现实生活的要求,才不得不主动寻求更多的出路,促成了新事物的发现或发明。阶梯型建筑方法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拱门原理也不例外。

拱门原理是亚述人的杰作。亚述是两河流域的国家之一,亚述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民一样,面对着石料短缺的尴尬现实。他们想建宽敞的大房子,却找不到足够大的石头做天花板。通过冥思苦想和反复试验,聪明的亚述工匠终于想出了解决办法:用石头或砖块砌成拱形的天花板或门框。

盖房子可不像拼图那样简单。用水泥把石头或砖块粘成一个整体做天花板,这是不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设想?但是,亚述人的确做到了。

他们发现如果把石块或砖头按照“拱形”规律排列,就能按一定的弧线构成一个不易垮塌的整体。虽然石块或砖受地球重力影响会向下坠落,但按拱形原理排列后,物体之间会相互挤压,从而紧密地粘在一起。只要拱形结构两边的墙体足够坚固,拱形的顶部便会稳稳当当的留在高处。

如果你对这种原理表示怀疑,不妨跟随我做一个简单的实验:首先准备十多本书,将这些书一本挨着一本放好,然后两手使劲挤压这一排书的两端。只要力量合适,书会从中部朝上拱起,但不会掉下来,只要把手一松,这个简易的拱形就会垮塌。因此,必须把墙壁建得非常结实,才能保证石拱结构的坚固。

运用拱形原理,不仅能砌门框,还能修屋顶。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用数块体积不大的石块或砖块也能修建一个巨大的拱形房顶,这些屋顶非常有特色,像一个倒扣的碗,当然,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半个倒扣在墙壁上的西瓜,不过,我们抬头时只能看到黑黝黝的房顶,可看不到鲜红可口的瓜瓤。

为了更加保险,还可以搭建架子用来支撑上面的石头。一般可以使用临时搭的半圆形木架,放到两面墙的中间,工匠将石头顺着半圆形的架子摆放,从两边开始,逐渐砌到圆顶,屋顶上最顶端的石头叫“拱心石”。只有等拱心石放上去之后,拱门才不会倒,支架也可以被移走了。但是,亚述稀缺木材,木料少到不够做木架,因此,他们盖的拱门或拱顶也不多。直到一千多年以后,这种建造方式才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