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金字塔至今能屹立不倒,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材质都是石头,另一方面是因为锥形结构最稳固。但是两河流域各国建造的神庙和宫殿现在已经全部化做泥土,成了荒草丛生的土堆,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倒退几千年,当时的亚述人哪里想象得到他们富饶的国家竟然连废墟都没留下呢。
【涂鸦墙】——巴比伦塔
《圣经》里曾提到过,在两河流域经历了一次大洪水的洗劫后,劫后余生的巴比伦人为在下一次洪水中保全性命,建了一座叫“巴比伦塔”的高塔。
从外形上看,巴比伦塔就像是用几块大方块自下而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垒好的阶梯,各层之间用斜坡做通道。因为巴比伦人把“7”视为幸运数,所以巴比伦塔共有7层,每层土台又表示一个星球,最高层象征太阳,所以被装饰成金黄色,下一层象征月亮,用银白色装饰,余下的土台根据各自所代表的行星,拥有不一样的色彩。
第四回 完美的帕特农神庙
当你的作业本上出现错误时,橡皮一定会第一时间跑出来解决问题;如果你画的画或刻的雕塑不好看,把它丢在一边重新重新开始就好。看起来似乎大多数错误都有办法弥补,不过,如果一座高大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出了问题,就没这么容易解决了。
建筑的缺陷就像人身体上的缺陷一样,很难掩饰,只要瑕疵存在,就不可避免地会被发现。而且建筑物也跟人一样,很少能实现完美无缺。
但是,你相信吗?世界上真得有一座近乎完美的建筑物,虽然它已经是一位脸上布满褶皱的老妪,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这就是古希腊人为供奉智慧女神雅典娜·帕特农而修建的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神庙位于今天希腊雅典卫城里的一座小山上。这座建筑早已残缺不全,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虔诚的膜拜。透过依然耸立的柱廊,还能领略到堪称全世界最别致的建筑物的面貌。
古希腊神庙与古埃及神庙在建筑风格上有所不同,后者注重追求权力的威严感,显得较为冷峻、沉重;而前者则以优雅、高贵的风格为主。古希腊神庙的造型一般简洁自然,墙体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壁画,既有装饰性很强的各式花纹,又有故事性很强的诸如打仗、狩猎之类的生活场面。
帕特农神庙的柱子采用的是“多立克式”造型,这是古希腊一个部落的名字。多立克式的柱子和多立克式的建筑十分坚固,像屹立风中不屈不挠的勇士,也被称作“男性柱”。希腊现存很多多立克式建筑,帕特农神庙最具代表性。
古希腊建筑像一位传统的老者,风格朴实,去除了繁复的装修,只剩中规中矩的简约之美。多立克式建筑秉持着这种风格,不像爱美女人的帽子或衣服那样变来变去。只要简单介绍一下这种建筑的特点,你就能轻松地辨别出它们。
多立克式建筑一般也有一个阶梯状的底座,但不是那种用泥砖堆好再在表面嵌上石膏板的平台,而是用大理石砌成的。多立克式圆柱直接建在平台上,没有柱基,柱身像树干一样自上而下逐步变粗。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柱子不是完全竖直的,而是呈现凸肚状,中间部分略微突起,像一个腹肌练得恰到好处的壮小伙。
部分现代建筑师认为,如果多立克式柱子隆起的弧度再加大一点,视觉效果可能更好。我并不赞同他们的观点,这甚至让我想起有的人生病后,明明医生嘱咐吃一片药就能解决问题,但他却偏要吃两片药,自以为这样就能更快痊愈。所谓过犹不及,帕特农神庙的柱子凸起弧度恰到好处,如果弧度变大,恐怕柱子就会从肌肉结实的青年变成挺着啤酒肚的中年壮汉了。
多立克式柱子的柱身上还刻着匀称的纵向凹槽,使柱子显得纤细而不单调。工匠们在坚硬的大理石上凿刻凹槽时,不能有半点马虎,否则一丁点的瑕疵都会永远留在上面,这项工程的艰巨性不难想象。
柱子的顶部是由一个形似方块的石头修砌成的,像托盘一样,不过里面并没有盛放新鲜可口的水果,而是托举着世间最纯净的阳光,有些“托盘”上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像在朝太阳神致敬。
柱子底部以石头砌成的圆台为底座,上面刻着横向凹槽,使整根柱子显得更加修长。
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改进帕特农神庙的多立克式柱子,希望能使其更加完美,但所有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因为任何对原初形式的改变都会影响它的美感。
第一次看到帕特农神庙的画像时,我还是个孩子。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盯着挂在教室墙上的帕特农神庙画像,却不知道它的名字。后来,我实在忍不住,便向老师求助。年轻的老师微笑着告诉我:“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房子。”
“什么!”她的回答真让人惊讶,“这样破旧的房子,到底美在哪呢?”
老师漫不经心地说道:“你当然发现不了。”
这句话让我很难受。我本想和她好好理论一番,但她显然懒得和我辩论,她只是说:“等你长大之后,就全明白了。”
老师并不认可我的鉴赏能力,我很不甘心。为了找出帕特农神庙不美的证据,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却与我的初衷正好相反。如果把我的期望比作一辆朝东奔跑的列车,我却一日日不辞辛苦地朝西而行,还自以为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呢。
二十八年后,我终于站在了帕特农神庙的跟前。仰望着这座在蓝天映衬下高耸的多力克式建筑,我激动不已,为之震撼。然而,身旁一位白发苍苍的游客的嘟囔声突然闯入了我的耳朵:“这片破墙哪里好看呀!”我差点脱口而出:“你当然发现不了。”小时候的记忆瞬间涌入脑海,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看来,再小的孩子都能轻松地分出人的相貌的美丑,但再见多识广的老人也未必能分辨出一栋建筑的美观与否。所以,欣赏建筑靠得不是年龄,而是发现美的“好眼力”。
【涂鸦墙】——会骗人的眼睛
古希腊建筑师并不完全信任铅锤或水平尺等精准的仪器助手。因为,人类的眼睛也是个爱搞恶作剧的小骗子,柱子明明是笔直的,看上去却两头大中间小,地面绝对接近水平,但中间偏偏像塌下去了一样,这就是视觉误差在作怪。
视觉误差是一种不能改变的生理现象,于是,古希腊建筑师只能给帕特农神庙动手术,来“矫正”人们的视觉。具体的做法,就是将直线变成凸起的曲线或者略微向内倾斜,结果导致帕特农神庙里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直线,但人们却偏偏看不出任何弧度。用曲线打造一个直线构成的世界,这是帕特农神庙能得到各国建筑师认可的重要原因。
第五回 有性别的建筑
在流传千年的古希腊神话中,不难感受到古希腊人的智慧和浪漫。他们以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为主食,配上千奇百怪的想象作为配餐,再用极其敏锐和别致的审美观酿成美酒,为人类文明献上了一桌美味大餐。
古希腊人非常有趣,他们时而像一位严肃庄重的老者,保持着长者特有的矜持和淡定,譬如他们的建筑风格遵循中规中矩的朴实;时而又像一个诙谐不羁的少年,不时吐露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比如,在古希腊人的眼里,建筑也有性别之分。
在耶稣出世前100年的古希腊,有一位名叫维特鲁威的建筑师。维特鲁认为有一种“爱奥尼亚式” 柱子的性别是女性,柱头上的波浪形雕塑像当时妇女梳的头型,柱身的凹槽是女人连衣裙上的褶皱,柱基则是女人的脚丫。
这种柱子最早出现于爱奥尼亚——希腊在小亚细亚建立的一处殖民地,并因此而得名。但是,最漂亮的爱奥尼亚式建筑并不在它的诞生地,而是在雅典卫城附近的厄瑞克忒翁神庙,距离我们之前提到的帕特农神庙很近。
据说,厄瑞克忒翁是古雅典城邦的一位君主,人们为表彰他的功绩建立了这座神庙。帕特农神庙是一座为纪念女神雅典娜而建的男性建筑,厄瑞克忒翁神庙刚好相反,是为纪念男人而建的女性建筑。
在厄瑞克忒翁神庙里不仅有象征女性的爱奥尼亚柱子,还有真正的女性雕塑,即女神柱。神庙有三面由爱奥尼亚式柱子支撑,余下的一面有六根巨大的女性雕像石柱,被称为女神柱廊。传说这些女神柱的原型是卡律埃战俘,用头顶着屋顶而永远不能动弹,这被视为是对俘虏的惩罚。
座落于希腊古城爱菲索斯的阿提密斯神殿也是一座爱奥尼亚式建筑。
阿提密斯是月亮和狩猎女神,是众神之王宙斯和利托的女儿,也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孪生妹妹。在埃及,她相当于工艺与魔法之神“埃西丝”,罗马人喜欢称她为戴安娜。《圣经》中记载,圣保罗在宣扬基督教时认为戴安娜女神和基督教不相干,斥责她是异端,这引起当地人的不满,他们愤怒的情绪像火山喷发的岩浆一样灼热,大声高呼着:“戴安娜女神万岁!戴安娜女神万岁!”
可惜,这座美轮美奂的神殿经过了七次重建,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被毁灭的命运。
如果你想实地欣赏爱奥尼亚式建筑,不必千里迢迢跑到希腊去,身边应该就有。但是,你必须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因为现在很多建筑都不是纯粹的爱奥尼亚式,大多是混合型的,也就是说由几种不同风格混合而成。例如小孩子们爱吃的甜品往往是牛奶、砂糖、巧克力、水果等多种美食调合而成。
在实地考察中,你还可以留心数一数多立克式建筑和爱奥尼亚式建筑的数量,最后你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的建筑师们更偏爱把后一种建筑风格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呢。
【涂鸦墙】——阿提密斯神殿的消失
阿提密斯神殿于公元前550年开始兴建,历时20年才竣工。这座神殿由127根石柱支撑,并配有黄金、白银、青铜、象牙等浮雕装饰,可谓当时最庞大、最华丽的建筑群。
还没等到人们为它庆祝200岁的生日,公元前356年,阿提密斯神殿被希腊人希洛托勒多斯烧毁了。当地人不忍让这座神殿消失,时过不久就动工重建了这座建筑。据说为了再现阿提密斯神殿的宏伟,全国妇女变卖珠宝首饰充作建筑费用。
但是,到了公元五世纪前期,狂热的基督教徒、东罗马皇帝奥德修斯二世下令再次焚烧神殿。从此阿提密丝神殿就再没被重建起来,遗憾地消失了。
第六回 花样百出的柱子
就像没人喜欢一直穿同种款式的衣服,建筑师也不愿意一再重复其他建筑的造型。爱美的女士如果想知道最新流行的服装款式,那就出发去巴黎吧;热衷于创新的建筑师如果想设计出外形新颖的柱子,恐怕需要穿过时光隧道到古希腊走一趟。要知道,早在几千年前,古希腊人就创造出了造型各异、花样百出的柱子。
在描述那些柱子之前,我要先讲一个故事。
在古希腊城邦科林斯的一座村庄里,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不幸夭折了。家人强忍悲痛,将她埋葬在墓地里。按照当地习俗,她的家人在墓前放了一个装着玩具的石篮,并用石板盖好。不久之后,一棵蓟花树从石篮下冒出了枝桠,并很快蓬勃生长起来,没过几天,蓟花树的枝蔓就曲曲弯弯地盘绕在石篮上了,冷冰冰的石篮好像被覆盖上了一层柔软的绿毯。一名建筑师路过这里时,恰好看见了这个情景,便突发奇想按树枝盘绕石篮的模样凿了一个大理石柱头,安放在爱奥尼亚式柱子顶上。
这便是科林斯式柱子的由来。这种柱子其实是爱奥尼亚式柱子的变体,只是柱头发生了变化。科林斯式柱头的四周雕刻着互相盘绕的茛苕叶,茛苕是希腊当地的一种蓟属植物,柱头下的各边还有翻涌的花纹,既像海水打在礁石上碰撞起的串串海浪,又像木匠刨木头时产生的刨花,但是它和爱奥尼亚式柱头上的波形图案不尽相同,科林斯式柱头的花纹按对角线分布,爱奥尼亚式柱头上的花纹按水平方向排列,很像卷曲的五音符。
有人觉得科林斯式柱子比多立克式和爱奥尼亚式的柱子更美,但多数人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前者的缺陷就是过于张扬——石柱上能长出“树叶”,多么得匪夷所思!所以,虽然古希腊人发明了科林斯式柱子,但他们很少使用。
古希腊知名的建筑都建在比公元前300年更早的年代,此后古希腊再没有出现过杰出的建筑家。从铺开的世界地图上可以知道,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是一个半岛国家,它的邻居是看看上去像一只靴子的意大利。当古希腊大权旁落后,意大利的首都罗马成了新的世界之都。
古罗马人不仅从古希腊人手里抢过了权力和地位,还继承并开拓了他们的文明和科技。在建筑方面,古罗马人更中意科林斯式的柱子,还把爱奥尼亚式柱子和科林斯式柱子的特征混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柱头上既有刻奥尼亚式波浪形花纹,也有科林斯式茛苕叶的混合型柱子。
古罗马人还改良了多立克式柱子。他们在柱身下修了基座,而去掉了柱身上的凹槽和柱头上类似托盘的装饰,并将其改名为托斯卡纳式柱子。
除了改进前人的成就,古罗马人还更新了古希腊人的建筑图纸。他们发明了一种依附在墙壁上、只露出半个柱身的壁柱,像羞涩而好奇的小姑娘,一边躲在墙后一边探着半个身子四处张望,人们给这种羞涩的建筑起名叫做“半露柱”;另外,还有一种柱子全藏在墙壁里,只露出方形底座。
之前,我们曾介绍过亚述人的专利——拱形结构,古罗马人对此也进行了改进。
因为亚述人的木头和石块都很稀少,因此他们建的拱形结构非常有限,也从来没有尝试过把拱和石柱连在一起。古罗马人踩着亚述人的肩膀,第一次成功地用拱形结构连接起了两根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