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不理财,30年后你怎么养活自己
5294200000013

第13章 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高学历并不代表财富

黄奕翔的一生说是伟大,又觉得可悲。他一个人留在家中没日没夜地加班工作,每到月底还要把大部分的辛苦所得大部分寄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和孩子,自己只留下了仅够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原来他们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虽然家里并不是很富裕,但还是咬咬牙把孩子送去了国外。由于孩子的年龄还小,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家里人又不放心,于是,只能把妻子也送了过去。这样,就留他孤单一个人生活在国内。

前段时间,邻居有事去找他,发现他竟然已经死在家中很多天了。由于没有其他的家人在一起生活,致使他死后很多天都没有人知道。

黄奕翔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都投资到孩子的教育上,但是这样做值得吗?这就是对子女负责的教育投资吗?

现在有很多的家庭也是一样,毫无保留地将家里的一切全部投入到子女教育中,期望自己孩子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出人头地,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当然,更多人这样投资的目的还是希望自己以后年纪大了能够和子女住在一起,但是,这么做真的是为子女好吗?子女希望父母这么做吗?

一般外国人在子女高中毕业后就不再向子女提供经济支持,这些孩子需要自己打工来赚取生活费,通过贷款来筹集学费,大学毕业后需要工作5年来偿还学费贷款。这样一来,父母不干涉子女的人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也很低。

在中国,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俨然已经占据了首位,教育消费不断创新高,甚至超过了养老和住房。其实与其倾尽全力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不如让自己的退休生活不成为子女的负担。但是,大部分的家长都会为孩子获得很好的学历不惜血本,拼了命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由此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著名经济学家温元凯近年来对中国674名资产l亿元以上的富翁进行了研究,研究证明学历与财富无必然关系。在温元凯调查的523名富豪中,只有小学文凭的有27人,中学文凭l75人,大学文化227人。温元凯说,尽管有些富翁是大学学历,但实际文凭并不过硬。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凭与财富无关,在一些情况下,学历甚至会阻碍人成功。

学历只是一张纸,高学历不代表财富,更不代表成功,只有学历没有能力照样难成大事。学历仅仅是块敲门砖,有学历并不等于有能力。对高学历崇拜,对无学历轻慢是不理智的。财富从来不问出身,人人都可成为富翁。比赚钱更重要的是找自己赚钱的动力;已经失去的不妨让它失去,至少不再耽于幻想。

学历,只能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准和文化素养的证明,它和创富的能力不能成正比。可以肯定的是,挣钱多少不一定与高学历有直接关系,许多没学历的人士也能成功,也能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高学历的人一无所成的大有人在,低学历的人挣大钱的例子比比皆是。

广东省某内衣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只有高中文化,在一家内衣厂打工度过了几年时间,而如今她却成了资产上亿的内衣大王。如果说学历是在大学里取得的,那么悟性则是从社会上练就的;如果说知识是从书本上得来的,那么智慧则是从实践历练中获得的。大学与社会毕竟存在差距,所以学历高不等于创富的财商高。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倾尽我们的所有让孩子去最好的学校读书,只要孩子们过得快乐就行。毕竟,学历的高低并不是获取财富能力的高低,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砸到孩子的学历上。让孩子拥有一个不能获取财富的高学历,还不如从小教孩子学财来得实用。

不要把孩子当木偶

中国传统的教育里,孩子是不能接触钱的,我们不少人大概到了成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每月工资是多少。可是,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商品社会,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金钱打交道。对每个家庭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协调欲望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培养一个经济上有责任感的孩子,是一个新的课题。

有一次,廖小姐把3元钱交给她的女儿,并告诉她:“这是你一天的费用,你想买什么,自己看着办吧。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向爸妈要了。”女儿说可以。一天下来,女儿还剩下1块钱。

廖小姐问她:“你为什么还留下1元呢?”女儿回答说:“妈妈,你一天只给我3块钱,我最多只能用3块钱,但是要是有一天我要买一样东西超过3块钱的,怎么办呢?所以在我用不着那么多的时候,我要省下一些,以后我就可以买3块钱以上的东西了。”

廖小姐于是明白,不管对于大人还是孩子,只有钱的所有权归于自己,才会认识到钱的价值,才能产生消费有效需求。

发现这个秘密之后,廖小姐便把给钱的周期加长,周期从一天改为一周,然后再改为一个月……

我国自古以来重文轻商,不少父母觉得过早让孩子接触货币和金融问题可能让他们染上一身“铜臭”,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但是,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他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 ,从短期效果来看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他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将来拥有可靠的立身之本。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父母让孩子学会掌控零花钱

根据孩子的年龄给他一定数量的零花钱,让孩子在掌控自己零花钱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在孩子掌控自己零花钱的过程中,父母无需直接干预,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父母也没有必要呵斥训导他,让他自己体验他的错误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就行了。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自己理财的实践中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2.办个家庭小银行

每年的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办个家庭小银行是教会孩子理财的好主意。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个储蓄罐,将孩子的压岁钱存起来,如果金额比较大,还可以吧压岁钱直接存入银行,并简单告诉孩子存款发生变化的情况,让孩子通过这些增长的数字明白储蓄的概念。如果孩子要买零食与玩具,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储蓄金额自行决定。此外,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在现在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存钱的习惯会使孩子懂得珍视自己劳动所得。

3.提供模拟成人生活开支的训练

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算账,让他明白家里的钱是怎花出去的,同时也可以象征性地让孩子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一些家具小用品,以帮助孩子了解该如何掌管家庭“财政”。

4.给家人买礼物

给家人买礼物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成人后不可缺少的一项开支。5~6岁的孩子就可以鼓励他们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挑选一件礼物,并通过挑选礼物,让孩子了解该如何挑选礼物,如何付费,为他将来自己理财持家增长经验。

5.为自己准备学费

快6岁的孩子就要进学校了。学校对孩子来说是个新奇而充满诱惑的地方。让孩子讲压岁钱存起来购买文具或者充当学费,当孩子背上小书包上学那天,他就能体验到自己赚学费的自豪感。

为将来保个险为孩子买个保险,告诉孩子保险的意义,让他逐渐明白他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花不花孩子的零花钱或者压岁钱无所谓,孩子里不理解也无所谓,经常向孩子说说这些事情,父母就可以不着痕迹地给孩子灌输一些理财观念。对孩子的未来势必产生重大的影响。

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沃尔玛集团的华顿家族已逝的董事长山姆·华顿奉行的财富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劳动让人有价值”。老华顿从来不给孩子们零花钱,他的4个孩子很小就开始打工,在商店里擦地板,帮助修补仓库的房顶,晚上帮助装卸简单的货物,老华顿则根据一般工人的标准付给他们工资。

现任沃尔玛掌门人罗布森·华顿说:“这些儿时的锻炼让我喜欢自力更生的感觉!”

正确的财富教育才是对抗童年富裕病毒蔓延的良方。少给遗产只是消极的做法,父母真正要做的是教会孩子自力更生。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尔思提出现代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具有三大财富能力: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这些能力背后最重要的思维是对自己负责,自主解决问题,自力更生。当孩子自己能够在商场独当一面时,甚至于你给他钱他都不会要——“我要靠自己来挣”。

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父母都会给些零用钱,逢年过节也会从长辈手中拿到不少的红包,可是父母通常都会将孩子好不容易存下的零用钱或是长辈送的红包,用“爸妈替你存下来”的借口,全数收回去,这反而会造成孩子一拿到钱就赶快花掉的坏习惯,因为他们会认为存下来只会被大人“没收”。

理财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孩子花自己的钱。孩子开始有零用钱之后,就要让他学习如何花自己的钱,这样他们才会懂得珍惜金钱。可以和孩子协商,如果是学费、教材费用或是全家一起的花费,就由父母出钱,但如果是自己想买的玩具、出游时的纪念品、朋友的生日礼物等,则要让他们自己付钱,因为若是别人付账,就容易流于滥花、浪费的情况。

只要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理财方式,加上秉持上述这些原则,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去干涉孩子的理财细节,那么,孩子便可以从中学习一辈子受用的金钱价值观,轻易借由理财就能致富。

教育孩子理财,避免自己被“啃”

“养儿防老”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子女不“啃”父母已经是万幸,就不要再奢望子女来养父母。可以说孩子长大成年后待在家里啃老,是父母的凄凉,更是孩子的悲哀。因此,父母要拒绝孩子啃老,应从小教育孩子理财,让他主动承担起责任工作赚钱,孝顺父母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谓“给孩子鱼吃,不如给孩子钓竿”,毕竟再多的钱,都有被花光的一天,可是懂得理财,就可以使有限的资产不断累积。而正确的理财观念必须从小养成,对于孩子来说,这才是父母给他们的最有价值的财产。

如果孩子已经上学,我们可以“放权”,将部分压岁钱交给他自己打理,同时引导其制订简单的开销计划。建立消费小账本,明白货比三家等消费常识,鼓励其根据自己的需求添置学习用品、购买课外读物;或者和孩子商量用压岁钱缴学费书费,让他从“自食其力”中受到鼓舞,并且能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对于有购买电脑等正当大额消费愿望的孩子,可以利用压岁钱,家长再适当补贴,帮孩子实现梦想,让他们明白“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道理。这样时间长了,父母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没有了,俨然一个会科学消费的“小大人”。

在明明5周岁生日那天,妈妈买了一个储蓄罐和一个小本子送给他。妈妈给了他10元钱,对他说:“你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从今天开始妈妈会每个星期给你2元钱,因为今天是你的生日,所以妈妈给了你10元。你把妈妈给你的钱存进储蓄罐里,然后记在小本子上。你可以把你的钱全部存起来,也可以买你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是每次买好东西后也要记在这个小本子上,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

“知道了,妈妈。”明明很高兴地收下了礼物。每次妈妈和明明出去逛街,妈妈都会提醒明明带上他的零用钱出去,可是每次明明都不肯带,小家伙想把自己的零花钱都存下,让妈妈付账。妈妈想:能存钱固然好,可是不会花钱就学不会合理地消费呀。于是,在以后逛街的日子中,他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妈妈就不会帮他买了,一定要叫他自己付钱。他如果没有带钱,妈妈就借给他。然后回家让他还给妈妈。明明现在学会在买东西以前总是反复考虑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了。

如今孩子们的物质要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家长们就算自己勒紧裤带,仍会给小孩足够的零用钱,就算自己过得“抠门”一点,也要把最好的全给孩子。

然而,在爱孩子的同时,父母是否想过,过度爱孩子会在无意间害了孩子——物质生活太过丰裕,孩子就体会不到世事艰难的一面,就会形成错误的财富概念,甚至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理财。如果寄希望于孩子长大后再纠正他理财上的坏习惯,无疑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说到底,理财教育从孩童时代便开始才是最有用的。

一直以来,国外人很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即使孩子只有2~3岁,父母也会从学习认识货币的面额、了解货币有什么用途等方面着手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比如在美国等国家,父母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从3岁就开始了,他们把理财教育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目的是为了孩子接受赚钱、花钱、与人分享钱财、借钱和让钱增值等为主要内容的理财教育。

当孩子对金钱有了基本概念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给他们一个收入的来源,教他们运用自己的金钱和管理金钱的技巧。在第一次给孩子零用钱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他们说:“由于你已经长大了,所以从现在开始,当你去商场的时候,可以带着自己的钱,来买心中想要的糖果或东西,父母不再为你付款了!”然后可以每星期一次,带他们到商场实习用钱。对于小朋友来说,这将会是十分有趣的经历。

现在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频繁地接触金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消费观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样的形势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旧的理财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个人发展的要求了,家长应该教给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

教给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并不是简单地控制他们的零用钱,或者一切由父母代劳就可以做到的。就好像学游泳,最好的办法是将自己放在水里,只有这样,你才能最快地学会游泳,学会了游泳,你才可以遨游在江河湖海。所以,父母出去购物的时候带上孩子,让孩子亲自参与到购物活动当中,让他亲自体会该如何使用自己手中的,这才是最有效果的教孩子理财的方式。

总的来说,让孩子学理财的目的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能承担家庭责任的人、一个孝敬父母的人。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也可以在30年后,避免自己被“啃”。

让孩子这个暑假去打工

孩子理财不能像大人一样利用钱生钱的工具进行投资理财,那么,孩子想要理财,其生钱之道是什么呢?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孩子的生钱之道除了父母平时给的零花钱之外,就是过年时候得到的压岁钱。其实,这两种途径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被动的,想要让孩子理好财,就要让孩子有一个主动的生财之道——那就是打工。陈燕燕今年17岁,但是在她的银行账户里已经存下了5000多元的积蓄。这些钱并不是她伸手向父母要过来的,这是她通过每个暑假打工赚来的。

陈燕燕的家境并不是很差,家里有洋房,豪车,但是,她的父母都非常注重理财,从小就对她灌输理财的思想,所以,陈燕燕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有了理财的意识,那个时候,她总是把家里用过的废纸废瓶子收集起来,通过卖这些废品给自己赚取零用钱。初中之后,由于学习成绩很好,她自己又找了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去做家教,以此获得一些微薄的收入。中学之后,她就已经开始利用暑假去打工了。

在许多同龄人在逛街、K歌、上网打游戏中度过自己的暑假的时候,陈燕燕却选择了去工厂工作。她每天早上7点就出门,为了节省交通费,每天都骑自行车上班。每天早上8点上班,中午11点下班,午休1小时后继续工作至下午5点。工作内容听起来似乎挺简单,检验布匹,发现线头就剪掉,有污渍的洗掉。一天8小时,小陈跟搭档要翻检几十匹布。“一匹布大概八九十米吧,具体一天下来能翻多少匹,我也记不清楚,刚开始几天,下班的时候手都僵硬了,酸得要命。而且翻检的时候都需要全神贯注,因为是和别人配合的,稍微开会小差就跟不上了,一点也不比上课轻松。”

“一个小时4元的工资,一个暑假下来,我就赚到差不多2000元的工资,这样又可以给自己的银行账户里充钱了。”每当这样计算她的工钱的时候,陈燕燕都会特别开心。所以,每天都干一样的活,机械、枯燥,17岁的陈燕燕却动力十足。

从陈燕燕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让孩子暑假去打工,对他们的理财能力的培养确实有不错的效果。而且这也是一个孩子们不错的生财之道,看看陈燕燕,才17岁,就已经通过自己在假期时间打工赚来了5000多元的存款,这个成绩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错的。

也许在未成年阶段,学习是孩子的正职,但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孩子们仍然可以找到大量的时间在商海一试身手。就像上面提到的陈燕燕一样,在小学阶段,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品,以此换取零用钱;上了中学之后,她不仅在上学期间做家教,还在放假期间打工赚钱。可以说,孩子们的生财之道还是很多的。

孩子在12岁的时候就可以给别人看孩子、送报纸、表演节目,或者是在父母的办公室打下手;14岁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去别人的办公室打下手,或者在杂货店、商店、饭店、电影院、棒球场、游乐场或者加油站打工;16岁之后,除了那些危险性的职业,他们就可以在其他任何一个地点工作了。所以我们不用愁在暑假的时候找不到工作来赚钱。

如果可以,你也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创业的思想,指导他召集他的玩伴,创立一个可以让所有人都赚钱的生意。例如,给邻居割草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几元钱的收入,但是,你可以指导他把割草当做生意来做,让他做生意的发起者,而不是小雇员。当生意变成了他自己的之后,你就可以放手让他主宰一切。

其实,让孩子在暑假里去打工,除了让他们多了一个主动的生财之道之外,还能够让他们体会到“金钱来之不易”的道理,让他们在将来的理财生活中,能够更加珍惜金钱,自主建立起节俭的意识,就不会轻易挥霍金钱了。可以说,这是个一箭双雕的举措。

所以,为了让你的孩子能够早早学会理财,长大之后自食其力,过上不愁钱的富足生活,从这个暑假开始,就让他去打工,让他早日成为财务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