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的高潮低谷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国际投机者大量抛空泰铢,引起泰国金融体系波动。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贬值,东南亚其他国家相继受到冲击,货币相继贬值。10月以后,金融危机蔓延到韩国和日本,导致货币贬值、股市暴跌和大公司纷纷破产,连一向被称为是发展奇迹的亚洲四小龙也逃脱不了这场厄运。危机中,大多数东亚经济的货币和资产价值跌落了30%-40%,遭受打击最为严重的几个经济下跌得更为厉害。东亚地区的银行和企业陷入空前的财务困境。泰国、印尼和韩国不得不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 。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它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以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如就业率、物价水平、总产量等普遍的扩张或收缩为基本特征。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以分为萧条、复苏、繁荣、衰退几个阶段,其中最主要的两个阶段是衰退阶段和扩张阶段。繁荣,即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的阶段(高涨);衰退,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危机);萧条,即经济活动收缩或向下的阶段;复苏,即由萧条转向繁荣的过渡阶段。
经济周期的特征:
1.经济的波动性:经济周期或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最突出的表现是经济中的实际GDP对潜在GDP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的偏离。
2.共同运动性:用与同期产出的相关系数表示。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具有顺周期的特征。只有实际利率除外。
3.持久性: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周期的形式和持续时间是不规则的。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经济周期,也没有像测定行星或钟摆那样的精确公式可用来预测经济周期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相反,
下图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周期的情况。
从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波峰年分别是1978年(11.7%)、1984年(15.2%)、1992年(14.2%)和2007年(13%);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波谷年分别是1981年(5.2%)、1990年(3.8%)、1999年(7.6%)和2009年(假设2009年为本轮周期的波谷年,增长率为8%)。如果依据波峰年计算周期的长度,从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间,总共形成了3个经济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66年;若依据波谷年计算周期的长度,从1981年到2009年的28年间也形成了3个经济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33年。
从工业化到现在,世界经济呈现出具有规律性的周期变动已经历了五个长周期,即分别以“早期机械化”技术革命、“蒸汽动力和铁路”技术革命、“电力和重型工程”技术革命、“福特制和大生产”技术革命和“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衰退中,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陷入困境,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
经济周期可以通过很多重要的渠道影响到我们。例如,当产出上升时,找工作变得比较容易;当产出下滑时,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就会比较困难。
经济永远在繁荣和衰退之间循环,人们对于未来生活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到失望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雄心再起。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生产趋升,资金周转灵便。企业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 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疲软,订货不足,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企业在供、产、销和人、财、物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企业处于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中。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任何一分子,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 “经济大气候”的变化。 而作为政府部门,认识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规律和特征,有助于政府在制定扩张性或收缩性的经济政策以及进行政策转换时,增强预见性,避免滞后性。
食草动物是经济萧条惹的祸
2006年,日本著名社会评论家真深泽就用了一个特殊的词来形容日本年轻人:“食草动物”,或者叫“吃草的男人们”。
一本畅销书《食草类娘娘腔男人们正在改变日本》的作者Megumi Ushikubo说,至少有2/3年龄在20到34岁之间的日本男人被归类为“食草族”。她认为,“食草族”心态的形成是上世纪日本那些遵从陈规旧习、冷酷无情和工作狂们熏陶下的产物。
“食草族”们不但不愿去公司上班谋生,也不愿与同事们一起酗酒追逐漂亮女人了。他们很少工作,但却很追求个性服饰和化妆技巧,还经常与自己的母亲一起去购物。总部在东京的一家名为WishRoom的公司还专门卖男性胸罩,那些中年上班族就是老主顾。
许多观察家说,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反叛行为,他们的父亲是罪魁祸首。35岁以上的日本人在1990年前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生活得很愉快。很多人怀念那段时期能够轻松赚钱、随意花大把钞票的感觉。
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早期通货紧缩蔓延后,日本人的生活水准下降了。就业体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薪水低、福利少,而雇用率只有40%。
日本食草族男人的出现,既不是父亲的过错,也不是自身的过错,而是日本经济萧条的过错。从1956年起直到1990年日本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被称为日本经济神话。然而1990年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14年的明显衰退。
经济萧条是指长时期的高失业率、低产出、低投资、企业信心降低、价格下跌和企业普遍破产。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是衰退,它同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今天,衰退的精确定义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大萧条是以商业和普遍繁荣的衰退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状况。经济萧条,人们失业了,高薪水也不再存在,所以日本男人只能降低生活标准了。
经济萧条不仅导致食草族,而还极易导致极权主义。1929年经济大衰退导致极权主义在德国日本兴起,而且带给美、英、法等西方国家严重的失业及社会不稳定等问题,致使它们没有能力联合起来阻止极权国家的侵略行动。而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从而遏制了美国的***势力。正是由于上世纪的经验和教训,在遇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美国经济免于遭遇第二次大萧条,在平息此轮经济危机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大政府”的救助行为。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2008年年底经济危机爆发时,其严重程度几乎堪比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银行业危机:世界贸易、世界工业产值、全球股市等一系列指标下降速度赶上甚至超过了当时。但与“大萧条”时代所不同的是,在金融危机中,美国经济并未如当时一般直线下滑,而是在经历了糟糕的一年后逐渐开始触底。他认为,美国之所以免于重蹈“大萧条”覆辙,答案是政府在两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首先,在金融危机中,最关键的并非政府有所为,而是政府有所不为:与私人部门不同,联邦政府没有大幅缩减开支。尽管财政收入在经济收缩的时期大幅下降,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公职人员收入等都得到了应有的保障。而这些方面的支出都对下滑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成为政府的“自动稳定器”。而在“大萧条”时代,政府支出占GDP总量的比例则相对小得多。尽管危机时期的大笔财政支出会导致政府的财政赤字,但是从避免危机深化的角度来说,赤字反能成为一件好事。
其次,政府除了持续发挥其自身的稳定效用之外,还进一步采取措施稳定金融部门,为银行提供救助资金。尽管也许现行的银行救助计划的规模及形式等方面存在缺憾,但是如果没有采取此类措施,情况势必会更加糟糕。在应对本轮危机时,政府没有采取上个世纪30年代的放任不管、任由银行系统崩溃的态度,而这正是“大萧条”没有重现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美国政府在经济刺激计划方面进行了深刻思考,并付出了努力。据预测,如果没有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将有比现在多100万的美国人失去就业机会。正是经济刺激计划将美国经济从自由落体式下降的旋涡中拖了出来。
经济增长是政府的心愿
1980年R·里根与吉米·卡特竞选美国总统,争夺十分激烈,特别是经济问题是双方关注的重点。R·里根与吉米·卡特在电话辩论时说:“如果你的邻居失业了,说明美国经济在衰退,如果你的亲人失业了,说明经济在萧条,如果卡特失业了,说明美国经济要增长。”
经济增长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这个笑话的意思是,如果选民选择里根,他将保证经济增长。
与经济周期波动中产出的恢复性增长不同,经济增长在此来说是一个长期概念,其实质是潜在国民产出的增加或经济系统生产能力的增长。其次,经济增长也不同于“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衡量的是一个国家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
1.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2.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3.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总是处于选择的十字路口。政府具有重要的经济职能,其组织性和广泛的动员性都是市场力量所无法企及的。政府战略导致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世界“百年经济奇迹”现象的产生,与其说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不如说是政府战略、国家道路选择的差异。
2010年1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举行2010年全球经济预测报告发布会。预计美国经济2010年的增长率2.7%,高于此前增长1.5%的预测。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将迅速从全球经济衰退中复苏,平均经济增长率为8.4%,而中国经济增长率为10%。中国的经济复苏是可持续性的,中国经济在2011年仍将增长9.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报告中表示:“亚洲主要新兴经济体将引领全球经济的复苏。”除中国外,印度的经济也呈现强劲增长势头,预计2010年印度经济增长7.7%。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的日本2010年预计增长1.7%。该组织将中国2010年增长预测从去年9%上调到10%。该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兰彻在报告发布会上说:“中国的增长仍然部分基于强有力的财政刺激和信贷宽松。但中国私人部门需求恢复的前景看起来也非常不错。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复苏可以持续。”
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年均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但实际增长速度达到了11%。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
温家宝说:“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我们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就是要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部研究员张晓晶指出,0.5个百分点的下调幅度虽然不大,但却释放出了非同寻常的信号——今后五年中国将强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各国发展经验看,增速会适度放慢,结构调整会加快,”王小广说,“‘十二五’正是这样一个转折点。”他认为,过去中国是速度性的增长效应,今后就要谋求结构性的增长效应。只有这样,中国才可能规避一些国家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未来仍具备实现经济较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关键要通过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确保不出现大起大落。
通货膨胀的恶作剧
网上流传这样一则笑话:
有一天,格莱斯潘去见上帝了,一脸忧郁。
上帝慈祥的笑了:“艾伦,不要悲伤,天堂很需要你,这里的收支不平衡很久了......”
格林斯潘:“上帝,您误会了,我来不是求职而是有三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上帝宽容的笑了:说吧孩子
格林斯潘:上帝,我想提高油价,但是不想出现通货膨胀,我知道我不能,您能帮我实现吗?
上帝和蔼地笑了:我也不能。
格林斯潘: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我想提高电价,但必须避免通货膨胀,您能帮我实现吗?上帝
上帝皱了皱眉头,心想这孩子怎么了?当初经济学原理学的不是挺好的吗?于是摆了摆手:“孩子,我想这个问题不应该出自你的口中,可我还是愿意回答你,不能。”
格林斯潘忐忑了片刻,还是开口了:“我的上帝,有办法提高水价而通货不膨胀吗?”
上帝有些后悔:当初应该让撒旦来接待艾伦这孩子。上帝失望的看了看格林斯潘:“孩子,我现在就给你天堂的回程票,直接送你回哥大经济系,你需要重修当年的课程。”
这就是传说中的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通俗的说就是说流动中的钱多了,钱多了就不值钱,物价上涨了,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了。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水价、电价的提高其实质就是通货膨胀。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的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在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上涨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A: 我的月薪终于突破百万了
B: 我的也差不多了, 有九十几万
旁边一个卖菜的老大爷: 大白菜特价了, 1W3一斤 !
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其通货膨胀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在2009年2月,津巴布韦中央银行行长决定从其发行的巨额钞票上去掉12个零,这样一来,津巴布韦一万亿钞票相当于1元。此时,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百分之10亿,而一美元可兑换250万亿津巴布韦元。很多人笑言:在津巴布韦,人人都是“亿万富翁”。当然绝大部分人都不愿做这样的富翁!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也就是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那么一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会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呢?
首先是外贸顺差。因为外贸出口企业出口商品换回来的美元都要上交给央行,然后由政府返还人民币给企业,那么企业挣了很多的外汇,央行就得加印很多人民币给他们,纸币印得多了,但是国内商品流通量还是不变,那么就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其次,投资过热。在发展中国家,为了使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政府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那么就有可能印更多的纸币。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常是由经济运行总层面中出现的问题引起的。
其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有一类隐蔽的通货膨胀,就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政策,使通货膨胀并没有真正发生。但是,一旦政府接触或放松这种管制措施,经济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并不是给所有人都会带来伤害,通货膨胀也是财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对一部分是人有利,对一部分人是有弊:
1.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在通常情况下,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
2.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这是因为,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增长率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使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下降会使利润增加。利润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投资,这正是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以温和的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由。
3.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由于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尽管并不一定能保持原有的实际工资水平),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但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却减少了。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既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滞胀是可怕的噩梦
2011年3月7日,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的部分经济组和农业组联席会议会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听完报告后的总结发言中表示,“滞胀”就是通货膨胀没有管住,同时经济发展速度下来了,这是最坏的结果。
我们一定要努力避免,要使经济保持合理的速度,使结构得到调整,同时还能使就业、工人工资都得到改善,我们需要在这些复杂的关系当中走出一条光明的路,这就是我们今年宏观调控的难点。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或下降,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西方经济学家据此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呈同方向发生。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
滞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经济停滞,包括危机期间的生产下降和非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缓慢和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失业; 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这两种现象互相交织并发,贯穿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并成为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经济现象。西方经济学家把停滞(stagnation)和通货膨胀(inflation)两词合起来,构成停滞膨胀(stagflation)这一新概念,就表明两者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经济停滞(包括生产下降)和大量失业只是发生在经济周期的危机阶段和萧条阶段,与此同时发生的则是通货紧缩、物价跌落;而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则总是发生在高涨阶段,但在这个阶段里却没有经济停滞和大量失业,当时在经济周期的发展中,“滞”和“胀”是互相排斥的,二者并没有在周期的某一阶段里同时并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曾先后出现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例如,美国在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中,工业生产下降了13.5%,而消费物价却上涨了4.2%。意大利在不同程度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1973~1975年的危机以后,在70年代的后 5年中,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而通货膨胀比70年代前 5年更加严重。例如,美国1975年的消费物价上涨率为9.1%,而1980年则为13.5%,法国、意大利的物价上涨率也都超过了1975年。
但由于美、英等国坚持推行货币金融方面的紧缩政策,主要是控制货币发行量和提高利息率,从1981年起通货膨胀率开始下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厉以宁表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生的滞胀,使经济学家意识到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政策的局限性,而目前的中国,要对调控政策全盘考虑。当前执行的由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可行的,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是必要的。目前最迫切的问题还是让货币流量回归到合理的水平,这样有助于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胀。但一定要适度,适可而止,否则有可能出现滞胀。当经济增速降到6%就是“滞”。
曹操的通货紧缩思想
2010年,曹操墓是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但这件属于历史的大事也向我们呈现了曹操的经济学思想
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得到考古确认,河南省文物局在发布会上表示,这座位于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东汉大墓,有多项证据显示是曹操之墓。
而很多人则不相信,尽管高陵在曹的遗令中地理比较确凿,但千年来虽有小盗(而且主要是在1980年后),但大盗却并为过度注意,这主要是曹操的墓不起眼。相反,像藏宝浩大的秦始皇陵和乾陵(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则不断引发大盗的侵袭。清陵乾陵远有五代军阀温韬盗墓,近有军阀孙连仲滋扰,大盗不止。
这是因为曹操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观念,认为金银货币不能被死人“掠去”,而应用于当世之中。为了募集军饷而不增加税赋,他将盗前世帝王大臣古墓索取金银看作是一个重要途径,他甚至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专业化盗墓”,曹现场指挥,其中对刘秀墓的盗窃是一个经典事件。
这种金银珠宝规模宏大的陪葬,则会引发后世的通货紧缩,因为就像曹操所想那样,大量金银的沉淀不利于当下。事实上,武则天去世后十余年,发生该朝最为严重的“钱荒”。
曹操墓的发掘的不仅是文物,还有曹操的经济学思想。这也表明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注意到通货紧缩,而且治理通货紧缩了。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现象。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操寒酸的陵墓反而是他伟大经济思想的一次呈现。
购买力上升,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两季,即表示已出现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统统价格不能停顿的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很多人会认为,这不是正代表着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得到了实现吗?这是好事啊。其实不然。这就是通货紧缩,整体物价水平下降,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概念。
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短期和长期之分。适度的短期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因为,通货紧缩将促使长期利率下降,有利于企业投资改善设备,提高生产率。在适度通货紧缩状态下,经济扩张的时间可以延长而不会威胁经济的稳定。而且,如果通货紧缩是与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相联系的,则物价水平的下降与经济增长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因为物价的持续下降会使生产者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继而减少生产或停产;同时使债务人受损,继而影响生产和投资;生产投资减少会导致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加剧总需求不足。
通货紧缩是比通货膨胀更危险的敌人,通货紧缩通常被认为是经济衰退的先兆,严重的通货紧缩将会造成经济的大萧条,使经济发展倒退几十年,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复苏。难怪日本经济学家把曾经发生在日本的一场通货紧缩称为“可怕的通货紧缩幽灵”。很多经济学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通货紧缩对经济所造成的损害要比通货膨胀大得多。”
2010年5月4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警告说,日本式的通缩已初露端倪。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12日指出,2010年下半年直到2012年底,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低于政府确定的2%的目标;同时,英国经济的衰退程度比以前估计的严重,而且即使经济开始复苏,步伐也将是缓慢的。
2010年6月英国通胀水平达到了1.8%,低于5月的2.2%,创下自2007年9月以来的最低纪录。英国央行同时预计,通货膨胀率还可能暂时跌破1%。这一报告也显示,英国经济正面临陷入通缩的风险。
一般而言,要治理通货紧缩,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调整政府收支结构。就是要在加大支出力度的基础上,既要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又要增加有效供给。而通货紧缩既然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治理通货紧缩,也就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以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作为中央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和引导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在通货紧缩时期,一般要降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社会主体手中买进政府债券,同时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鼓励商业银行扩张信用,从而增加货币供给。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是治理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政策措施。
1.宽松货币政策。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为阻止经济进一步下滑,2008年12月16日美联储决定将利率水平从1%下调到了零至0.25%这个范围。这一降息幅度大于很多分析人士预期的0.5个百分点,联邦基金利率降到历史最低点。
2.宽松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3.调整经济结构。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如发展新能源汽车等。
4.增加人民信心。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在通货紧缩时期,温总理反复强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5.完善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比如,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能维持原有的收入,那么物价的下降将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很多情况下企业会因利润下降被迫降薪或裁员。
泡沫经济:繁荣背后的深层危机
下面是世界各国的泡沫经济:
17世纪 荷兰发生郁金香泡沫经济。
17世纪 江户川时代的元禄泡沫经济。
18世纪 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经济(南海泡沫事件)。这次事件成为泡沫经济的语源。
20世纪20年代 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大量欧洲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国股价飞涨。之后黑色星期二爆发,美国泡沫经济破裂,导致世界性恐慌。
1980年代 日本泡沫经济
1994年 墨西哥为主的中南美洲泡沫经济
1997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9年 —2000年 美国因特网泡沫经济
2003年 美国为主的全球房地产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
最早的泡沫经济可追溯至1720年发生在英国的“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当时南海公司在英国政府的授权下垄断了对西班牙的贸易权,对外鼓吹其利润的高速增长,从而引发了对南海股票的空前热潮。由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经过一段时间,其股价迅速下跌,犹如泡沫那样迅速膨胀又迅速破灭。
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得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得以形成具有以下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宏观环境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
泡沫经济都是发生在国家对银根放得比较松,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阶段,社会经济表面上呈现一片繁荣,给泡沫经济提供了炒作的资金来源。一些手中握有资金的企业和个人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些资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是泡沫经济成长的社会基础。
第二,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
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约束,关键是对促进经济泡沫成长的各种投机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但到目前为止,社会还缺乏这种监控的手段。这种投机活动发生在投机当事人之间,是两两交易活动,没有一个中介机构能去监控它。作为投机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货款支付活动,更没有一个监控机制。
第三,金融系统对房地产领域的过度放纵。
过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剧资金过剩,助长泡沫膨胀;大批公共工程上马增加了对土地需求,进一步刺激地价上涨,各种因素叠加共振,使地价房价飞涨。宽松的房贷条件和政府失察,最终成为压垮这些“诞生经济奇迹”国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一本反映日本泡沫经济的书中,讲了一件真实的事。唱红了《北国之春》的日本男歌星千昌夫,准备操办婚事时,银行职员上门了。当时,富裕的日本人都流行到夏威夷结婚,但那里还没有专门面向日本人的酒店。银行的人对千昌夫说:“你应该去夏威夷投资建个酒店。”千昌夫问:“你能借多少?”银行说:“1000亿(日元)。”千昌夫傻了:“我从来没想到过要借这么多钱。”银行就说:“不,我们一定要借给你1000亿,不要任何担保。”1000亿就这样借给了千昌夫。这还没完,第二家银行又来了:“听说您要在夏威夷建酒店?你应该再建个高尔夫球场。”结果,千昌夫名下的贷款总额达到了5000亿日元。
进入1990年,这场人类经济史上最大的泡沫经济终于破灭,股价房价暴跌,大量账面资产化为乌有,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屡创新高,财政恶化,日本经济陷入长达10多年的低迷状态。
西方谚语说:“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股票市场和土地市场热得发狂。从1985年年底到1989年年底的4年里,日本股票总市值涨了3倍。土地价格也是接连翻番,到1990年,日本土地总市值是美国土地总市值的5倍,而美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两个市场不断上演着一夜暴富的神话,眼红的人们不断涌进市场,许多企业也无心做实业,纷纷干起了炒股和炒地的行当——全社会都为之疯狂。但泡沫,在1990年3月开始破灭。
灾难与幸福是如此靠近。正当人们还在陶醉之时,从1990年开始,股票价格和土地价格像自由落体一般往下猛掉,许多人的财富转眼间就成了过眼云烟,上万家企业迅速关门倒闭。两个市场的暴跌带来数千亿美元的坏账,仅1995年1月至11月就有36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倒闭,当年爆发剧烈的挤兑风潮。
日本当年经济崩溃的原因并非允许日元升值,而是其长期严重压低日元汇率。其次,日本在推行强势日元的同时,实行过度宽松货币政策,这才酿成了金融领域的严重泡沫问题。
由此可见,中国应该从日本身上学到两点。一是尽快允许人民币升值,且应该逐步升值,而非骤然大幅升值;二是货币政策不应该太过宽松。三是避免土地、房价的过快上涨。
思考:为什么经济既怕冷又怕热
2004年4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11.6%;第三产业增长7.7%。中国经济在去年增长9.1%的基础上继续高位运行。
公布的各项数据中,43%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特别引人注目,尤其在前两个月投资增长53%,创1994年以来同期最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造成主要原材料、能源、运输等“瓶颈”约束加剧和价格上涨压力加大。2003年中国经济在遭受非典的打击后仍然能够保持9.1%的高速度让全世界都张大了嘴巴。200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43%。“中国经济就像一辆下坡的高速大巴!”《金融时报》专栏专家詹姆斯·金这样描述他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惊讶。
在这个阶段,经济学界曾经就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双方分别为主张已经过热的吴敬琏、樊钢、林毅夫和主张不过热的厉以宁、萧灼基、胡祖六等。
所谓经济过热,是指市场供给发展的速度与市场需求发展速度不成比例。经济过热可以分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和“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由于居民消费旺盛而导致的经济过热称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亦即“过度投资”,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第一,投资项目完工后,生产的产品没有预期的市场需求,产品大量堆积,资金无法收回,导致生产资料的严重浪费。在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指的是投资相对市场需求过度。
第二,投资规模铺开的过大,以至于超过了财力负担能力,使得投资不能按预定计划完成,无法形成预期的生产能力。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是投资规模相对于财力负担的过度。
所谓经济过冷,就是经济不景气。例如2008年,农民工返乡,沿海企业一些倒闭,招聘会不再热火。过冷的领域怎么办? 那就是把需求鼓动起来,如家电下乡、小汽车优惠税率等。
经济过热很危险,经济过冷也许更危险,因为过热寓含危险,而过冷本身就是危险。所以,既要防止经济过热,又要防止经济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