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简介】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官至端明殿学士。著有《演山先生文集》,其词明丽清澈,结为《演山词》。
减字木兰花(红旗高举)
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赏析】
以词体表现民间竞渡龙舟的风俗,黄裳这首《减字木兰花》开风气之先。词人通过对龙舟竞赛场景的细致描写,使词作一脱柔媚明丽的格调,显得威武豪壮,热闹生动。龙舟竞赛本是端午节的习俗,后发展成不局限于节日可随时举办的民间活动。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开篇以“高举”、“飞出”两个动词表现龙舟赛开场的景象,渲染出紧张激烈的赛场气氛。“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写每条龙舟上的人都擂鼓欢呼,声达云霄,如同轰响的“春雷”一样震人心魄。划船人士气高涨,他们将小舟划得飞快,使它“直破烟波”,像离弦的箭一样前进。“远远回”指的是龙舟到达目的地后再折返回来。
上阕以逼近龙舟的特写,详细记录了龙舟从出发到加速再折回的过程,其间数艘船争渡的激烈气氛,以及船上人高涨的气势,无不清晰呈现。
下阕转写周围人群“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震”字准确重现了万人呼声雷动的场景,可见此时已有龙舟胜利抵达终点,所以围观的人群才爆发了震天动地的欢呼。“惊退”的主语并非围观者,而是参加比赛的人,他们争相竞渡的豪气,能“惊退”万人。词人以豪语抒豪情,相得益彰。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衔”字写活了龙舟夺胜的姿态。“金碧楼”与前文中“红旗”、“杨柳”、“烟波”等意象,共同在视觉上丰富了整幅画面。“第一归”呼应“竞渡”主题,对首句“飞出深深杨柳渚”进行了完美的收结。
由比赛始至比赛终,全词结构完整,场面宏阔,对龙舟赛的描写简练而精彩,在当时流传颇广。
【大师导读】
公以文章鸣于世……其他所作,时得方外之致,飘飘然出尘物表。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兼众体而有之。
——宋·王悦《演山集序》
亦伉直有守之士,故其诗文俱骨力坚劲,不为委靡之音。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