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
人类对未知的事物有着一种本能的恐惧,而一个新的问题对于人们来说就是未知的。面对未知的新问题,你能够克服多少困难、多少侮辱、多少误解和多少诽谤?别人的反对意见是否让你退缩,或者只是使你更坚强、更支撑起你的决心?你可以毫不退缩地坚持到什么程度?
其实,未知、新问题带来的恐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为恐惧而退缩,无法继续前行;可怕的是我们沉寂在自我暗示中,放弃了继续前进的步伐。如果我们能正视恐惧,有将未知、新问题追溯到底的勇气和智慧,勇敢迎战,就会发现困难可能只是蒙蔽我们的“纸老虎”,而成功就在不远的未来。
当你面对一个难题的时候,你的恐惧之心占了上风,你害怕不能战胜难题,你同样害怕挫伤自己的自信心。于是你又开始寻找借口,想避开痛苦,想通过寻找回避问题来削弱内心的恐惧。
但你认为恐惧就会使自己免于受难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自欺欺人。恐惧只会带来更多的恐惧,而当你坚定自己的内心,勇敢面对,就会发现恐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难以克服。
麦克·英泰尔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但是他从小就是一个懦弱的人:打小时候他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怕孤独、怕失败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
37岁那年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只带了干净的内衣裤,由阳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车与陌生人的仁慈,横越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海岸北卡罗来纳州的恐怖角。
4000多英里路的路途中,他没有接受过任何金钱的馈赠,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也有几个像公路分尸案杀手或抢匪的家伙使他心惊胆战;在游民之家靠打工换取住宿;住过几个陌生的家庭;碰到过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
最后,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并不恐怖。原来“恐怖角”这个名称,是由一位16世纪的探险家取的,本来叫“Cape Faire”,被讹写为“Cape Fear”。只是一个拼写错误。
事实上,任何问题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能克服内心的恐惧,和麦克·英泰尔一样,勇敢而执著,就会发现困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无论有多么棘手的问题挡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你都不应感到畏惧,而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它,然后运用智慧寻找解决之道。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某军事科研部门着手研制一种高频放大管,发明家贝利负责的研制小组承担了这一艰巨的任务。上级主管部门在给贝利小组布置这一任务时,鉴于以往的研制情况,同时还下达了一个指示:不许查阅有关书籍。
经过贝利小组的共同努力,终于制成了一种高达1000个计算单位的高频放大管。在完成了任务以后,研制小组的科技人员都想弄明白,为什么上级要下达不准查书的指示?
于是他们查阅了有关书籍,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来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如果采用玻璃管,高频放大的极限频率是25个计算单位。“25”与“1000”,这个差距太大了!
后来,贝利对此感慨道:“如果我们当时查了书,一定会对研制这样的高频放大管产生畏惧,就会没有信心和勇气去研制了。”
正是因为上级主管部门的英明决定,贝利小组才能勇敢迎战困难。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一问题就像山一样摆在面前,要克服它,似乎完全不可能。于是,一种说不出的恐惧不招自来。
在面对难题的时候,许多人因为畏惧问题,所以开始寻找畏惧的理由,不断说服自己问题是多么巨大,情况是多么艰难,从而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这样我们的畏惧就会变成是正常而合理的。
其实,对于恐惧,若你能控制它们、驱除它们,它们就会自动离开你的内心;反之,你越觉得它们真实,越是对其心存畏惧,它们越是会肆无忌惮地吞噬你。面对问题也是如此,如果你越是畏惧问题,那你就将被问题击倒;相反,如果你迎向这些问题,你就有可能解决它。
简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因为所学专业与她的工作很不对口,看着同事出色的业绩,她十分沮丧,整天愁眉苦脸。
终于,无法忍受的简找到老板要求调换工作,老板非常看重简的聪明才智,也深信简是位出色的业务人员。于是,他很慎重地和简谈了一次,并把一个对公司非常重要的项目交给简。那个项目的难度非常高,即使老业务员也无法完全做好,但老板给了简!
回到家后,简思考、分析着老板说的话。老板交给她的项目虽然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简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她感觉自己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激情万丈,创造力空前高涨,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简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几个月后,她相当漂亮地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她心里有一个声音感叹道:“原来‘不可能’也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嘛!”
无疑,简是智慧的,是有信念的,她在工作中面对困境能满怀信心,迎难而上的行动让她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提升了自我。
记住:在难题面前绝不退缩,在疲惫之时绝不懈怠! 人的一生不是因为偶然而变得重要,不是因为环境而变得重要,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选择、坚持和勇往直前的行动。选择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坚持让我们可以在绝境中走出,勇往直前让我们能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竭尽全力地奔跑
在我们看来,困难恐怕是成功路上最大的遗憾与折磨了。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我们要做的不是惧怕,不是失去信心,而是迎难而上,竭尽全力,直到最后。
竭尽全力、尽职尽责,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基础。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改变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务必竭尽全力、全心全意。这就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否则你就不会去想办法、动脑筋,也就不会竭力解决问题,自然也与成功无缘。
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在事情没有好结果的时候,总是会说“我已经尽力而为了”,但你是否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竭尽全力了?尽力而为和竭尽全力往往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个猎人带着他的猎狗去打猎。猎人发现了一只兔子,便瞄准兔子开了一枪。猎人打断了那只兔子的一支后腿。这时兔子疯狂地往自己的窝里跑。猎人的猎狗也蹿了出去打算追到那只受伤的兔子孝敬他的主人。兔子越跑越快,猎狗却怎么追都追不上那只断了腿的兔子,最后猎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兔子钻回了窝里,灰溜溜地回到了主人旁边。
主人很生气:“我已经打断了它一条腿了,你怎么还追不到它?”
猎狗惭愧地说:“我已经尽力了,主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它会跑那么快。”
那只兔子回到自己的窝之后,它的伙伴都来问它发生了什么。它说:“我被猎人打断了腿,他的猎狗一直追我,但是最终被我逃脱了。”
这时它的伙伴都很惊讶?问道:“那怎么可能?你已经断了一条腿了啊。猎狗怎么会没追到你?”
这只兔子回答道:“因为我是竭尽全力了,而猎狗只是尽力而已。”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否能像寓言中兔子一样,先别说难,首先竭尽全力地做呢?不要说“我已经尽力了”。什么是尽力?就是我们尽力了,但是还有余力,如果余力不发挥,我们就永远都不知道这余力的威力有多大。所以,不要过早下结论,等你把能力都使出来了之后再说“这就是结果”吧!
对自己说尽力而为,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一种对自己的谅解,对自己的放松。其实,胜利的果实也许就在彼岸向你招手。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竭尽全力地去做了,哪怕结果并不如意,但是你问心无愧。
李思林大学毕业之后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代表。这是一项很让人头痛的工作,因为很多人都对保险业务员敬而远之,所以,李思林的工作开展起来很困难。
办公室的其他业务员整天对自己的工作抱怨不停。唯有李思林和他们不一样。尽管李思林对现状也不是很满意,薪水不高,地位不高,但是李思林仍然感恩自己的工作,因为他知道,与其说是放弃工作,不如说是在放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人强迫你放弃自己,除非你主动为之。因为李思林还相信,努力是没有错误的,努力还会让平凡单调的生活富有乐趣。
于是,李思林决定竭尽全力做一次,如果自己仍然无法取得业绩,再说放弃。于是,他主动去寻找客户源。他熟记公司的各项业务情况,以及同类公司的业务,对比自己公司和其他同类公司的不同,让客户自己去选择。虽然一些人很希望多了解一些保险方面的常识,但是他们对保险业务员的反感使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很欠缺。李思林知道这些情况之后,主动在社区里办起“保险小常识”讲座,免费讲解。
人们对保险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李思林有了好印象。这时,李思林再向这些人推销保险业务,大家没有反感,而是乐于接受。李思林的工作业绩突飞猛进,当然薪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竭尽全力地解决问题,就会面临着前怕狼后怕虎的局面,最后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让自己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全力以赴去解决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不到最后不放弃。
保尔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在我们的一生中,就要竭尽全力去学习,去努力工作,去克服困难,这样,我们面对过去的时候,才能说句“无怨无悔”!
摆脱你的约拿情结
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据说上帝要约拿到尼尼微城去传话,这本是一种难得的使命和很高的荣誉,也是约拿平素所向往的。但一旦理想成为现实,他又感到一种畏惧,感到自己不行,想回避即将到来的成功,想推却突然降临的荣誉。这种成功面前的畏惧心理,被心理学家们称为“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我们想取得成功,但面临成功,总是伴随着一种心理迷茫。我们既自信,同时又自卑。
约拿情结是一种看似十分矛盾的现象。人们害怕失败,这可以理解,因为人人都不愿意正视自己低能的一面。但是,人们还会害怕成功,这很难理解。但这是确实存在的事实:人们渴望成功,又害怕成功,尤其害怕争取成功的路上要遇到的失败,害怕成功到来的瞬间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害怕取得成功所要付出的极其艰苦的劳动,也害怕成功所带来的种种社会压力……
大多数人内心都深藏着约拿情结。 心理学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在我们小时候,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和不成熟,心中容易产生“我不行”、“我办不到”等消极的念头,如果周围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机会供自己成长的话,这些念头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当成功的机会降临的时候,这些心理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要抓住成功的机会,就意味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面对许多无法预料的变化,并承担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
毫无疑问,约拿情结是我们平衡自己内心压力的一种表现。在面临机会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打破平衡,认识并摆脱自己的约拿情结,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最终抓住并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工作当中我们更需要摆脱约拿清洁,不轻易说“我不行”,不用各式各样的借口来阻挠我们的前进的步伐,而是把自己所有的心思花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面。最后化不可能为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困难的面前,最忌讳的就是寻找借口,为自己的最终的失败做好铺垫。除了需要你积极勇敢地去面对困难,还需要你开动脑筋,付诸努力,才能够笑对人生。
有位传奇的“推销英雄”比尔·波特,他只是美国成千上万推销员中的一员。与其他人相同的是,他只是在做普通的工作,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比尔出生时,大夫不慎用镊子夹碎了他大脑的一部分,他长大后,人们都认为他的神志会有严重的缺陷和障碍,州福利机关将他定为“不适于雇用的人”,专家也认为他不适合去工作。
比尔去应聘时,几乎所有公司都拒绝了他。但比尔没有放弃,最后怀特金斯公司接纳了他,让他去波特兰、奥根地区开展业务。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毕竟自己被接纳了,比尔立即答应了。
第一次上门推销时,比尔犹豫了四次才鼓起勇气按响门铃,可这家人并没有买他的商品,第二家、第三家也如此……但他并没有放弃,比尔认为既然公司雇用了他,那么,他就要对公司负责,这种责任意识推动他不断去完成难以完成的任务。同时,比尔以对事业的必胜信心作为精神支柱,即使顾客对产品毫无兴趣,甚至嘲笑他,他也不沮丧。最终,他不仅仅取得了成绩,而且成绩由小到大,节节攀升。
比尔每天花在工作和路上的时间共14个小时,等他晚上回到家时,已经筋疲力尽了,他的关节痛、偏头痛也经常折磨着他。每隔几周,他都要印一份顾客订货清单,可他只有一只手是管用的,在别人看来非常简单的工作,他却要花去10个小时。
由于心中对顾客、对工作、对事业、对自己的必胜信心支撑着他,他什么苦都能承受。他负责的地区越来越多的门被他敲开,且都乐意购买他的商品,业绩自然也不断攀升。在他工作了24年时,他已经成为销售技巧最好的推销员。
1996年夏天,怀特金斯公司在全美建立了连锁机构,比尔再也没必要上门推销了,但比尔却成了怀特金斯公司的特殊“产品”。他是公司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推销员、最成功的推销员,公司向人们宣传波特的事迹,塑造比尔的形象,这些都彰显了公司的实力,公司还把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份最高荣誉杰出贡献奖颁给了比尔。
比尔· 波特能够成为“推销英雄”,在于他没有受困于自己的身体条件,而是积极改变自己。他对公司和工作的热爱,他的工作激情,弥补了他的生理缺陷造成的不足,让他成为最优秀的推销员。
问题来了,首先要杜绝借口,“我不行”是懦弱者的专利,成功的人只会对自己信心百倍,他们通过毅力和能力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自信地说出“我真棒”!
时刻保持全力以赴的热情
日本最负盛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告诫说,人要有一番作为必须拥有自发性的热情,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你全力以赴,就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
而在日常工作中,有些人在接到任务时,嘴上通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尽力而为吧”。其实,工作中没有“尽力而为”,只有“全力以赴”。要达到想要的结果,你必须全力以赴。
尽力而为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更多地强调过程,至于能不能达到目的,另当别论;而全力以赴是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强调的是结果意识,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两种不同的处事态度。
生活中,一些人时常挂在嘴边的是“尽力而为”,总是缺乏全力以赴的精神。当遇到困难时,这些人的耐心和信心就会减弱,摆出许许多多的理由,为自己的失败辩解。事后这些人只能安慰自己说,我尽力了。
如果总是把困难预想到前面,这样相当于在开展工作之前就把“拦路虎”摆在了路上,可想而知,尽力而为自然就成为了借口。但如果我们全力以赴了,困难就会变成“纸老虎”,而我们将会收获成功。我们只有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事无巨细,才能使自己的价值渐渐地提升。
2010年,从旅游学院毕业不久的林慧敏来到上海一家大饭店当接待员。参加工作不久,她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那天,一位来自德国的客人焦急地向值班经理反映:他要去成都签订合同,但是没有机票。如不能及时赶到,将造成很大的损失。
酒店的老总当即安排林慧敏和另外一位老接待员解决这一问题。她们一起到民航售票处,向民航的售票员介绍了有关情况,希望她能够帮忙解决这一问题。
售票员的回答是:“对不起,我也无能为力。”
林慧敏问:“难道就再没有别的办法吗?”
售票员说:“如果是重要客人,你们可以去贵宾室试试。”
她们立即赶到了贵宾室。但在门口就被拦住了,工作人员要求她们出示贵宾证。这一下她们又傻眼了。此时此刻,到哪里去办贵宾证啊?
林慧敏不甘心,又向工作人员说了一遍情况,但工作人员还是不同意让她们进去。她突然想到一个办法,于是问了一句:“假如要买机动票,应该找谁?”
回答是:“只有总经理。不过我劝你们还是别去找了,现在票紧张得很呢!”
碰了好几次壁,同去的接待员已经灰心丧气了。她想:要找总经理,那恐怕更是没有希望。于是,她拉着林慧敏的手说:“算了吧,肯定没希望了,还是回去吧,反正我们已经尽力了。”
那一瞬间,林慧敏也有点动摇了,但很快她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还是毫不犹豫地向总经理办公室走去。刚好,总经理手中有一张机票。
当她把机票送到望眼欲穿的客人手上时,客人简直是喜出望外,酒店的总经理知道这件事后,当着所有员工的面表扬了她。不久,林慧敏被破格提拔为主管。
林慧敏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将工作做到位,在于她全力以赴的精神。
有些问题的确非常棘手,想了许多办法,仍无法解决。于是有人便认为“已是极限”了,或是“已经尽力”了,再努力也是白搭。当你真正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后,你就知道所谓“难”,其实只是自己的“心灵桎梏”。
在我们的行动中,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全力以赴是每一个员工最起码的工作准则,只有全力以赴,你才能提高落实效率。
“你全力以赴了吗?”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问自己。如果不能事事全力以赴,恐怕很难在职场中获得更大的成功。成功向来偏向付出最多努力的人,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也许职场中的你未必事事全力以赴,但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如果你全力以赴了,一定会比现在更出色。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以争取更大的成功呢?
优秀的员工对结果“志在必夺”!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达到目的。这对身在职场的每一个员工都具有较大的警示作用。面对问题,我们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勇于改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巨大的突破,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全力以赴地工作,需要我们做到:
1.不要懒惰
有些人表面认真,实则是一群懒惰者。他们懒得思考、懒得实践、懒得总结、懒得创新,最后也就懒得解决问题。这些人不太可能在职场上得到重用,也不能得到展示才华的平台。
2.积极进取,永不停顿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想常胜,就必须不断努力,攀登新的高峰。“欲得其上,必求上上”是一种高瞻远瞩、积极进取的心态,是一种永不停顿的满足。具有积极心态的人能承受住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的考验,不灰心,不动摇,迎着困难上,并笑对困难。
3.不是“尽力而为”
许多人都会选择“尽力而为”,并自认为已经相当不错,至少比逃避问题的人值得称赞。实际上,当他在说“尽力而为”时,已经在接受一个坏的结果,封闭了自己的智慧源泉,不再会为解决问题去努力找方法,即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也可以说:“我已经尽力了”。因此,要结果,就必须要竭尽全力去做好本职工作。
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找办法
罗斯福曾说过:“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找办法,而且,只要去找,就一定有办法。”无论是谁,工作中都会遇到一些被视为畏途的困难和障碍。不要害怕,要知道,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困难带来的是新的转机,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坚强面对,开动脑筋,努力去开辟人生的另一个战场。
一位商人在谈到卖豆子时充满了一种了不起的激情和智慧。
他说:如果豆子卖得动,直接赚钱好了。如果豆子滞销,分三种办法处理:
第一,将豆干沤成豆瓣,卖豆瓣。如果豆瓣卖不动,腌了,卖豆豉;如果豆豉还卖不动,加水发酵,改卖酱油。
第二,将豆子做成豆腐,卖豆腐。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硬了,改卖豆腐干;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稀了,改卖豆腐花;如果实在太稀了,改卖豆浆;如果豆腐卖不动,放几天,改卖臭豆腐;如果还卖不动,让它长毛彻底腐烂后,改卖腐乳。
第三,让豆子发芽,改卖豆芽。如果豆芽还滞销,再让它长大点,改卖豆苗;如果豆苗还卖不动,再让它长大点,干脆当盆栽卖,命名为“豆蔻年华”,到城市里的各间大中小学门口摆摊或到白领公寓区开产品发布会,记住这次卖的是文化而非植物;如果还卖不动,建议拿到适当的闹市区进行一次行为艺术创作,题目是“豆蔻年华的枯萎”,记住以旁观者身份给各个报社写个报道,如成功可用豆子的代价迅速成为行为艺术家,并完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资本回收,同时还可以拿点稿费。如果行为艺术没人看,稿费也拿不到,赶紧找块地,把豆苗种下去,灌溉施肥,3个月后,收成豆子,再拿去卖。
如上所述,循环一次。经过若干次循环,即使没赚到钱,豆子的囤积相信不成问题,那时候,想卖豆子就卖豆子,想做豆腐就做豆腐!
职场中,身陷困境时,有些员工总是抱怨不休,有些员工却积极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
优秀思考者总是能从积极的一面来思考问题,不断变换自己的思维角度。他们不会一味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命运不公。他们明白:只要积极思考,运用灵活的思维,就能找到新方法,就能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你是否经常被各种应接不暇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呢?你是否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觉得进退维谷、束手无策呢?这时候,你千万不能只坐在那里盯着问题发呆或是置之不理,而是应该积极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成功人士的秘诀。
成功的人总是相信凡事都有办法解决,而且他们相信,解决事情都有更好的方法,所以,他们总是在不断寻找出路的旅途中。成功的人面对压力和挑战,总是能够保持自己的雄心和壮志,总是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王老板开着一家蛋糕店,这个行业,竞争本来就十分激烈,加上王老板当初在选择店址上有些小小的失误,开在了一个相对偏僻的胡同里,因此,自从蛋糕店开张后,生意一直冷冷清清,不到半年,就支撑不下去了。面对收支严重失衡的状况,王老板无奈地想结束生意。
这时,店里来了一位女客人,想给男朋友买一个生日蛋糕。王老板问她想在蛋糕上写些什么字的时候,女客人嗫嚅了半天才不好意思地说:“我想写上‘亲爱的,我爱你’。”
王老板一下子明白了女客人的心思,原来她想写一些很亲热的话,又不好意思让旁人知道。有这种想法的客人肯定不止一人,现在,各个蛋糕店的祝福词都是千篇一律的“生日快乐”、“幸福平安”之类,为何不尝试用点特别的祝福语?
王老板送走女客人后,就开始思索:
店里糕点师用来在蛋糕上写字的专用工具,可不可以多进一些呢?只要顾客来买蛋糕,就赠送一支,这样客人就可以自己在蛋糕上写一些祝福语,即使是涉及隐私也不怕被人看到了。
王老板就这样去做了,并做了一些简单的宣传。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顾客比平时增了两倍,每个客人都是冲着那支可以在蛋糕上写字的笔来的。
王老板在回忆中说:“从那以后,我的生意简直可以用奇迹来形容。我本来都做好关门的心理准备了,没想到这个方法帮了我大忙。”
故事中的王老板,从没有办法准备关门大吉,到让蛋糕店重新焕发生机,都离不开他努力寻找新方法的行动。
成功的人不会埋怨无路可走,路的方向很多,他们知道变换思路,寻找新的出路。抱怨无路可走,只会让自己更加陷入困境。只有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反败为胜。
所以,在工作中,不要怕任何问题和困难,要知道,凡事必有解决的办法;只要我们努力去想办法,找方法,每一个问题都会有解决的方法。
结合实际,发现创意
凡事都有解决办法,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观察周围的环境,开拓思路,寻找有利的突破口。
一个智慧的员工,必然是一个能开拓市场的员工,他会始终要求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当他发现所处的环境不利于目标的达成时,就能够及时发现新情况,从而创造有利的条件,朝自己的最终目标走进!
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向和尚卖梳子,卖得越多越好。
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这样的命题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和尚没有头发,根本就用不着梳子。面对根本没有需求的市场,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的销售成果,甲先生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在下山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皮痒在挠头,他递上了一把梳子,小和尚很高兴地买了这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住持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住持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住持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乍一看,把梳子卖给和尚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照样有人可以做出很不错的业绩。原因就在于,他突破了传统思维的限制,梳子除了用来梳头发还可以做什么呢?可以做纪念品。如果在其上刻上“积善梳”三字,其意义又非同寻常了,根据不同的香客身份赠送不同品种的梳子,市场也就更为广阔了。
看似我们周围的环境要素都是固定的,没有条件来促进我们的目标。但是,就如在看似没有需求的情况下,被丙先生开拓出来崭新的市场一样,我们也可以创造条件,成就事业。这需要的就是我们开动脑筋,抓住一切时机,掌握周围环境组成要素及其关系,从而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解决问题是一件具有挑战性且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工作取得进步,就是一个思考深入的过程。思考得多了,钻研得多了,自然就能找到更多改变的方法。
老马是一家黄酒厂的老总。在年底的时候,由于黄酒滞销,资金短缺,甚至连工人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但是老马并不着急,他打电话把跟自己所有有业务往来的客户都请来了。
老马跟他们说:“你们年底是否给你们的客户送点小礼品?礼品虽小,但是能联系下感情,一年到头都只是经济上来往,到年底的时候是不是带点礼品,像朋友一样走动一下?来年的生意应该会更好做一点。”
“礼品呢,要选有点实用价值的,香烟伤肺,白酒伤肝。”
“我们厂的黄酒,先不说味道,就这包装绝对够档次。”
“价格?大家都是朋友怎么讲,哎,外面的超市是卖108元一瓶的,这样吧,你们要拿的话给80元一瓶。”
就这样,老马卖了400多箱黄酒,资金短缺的问题解决了。
老马成功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与其思考有很大关系,他从黄酒想到礼品,从礼品想到过年时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来往,自然就想到了销售黄酒的方法。善于思考和钻研的人都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他们在很多领域能够发表独到而深刻见解,在困难和问题前面,他们可以得到超常的思考力量,有的时候甚至能够做到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先人一筹地把握潮流和趋势。
任何有利因素的出现,都是思考和钻研探索的结果,因此就不能迷信、不能盲从、不能只用习惯的方法去认识问题,或只用已有的结论去解决问题。当然,也不能迷信专家、权威,而是要从事实出发,从需要出发,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寻找新的方法、新条件,从而得到新的结论。
凡是善于引发灵感,能够形成创造性认识的人,都很会用脑。对一般人以为显而易见的现象,他们产生了疑问;一般人用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却有独创。他们的特点是喜欢思考,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几个“怎么办”。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才能产生越来越多的灵感,创新的能力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比别人更努力、勤奋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顽固问题,想了许多办法,仍无法解决。于是有人便认为“已是极限”,或是“已经尽力”,放弃继续努力。
但这真的已经是你的极限了吗?问题真的就无法得到解决吗?如果你真正经过一番努力奋斗,你会有新的发现:所谓“难”和“极限”,也许只是表象。只要我们主动挑战困难,就能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成就无限人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时表现得很偶然,甚至有些反常。其实,这些偶然事件并没有过多神秘之处,但如果你能够细心地去观察,耐心地去思考,参透其中的道理,也许潜能就能够得到发挥。
格德纳是加拿大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一天,他不小心碰倒了一个瓶子,瓶子里装的液体弄湿了桌上一份正待复印的重要文件。
格德纳很着急,心想这下可闯祸了,文件上的字可能看不清了。
他赶紧抓起文件来仔细察看,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文件上被液体浸染的部分,其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当他拿去复印时,又一个意外情况出现了,复印出来的文件,被液体污染后很清晰的那部分,竟变成了一团黑斑,这又使他转喜为忧。
为了消除文件上的黑斑,他绞尽脑汁,但仍想不出办法。
突然,头脑中冒出一个针对“液体”与“黑斑”倒过来想的念头。自从复印机发明以来,人们不是为文件被盗印而大伤脑筋吗?为什么不以这种“液体”为基础,化其不利为有利,研制一种能防止盗印的特殊液体呢?
格德纳利用这种逆向思维,经过长时间艰苦努力,最终把这种产品研制成功,但他最后推向市场的不是液体,而是一种深红的防影印纸,并且销路很好。
格德纳没有放过一次复印中的偶然事件,由字迹被液体浸染后变清晰,复印出的却是黑斑这一现象,联想到文件保密工作中的防止盗印,由此研发出了防影印纸。格德纳新创意的涌现与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思考是紧密相连的。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包罗万象;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能触动我们的情思、引发我们潜能的事物,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可是,为什么很多人面对问题的时候仍然束手无策呢?除了其他因素之外,缺乏必要的观察与思考的意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细心观察和耐心思考具有神奇的力量。它是一把打开成功大门的神奇之钥!它能打开财富之门,它也能打开荣誉之门,它还能打开潜能宝库的大门。由于没有学会观察与思考,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见而不思”、“闻而不想”,所以根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创意和方法。如果真正学会了观察与思考,善于从繁复万状的日常生活中捕捉信息,探求真谛,就会涌现无限的潜能,找到无限的创意了。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个人要成为杰出的人才,就得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要想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那就要在平时比别人多走几步路!
有些人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就不需要那么努力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了,也没有必要为了成功而付出那么多的艰辛。还有一些人觉得,成功的人在面对难题的时候总是有好的运气,加上过人的天赋……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阿诺德·施瓦辛格原来是一个瘦子,后来他一举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健美明星,荣获3届环球先生与7届奥林匹克先生称号,成为银幕上的大牌明星。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为了寻找成功的方法,他付出了比平常人更多的代价。
在书中他是这样阐述了他那并不神秘的“成功秘诀”:要肌肉增长,你必须有无穷的意志力,你必须忍受疼痛,你不能可怜自己,稍痛即止;你要跨越痛苦,甚至爱上痛苦,甘之如饴,人家做10下的动作,你要加倍,做足20下。还有,你要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震惊你的每一组肌肉,令它没有办法不强壮,没有办法不结实。不要松懈、不要懒,没有坚强的意志,你是不会成功的。
1975年,施瓦辛格宣布退休,不再比赛。5年后,有制片人邀请他主演一部耗资数千万美元的“霸王神剑”。而当时的他,由于已退出比赛,身材只有5年前的2/3。为了恢复最佳状态,施瓦辛格决定参加当年的奥林匹克先生竞赛。
这一决定震惊了整个健身界,按常理,要成功是绝对不可能的,何况,此时距比赛只有数月。但是他再次以超人的意志,全身心投入训练,夜以继日,用无比的毅力和斗志,将肌肉“逼”了出来,在比赛中再次以最佳的状态胜出。通过这次奥林匹克竞赛的成功,他创造了7摘桂冠的前无古人的纪录。
原来,为了寻求成功的方法,那些闻名于世的人也下过这样的“苦功夫”。
著名作家胡适也说:“聪明人更要下苦功夫。”为何需要下苦功夫呢?天赋高的人,假如不努力开发,天赋也有可能被埋没。在这个世界上,应该说中等智力的人占大多数。所以当我们的天赋不高时,不加倍下苦功去寻求进步的方法能行吗?
齐拉格说得好:“只有失败者希望马上成功。因为最佳行为者懂得,成功是通过从部分成功中吸取经验而一步步取得的。因此,任何事情在做好之前都要努力去做。”
你要解决别人都觉得困难的问题,就要比别人更努力;你要成为杰出的人才,你就得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我们要坚信:只要我付出和别人一样的努力,我也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抱着微小希望,只能产生微小的结果,这就是人生。”
我们的能力都深深地埋在地下,若能把它发掘出来,发展下去,我们就会有惊人的成就,不可能的事也会陆续变成可能。但这要看这个人是否选择了自己应该走的路,杜拉因说:“任何人都可以爬升到自己理想的天国,同时,当他选择要爬上去时,世界的力量就会帮助他,一直把他推上去。”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呢?
1.自我暗示会成功
人的思维就是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萦绕在你头脑中的潜意识会直接影响着机制运作的结果。如果在你的潜意识中自己是一个成功人士,你的内心会听到“你做得很好,你会做得更好”这一类的鼓舞信息;然后感受到喜悦、自尊、安慰与卓越,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成功。
想要成功的你,要每天不辍地在心中念诵自励的暗示宣言,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无坚不摧的自信心。
2.写下并念诵你的目标
你一定要将精神标语白纸黑字写下来,光凭记忆是不够的。
将要做的事写下来是一个很重要的自律方式,也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你肯这样做,本来模糊的细节也会因而变得清晰。
每天两次念诵你的目标:一次在刚醒来的时候,一次在临睡之前,这两段时间是你潜意识活动比较弱,最容易与潜意识沟通的时段。
在念诵的时候,你要贯注感情,并且明显地看到你想得到的成功。
3.构想成功后的自我
伟大的人生始自你心里的想象,即你希望做什么事,成为什么养的人。在你心里的远方,应该稳定地放置一幅自己的画像,然后向前移动并与之吻合。如果你替自己画一幅失败的画像,那么,你必将远离胜利;相反,替自己画一幅获胜的画像,你与成功即可不期而遇。
4.必要时候“逼”出潜能
一个人的潜能往往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发挥的。因此,不仅不要怕“逼”,而且还应该主动“逼”。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逼自己,使自我经常处于一个积极进取、创新求变的良好的紧张状态,使潜能时常处在激发状态。除了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要有这样的心态,还要订立较高的目标来“逼”自己,来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