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遗落的名人往事
5385000000008

第8章 包公在端州(2)

不能眼看着百姓挨饿,不能有负朝廷重望,包拯决心一定为百姓解决吃饭问题。洪涝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包拯想起了家乡庐州合肥与天长县农民的耕作情况,想到了中原农民挖沟排水的耕种技术。在对地形作了一番勘察之后,包公作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挖沟开渠,排沥筑塘。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沟渠挖好了。田里的沥水统统从沟渠排走了,土质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农民们终于可以种粮食了。

这边刚刚挖好排沥沟渠,那边西江河水又泛滥了。如果西江河水泛滥的话,那么排沥沟渠就相当于白挖。看来解决西江的问题是关键。是什么原因造成西江河水泛滥成灾呢?包拯经过调查,了解到由于贪官豪绅们在西江岸边占地建宅,堵塞了出水口,造成河道阻塞,排水不畅,才造成了西江河水泛滥。包拯怒不可遏,立刻下令,将这些阻塞河道的建筑全部拆掉。有些豪绅拒不从命,包拯就命令官兵将其宅院夷为平地。

堵塞水道的建筑拆掉了,包拯带领百姓在江边修筑起堤坝,栽种起大树,以防水土流失。西江水道通畅,水患解除了,可是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改进生产工具。包拯将中原的铁犁头介绍给端州的农民,并教他们怎样使用。铁犁代替了木犁,翻耕土地的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倍,端州农业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农民增产增收,百姓从此安居乐业,对包拯感恩戴德。

连年丰收,农民丰衣足食的同时还余下不少粮食。于是包拯筹建粮仓,用来储存粮食,预防灾荒。这座粮仓就叫做“丰济仓”。

“借鸡下蛋”建书院

包拯在端州为百姓办了一系列的好事,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可是他自己的生活却依旧简朴。他们全家所住的房子又小又旧,下雨天还会漏雨。

端州的豪绅恶霸们在包拯刚来赴任时不买他的账,叫挖井不挖,让拆房不拆,如今,他们见包拯在百姓心目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又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就想找机会巴结包拯。然而,包拯刚直不阿,清正廉明,豪绅恶霸们无从下手。正在他们无计可施的关头,有人将目光转向了包拯的宅子。

一日,一位豪绅找上门来,一进门就对包拯的清廉大加赞赏,之后便主动提出,愿意带头捐赠,召集当地的各路乡绅出资,替包拯新建一所豪华的府宅。包拯断然拒绝。豪绅十分扫兴,正欲告辞,包拯又改变了主意,接受了豪绅的建议。但包拯提出了一点要求:新府宅要按自己的设计方案来兴建。

端州的各路豪绅喜出望外,以为这回可靠上了包拯这座大靠山。于是,连夜筹谋,凑足银子,并找来最好的工匠,按照包拯的意思在风景秀丽的宝月塘旁动工兴建起豪宅。

端州的百姓也听到了风声,纷纷议论:“清官难做,包大人一向大公无私,清正廉明,如今也禁不住诱惑了。”“包大人为咱们老百姓做了这么多实事,也该享受享受。”包拯也听到了百姓的议论,他却不动声色。

三个多月后,一座气派的府宅屹立在宝月塘畔。 豪绅盛情邀请包公到那里巡查。

包拯在新建的府宅进进出出地察看了一番,非常满意,赞不绝口,并声言明天是乔迁吉日,正好揭幕进宅。

第二天一大早,各路乡绅就齐集在宝月塘畔等待揭幕仪式的

开始。端州的百姓也来了,把宝月塘围了个水泄不通。

吉时一到,只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包拯站在大门口处,手执揭幕杖,一把将遮盖在横匾上的红布揭开。众人举头望去,惊愕万分。横匾上的四个大字不是“包拯府宅”,而是“星岩书院”。

原来,包拯在为百姓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就一直惦记着端州百姓的教育问题。他知道在以前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没人想到要去读书。端州的文盲越来越多,人口素质下滑很严重。包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为百姓建一所学校,可是衙门又拿不出那么多钱。恰巧此时豪绅要为自己建住宅,包拯灵机一动,演了一出“借鸡下蛋”的戏。真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建学校的问题,又帮助百姓出了一口恶气。平时,这些豪绅盘剥了百姓多少血汗钱啊!

包拯圆了兴文办学的梦,端州的百姓也有机会学习中原文化了。包拯在端州以法治州、以教兴邦,过去穷困不堪的端州,几年里竟发展成为交通便利、环境优越、百姓安居乐业的南国福地。

不持一砚归

端州如今大变样,听到这样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周湛、同提点刑狱钱聿前来端州视察。见这里百业兴旺,民风淳朴,向老百姓做调查,众人对包公勤政爱民、清廉无私的作风交口称赞,周湛、钱聿非常高兴,心情愉快地与包公同游七星岩。

七星岩的摩崖石刻非常著名,自唐代以来,凡是来此地观光的文人雅士都要在此留下墨宝,而此次同来的周湛、钱聿二人却都不擅长题字。据历史记载,周湛这个人不喜欢张扬,到下面巡查时一般都不题字。钱聿是位武官,也不擅长题字。然而,他们此行非常高兴,加上七星岩又有这个留下墨宝的规矩,于是,包拯便代二位在七星岩壁上挥笔题字:“提点刑狱周湛、同提点刑狱钱聿、知郡事包拯同至。庆历二年三月初九日题。”

周湛和钱聿对包拯的为人和能力十分赞赏,回京后呈上奏折,称赞包公政绩彪炳,是栋梁之材。宋仁宗于1042年下旨调包拯到开封府,升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

包大人即将离开端州前去赴任了。听到这个消息,当地老百姓依依不舍纷纷前来送行。感念包拯一心为民、铁面无私,在端州做了这么多的实事好事,百姓们用家中最宝贵的粮食——糯米、绿豆加上过节才舍得吃的肉,制作了一种形状好像铁拳的食物,让包拯带着路上吃,这就是裹蒸。一个小小的裹蒸,寄托着端州百姓对包公无尽的思念。

西江边上围满了前来送行的端州百姓,人人手里拿着裹蒸,一边往包大人手中塞,一边抹眼泪,上了岁数的乡亲,硬拉着包大人的手,不肯让他上船。包拯向端州的父老乡亲们深鞠一躬,登上了驶往京城的船。船刚驶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顿感蹊跷,内心十分不安。他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感激之情,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并非金银珠宝便收入囊中。包拯得知后,对手下人非常不满,正色道:“端砚是端州的,现在我要将它归还于端州百姓。”说罢,取出端砚抛到江中。说来也是凑巧,端砚抛下,河面也随之风平浪静。据说,端州的百姓听说这件事后,就将西江上隆起的那个状似端砚的洲岛称为砚洲岛,将离砚洲岛不远的那片黄沙滩称为黄布沙。

包公在端州做了无数勤政爱民的好事,留下了这无数传世的佳话。数百年过去了,这故事越传越神奇,里面寄托了老百姓多少美好的情感啊!但无论故事多么离奇,包公在端州为民谋福利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如今在肇庆城里还保留着诸多包公遗迹,它们向世人讲述着包公在端州勤政爱民的故事。为了纪念包公,肇庆人将当年包公建“丰济仓”的地方起名叫做“米仓巷”;米仓巷里面还有一口包公井。如今水井已经闲置,但井口被井绳勒出的痕迹,似乎在向人们讲述当年端州百姓在此洗衣打水的情景;民国时,星岩书院年久坍塌,后来在书院的旧址上建起了图书馆;在肇庆有个风俗,就是过年要吃裹蒸,据说过年吃裹蒸的习俗也与纪念包公有关;还有砚洲岛,黄布沙……

包公正直、多智慧、善断案,在老百姓心目中他已经升华为神的形象。一直以来,砚洲岛的包公楼里香火鼎盛,老百姓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了包公的身上。包公祠里飘荡的香火,似乎向人们预示着什么……

如今我们已经找不到当年包公府衙的任何痕迹了,只有包拯当年写在府衙中央大厅墙壁上的那首明志诗《书端州君斋壁》,还依然让我们感受到包公当年的意气风发: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这首诗是包拯的施政纲领,更是他一生为官的准则,也是他一生仅存于史册、流传于后世的诗篇。他以毕生时间实践了自己的人生宣言。

英雄已不再,威名仍久长。出生于合肥、扬名于开封的包公,肯定不会想到,在他的成名地端州,千百年来会有这么多的普通人,默默地怀念着他,秉承着他的遗风,在他精神的护佑下,平静而幸福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