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采用的方法倒是比较平和:绝食。
刘长究竟是不是真心要绝食呢?不知道,因为证据缺乏,这是中国历史上数以亿计的悬案之一。我们现代的科学证实,人不吃饭基本能熬半个月,但若连水也不喝,七天就应该死翘翘了,其他的动物基本也就这个抗饿水平。
回到刘长的问题上来,如果他当真是打定了死的主意,那自然是连水也不要喝了,早死早超生。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刘长坐的是辎车,而不是槛车。这为刘长的饿死也埋下了伏笔。
辎车是什么玩意儿?这种车有围屏,上下左右遮蔽得严严实实。据说它的盖是蓬式的,人坐在车厢里面,基本是不能左顾右盼的,当然外面的风景也看不到了。况且,刘长在众人眼里是个大坏蛋,他坐的辎车当然要特别一点儿,特别在哪里呢?就是外面贴满了封条。沿途县吏看到这个皇帝的弟弟坐着贴上中央封条的辎车,哪里敢打开封条给刘长递送食物啊。于是他们听从皇帝旨意,诚惶诚恐地将食物送给随行人员就万事大吉了,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写到这儿,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长当时的心理。我估计刘长并非是想死,而只是想借此争取点权利,哪怕流放到别的地方也好,所以自己放话要绝食。
绝食是一种功效比较慢,又来得及对方反映的要挟手段。
不想,自己弄假成真,真的没饭吃了。
像这些混到王爷份的人是很要面子的,即使自己后来很饿,也不可能再对护送自己的人要东西吃,那这“绝食活动”就成历史笑柄了。
无奈!自己挖了个坑,把自己埋了!
以上是我一家之言,如果分析得不对,你就姑且当作辅料看看吧。
就这样,刘长坐着打上封条的辎车,一直走到了雍县(今山西凤翔南),雍县离长安大概两百公里的路程,马车估计要走个十天半月的。最要命的是,刘长流放的时间是十一月份,北风那个呼呼地刮,雨雪纷纷地下,加之没有食物补充热量,一般的人是扛不住的,而我们桀骜不驯的刘长除了在娘肚子里受过点儿苦以外,从来都是锦衣玉食绫罗绸缎的,哪里经得起这苦楚。所以等到雍县的县吏斗胆打开封条(估计是闻到了尸体的味道),刘长早已向刘邦老爹诉苦去了。于是惊恐的县吏赶忙用快马邮传文书将此事报告给长安城里的刘恒陛下。
如此看来,说刘长自己绝食实在是太牵强了,他的死完全是刘恒有意导致的。倘若刘恒不想杀刘长的话,为什么要给他安排个辎车坐着,更残酷的是,还要在车外加封条,他就不知道一般官吏哪里敢去撕开皇帝要求贴上去的封条呀。所以推理得出,刘恒的目的就是想饿死刘长,为什么如此辗转反复,直接弃市不是就达到目的了吗?况且大臣们都联名上书了好几次——不行。
这叫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我想杀人还不能坏了明君的名声!
刘恒一脉能延续刘邦打下的天下,是有一定道理的。
话说刘长翘辫子的消息一传到长安,皇帝哥哥刘恒立刻悲痛得不醒人事。哥哥当真舍不得弟弟?
非也。
从文帝与宠臣袁盎的对话可以看出,刘恒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名声。袁盎之前不是就曾劝谏过刘恒:“陛下您素来骄惯淮南王,不给他派遣严厉的国相和太傅辅佐,以至于造成今天这个尴尬的局面。淮南王这个人为人相当刚直,现在突然让他遭受这样的凌辱,我实在是担心他遭遇雾露病死(自杀的委婉说法),这样可能使陛下您背负杀弟之名,如何是好呢?”
刘恒当然想到了这一切,但是他怎么会听袁盎的,他巴不得刘长快快死掉,对于这个尽会惹是生非、目无法纪的弟弟,他是宁愿眼不见为净的。话说回来,刘长当真死了,做哥哥的这个悲哀的样子还是要摆出来的,否则怎么表现自己的仁厚与“孝悌”呢?于是,刘长饿死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刘恒悲痛地对袁盎表示:“我因为没有听你的话,搞得现在有杀弟的名声,真是后悔莫及啊,唉——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呢?始料未及,始料未及呀!”
袁盎当然不是个傻瓜,看到刘恒摆着个哭丧脸这么说,就知道刘恒等着他为自己正名。于是赶紧拍马屁道:“放心吧,陛下您有高世之名三,这件小事是不足够毁坏您的英明的。”
刘恒很欣慰,马上两眼放光地追问道:“哪三条,不妨说来听听。”
袁盎深知其意,马上整理一下思绪,开始长篇大论起来:
“当年陛下做代王的时候,太后久病,卧床三年,陛下您连眼睛都没合过,衣带也没有解过,尽心尽意服侍太后,煎好的汤药如果没有经过陛下您亲口尝过,是不会把它献给太后的。臣遥想春秋时的大孝子曾参,他不过是个泥腿子,他都力不能及的事情,陛下您以诸侯王之尊做起来却轻而易举,这难道不伟大吗?这是第一条。”
“当年诸吕掌权,功臣专制,陛下您从代国来到长安,那个形势可以说是相当凶险,想必就算古代的勇士孟贲、夏育见了,都会脸色震恐,而陛下您却浑若无事,这难道不光荣吗?这是第二条。”
“陛下您来到长安时,住在代国驻长安的办事处,群臣要陛下即皇帝位,陛下您朝着西方谦让了三次,朝着南方又谦让了两次,最后在大家的全力支持与鼓励下,方才就位。古代不是有个叫许由的泥腿子,尧要把天下让给他,他只谦让了一次,就竖子成名了,陛下您却让了五次,这难道不能证明您的品德高尚吗?这是第三条。”
“如今陛下您并不是真想杀淮南王,只不过是沿路的官吏没有照顾好他,让他饿死了。这跟陛下那是毫无关系的,陛下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有什么可以伤心的呢?”
这马屁拍得,真是太有才了。
袁盎很聪明,皇帝很满意。
刘恒听完袁盎这番花言巧语之后,马上破涕为笑。既然解除了心头之忧,又保全了英名,还悲伤个鸟(我估计刘恒在袁盎拍马屁之前,已经把史官叫到跟前了,听着点,都给我记下来。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能找得到这份记载)。于是,刘恒马上又问袁盎,下一步可怎么是好呢?袁盎答:“把那些沿途不敦促淮南王吃饭的官吏斩了吧,他们玩忽职守,是该用来以谢天下的。可怜的淮南王,就以列侯的礼节好好安葬吧。”
想得真是周到啊,很快,那些沿途的县吏就成了刘恒的替罪羊。
过了两年,刘恒又封刘长的四个儿子全部为列侯,以表自己的仁厚。虽然如此,民间还是流传这样一首儿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米,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刘恒听到后,叹息道:“天下百姓怎么还是认为我贪图淮南王的土地而杀害弟弟呀?”于是,又把城阳王迁徙到淮南,统治淮南原来的土地,表示汉朝并不想据有淮南。几年过后,刘恒干脆把刘长还活着的儿子分别立为淮南王、恒山王和庐江王,搞得忠臣贾谊还曾经为此上书劝谏,说皇帝您千万不要因为爱好虚名而为后世留下祸患。这个淮南王的儿子一旦当了王,长大后一定会思索着为父亲报仇,到时给天下带来动荡就不好了。但是刘恒主意已定,坚持将虚名进行到底。
刘恒本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几天了,可是老天却不给他这个机会。
边疆烽烟又起
搞定了诸侯的事之后,刘老板正想着喘口气,到温柔乡里安宁几天,却不料,北方又出问题了:匈奴右贤王带着他的骑兵,侵扰汉朝的边境北地郡(治所在今天的甘肃省庆阳西北部)来了,黄河不保也!
这皇帝可真不是人当的,怎么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
这下该怎么是好呢?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刘老板思前想后,最后决定:亲征。于是皇帝率领一路人马驾幸甘泉宫(西汉有名的离宫,在今陕西淳化县北),同时派遣丞相灌婴攻击匈奴。等到皇帝大臣们折腾到边疆来了,右贤王抢得也差不多了,见到汉兵阵势还真是不小,也不想恋战,咱干的不就是抢劫嘛,目的达到了,抢到了东西就走呗,于是带着抢掠的物品迅速退回了老窝。
这次皇帝亲征还真是不过瘾极了,那些个抢劫犯真是没胆子,一吓就跑啦。但是我们的刘老板有觉悟了,他命令大肆征发士卒,交给卫将军管辖,加强都城长安的防卫力量。既然大张旗鼓地出来了,吓唬吓唬人就回去的话,实在是意犹未尽。于是刘恒又率领军队顺便到自己的“龙兴之地”,也就是原先代国的太原郡,到现在独立的太原国衣锦还乡了一趟,并亲切接见了自己以前在代国的那些官属。带出来的食物和财宝太多,那就多赐些给你们吧,大家在这里保家卫国,多么的不容易呀!
与刘邦当年回到沛县一样,刘恒也给太原国的每户人家都按照一定比例赏赐了牛酒,同时免除了现在国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和自己以前当代王时的国都中都(今山西平遥)百姓三年的租税。基本上,衣锦还乡就这点儿事情,刘恒这次在太原郡游玩了十多天,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仗没打成,回乡给老百姓送点儿人情,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啦。
正当刘老板在太原大肆显摆的时候,住在今山东长清县的济北王刘兴居终于按捺不住他积久的怨气,发兵袭击荥阳(荥阳和济南相距比较远,按照当时的交通工具与信息传递速度,我们可以推算,刘兴居一开始出兵还是颇为顺利的)。攘外必先安内,刘恒正在意犹未尽,虽然还没有显摆够,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立刻下令给丞相灌婴:别追那些个强盗啦,快回来安内重要。于是马上拜棘蒲侯陈武为大将军,率领十万兵马迎击刘兴居。大家正想找架打,偏偏你刘兴居要往枪子儿上撞,来吧!
刘兴居哪里经得起这折腾,胳膊哪里扭得过大腿,很快就兵败被俘,自杀而死。
刘兴居谋反这个事情又给了刘老板启发,让他不自觉地加强了警惕,他认识到自己以前对待刘兴居这个功臣是不够大方的。为了不让谋反重演,我们仁慈宽厚的刘恒没有像那些愚蠢的帝王那样,大肆肃反,而是采取了宽容的手段,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刘兴居自取灭亡了以后,刘恒赦免了一切跟从刘兴居造反的人。
如此看来,秉性仁厚的人就是懂得悲天悯人些,吃得苦中苦的刘恒,到底还是知道,咱普通士兵,跟谁忠谁,都是混口饭吃而已。
在防备功臣以及诸侯王的斗争中,刘恒继续推行他的仁政,同时考虑到抬高文法吏的权威。
回顾秦朝,当年始皇帝统一天下,文法吏的功劳可真是不小。法家的理念是:天子至高无上,不受法律限制,其他人等,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其中所谓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中是不包括皇帝的,也就是说,除了天子,任何人都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