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
就在满朝大臣人人自危的时候,站出了一个人,泱泱百官,却只有这一个人说了句良心话。
这个人就是令狐茂。他远在山西东南部的壶关,隔着这么远他都能知道太子的冤屈,何况是满朝文武百官,都只求自保而已啊。
他冒死向刘彻上书,在书中,他分析了太子刘据用兵的原因,也说明了太子刘据的冤屈。
一是太子和陛下是人间至亲的父子关系,这一点是无法磨灭的,也是世间任何关系都不能替代的。
二是江充本来就只是赵国的一个难民,得令于陛下迫害太子完全就是狐假虎威。
三是太子心中的想法无法正确地传达到陛下的耳朵里,无奈才杀死江充起兵逃亡的。
这则上书情真意切,处处得理,刘彻看后触动很大,在这一场太过突然的战争中,我是从来没有听过儿子的辩解,也从来没有给他机会让他说。
令狐茂说的一点也没错,就在刘彻犹豫的当口,那边已经传出太子被逼自杀的消息了。
迟来的正义从来就不是正义。不管刘彻此时心中有多少后悔,他也只是一个暮年的老头了。人们都说疏不间亲,又云虎毒不食子,但晚年的刘彻在奸臣江充的挑拨下,悍然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儿子、女儿、侄子。
或许刘彻心中也有疑惑,这到底是怎么了?刘彻能挂在嘴边的人大多也都死了,白茫茫一片大地也真是干净了。
都是怎么死的,都死于刘彻心中莫名的恐惧。
我看实则是刘彻对权力的眷恋,他不想死,他舍不得大汉国,皇帝他还没当够。这也是一个暮年帝王不可避免的心理。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刘彻没有公道,命运却也公道。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匈奴卷土重来,再次和汉朝火并。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
刘彻又派上了贰将军李广利。
李广利这次也没有轻装上阵,他在战前和现任丞相刘屈氂进行了一次谈话,也正是这次谈话把李广利送进了棺材,一同陪葬的还有刘屈氂。
原来,刘据死后,太子的位置就一直空着,李广利希望丞相刘屈氂能走动走动,立昌邑王为太子。
这昌邑王就是李夫人的儿子,也就是李广利的外甥。而丞相刘屈氂和李广利是亲家,如果这次昌邑王能当上太子,好处少不了大家的。
这两人商量是商量,可他们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没关紧门窗。
两人这一番谈话被人听到并且告发了。
在汉朝时期,君君臣臣是分得很清的,大臣私下里议论立太子的事情可是杀头的死罪。
这个时候的李广利已经是在前线了,那就只能先处罚刘屈氂了。
这个刘屈氂更要命,不仅有私议太子的罪过,而且和夫人也整了小木头人,于是这两个人被刘彻斩首了。
李广利因为在前线,刘彻就先抓捕了他的妻子。可见刘彻一遇到敏感事件,果然是六亲不认。
还在前线的李广利听说自己妻子被抓了,这摆明就是断了他的后路了嘛,眼下他也只能立功赎罪了。
他想干笔大的,没想到连本钱也赔了进去,李广利的战术素养本来就不怎么地,现在又加上心绪不稳定,他制定的冒进战略很快就失败了。
这最后一丝的希望也没了,李广利是彻底失望了,此时即便是回朝也是死罪。
好吧,干脆投降算了。
此次兵败,李广利赔上了七万汉家儿郎的性命。七万啊!
自此,在李夫人带领下的李家团伙缓缓落幕了。演出效果和卫家同出一辙。
纵使是火,飞蛾也还是不断的扑。何况是皇位,只要过了刘彻这团火,以后天下就任你烧。
同样的感受,给了很多人同样的渴望——当皇帝。
别以为没人惦记着皇位,队都排着好几公里呢。
先说昌邑王吧,先给众王子打了个头阵,还没摸清楚情况就让舅舅和丞相往前冲,结果是赔了舅舅又糟践了自己。昌邑王被刘彻永远地否定掉了。他的福分被排到了儿子辈。
这个失败案例也给众多皇位争夺者长了教训,直抒胸臆既然不行,那咱们就拐弯抹角,尝试第二种方法的人就是燕王刘旦。
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燕王刘旦很突然地对自己老爸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到刘彻身边当刘彻的近身侍卫。
可是他忘了,敏感时期,一般都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这摆明不就是套近乎吗?
刘彻要是吃这套,早就没那么多大臣做他的刀下鬼了。
可怜的是那个替刘旦带话的使者,替刘旦挨了一刀,这一刀是在脖子上。
这对刘旦只是一个预警,刘彻要给刘旦开一个课堂,给他讲讲什么是皇帝,什么是资格,什么是该寻思的,什么是不该寻思的。来年的时候,刘彻又查出燕王一些事儿,继而又削了他三个县的封地。
刘旦也是彻底失败。
按理说这两个倒霉人也不是刘彻的后儿子,都是血肉相连的,可为什么刘彻偏偏就那么敏感,这其实说明,刘彻到了晚年的时候,性格真的是比较多疑了,他信任的人只有他自己。
还能说明刘彻这皇帝当得确实有水平,他对未来继任者的要求是很高的,他需要选择。
刘彻本来一共就六个儿子,这下就少了一半,刘彻的锁定目标越来越小。
最后,刘彻看上了刘弗陵。
这刘弗陵就是刘彻晚年的爱妾钩弋夫人赵氏所生。
说到这钩弋夫人,还有一段称奇的事情。
在卫子夫皇后因“巫蛊之祸”而自杀之前两三年,一次刘彻巡行至河间,遇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这个姑娘非常与众不同,她因为先天患有一种疾病而不能展开双手,只能把手握成拳,而且谁都没有办法把她的手打开。
美女当前,刘彻激动不已,他亲自去尝试为她掰拳。于是奇迹出现:这双手很轻易地恢复成了健康的模样,更奇怪的是在右手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小的玉钩。(正史中没有相关记载)刘彻非常高兴,将她带回宫中。
不久,她为已经六十五岁高龄的刘彻生下了最小的孩子刘弗陵,而钩弋夫人生这个小儿子的时候竟然怀了十四个月的孕。这个儿子的年龄竟然比刘彻的孙子年龄都小。
也是因为这个儿子她因此进封为婕妤,号钩弋夫人,小皇子也被称为“钩弋子”。
这又是一个母以子贵的例子,贵是贵了,但却不是什么好事,钩弋夫人万万没有想到,她最大的不幸就是生了这个儿子。
刘彻曾经说过刘据很不像自己,刘彻又曾经说过刘弗陵很像自己。
这个时候,太子之位仍然空缺,刘弗陵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就非常聪明可爱,而且身材异常高大。刘彻看这软件、硬件都比较符合自己的标准,于是刘彻决定要册立他为太子。
这个决定刘彻考虑了很久。
因为刘彻还在想一个异常现实的问题。
这个时候的刘彻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头了,而钩弋夫人当时只有十几岁,她要走的路还很长。
看着年轻美貌的钩弋夫人,刘彻除了感慨年华已逝的同时,也感觉到一种强大的威胁,那就是年轻,刘彻不惧怕年轻的对手,但是他却惧怕死亡。
吕后那一幕实在是刘彻无法摆脱的噩梦。
你不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吗?那么我就断了你的路。
年纪毕竟是大了,刘彻开始琢磨着要如何弄死钩弋夫人,而且还要搞垮她身后那个强大的外戚后援团。
刘彻下决心要搞垮他的后宫,事实上,他的即位就是宫廷斗争的结果。他从小就知道后宫这些看似楚楚可怜的美人在宫廷斗阵中的阴暗面和女人干政的厉害。
为了大汉江山,刘彻早就摒弃了仁慈。
想要除掉你,当然要先看你不顺眼,看你不顺眼的理由还不是千千万万。
一天,刘彻为了一件小事向他年轻的妻子大发雷霆,钩弋夫人吓得赶忙磕头认错,而此时的刘彻决心已定了。
你必须死!!
刘彻没有理会背后钩弋夫人那一声声的哀求。
青春这东西,真的不能作为赌注,起码在刘彻这儿不行。
可怜的钩弋夫人,才刚刚二十几岁,身在繁华如梦的皇宫,以为自己前程似锦,谁想阎王催得这么急,昨天还是老夫少妻共赴温柔乡,今天却要面对着丈夫无情的背影身首异处。
曾经以为青春是强大的筹码,美丽是富贵的资本,谁想一夜之间,这一切都调转枪头全部叛变。
唉,红颜命薄,年轻的红颜命更薄。
可怜的钩弋,年纪轻轻就做了政治斗争的殉葬品,而她的儿子刘弗陵正整装待发地向大汉的帝位进军,可惜的是她永远也看不到这天了。
刘彻的疯狂依旧没有停止,他想要看到后宫的效果是摧毁,是片甲不留。
为此,他不仅灭人家三族,还基本灭了自己三族。
因此,在刘彻最后的日子里,所有为他生过孩子的嫔妃,不论生男生女,全部赐死(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赐死)。
命运的月台
历史总是这样的诡异,在一些事情我们认为消失不见的时候,结果它又上妆重新登台。
先前刘彻的一系列动作说得大点儿是为了大汉王朝,说得小点儿是为了一个人——霍光。
命运总是在一个一个月台之间走走停停。
霍光已经成功洗牌,卫子夫、卫青早就是旧事故人了,霍光身上除了那个无法更改的姓氏昭彰着曾经的荣耀以外,他的身上早已没有了任何外戚的纤尘。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彻才如此看好他。
早在卫青和霍去病是威风凛凛的将军的时候,霍光就出生了,他是霍去病的弟弟,不同的是,霍去病是私生子,霍光是正牌子。
元朔四年(公元前119年),二十一岁的霍去病以骠骑将军之职率兵出击匈奴,在路过河东时,与他的生父相认,并且为父亲购买了大片田地房产及奴婢。当时,霍光仅十多岁。在霍去病得胜回朝的时候也顺便把霍光带到了长安。
霍光小小年纪就跟随骠骑将军哥哥来到了皇宫中,皇权的威严让他日渐成熟了,他的心中树立起两个天神——皇帝和哥哥,他们显得那样遥不可及,可他们又那样真实地存在于霍光的眼中。重生的愿望沐浴着少年霍光的灵魂。
他晚上数着天上的星星想着哥哥的英姿和教诲,到了白天,他从远处看着皇帝,这个大汉朝最强大的男人。骠骑将军再次出征了,霍光任郎官,后升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
兄弟俩没有想到,这样相处的时光只有短短两年。
两年之后,霍去病去世。
对于霍去病的去世,最为伤心的人是刘彻。
为了表达自己的哀思,刘彻厚待了他的兄弟。刘彻让霍光做了他的奉车都尉,享受光禄大夫待遇,负责保卫自己的安全,所谓“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刘彻总是在想,这个少年身上或许有霍去病的影子。
即使是在死后,霍去病仍然勇猛神武地俯瞰着汉廷的每一个人,他仿佛成为一块无法超越的丰碑。
少年霍光的身上承载着一种东西,心中这种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让他从来不吝惜自己对天命的想象力。
他变得更加沉稳和冷静,刘彻也越发地信任他。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让他的政治素质得到了彻底的历练。虽然也有小狡黠,但他身上更多的是优秀的品质。
刘彻留给太子五个人,在这个班底中,霍光是最关键的人物。
本来作为首辅的人选,从个人品性上来说最让刘彻放心的是金日。
金日,这个人竟然是一个匈奴人,刘彻对匈奴人的恨是众所皆知的,但就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金日却得到了刘彻的重用,可见刘彻的用人方略确实是不拘一格。
这个金日本是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是刘彻给他的赐姓。
大汉朝怎么会有一个匈奴人,而这个匈奴人还得到刘彻这么多的信任,甚至还要把汉朝的辅国大任交给他。
从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开始,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兵攻击匈奴,大获全胜。在河西的匈奴休屠、昆邪二王及部属四万余人降汉,休屠王被杀,年仅十四岁的金日和他的家人沦为汉朝的奴仆,被送到黄门署养马。
也就从这个时候,金日大汉的政治生涯从这里开始。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春天,朝廷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上万名骑兵,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切断匈奴右臂,执浑邪王子,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到了夏天,祁连山的浑邪、休屠二王受到霍去病更沉重的打击。
同年秋,匈奴单于因浑邪王数次被汉军大败,匈奴伤亡无数,怒不可遏。
匈奴单于的愤怒让这两个王害怕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浑邪王便说服休屠王共同降汉,想不到的是休屠王又中途反悔,浑邪王便杀了休屠王,其众四万余人降汉。汉武帝封浑邪王为列侯。金日因父亲被杀,无所依归,便和母亲阏氏、弟弟沦为汉朝的奴仆,被安置在黄门署养马,这时候的金日仅十四岁。
刘彻爱马这是人所共知的,有时候玩高兴了,就会带左右随从去看看他的马,一次在宫中刚吃饱喝足了,刘彻就又要去看马。
当他看到一个体形魁伟、容貌威严、目不斜视的青年牵着膘肥体壮的骏马从殿上走过时,感到很惊讶,在他的脑子里没有这号人啊。于是他就问起这个牵马人的情况。当他得知金日为休屠王之子后,就让他当了马监。之后升迁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由于他孝敬母亲,做事小心谨慎,从不越轨行事,深受刘彻信任,成为亲近侍臣。
但即便如此,刘彻也不会信任到把辅国重任交在他手上,但自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之后,刘彻认识到这个人真的是个能用之人。
金日有两个儿子,刘彻很喜欢这两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时常把他们留在身边嬉戏,但是其中有一个大儿子越加放肆,有一次竟然公然调戏宫女。金日一看火了,立刻亲手杀了自己的亲儿子。
事情本不应该处理的这么火暴,刘彻心想,原来不是光我一个人杀儿子啊。刘彻从金日的这件事情当中看出了一点端倪,日后对他更加敬重。金日是一个匈奴人这码子事早就让刘彻忘记了。
假如说刘彻这个时候对金日的原籍还有一点顾忌的话,那么后来发生的这一件事情让刘彻对金日完全放下了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