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全书
5478200000054

第54章 尽心章句上(3)

清代人石成金《传家宝》说:“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说到底,都是“生于忧患”。所以不要悲叹出身贫寒低微,不要抱怨遭人排挤。要感谢命运,感谢困难,甚至,感谢你的敌人。

十九

[原文]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译文]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一种人,那是专把侍奉某个君主为乐事的人;有安邦定国的臣子,这种人是以安定国家为乐事的人;有高深涵养的天民,这种人是以大道能在天下行得通才去实行的人;有圣贤品格的大人,这种人是以先端正自己而后再自然地端正外物的人。”

[延伸阅读]

孟子认为人品有不同的区别,在这里,孟子显然是赞赏“天民”、“大人”这样的圣贤人格。

人有多个样,花有几样红。人与人之间不仅长得不一样,人品也各异,就是从政的品格也有高低不同。孟子这里所谈论的,就是几种不同的从政品格。

“君人者”专指那些阿谀逢迎的宦官宠臣。

“安社稷者”是忠臣,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忠也可能有愚在其中。

“天民者”替天行道,不限于一国一君,如伊尹、姜太公之类。

“大人者”有圣德感化万物,能领袖群伦,平天下,是尧舜禹汤文武等这一类人中龙凤,百年难遇一二。

孟子对“天民”,尤其是“大人”这样的圣贤级人物显然是赞赏的。但不知他会把孔子和他自己放在哪一个等次上呢?关于圣人,他既没有说,我们也就不好主观臆断,妄加揣测了。

二十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②,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释]

①无故:没有事故,没有灾难病患。

②怍(zuò):惭愧。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样乐趣,而统一天下这事不包括在内。父母全都健在,兄弟没灾没病,这是第一样乐趣;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这是第二样乐趣;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培育他们,这是第三样乐趣。君子有以上这三样乐趣,而统一天下这事不包括在内。”

[延伸阅读]

家人平安是第一乐事,自己问心无愧是第二件乐事,第三件乐事则是教书育人。

朱熹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

也就是说,在君子的三乐中,“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追求的也就是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这样的东西。

陶渊明如是说“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问心无愧乃君子本色。君子之乐,莫过于此。

当然,孟子还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作为教书先生的快乐。如果我们不是教书先生,那除了一乐家人平安,二乐问心无愧之外,我们的三乐是什么呢?或者,时代变了,是否已经有四乐、五乐了呢?

二十一

[原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①,见于面,盎于背②,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注释]

①睟(cuì)然:颜色润泽的样子。

②盎(ànɡ)然:盛大流行的样子,引申为显现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拥有广大的领土、众多的百姓,是君子所追求的,但乐趣不在这里;执政于天下的中央,使四海的百姓安定,君子以此为乐,但本性不在这里。君子的本性,纵使他的抱负实现也不会增加,纵使他穷困也不会减少,因为这是本分已定的缘故。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深深植根于在他的心中,显现于外表则神色润泽和顺,流露于颜面,充溢于肩背,遍及到肢体,肢体的动作不必言说就能使人了解。”

[延伸阅读]

人间的赏心乐事之一是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儒学外治的最高境界。但对于真正的君子来说,穷达都是身外事,本性只在于仁义礼智,清和润泽。

孟子所描述的是一个君子,一个胸怀高远、雍容大度的儒雅君子!他表里如一,外在形象与内在灵魂一致,通体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仔细想想,在儒教中,这也不过是一个理想人物罢了!因为他已超越了治国平天下的这种最高境界。

二十二

[原文]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①,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注释]

①田里:指田亩和住宅。

[译文]

孟子说:“伯夷躲避纣王,住在北海边上,听到周文王兴起的音讯,说:‘何不归附西伯那里去啊!我听说他是善于赡养老者的人。’太公姜尚躲避纣王,住在东海边上,听到周文王兴起的音讯,说:‘何不归附西伯那里去啊!我听说他是善于赡养老者的人。’天下有善于赡养老者的人,那么仁人便把他当做自己的归宿。五亩宅田,在墙下种植桑树,妇女养蚕纺丝,老年人就可穿上丝绵袄。每户人家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不耽误饲养时机,老年人就可以不缺肉食。百亩田地,丁男耕种它,八口之家足以吃饱。所谓文王西伯善于赡养老人,就因为他制定了土地和住宅制度,提倡人们耕种畜牧,教导百姓的妻子儿女奉养老人。年到半百,没有丝绵就穿不暖;年到七十,没有肉食就吃不饱。穿不暖,吃不饱,就叫做受冻挨饿。文王的百姓中没有受冻挨饿的老年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延伸阅读]

周文王所施的“仁政”,不错!这也是孟子所主张的理想境界。

不过,这里我们且不说文王的仁政如何,单说一说如何才能达到行仁政的目的,也就是如何才能成功。一般说来,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恶机巧的,而胸怀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成就大事业,没有机巧权变就绝对不行。尤其是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尽如人意,那就更要既机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厌恶,所以就有了鹰立虎行如睡似病、藏巧用晦的各种处世做人的方法。

唐初的重臣李勣,本是李密的部下,随主投于李渊父子的麾下。当时天下大势已趋明朗。李勣懂得只有取得李渊父子的绝对信任才有前途,于是他把由李密所占据的“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郡县土地、人口图籍派人送到关中,当着李渊的面献给李密,说既然李密已决心投降,那我们所占据的土地和人口就应随主人归降,由主人献出去,否则自献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李渊在一旁听了,十分感慨,认为李勣能如此尽忠故主,必是一个忠臣。李勣归唐后,很快得到了李渊的重用。但是李密降唐后又反唐,事未成而“伏诛”。

按理说,一般的人到了这个时候,避嫌犹恐过晚,但李勣却公然上书,奏请由他去收葬李密的尸首——唯其“公然”,才更添他的“高风亮节”,假设偷偷摸摸,则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服壤经,与旧僚使将士葬密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释服散。”这纯粹是做给活人看的。表面看这似乎有碍于唐天子的面子,是李勣的一种愚忠,实际上李勣早已料到这一举动将收到与以前献土地人口图籍同样的神效。果然“朝野义士”公推他是仁至义尽的君子。从此李勣更得朝廷推重,恩及三世。

李勣取的是一种“负负得正”的心理效应,迎合了人们大都喜欢侧面观察的心理。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多数人不喜欢他人直接表现出来的甜言蜜语,而比较容易相信在与其他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的品质。看似直中之直,实则大有深意,是“藏巧于拙”成大事的典范。李白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叫“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它揭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藏巧用晦的做人法。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预测,而自己则可在此间从容行事。

元末的朱元璋在攻占了南京后,因为群雄并峙,为了避免因崭露头角而成为众矢之的,他采用耆老朱升的建议,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赢得了各个击破的时间与力量,在众人的眼皮底下暗度陈仓,最后吞并群雄当上了大明皇帝。

二十三

[原文]

孟子曰:“易其田畴①,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②。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注释]

①易其田畴:朱熹注:“易,治也。田畴,耕治之田也。”

②矣:用法此处同“也”。

[译文]

孟子说:“耕种好田地,减轻点赋税,便可使百姓富足,按时令饮食,按礼仪花费,财物就不会用完的。百姓缺乏水和火就不能生活,黄昏黑夜敲打别家的门户寻求水和火,没有不给的,因为相当充足。圣人治理天下,就应使人拥有豆、粟如同水、火那样充足。百姓家的豆、粟如同水、火那样充足,哪还会有不仁爱的呢?”

[延伸阅读]

这里与《大学》所论“德本财末”,孔子所论“放于利而行,多怨”以及孟子自己所论“以义治国,何必言利”的观点有所不同,而与孔子“先富后教”,以及孟子自己论述的“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思想则是相通的。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儒家学说在政治和经济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

“先富后教”、“有恒产者有恒心”和这里所说的“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都表现了儒学抓经济基础的一方面,而“德本财末”、“放于利而行,多怨”以及“何必言利”的观点则表现了儒学重政治、重教化的一方面。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儒家先贤们的确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侧重和说法。所以,我们可以把有代表性说法的“德本财末”和“先富后教”的两种思想看做是儒学在治国问题上的一对矛盾对立范畴。至于这一对矛盾对立的范畴是否得到过“统一”的解决,从理论上看,儒家的先贤们似乎没有专门做过这方面的论述,而我们的感觉是他们总的倾向上还是更偏重于政治,偏重于教化方面。从实践上看,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时期内,情况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政治与经济是对立统一而又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对它们的不同侧重似乎贯穿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探讨这个问题。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又要“谈政治”,使我们感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确是矛盾对立而又应该得到统一的。至于怎样来使它们得到统一,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我们这里可以轻易解决的。

二十四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①,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②。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注释]

①东山:鲁城东之高山,在今山东蒙阴南的蒙山。

②容光:透光的小缝隙。

[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小了。所以,对于观看过大海的人,难以赞叹一般的水流,在圣人门下游学过的人,难以注意一般的言论。观看水有讲究,必须得观看它无比壮阔的波澜。太阳和月亮都有耀眼的光辉,对小小缝隙必能照射到。流水这种东西,不流满洼地它不再向前进;君子所志向的大道,不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通达。”

[延伸阅读]

孟子的意思包含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做人胸襟要开阔,立志要高远;另一方面,要扎实基础,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胸襟拓展,境界升华的表现。

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他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所以才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如是说。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提高了境界。由此看来,对于“游山玩水”,我们还真不能小看。

要想看到“游山玩水”的积极意义,关键就看你怎么“游”,怎么“玩”。如果像报上记载某旅游局长所说的那样:“现在旅游,不过是把麻将桌换个地方。”“游山玩水”就是打麻将,那当然是腐败,没意思的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能够“登山”则“小鲁”、“小天下”;“观海”则“难为水”。思想境界真正得到提高,得到升华,那也就“不虚此行”,也总算有一定收获。当然这是题外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