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5504600000033

第33章 致富的起点是花钱(2)

孩子将来总要步入社会,独立地打理自己的生活,所以,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学会正确理财,不仅是让他学会用钱,还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聪明地利用零花钱提高孩子的“财商”,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互相攀比,用钱提前享受人生。

他们很少能体谅父母挣钱的艰辛和不易!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钱来得不容易,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某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假如我有1000万”的调查,答案可谓五花八门,不少学生在一两天之内就把1000万“花”完了。

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对“1000万”完全没有概念;二是孩子这“1000万”来得太容易,因而花起来就不心疼。

怎样让孩子对钱的数目有一个正确的概念?怎样让孩子知道珍惜钱?

怎样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和使用钱?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这是许多家长苦恼的问题。

为此,部分社会学家、少儿工作者和金融业内人士呼吁:理财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父母可以定期定量给孩子零用钱,而且让孩子养成花钱记账的习惯,月末总结自己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

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好每个月或是每周发一次零用钱,并且告诉孩子在下次发零用钱之前,不可以再要。孩子在这段时间可以自己规划自己的钱,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比如,可以存起来生利息,如果自己想买喜欢的玩具就要学会零存整取。时间长了,孩子就可以养成较正确的花钱习惯。在此期间,父母切忌因为孩子的哭“穷”或是撒娇了再给孩子钱。

刚开始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领到零用钱时,就先把未来一个周期所需要的花费记录下来,额外的支出也要随后~记录,养成孩子记账的习惯。几个月后,家长不但可依这份资金流量表,检视孩子的消费倾向,了解孩子的消费观与感受,一旦出现偏差,也可以适时纠正。

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明白:我们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我们的金钱是有限的!无论我们多么有钱,也不可能实现自己所有的欲望。因为欲望是无穷尽的,而自己真正能得到满足的却很少!要学会把不必要的开支删减掉。

如果不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不必要的开支,自己终将一无所有!

对孩子手头的钱,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储蓄的好习惯。告诉他们“积少成多”的道理,就像知识一样要逐渐积累。

有位父母这样总结他的经验:孩子刚入学时,我用户口本帮他在银行开了’账户办了个存折。刚办存折时每次都是我领孩子进出银行填写账单,现在孩子知道了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识和必要的手续,能够自己独立操作了,而且还会通过算账变换存钱方式增加收入。而且现在孩子开始节俭了,饭桌上不再挑肥拣瘦,生活中不再争吃要穿,大人们给他的钱不乱花乱用,喝过的饮料瓶看过的旧报纸也知道攒起来拿去卖钱,然后自觉地存入银行。

给孩子办了存折后,孩子的存钱兴趣愈来愈浓。见此情形,我告诫孩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手莫伸,通过自己劳动所得才是正当收入。

孩子量人为出的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父母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制订理财计划,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给爱炫富的孩子“补课”

夸富是中国人很忌讳的一件事。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内敛,不管日子过得多滋润,都不肯与别人说。有句古训叫“闷声发大财”,说的就是这种对待财富的态度。如果有人对自己的小日子沾沾自喜,逢人便说,肯定会遭到耻笑和攻击。

说到夸富,一位朋友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他在上海跟一位女海归谈业务。海归去国多年,还用十多年前的眼光看中国,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

业务谈完,一起出门,海归说:“地铁我们不坐,今天我们打的。”朋友差点喷饭,坐井观天,如此夸富,更讨人嫌。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社会里,夸富并不仅仅存在于大人之间,在孩子之间也存在这种现象。

近年来,高消费浪潮席卷了中小学校园,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特别是城里的孩子们认为大把花钱是一种时尚,这也成了他们向别人炫耀的资本。有的孩子穿衣服总要穿名牌且喜欢互相攀比;有的孩子喜欢漂亮、高档的文具盒,常常是原来的文具盒还好好的就被丢弃了;有的孩子早点买多了吃不下便随手扔进垃圾桶内;有的孩子过生日邀请同学聚会;甚至有的孩子花钱请人代做作业……这种种现象所形成的暗流,正悄悄地改变着孩子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一项调查显示,全国0至12岁的孩子每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八成的工薪阶层三口之家,一个孩子的月平均消费竟超过一个大人。

那么,是不是生活好了、家庭富裕了,孩子就可以奢侈消费、夸豪比富了呢?答案肯定不是。有位教育家说过:当父母不断地满足孩子过分的物质欲求时,那是在对孩子进行犯罪。

一个爸爸的困惑:

一次,家里发生了意外事件,财产几乎损失精光。就在我和孩子的妈妈一筹莫展的时候,儿子却对我说:“爸,明天是我们班长的生日,他和我特好,给我300块钱,我请他到卡拉OK包厢过生日。”

儿子的话,使我惊愕。区区小孩,竟然要拿钱给同学包包厢过生日?

儿子的消费观念,令我担忧。我说:“儿子,咱家最近出了意外,你是知道的,爸爸哪有钱给你请同学过生日?再说,同学过生日,你为何非要请他到那种场所消费?”儿子不以为然:“我知道你最近没钱,可300块总拿得出吧?再说,请班长过生日,我是想让别的同学看看,我多酷,多有钱!”

听着儿子理直气壮的回答,我只有哀叹不已!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是个案,在时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这是一个母亲的困惑:

6岁的女儿最近常常语出惊人。这不,前几天去学校接她放学时,发现女儿竟然站在操场上跟小朋友们炫富,稚声稚气地对人家的书包指手画脚,语气十分不屑:“你的书包才60多块钱啊!我的书包可是米奇的,米奇知道吗?名牌,是我妈妈在专卖店里买的,花了300多呢……”

我忽然觉得心中发冷,不知道说什么好,气呼呼地走过去,拉住女儿的手臂就走。女儿跟在我身后嚷嚷:“你弄疼我了。”走出去很远,我才稍微平静下来,转头问女儿:“你为什么跟人家吹牛炫富啊?小小年纪就不学好。”看我真的生气了,女儿不再那么嚣张,但还是嘟囔道:“这算什么?

我们班还有小富翁、小富婆,同学们都排了名次呢。”

接下来的几天,我吃不好,睡不安,想到本该天真烂漫、纯真无瑕的女儿,竟然学会了炫富摆阔,长大后还不成为个彻头彻尾的拜金主义者呀。

面对孩子的炫富心态和行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纠正这一行为。因为,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环境,也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在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大量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而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父母的个性特点、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有钱,又怎样让孩子理解父母的金钱与资产同自己成长之间的关系呢?

在这一点上,西方一些大富翁的做法颇值得中国父母的借鉴。与我们所说的“再穷不能穷孩子”不一样,西方人崇尚“再富不能富孩子”,富翁们意识到让孩子拥有一种天生的金钱优越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他们通常只给孩子很少的零用钱,并鼓励孩子自己去打工挣钱,从而让孩子明白:金钱的获得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有价值的财富要靠自身的努力去积累,积累财富的过程或许比财富本身更有价值。

因此,平时父母可以带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场所走一走,给他们讲讲自己的创业史,使孩子逐渐明白金钱不是理所当然就有的,需要艰苦奋斗才能获得,未来要靠自己去创造,从而培养孩子“珍惜手中拥有的一切”的信念。

与此同时,父母还应带领孩子接触社会生活,深入社会实际,让他们了解现代社会重视的是知识的竞争、能力的竞争,只有自身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才可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通过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纠正“学习是为父母,好不好无所谓”的错误想法。

给孩子一点钱,让他自由支配

“小股神”名叫王昊,南京人。1999年的春天,王吴刚满9岁,这时他已是个小“富翁”了。爸妈在他5岁时就开始给他开了个人银行账户,压岁钱都存在里面。上了小学,爸妈每个月给50元零花钱,由他自己支配。

“王昊,分你100股怎么样?”有一天,爸爸说,他所在的公司要上市了,拿到了2000股职工股,想卖给儿子100股。“什么叫股票?什么是上市?”王吴问。孩子太小,爸爸也没办法解释清楚,只是告诉他,可以赚钱。卖给儿子股票的时候,老爸一块钱也没优惠,100股按当时的价格一共收了470元,钱都是王吴从自己的账户里取出来的。

“职工股都是由公司操作的,我就当个甩手掌柜,到2000年卖出,卖了1600块钱。”

从470元到1600元,1100多元的收益,被王吴视做自己掘得的第一桶金。

王昊开始觉得,这是赚钱的好办法,于是跃跃欲试。2001年可算是王昊正式进军股市的一年。

“我从小喜欢记忆东西,开始是记公交站点,后来看到报纸上的证券版,就开始记股票名称。”尝过甜头后,王昊对股市的报道特别关注。

2001年,他看了五粮液的年报,决定出手。但是,只有年满16周岁拿到身份证才能开自己的股票账户,而王昊这时只有11岁,他只得向老爸求助,借他的名字开户。

“这是高价股,如果跌下来不是很惨?”老爸不理解,劝儿子别买。王昊自有他的理由:中国有很多节日,家庭聚会要喝酒;中国发展空间很大,大家收入提高了就会喝好酒。爸爸听他一番解释,觉得儿子分析得有道理,就爽快地答应了。用那1600块钱,加上2000元压岁钱,王吴买了100股五粮液,后来配股时,他又加投了500元。这样,除去买职工股赚的1000多元,王昊实际投入的本金大约是3000元。从当初的100股,经过送股、配股,现在王昊已经拥有1000多股五粮液股票,市值最高时曾达到5万多元,现在也还有4.2万多元。

看来给孩子一点钱,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坏处。

可是,也有的孩子跟王昊正相反。

家住北京的13岁中学生巧巧是个“韩流”,最近她因为没能到杭州看成偶像的演出而和父母闹了别扭,还投诉到了媒体,声称虽然去杭州看演出总共得花3000多元,可她是要用自己的压岁钱去看的,压岁钱应该归她自己所有和支配,还呼吁大人给孩子花钱的自由,让他们去做理想中的事,并拿出国外的例子为证。

以这件具体实例来说,巧巧的父母不允许孩子花3000多块钱去杭州看所谓偶像的演出,是对孩子负责任的做法,盲目追星不值得鼓励,千里追星花钱不说,孩子的安全问题也值得担忧。所以不让孩子这样做是正确的。

至于巧巧所说的2万多元压岁钱应该归她自己所有和支配,这也有点说不过去。因为既然孩子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也就不能完全地支配金钱,需要父母在孩子理财的时候加以引导,要不然很可能造成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性,会降低孩子的“财商”。而且,给孩子这么多的压岁钱也是不妥的,会助长孩子花钱的欲望,养成孩子奢华的生活习惯,甚至还会滋生其自以为是和不理解父母的品性,觉得自己是个有钱人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管束了。

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对已经懂得钱的用途,尝到有钱的好处的孩子来讲,父母其实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培养一下孩子的理财能力。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交给孩子支配一点钱的权力,帮助并指导孩子合理使用钱,学会协调欲望和金钱之间的关系,可以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财富观,培养孩子在消费上的责任感。

香港富商李嘉诚每次给孩子零花钱时,就是先按10%的比例扣下名日“所得税”的一部分;西方著名富豪摩根,当年靠卖鸡蛋开小杂货铺起家,发财后,他要求儿女为个人每月仅l美元的零花钱制订一个支出账目。两人的共同之处在于要求孩子花钱时,必须先预估价格,确定预算,然后才能购买,他们不是吝啬鬼,只不过是在培养孩子们的理财意识和习惯。

在对待钱的问题上,父母应该给孩子一点资金,让他在一定范围内支配,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孩子学会开支的能动性。让孩子学会独立地、合理地使用钱,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把孩子所有花钱的安排都包下来,不让孩子学会独立支配,对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成熟也是不利的。比如孩子日常的学习用品,他们自己能够购买的,就可以交给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在兴趣爱好、伙伴交往、社会捐赠等活动中都需要一些钱;此外告诉孩子可以怎样使用钱并且让钱发挥最大作用,余钱可以存人银行,既安全又可以有利息收入。如果孩子自己能支配并且使用得合理,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学会了理财,而且也促进了他们的同情心及交往能力的发展。

传授省钱秘方,让孩子做购物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