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投降前夕,正是垂死挣扎的时刻,他们加大了清剿的力度,在燕山腹地沿长城一线建立“人圈”,制造无人区,这也是抗日最艰苦的日子,影社的艺人们随时跟着八路军大部队活动,晚上稍有余暇就开始唱影,敌人来了拆台便走,与敌人周旋在燕山深处、滦水两岸。
影社的演出有时也起到引诱敌人的作用。事先八路军预设埋伏,影社就开演,日寇得知消息立刻派兵来剿,结果中了八路军的埋伏,损失惨重。老百姓们高兴地称影社为“药捻子”。
1944年10月26日,新长城影社为冀东党委的会议做演出,突然遭到了日伪军的包围,影社的艺人们马上拿起武器参加战斗,子弹打完了,扔手榴弹,手榴弹用完了,就上上刺刀与日寇拼杀。在战斗中有的艺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负责保护影社的连长刘景余见艺人们被敌人包围,冒着生命危险两次冲进包围圈与敌人搏斗,影社突围了,刘景余却牺牲在敌人的包围圈里。皮影艺人们肃立山头,含泪送别了英雄,鼓起斗志,更加勇敢地投入到新的战斗。
日寇投降了,蒋介石反动派为夺取抗战胜利果实,又发动了内战。
影社的艺人们又投入到新的战场。他们立即编演了《平狗坟》、《大晴天》、《黄河灭蒋记》、《抓壮丁》、《抢粮》、《白毛女》、《血泪仇》等宣传消灭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为题材的新影卷,给那段不平凡的历史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战斗的岁月锤炼了皮影艺术,皮影艺术在战斗中成长,获得了新生。
1949年7月,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文艺代表大会,邀请新长城影社派代表参加,在会上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和赞赏,并赠给他们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斗争的缩影”五个大字。这是唐山皮影史上光辉的一页。
九、新中国成立以后皮影新生
唐山影戏的真正普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乐亭影大发展,很快向周边扩散,不仅在昌滦乐地区的滦河三角洲,还向北向西延伸,形成东西南北四个地域流派。以滦河为界,东派以昌滦乐为主,西派以丰(润)玉(田)遵(化)为主,南派以燕山内外为界,抚宁、卢龙为主,北派在青龙、迁安、宽城、承德等地。如今的凌源、盖州的皮影是乐亭直接带过去的,称为辽南影。
唐山是1936年建市,可是唐山已经成为当时的新兴城市,有煤矿、有水泥厂,集结了许多工人、商人和手工业者,所以皮影艺人们涌向唐山,力图在唐山站住脚。因为这里有众多的观众,有比较好的演出场所。
那时唐山的小山有不少茶楼和戏院,比如“九天仙”、“四海升平”、“青莲阁”等等,都是皮影艺人向往的地方。
唐山城市的兴盛,凝聚了各路的影戏班子,使皮影在唐山落地生根。
新中国成立以后,唐山所属各县一般都成立了县办的皮影团。那时地市分立,唐山市有唐山市皮影团,唐山专署有唐山专署皮影团。县办皮影团有乐亭皮影团、昌黎皮影团、滦县皮影团、丰润县皮影社、玉田县皮影社、玉田县第二皮影社、迁西县长城皮影社、遵化县皮影社。
各县尚有许多民间自发成立的皮影社。
从这时候起,乐亭皮影开始以唐山皮影的称谓向外宣传。但是它的基本特征仍是乐亭皮影。比如影卷、唱腔和音乐、雕刻等等,只是因为各地的语音不同,口语不同,在宾白时有所差别罢了。
唐山皮影团,众多的著名演员都是昌滦乐籍人,因为是市里的影团,所以班底雄厚,人才济济。
新中国成立之初,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唐山的皮影艺术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且几次进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唐山皮影的艺术家们曾多次赴朝慰问演出,给志愿军战士带去了家乡的皮影艺术。
乐亭是唐山皮影的故乡,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出现了皮影史上的再一次辉煌。在东三省多年的皮影艺人们纷纷回籍,组建新的皮影团。1955年“新艺影社”、“工农影社”合并,正式定名“乐亭县皮影团”。经河北省文化厅正式下文批准为专业文化团体。1956年皮影艺人全部农转非,吃上商品粮。著名皮影老艺人齐怀倾尽心力培养皮影新秀,又成立了“乐亭县第二皮影团”。1960年两团合并。
齐怀晚年生活很幸福,受到了党和人民的敬重和关爱。他被河北省文史馆聘为特约馆员,政府按月发给他养老金。就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的年头,河北省文史馆每月还补贴他34元的营养费。
1964年正月,乐亭县皮影团受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的邀请,进京向首都人民汇报演出。他们在北京逗留七天,演出了四个专场。头两场在中国文联大礼堂演出,首都文艺界各团体都到场。当时的评剧名家喜彩莲、马泰等人高度赞扬了乐亭的皮影艺术。喜彩莲还说,我学习了不少东西,以后在唱评戏时一定用上。第三场在新侨饭店演出。主要是向中央首长汇报。当时的中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中宣部副部长周扬等领导人出席。结束之后,首长们上台与演员们见面,周扬大赞乐亭皮影的唱腔和表演。不久,郭沫若还写文章评述乐亭影的音乐。
第四场在全国政协礼堂演出,主要招待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爱国人士。中国文史馆馆长爱新觉罗·溥仪很有兴趣,特意到后台观看影人的操作。他说,这简直是神奇的表演,还询问演员下了多少年工夫。
四场演出过后,正赶上元宵佳节,他们参加了文艺晚会。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他们,他高兴地说,没想到***先烈的家乡,有这么好的皮影戏。
新中国成立后唐山地区出现了更多的皮影艺术家,比如昌黎县的高荣杰(人称影界梅兰芳)、齐永衡(人称箭杆王)、李云亭、孙品卿、刘作信、邱连贺等等。他们为新中国的皮影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十、新时期皮影的改革与创新
不可回避,在那场文化大革命中皮影事业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各地影团(社)被解散,台帐影人影卷被付之一炬。
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春风吹又生》(载《河北文学》),写了那个悲哀的日子,也写了皮影艺术获得新生的心情。
毋庸讳言,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是一程不变的原地踏步,如果是那样,将会被生活所淘汰。皮影艺人也是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中得到新生的。
严格地说,皮影戏从它形成到如今,都是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走过来的。比如早期的影人很大,不便于操作,后来就改小了。皮影影人是高度夸张和虚拟的,头茬的雕刻一直在变化着。皮影每向前进一步,首先是影人的雕刻。
在音乐配器方面,前清时多借用南曲,主要伴奏是京蹦。1924年有一个叫张殿甲的人,据说是他把皮影的主乐器改成四根弦了。其实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众多艺人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时代发展了,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提高了,各种艺术品种的影响增大了,还有电影电视的普及在争夺着观众。在这样的形势下皮影艺术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唐山皮影艺术的改革首先从唐山市皮影团开始,然后各地纷纷效法。
早期的皮影戏以油灯照明,后来改成了汽灯、电灯,唐山皮影团首先使用了荧光灯,还制造和运用了幻灯效果,把风火雨雪表现在影窗上。
影人由原来的七寸戳,逐渐增大到二尺五寸,这样一来影窗自然要放大了,同时增设了立体感的布景。
过去的影戏打、拉、拿、贴仅四个人,现在改成多人。以四根弦为主还配置了多种乐器。改拿、贴两个操纵为多人操纵。淡化掐嗓唱法。早期的皮影艺人郭老天偶然创造了掐嗓唱法,皮影艺人纷纷效法,形成唐山皮影艺术的定式。后来增加了女演员,她们不用掐嗓就可以唱旦角的高音,如今男女角色分演,淡化掐嗓唱法也是一个改革。
皮影艺术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它要从古老的表演程式中蜕化出来,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新时期以来,皮影在剧本和操纵上的改革与创新力度最大。这是时代的要求。
唱腔的改革,历代艺人都在努力,不断有新唱腔的出现被观众所接受。雕刻方面过去由大变小,现在由小变大,这都是比较容易的。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不可能如同过去的人一样,坐在影台前眯起眼睛,慢慢地品味唱腔的滋味了。还有各种艺术形式的增多,电影电视的普及,都在向古老的皮影艺术挑战。没有改革和创新,皮影艺术就会被冷落,这是所有皮影艺人的共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开放,皮影艺术走出了国门,受到了许多外国人的青睐。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古老的皮影艺术如何让外国观众易于接受,这也是皮影艺术必须改革与创新的一个原因。
因为语言的障碍,多数外国人是听不懂唱词和宾白的。怎么办?就只有增加操纵的分量,在操纵技术上下功夫。这都牵扯到剧本(影卷)的创新,改过去的长篇影卷为单本影卷,改过去以唱功为主为操纵为主。
唐山皮影团前后创作了新剧本(影卷)《三打白骨精》、《火焰山》、《龟与鹤》等,这些影卷突出了情节的激烈,使操纵功夫大大得到发展。
唐山皮影团老团长齐永衡先生是皮影操纵的专家,人称箭杆王。他的表演功夫精湛、细腻逼真。用他的话说叫做:动中求真,真中求细,细中求情,情中求趣。他所表演的《三打白骨精》、《龟与鹤》等戏目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并被外国友人邀请讲学。
除齐永衡外,乐亭皮影团的高正桥也是著名的皮影操纵艺术家。他所表演的梳头洗脸、抽烟脱鞋、古代美女换簪解发一些生活情趣,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好评。
新时期唐山皮影艺术的改革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面向青少年观众,编写了许多新的影卷,表现儿童情趣和故事,为皮影艺术争取新的观众。
现代的科技和传播载体越来越先进,这也为皮影艺术的改革提供了方便。比如唐山电视台、昌黎电视台、乐亭电视台增设了皮影戏专版,定时播出,深受观众好评。
唐山皮影艺术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各种艺术品种争奇斗艳的今天,他们还将努力进取,向新的高度迈进。
小结
这一节集中介绍了滦州影系——唐山皮影的兴起发展过程。
唐山皮影的称谓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它的根基是原始的乐亭影。乐亭影也不是孤立的,它是昌滦乐滦河三角洲地区的共同产物。比如满园花草,乐亭一枝格外亮眼罢了。
乐亭影的形成是在辽金,明初的大移民不但移来了南民,而且泊来了南方文化。南北文化的交融,社屯民俗的汇合,使乐亭影出现了新的面貌,才有清末民初的大发展,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壮观局面。这与乐亭经济、人文地域有直接关系。
皮影艺术与国家的命运是不可分割的,清末抓捕“悬灯匪”,日寇铁蹄下的艺人遭遇,都说明了这一点。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一部分艺人投入到革命的洪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皮影艺术的战斗作用,这是皮影艺术的光荣。
新中国建立以后,唐山的皮影艺术才真正普及。自此乐亭皮影开始以唐山皮影的名称向外宣传。唐山皮影团、乐亭皮影团多次为中央领导人汇报演出,受到了充分的肯定。
进入新时期以来,唐山皮影艺术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做了大胆的艺术改革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走出国门,在国际艺坛中独树一帜。2005年唐山市举办了首届国际皮影艺术节,这也促使唐山皮影艺术再向新的高度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