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英才是父母炼成的:22位成功父母对我们的家教启迪
5508500000020

第20章 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1)

兴趣是神奇的魔术师。一旦孩子的求知兴趣被激发,学习就成了他们最好的游戏。当这种兴趣渐渐消失的时候,厌学情绪就会悄悄地产生。懂得家教科学与技巧的父母,便是不断地让孩子的兴趣之火越燃越旺。

1.兴趣是孩子求知最好的老师

许多父母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但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往往容易忽略孩子的兴趣,而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在很多情况下,父母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兴趣、愿望、希望甚至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股脑儿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虽然孩子的可塑性很大,但对于有些孩子来讲,在他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强迫他去做一件事情,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损害孩子的天性。

我国大翻译家傅雷也曾希望儿子傅聪能成为一个文学家,但傅聪的兴趣并不在此,他喜爱的是音乐。傅雷先生便没有强迫儿子去搞文学,而是尊重儿子的兴趣和选择,让他集中全力研习音乐,傅聪果然不负父望,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音乐演奏家。

一般来说,只要父母从小就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他对生活的兴趣就会是广泛的,这时父母就应该针对孩子特有的才能而培养他特有的兴趣,或者结合孩子的才能巩固孩子的兴趣。

例如,孩子爱唱歌,则说明他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家长就可巩固他这方面的兴趣,鼓励他唱,进而请人专门教他。

如果孩子有观察自然的兴趣,并具有做科学家的素质,就鼓励他进一步练习观察,并设置各种情境让他观察,以进一步强化他的兴趣,增强他的能力。

孩子的兴趣有些是天然的,有些是后天培养形成的,他们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就萌发对某一事物的强烈兴趣。

19世纪时,挪威有一个年轻的数学家叫阿贝尔,尽管他出生时家境很穷,但这妨碍不了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还在少年时代,阿贝尔就迷上了牛顿等人的数学著作,并因一个偶然的事件迷上了几百年来无数数学家没有解决的难题“五次方程的代数解法”。尽管当时没有求得结果,但他的兴趣不减,终于在22岁读大学时解决了这一问题。他的论文被当时欧洲数学权威、天才的数学家高斯看到了,高斯大惊道:“太可怕了,竞写出这样的东西来!”可怕的还不仅如此,阿贝尔还完成了一些其他重大的发现和证明,可惜的是,他仅活到27岁。直到他死后一年,他的论文才被发表,数学教授的聘书才寄到他家里。

翻开科学史、艺术史,许多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在强烈兴趣的支配下创造出非凡的业绩的。

如果孩子自己能保持对某一事物或某种学科的兴趣,那是再好不过了。

但很多情况下,兴趣也靠后天的培养。尤其是面对有时显得枯燥的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时,兴趣就更需要培养了,这时兴趣也要靠意志力来巩固。因为孩子的兴趣具有跳跃性和情境性。

例如,尽管孩子对解数学题有兴趣,但这时室外有着热闹的游戏或电视里正在播放有趣的节目,孩子的兴趣从解题上转移是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或者说,这种转移是正常的,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不为“外界活动所动”。这个时候,父母要正确引导,在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时,要定规矩和“合同”,既能使孩子满足新兴趣,又不忘学习,增强固有兴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怕孩子的兴趣今天是这个、明天是那个,因为这时只要引导得法,总能保持住一种以上对孩子学习和发展有利的兴趣。然而,最可怕的是,小小年龄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学校教育方式不恰当、小孩碰到失败的事太多等等。但我们不能不提醒家长,家长自身的兴趣对子女兴趣的有无、兴趣的高级与低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古语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教子,先立身。

父母自己对生活没有信心,对生活没有兴趣,对学习、工作没有兴趣,很难指望子女有多么高级的兴趣,也难以保证孩子能真正有兴趣。因此,有的专家呼吁:要救孩子,先救父母自己!推而广之,要想孩子有兴趣、有理想、有抱负,父母自己首先要生活得有目标,有干劲,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对孩子的兴趣培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家长应时时处处留心孩子,敏锐地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培养孩子在某一特殊领域和学习上的浓厚兴趣。这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一生的成就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2 兴趣是促进孩子学习的兴奋剂

兴趣对孩子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乃至成长、成功、成材等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兴趣的重要性有这样精辟的论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事实确实如孑L老先师所言,当孩子一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活动,态度就积极,心情就愉快,思维就活跃。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他们之所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正是因为有了兴趣;兴趣使孩子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由此可见,兴趣是一种动力,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的重要的动力。它既有“引起”的动力作用,又有“维持”的动力作用。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会听到人们用下列词汇去表述由于有了强烈兴趣而达到的境界:“积极主动”、“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夜以继日”、“手不释卷”等等。

一个人在高昂的兴趣状态里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积极性;对孩子的学习来说,就会使他们更加热爱学习,以满腔热情积极地进:亍学习。

当孩子充满乐趣地从事学习时,无论环境多么困难艰苦,他都感到快乐,甚至感到无比的快乐。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说:“成为一个杰出科学家最重要的,第一是要对科学感兴趣,认为从事的科学是你一辈子唯一的乐趣,其他都是次要的。假如你没有这个信心的话,你就不应该从事科学研究,而应该做别的。”

学习需要兴奋。而只有拥有了兴趣,人才能兴奋起来。人在兴奋状态下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联想丰富,创造性强烈。同时人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都会增强,这时的学习效率肯定高,学习效果肯定好。

当孩子经常处于“全神贯注”、“兴奋不已”状态时,非常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学习能力和潜能的开发。

兴趣对孩子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定向作用。当一个人的某方面兴趣与他的志向结合起:来时,也就是说兴趣与他的崇高理想、远大目标结合起来时,就形成了可贵的志趣。这时的兴趣会对人的未来发展起到全面推动的作用。浓厚的兴趣会使孩子远大理想更加坚定,从而保证人生目标的顺利实现,最终能成就一番辉煌的业绩。

3.及早在孩子心里播下兴趣的种子

孩子虽然很小,但他们对世界充满无穷的好奇,在他们那澄澈的双眸里,荡漾着学习和探索的无穷渴望。因势利导地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义不容辞。

子女是父母的未来,子女的理想就是父母的希望。如何能很好地实现子女的理想,包含很多因素,但父母的家庭教育极为重要。孩子很小时脑子里一片空白,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子女的爱好和特点,就是在父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下渐渐形成的。父母如能认真发现和发展子女的兴趣爱好,精心培养,进行针对性教育,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位有教子经验的父亲说:

女儿5岁时,他自己正自学英语(大学时学的俄语)。为了便于记忆,他把能见到的家里的东西,例如门、桌子、闹表等贴上了用纸条写好的相应的英语单词。满地跑的女儿对此很感兴趣,他因此便教她读,女儿读得还很认真。很快,她就能指物读出一些英语名称来,父母很高兴。于是就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培养起女儿对学英语的兴趣。

不久,在小女儿单词本上积累了几百个熟记的单词。有了一定基础后,又同女儿一起参加当时时髦的《英语九百句》学习,练习了一些常用口语。有了这一段的基础,使女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了。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从来没有压力,越学越起劲,越学成绩越好。

高中时可以阅读一些英语科普读物,到大学三年级就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在后来的托福、GR点考试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根据自己的实践,这位父亲认为,从小抓外语学习是最适宜的。

这位成功的父亲不仅将女儿领上了学英语的兴趣之路,而且引导孩子从小对文学和写作产生了兴趣。他说:

“女儿小的时候,正是到处贴满‘语录’的时代。女儿先天对文字感兴趣。

我们也就顺势教她背诵‘语录’,后来也教些唐诗什么的,对她小学阶段语言学习很有好处。

“小学时,为了练习女儿的汉字和写作能力,我们让她课外按字帖练字。

写流水账式的日记,我负责修改,这样做既可练习汉字,又可给写作文打下基础。女儿现在写的一手好汉字,与小时的基础是分不开的。为了提高女儿写作的能力,一有机会我便启发她。

“有一次,在家里因一件小事她妈妈批评了她,她有点不高兴。我陪女儿到她们校园里散步。她不吭声地走在前面,见到路上有一块小石头,一脚踢得老远。不一会儿,来到教学楼前,看见一片片盛开的小桃红,蜜蜂在花朵中飞来飞去,美丽的花蝴蝶翩翩起舞,时而落在鲜艳的花瓣儿上,时而双双你追我赶地飞向蓝色的天空,她高兴极了,气也消了,她说‘今天天气真好’。

“我及时启发女儿说:‘心情与客观环境很有关。心情不好,连常走的路上的小石头也不顺眼;环境好了,心情也自然好了。’趁热打铁,我让女儿写这方面的一篇小作文,果真写得很好。正赶上市电台少年儿童节目征文,投去后被选中,在电台广播了好几次。当时我们很高兴,女儿的高兴劲儿就更不用提了。

“这件事在她的心里留下美好的记忆,使得她对作文很感兴趣。以后,一有机会我就给女儿出题目,让她在日记中写心得,有时她自己给自己选题目练习,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好处。因此,在学校写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打基础时期,这一阶段不在于能学到多少书本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兴趣,使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父母,应对孩子的丰富兴趣加以鼓励发展,而对于孩子不感兴趣的必要学习内容,应该不断地去培养引导,不可急于求成,脱离孩子的实际,把大人的意愿强加于孩子。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的黄金时期,父母应当采取“未雨绸缪,先行一步”的教子策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浓厚兴趣的种子。

4.用科学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当你认识到兴趣对孩子的学习和一生的重要性、决心培养孩子各方面浓厚的兴趣时,方法的问题又是决定性的了:科学的正确的方法,会事半功倍;而错误的方法,则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兴趣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将来的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无数成功家长的教子实践证明,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重视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更要掌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兴趣的方法。下面介绍的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成功家长教子的经验之谈。

(1)让童话的魅力吸引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喜欢童话表明他们不愿意当旁观者。通过听大人讲故事和自己阅读,孩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按自己的方式参与、安排故事,并从中反映、分享童话中主人公的愿望、担忧。

国外某大学曾以《九十年代的童话故事》为题开展了一番调查,发现孩子很喜欢听童话故事,也喜欢自己阅读,主要听母亲讲,其次是听父亲、祖父母和其他亲属讲。他们不仅喜欢听新童话、新故事,即使那些父母讲过几十遍的故事他们也一样爱听。

童话对孩子而言魅力无穷,他们不仅会缠着大人讲,也会尝试自己阅读,初步体验阅读学习的兴趣。

(2)用念书法刺激孩子的语言兴趣

朗读的书籍范围,开始时应是一些带有幻想性的故事和有韵律的歌谣,这种读物能吸引孩子,并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所选择的书籍应具有文学性和长期阅读价值,如《白雪公主》《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睡美人》《艾丽丝梦游仙境》等,如果书的内容很长,像《西游记》之类,则可分章节每天朗读一段,但务必坚持到最后。

活泼有趣的念书法可刺激孩子语言发展,启迪孩子进行创意思考。

孩子学会自己阅读后,家长不要太早地放弃自己的责任,而是一直朗读给孩子听,直到孩子上中学为止。因为大多数孩子在12岁前,聆听理解能力比阅读理解能力高,从“听”书中孩子获得的教益极为明显。

(3)帮助孩子选择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