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英才是父母炼成的:22位成功父母对我们的家教启迪
5508500000021

第21章 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2)

一位教育家说:孩子需要的是适合他们的兴趣、年龄及能力的书,并且他们也不时需要换换口味。3至6岁的学前儿童喜欢童话、诗歌、动物故事,以及跟他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书,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会受到他们特别的青睐;6至9岁的儿童喜欢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读物,他们能够开始自己阅读之后,就挑一些较深的书给他们,让他们的兴趣得以发展;9至12岁的孩子喜欢幽默小品、比较错综复杂的故事、惊险离奇的长篇小说等。

(4)把书放在孩予容易拿到的地方

有些家长给孩子买了书,又怕孩子把书搞坏搞脏,给孩子读过看过之后,就把书收藏起来或者放到孩子取不到的地方;有的家长,当孩子全神贯注于书中情节时,不停地叫孩子做:这做那。这些都不可取。家长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好的方法是将有形匿于无形,将有意寓于无意之中。比如家长可以随意把一些书分放于房间、客厅或厨房,让孩子无意间看到,以为自己发现了宝贝,而自觉自愿地看完它。这种自我发现而产生的阅读兴趣,肯定使孩子雀跃不已。

(5)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探索知识宝库

家长在引导孩子自觉阅读、学习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领孩子到图书馆、书店、资料室、藏书阁等地方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广泛汲取知识的营养,促使孩子逐步学会独立探索知识宝库,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充实与喜悦。

16)让孩子充当弟弟、妹妹的”家庭教师”

在公公司里面,如果提拔一个人做了部门经理,那么那个人上任之后就会表现出不同以往的能力水平。被赋予了部门经理的责任之后,他本人就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觉得自己一定要做好。于是在工作上就真的表现得很好,渐渐地胜任这个职务。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所以,在治疗孩子的厌学症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提拔”的方法。如果这个孩子下面还有弟弟妹妹的话,就可以让他给弟妹们做“家庭教师”。“原来都是被爸爸妈妈教训的,现在也可以教训别人了”,孩子一定很愿意去担当这个任务。而这也就引导他走上了治疗厌学症的道路。

自己不喜欢学习,当然不能够教育弟弟妹妹们,所以首先自己要装出很热爱学习的样子。而在装样子的过程中孩子就开始真正地对学习产生兴趣。

至少为了教弟弟妹妹们,自己一定要先会做。那么,孩子就不得不去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起色的。

17)要让孩予担当”授课的老师”

淀川长治先生是著名的电影评论家。小时候每次爷爷带着他去看电影,回来的时候,奶奶总要问他:“电影好不好看呢?都讲什么了?”因为每次看电影回来奶奶都要问,所以他在看电影的时候就会非常专心,一边看一边想回去怎么给奶奶讲。

同样的道理,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也可以改善孩子的学习状况,这是改善孩子的厌学情绪的第一步。每次给孩子买漫画书或其他书的时候,不要买回来就结束了,而应该在把书交给孩子的时候加上一句:“看完后你就做授课的老师给妈妈讲一讲”。孩子担当起讲述内容的任务,既受到信任也受到鼓励,自然会在阅读的时候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并会一边看书,一边思考如何讲给妈妈听。这样,自然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正为许多家长所采用。

(8)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人们平时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打电话的时候,对方不在家而使用了录音电话,留言的时候就会觉得很不自然。这大概是因为没有听众,说话的时候没有人点头表态。如果听众有一些反馈,讲话的人也会讲得很起劲儿。

家长询问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的时候,如果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那么孩子也就更愿意把学校的事情告诉家长。如果家长在听了孩子的讲述之后表示钦佩,“是吗?已经做这么难的练习题了!”那么,孩子就会更加得意。或者家长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水平,如果孩子在上五年级就说,“那么难的习题要到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那么孩子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家长要善于观察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采取各种灵活巧妙的方法极大地激发孩子心中的兴趣之火。

5.引导孩子乐学善问的学习兴趣

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时,可从引导孩子的“乐学善问”人手。它是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和开启孩子思维能力的最好方法。

若想让孩子发挥出最佳的学习效果,父母一定要设法使孩子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尤其在孩子学:习时和学习前,更要维持好孩子的良好情绪。如果必须对孩子批评,最好选择一个避开孩子学习的时候,并尽量做到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心悦诚服。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曾专门研究了情绪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她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对比不同情绪的学生在同一功课上的表现。结果表明:情绪高涨、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的学生,比之情绪低落、忧郁、愤懑的学生成绩要高出20%左右。

这位教授解释说,学生在情绪快乐轻松的情况下,大脑处于积极的接纳和运转状态,可以吸收较多的信息,而且脑筋转得快,联想丰富;而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学生心扉紧闭,反应呆板僵化,无法自由主动地思考。

哈佛大学另一位心理!学教授霍尔德·加德纳近年来经反复检测发现:人的大脑存在着多种互不相关的智力领域,不能只用一种尺度来衡量聪明与否。每个人的智慧发展并不平衡,往往是某个侧面较为突出。

这一发现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每人各有智力潜能,孩子们的智力发展各有千秋。家长们有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孩子的智慧领域,激发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我国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刘翔平博士也指出: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孩子擅长语言的学习,有些孩子长于空间图形的学习,而有的孩子则对运动的学习“情有独钟”。由于各项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某一学习能力有时会落后于孩子实际年龄的发展。

比方说.一个智商100分的10岁孩子,他的知觉、动作能力有可能相当于9岁,数学推理能力相当于11岁,感觉动作能力相当于10岁,而阅读能力仅相当于5岁。这样一个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的孩子要完成三年级的功课,就会遇到阅读上的困难,这会妨碍他上课专心听讲,妨碍他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并会导致他对学习的厌倦。

而当发现孩子的“聪明”与其功课之“差”产生巨大反差时,大多数老师和家长只怪罪孩子贪玩、不努力、犯懒、没出息。其实,这只是一个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刘博士建议教师和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对有动作障碍、书写障碍、阅读障碍、数学障碍的孩子进行特殊训练,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会了不难,难了不会,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在学习上的种种困难表现就会得到缓解,其自身的潜在能力便会得到正常发挥,他们便乐于学习,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以上谈的是关于“乐学”的问题,下面再谈谈善问的问题。“善问”是培养孩子开启思维能力的最好方法。

有人总结出启发孩子善问的“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问答游戏: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东西和东西间的异同;

·“替”: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即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孩子想像各种情况;

·“组”: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验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问题越多元化,孩子受到的思考刺激越多。

·“类”:是多和孩子类推各种可能。

利用善问“十字诀”发问,对于培养孩子的智力是很重要的。但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孩子发问。因为这既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其表达能力。

学问学问,学和问是孪生姊妹,对父母来说要变孩子的“苦学笨问”为“乐学善问”。变“苦”为“乐”,变“笨”为“善”,则是一个引导策略问题,父母要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因势利导。

6.化强烈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孩子有探索现实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未知事物的强烈愿望,他们对周围一切都感到陌生新鲜,兴趣盎然。珍爱孩子的好奇心,进而将其转让为学习的浓厚兴趣,是促使孩子自主学习的关键。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一定要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儿童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和好奇心联系在一起的。

平时孩子们往往爱问“为什么”,有的家长由于不了解他们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把这些正常现象看成是捣乱、淘气,因而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采取冷淡、漫不经心、瞒哄和支吾搪塞的态度,或者不予理会。这种不恰当的做法,有损于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要知道,儿童的智力正是在“好奇——满足一一好奇”的不断循环中得到发展的。

对于好奇心旺盛的孩二子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知道了从来不知道的奥秘。揭开奥秘后所体验到的愉快和满足的情感,反过来又激起新的探索兴趣。

作为家长,不仅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而且要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

对孩子提的问题,要确切、通俗易懂、有条理地给以答复,如果暂时答复不了,可以告诉他:“这个问题等弄明白以后再告诉你。”但是切记事后一定要兑现。如果对孩子求知的欲望采取应付的态度,不仅会抑制孩子好奇心的发展,也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对今后的教育不利。

与此同时,更要鼓励孩子自己去了解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让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读书、观察、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

孩子对学习有了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成功的希望就大。只有当孩子的心中对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和无穷的求知欲望而自发地学习时,家长寄予他的良好愿望才有实现的一天。

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的同时,教孩子学会观察特别重要。

在一些家庭里,并没有把观察看做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做是培养兴趣,发展智力的途径,这实在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遗憾。

从观察中可以汲取知识。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知识和识记知识之父。一个有观察力的孩子,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文理不通的学生。父母如果善于帮助孩子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观察,他就能使孩子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和灵活。

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犹如阳光、空气、水分对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源泉。儿童在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越多,那么他所能理解和识记的东西就越多。

家长在教孩子观察时,要教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给他们探寻和发现因果联系,经常要他们回答“为什么”,并引导他们自己提出疑问。

孩子如果在低年级受过良好观察力的训练,就学会了区分理解的和不理解的东西,而尤其宝贵的是,他们能够对此抱积极的态度。家长教给孩子观察和发现,就能从他那里听到许多聪敏的、出乎意料的、“哲理性”的问题。

教给孩子观察周围世界各种现象的方法吧!当自然界里发生春夏秋冬阴晴圆缺的变化时,请你把孩子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可以引起孩子充满好奇的目光,这对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是十分有利的。奇妙的大自然是我们激发孩子好奇心、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活教材”。

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向家长问无穷无尽的“为什么”。只有粗暴而愚蠢的家长,才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为什么”,须知,这等于在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在扑灭孩子心中的智慧火花!

7.让孩子在玩耍中产生求知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