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意大利文)
5531300000004

第4章 胡同偶遇(2007年)

老北京城的胡同为许多中国人,也为许多外国人所钟爱:胡同的两侧是一层高的传统民宅,门上雕琢精细,两边还有榆树和枫树遮阴。胡同,在几个世纪的发展变化中沉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北京城巨大发展的冲击下这种变化也显得有些激进。

对于那些钟爱京城胡同文化的人来说,周末漫步胡同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哪怕是寒冷的冬天。就是在那样一个二月冰冻的周六,当我骑着车穿行在宣武区的米市胡同时,我遇到了同样骑着车的另一位胡同文化痴迷者,他正在为一家老店铺的一块木头浮雕拍照。从雕刻手法上可以看出这家经营者是四川人,店铺经营用作棺木的南方名贵木料。看到我很费劲地辨认碑文,那个年轻的摄影师上前来帮助我,就这样我遇到了这个特别的人:他叫淡欣,他正在寻找祖宅,祖辈们都是义利(ILI)公司的所有人,解放后就从上海搬到了北京,当时就住在米市胡同。但是淡欣无法确认准确的位置,因为这期间这里的门牌号已几经变化。在他向母亲以及叔伯们多次求证后才得以找到,这时候他们家的老宅已经在城市老城区改造中被拆除了。

淡欣是一个严谨的北京胡同文化的守望者,在1994年到2001年期间,他拍摄了3000幅照片,保存在精美的相册里,希望能使这些永恒的瞬间流芳百世。

淡欣还开了自己的博客,讲述他对不同问题的研究和思考:除了关于北京胡同的,还有外国建筑,因为他经常去国外旅行,还有中国美食等,真正是一个奇闻异事的宝库。他44岁,是电信学科的工程师,曾经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工作,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淡欣出生在上海,在南京长大,在成都学习工程学,1989年开始在北京工作,有时候连他自己都会对自己到底是哪里人感到困惑,不过他的“迁徙”经历,甚至迁徙国外的经历使得他拥有了宽广的视野,也因此对当代中国的许多问题能够合理理解,其中就包括以北京胡同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最近一次在三味书屋的交谈中,品着绿茶,我问起他对胡同文化的痴迷,为什么会用这么多年的时间来为胡同拍照。淡欣说:我是从1994年开始拍摄北京胡同的,也是受我一天津朋友所托,他说胡同真的很美,你去看看那些砖和木头上的雕刻、门墩。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六个月之后我开始真正痴迷上了,我决定要看遍所有的胡同,那时候还没开始大规模的拆迁,所以还很完整,我怀揣着一张被我放大了十倍的胡同地图,每个星期天我就会用笔在上面标注已经探访过的胡同。有时候地图上标注有错误,都使得我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淡欣的照片中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胡同里没有人。首先是因为他对纯粹建筑的兴趣,同时也是出于对胡同居民隐私的尊重,因为大部分居民是老人,他们都是非常谨慎小心的。当然淡欣也并非对人文事物不敏感,他对胡同建筑的兴趣很快就延伸到了对人群的关注。那他是如何关注的呢?淡欣说:起初我只是对建筑感兴趣,欣赏那些有精美雕刻的民宅,但一两年后我明白了,胡同的美不仅仅于此,它是美的集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里居住的人和他们的居住状态。于是我开始寻找这方面的美丽,看看胡同里的人是如何生活如何思考的。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发现拆迁地初期有些居民非常希望能早点搬去别的地方,因为这里的生活实在是不方便,也有另外一些居民则认为根本没必要拆迁。对此,胡同里的居民们都各执一词,虽然呼吸着土生土长的文化气息,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表示愿意永远生活在这四合院里。事实上,在胡同的生活确实艰难,那里的卫生条件很差,我也记得冬天的时候,要是看到有人在寒风中形色匆匆地从家出来,那就是去公共卫生间的,因为可以看见他(她)穿得很少,否则胡同就真的无人。

面对淡欣的极大兴趣,胡同居民自然也对他敞开心扉,跟他讲述生活的故事。比如有些居民是在解放后的50年代来到这里的,他们跟他讲述了很多他从没听过的点点滴滴的故事。他给我讲了相册里一个上海人的故事,这个上海女青年是在50年代作为技术指导来到北京的,就住在胡同里,之后她的户口也迁到了北京,但却一直没有习惯。她想回上海,但是上海已经没有亲人了,也没有房子,她承受着无根漂泊的痛苦。淡欣在胡同里听到的故事足可以写好几本书:他与那些世世代代住在胡同里的人交谈,与那些从别的地方无奈来到这里生活,但从未适应的人交谈。同是上海人的淡欣觉得哪怕是到了退休年龄的南方人也可能无法完全适应北方的生活。淡欣自己,早已经不能说是一个完全的中国人了,因为工作、兴趣的原因,他会经常去国外。淡欣下一个目的地就是意大利,他打算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去那里度假。

淡欣说:在胡同里转悠,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那里的生活,感受到那里的居民的心境,这在之前是从来未有体会到的。70年代末期我曾经在胡同里生活过一段日子,不过很短,所以当时只对我家的邻居有点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明白胡同的美丽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建筑,而是胡同里所有的一切,那里人们的生活,他们的习俗,一切都无法割离。没有人的胡同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总想,撇开是否拆迁的考虑,人,是胡同里最重要的元素,是胡同文化的载体。如果换一拨新的人,一切就都改变了,或者在这里耸立起高楼大厦,生活也将完全改变,那就不再是胡同了。按照现代改造模式,老历史城区的结构将完全改变,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生活。有时候我就想:什么是需要保留下来的?哪些是需要让他人认识的呢?我给不了答案,我能做的只是记录,让将来的人能够了解它过去的样子,为理解现在所发生的提供些素材,起一个媒介传播的作用。因为现在也无法判断到底现在所做的一切正确与否。

穿越在北京胡同里的淡欣也发现了时代改变带来的变化。淡欣说:我也看到了胡同生活的改变。起初,我只见过在门墩上停靠着的自行车,只有自行车,所以那时候胡同看起来还挺宽敞的,但最近几年,胡同两侧逐渐停放起了私人轿车,让穿行变得有点危险。现在这里到处都是空调,因为北京的夏天十分炎热,以前放在房顶用来加热洗澡水的马口铁桶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家用热水器。胡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很少用电,因为没有电冰箱和电视机,还经常断电,在路上能看到连到每家每户的简单的几根电线,现在就不同了,还有电信公司专门为手机信号铺设的电线。我们得承认,生活便利了,但景色被破坏了,所以很难说这是好是坏。以前每个四合院里就只有一个电表,现在,可能有20个,30个,每家一个,这也就不难知道这个院子里住着多少户了。现在政府投入了一大笔钱,在那里铺设水管和其他管线。

应一家出版社之约,我出版了一本画册,里面收纳了我从1994年到2000年拍摄的照片,大部分是1997年前的,在重新翻阅过去的照片时,我惊奇地发现:砖墙上的雕刻已经被灰泥浆覆盖了,因为拓宽胡同,许多树被砍去,以前那些绿树成阴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宽敞的过道已经被大大小小的房间所取代,因为人们住的太挤了,需要空间,完整的胡同也逐渐消失了,矗立起来的是一座座高楼。十来年的工夫这里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2007年1月1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些我拍的反映胡同变化的照片,证明北京正在改变。我们希望这样的改变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也不要完全抹杀了胡同文化,保留一些传统,是我最想看到的。但是我个人不能改变什么,我也没有力量,我只能记录,也希望记录好,能为其他人提供些帮助,有利于关于胡同文化的一些争论,那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最后淡欣还讲述了一件让他非常震动,非常受鼓舞的事:2006年3月我在王府井举办了一个名为“胡同的十年变迁”的摄影展,展出了从1994年1月到2005年2月的150幅照片。图书馆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许多老人甚至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看展览,人们被那些照片所震撼,也为照片下中英文注释的照片说明所感动,因为那都是一个个故事,也是我的亲身感受。在网络上也出现了许多让我感动的评论,让我发现已经有许多人都加入到我的行列,这原本只是我的一个私人行为。我的努力也因此变得更为有意义,我很满足,因为我的行动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保护北京胡同文化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