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其中工业化是“主体”,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
2.农业合作化的经验
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引导个体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
农业互助合作经过由低级到高级的三种形式:一是组织带有某些社会主义萌芽的农业生产互助组;二是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是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互助合作必须坚持典型示范、自愿互利的原则,贯彻积极领导、稳妥前进的方针。
3.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经验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可以用暴力的方式,也可以用和平的方式,使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转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所有。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也曾提出过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平赎买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但是没有实现。
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其主要经验是:第一,通过委托加工、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逐步把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把改造企业同改造资本家结合起来,不剥夺原私营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并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他们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
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一起,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到了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也存在生产关系变革盲目求纯,建立的公有制单一,建立的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农村集体经济盲目追求集中和统一经营等弊端。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所谓“相适应”,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旧社会比较,更能够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步得到满足,这是基本的、主要的。所谓“相矛盾”,就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还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需要不断地加以解决。不断改变这种“相矛盾”的状态,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断,突破了长期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流行的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一次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实际上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打开了一条宽广的认识道路。
2.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个对抗性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劳动人民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
第二,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强制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团结——批评——团结”,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各项方针和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1.同农民结成坚固的联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者;农民占多数的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要取得革命的胜利,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同农民的关系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是建立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础上的。
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生产。土地改革中,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这是土地改革最基本的任务;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不能侵犯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地主富农所经营的工商业;地主必须分给和农民同样的土地财产,使他们学会劳动生产。
2.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地保持之;在一定时期内,同大资产阶级集团建立可能的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地保持之。但同时,要警惕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要提防大资产阶级对共产党采取的限制、欺骗、诱惑、“溶解”和打击政策。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所谓联合,就是同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所谓斗争,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在思想政治组织上的“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在被迫同资产阶级分裂时,则转变为武装斗争。
对资产阶级的“联合”和对它的斗争,是辩证统一的。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标;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3.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都是不可能胜利的。
在统一战线中,按照共同政治基础联合起来的不同阶级、阶层、党派和集团,既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又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和要求。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根本目的是要争取和保障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这是关系到统一战线乃至整个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党的建设环境和总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首先,党的建设是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占多数的条件下进行的。不解决好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共产党就不可能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其次,党的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环境中进行的,党的建设同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三,党的建设是在武装斗争的环境中推进的,党的建设同武装斗争、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即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加强。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确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并保证其得到全面贯彻实施,是党的建设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政治路线确定后,党的各方面的建设都必须紧紧围绕这条政治路线来进行,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服务。
从思想理论方面建设党,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建党原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显著特点和优点之一。在实施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毛泽东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即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思想的领导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归根到底,是由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要求所决定的。
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在党内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不断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按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每一个党员。它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解决共产党员思想入党的问题,即解决世界观的问题。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要始终把解决共产党员的世界观问题,放在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地位。
毛泽东不仅提出要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而且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整风是进行党内思想教育、纠正错误思想的一种有效形式。
2.党的组织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时起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民主集中制是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的统一,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集中制的纪律原则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民主集中制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具有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意义。
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干部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实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和使用标准。所谓“德”,主要是指干部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所谓“才”,主要是指干部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文化知识;所谓“兼备”,就是既要有德,又要有才,二者缺一不可,并且德在首位。要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为防止帝国主义的“西化”、“分化”,确保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最基本的条件。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问题。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无原则的自由主义,是达到党内团结的武器。党内的思想斗争应该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惩前毖后”,就是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治病救人”,就是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要把人整死。
3.党的作风建设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党风”这个概念,并深刻论述了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党风即党的作风,是指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和工作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党风是由党的世界观和党性决定的。党风问题是党的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的工作态度问题。党风不正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党风问题,归根到底,是能否保持先进性、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的问题。
毛泽东把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研究,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最集中的中国化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