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于阗王国传奇
5532500000003

第3章 众族登昆仑山下圣洁绿洲中的不朽传奇(2)

本来就已经融合了羌、氐血统的赤乌氏先祖,由于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向西可以越过帕米尔到达克什米尔、中亚各国以及南亚次大陆和欧洲,东部跨过塔里木盆地南缘可以直接进入中原,使得这块地方很像一个狭长的管道,因而又引来了许多西方游牧民族,雅利安族就是东迁而来的西方民族之一。他们与早已深居此地的赤乌氏先祖们或是通婚联盟或是征战攻伐,经过历史的变迁和不断融合,最后形成了赤发青眼却不似胡人的部落。

在赤乌氏首领兀看来,周穆王威仪天下,值得尊敬。这个佩戴鸟兽王冠的部落之王陪同穆王欣赏了绿洲美景,进献部落上好的酒浆,据说那盛酒的晶莹剔透的酒器就是西域山上开采的玉制成的。在穆王临行之时,赤乌首领兀,亲手捧着本族种植的谷中嘉禾,献给穆王。穆王欣然接受,在赤乌氏族人的叩拜中,驾着八骏马车,驶出了赤乌地界。

穆天子的八骏马车越过葱岭,来到了帕米尔高原以西的西王母部落。传说中的部落女王西王母,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奇异怪诞形象,长着人的面孔,头上戴着装饰物玉胜,却是老虎的身子,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居住在阴暗潮湿的洞穴中,发出野兽一般的嚎叫,终日与虎豹麟鹤为伍,并且只吃那三青鸟衔来的食物。她掌管着昆仑山下的西王母之邦。

上古五帝时候,女娲补天,将一块用来补天的五色石不慎遗落。商王汤认为,一定是那跌落在人间的天石帮助商灭了夏,只要将那块天石寻得,在商国都以西三十丈处建庙宇,供奉这块吉石,便可永葆商朝的昌盛。于是,商汤分派自己的臣子四处找寻,却直至商亡国也没找到那块天石。

原来那块天石,坠落在西王母之邦的地界之上。富有神通,喜好长生不老、美貌焕颜之术的西王母,深知这块从天而降的神石力量。她率领和自己一样半人半兽的部众,在神树和阿修罗神像面前祷告。

阿修罗是梵语,意为非天,本是住在天界的天神,由于生性好斗,经常与诸神残杀,被众神联合打败,贬为魔神,驱逐下界,降临到昆仑山下,阴差阳错成了当地的守护神。西王母与部族虔诚地向神灵祈求渴望用天石蕴藏的巨大力量使他们拥有人的身体,转瞬间天石仿佛被打开的盒子,散发出五彩祥瑞之光,被它照射的一切半人半兽的族人,顷刻间幻化成了人形。不仅如此,西王母祈求拥有的绝世容颜也得到了实现,活脱脱变化成了一个妙龄美女的样子。

他们供奉的神树上此刻忽然飞来一只雌雄同体,长着两个脑袋的大鸟。擅长用鸟兽占卜的西王母,命令手下射下这只神鸟,从神鸟巨大的腹中,取出一个紫金宝盒。打开盒子后的西王母见盒子中的丝锦上赫然写着:千年之后,必有中原的天子来此与西王母会合。

预言的确是真的,千年之后穆天子驾着八骏马车西巡,来到了西王母之邦。风流潇洒的穆王耳闻西王母是位绝世美女,早就想一睹芳颜。但是传说只是传说,事实上西王母和她的部落只是西域一个拥有动物崇拜的游牧部落。这个部落是由古羌人和原本居住在此的土著人融合而成,他们重女轻男,实行女权统治,男人们负责狩猎、耕种,保卫家园。女人们则趾高气扬扮演着主人角色。

穆王进入西王母之邦,所到之处熊豹豺狼、马牛羊鹿、白隼青雕,或驰骋在崇山峻岭之间或翱翔在雪域高山之上。无数奇珍异草在这里怒放傲立。西王母的王宫,依山而建,用石头砌成,像一座坚固庞大的九层碉堡。最为神奇的是穆王见到镶嵌在碉堡之间的悬圃,这悬挂在高山上的花园,就像一个个点缀在山体上的耀眼宝石,令穆王流连忘返。

西王母城郭中的卫士们一个个用颜料涂身,头上戴着鸟兽羽毛制成的冠帽,手握长矛,肃穆庄严。见到穆天子的随行队伍缓缓驶进城中,一个个低头下跪,表示迎接。穆王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绝色美人西王母,早已魂不守舍,迫不及待将大量中原宝物馈赠给她,并将象征贵族的墨色圭和白色璧一并赐予。

次日,西王母在瑶池上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宴会,她含情脉脉地与这个预言中的“白马王子”,一起对酒吟诗,交欢畅饮,她吟唱的千古情歌《白云谣》成为她和周穆王西巡情史的最有力证明。

自周穆王西巡招抚后,西王母部落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员,从此爱上华夏文化的西王母给自己取了汉名杨回,又名婉妗,并且在穆天子返回中原的当年,亲自来到京城觐见天子,重温旧梦。自此,这个在西域绿洲登陆的西王母部族,成为中原闻名的一族。

二、多种族较量的绿色舞台

周穆王西巡后的千百年后,拥有圣洁绿洲的西域就像一个巨大的人间剧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着掠杀与征伐,也上演着联盟与融合,月氏、塞人、匈奴、乌孙,这些稍后在绿洲登陆的种族轮番成为绿洲的主角。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月氏人刚刚进入奴隶社会。但是不要小瞧这个世代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民族,据说他们饲养的马匹个个都是战场上的良驹;狩猎用的猎犬,体型庞大可以瞬间咬断猎物的脖子。当时的月氏大王拥有二三十万民众,凭借着亦牧亦兵的方式,几百年来一直控制着西北草原,成为西北部的雄主。

在月氏人称霸草原的时候,匈奴人还只是扮演受气包的角色。第一代单于头曼在位的时候,匈奴被月氏人逼迫退居到河套及腾格里沙漠以北的地方。公元前3世纪楚汉相争之际,头曼乘机率众攻占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头曼的儿子冒顿即位后开始了对月氏的复仇计划。在匈奴强大的攻势下,月氏放弃了自己的领地,开始向西退入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一带。在这里,月氏人遭遇了一个神秘的民族——塞族人。

塞人体格健硕,骁勇善战,战士与战马都身披甲胄,使用斧剑、长矛和特有的利器套索和飞石器。其弓弩多为复弓,设计精准,杀伤力巨大。而且塞人高超的冶炼锻造技术,使得他们发明了一种叫做鱼鳞甲的防护服。凭借强壮与彪悍的体格,疾速如风的战马和锋利无比的弓弩以及鱼鳞甲,塞人铁骑所到之处,无不令人心惊胆寒。据说塞人总是可以在敌方众人面前,迅速取其上将首级,将头皮揉做手巾,头颅骨做成饮具。战士必须喝自己杀死的第一个敌人的鲜血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自古以来,塞人部落只要一方受击则全体部族会瞬间迎战。历史上他们曾侵入美索不达米亚上游、叙利亚,威胁犹太国,侵扰巴尔干半岛。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就曾被塞人的弓箭射穿大腿而饮恨撤军。而一向不可一世、战无不胜的波斯军团在遭遇塞人部族后,也未逃过全军覆灭的下场。

可是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重整军队的月氏人急需地盘休养生息,将部众开到了塞人城下,看似强大的塞人居然被月氏人打败,背弃故土远走他乡,留下来的塞人也成了月氏的子民。

占据伊犁河谷和伊塞克湖畔草原的月氏人,万万没有想到,屁股还没有坐热,他们便迎来了仇家登门寻仇。原来,周穆王西巡的时候遇见的赤乌氏部族经过几千年与其他种族的融合最终形成了乌孙,乌孙有了自己的昆莫也就是大王难兜靡,有了可以弯弓射雕的数万兵士,也有了数不清的牛羊马匹,十几万的人口,在当时的西域赫赫有名。可惜的是,乌孙却与比自己更为强大的月氏人生活在一个地方。

月氏大王率领着号称二十万的铁甲骑兵攻打乌孙,昆莫难兜靡动用了最为精锐的弓弩部队抵抗月氏的大军,在疆域设下重重障碍。洪水猛兽一般的月氏铁骑冲散了在他们看来不足挂齿的乌孙阵营,杀向难兜靡的中军大帐。月氏王一刀砍下昆莫的脑袋,将头皮连同头发撕下揉做手巾。

乌孙残留的部族四处逃窜,难兜靡的部下布就翎侯抱着昆莫唯一的儿子猎骄靡,一路奔驰,终于躲过了月氏人的追杀。乌孙残部投靠了匈奴,猎骄靡在匈奴的庇护下一天天长大,成为一个骁勇善战的匈奴悍将,为匈奴四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匈奴单于在他年老的时候将乌孙部族归还于猎骄靡,这些与匈奴人同吃同住,一同四处征战的乌孙部族,早已变成了一只只嗜血残忍的狼。一心复仇的猎骄靡在匈奴右贤王的帮助下,举兵开拔,扑向月氏。

刚刚来到伊犁河谷的月氏人根基尚未稳固,厄运再次袭来,他们被怒火中烧的乌孙人杀了个片甲不留,月氏王重复了乌孙王难兜靡的历史,被猎骄靡割了头颅,撕了头皮,头骨做了乌孙大王的饮酒器。月氏人惊恐地拖着满身血污与汗水的身躯,要么投降,要么逃离。这片绿洲再次更换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