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反经(上)
5550300000005

第5章 任长第二(1)

刚正高远之人,不善于做细致琐碎的事,但能统观全局;严厉正直之人,不会灵活处事,但公平有据;宽容迟缓之人,往往不讲办事效率,但虑事周全;好奇求异之人,放纵不羁,常常违背常规不近人情,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就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了。

【经文】

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耶?

【译释】

我听说,考察、衡量人的才能,这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既然我们不是圣人,谁又能通晓各行各业,懂得天下各门各科的理论呢?所以舜统管各个部门,根据每个人的才能而委以下不同的责任;汉高祖刘邦讲论功臣,对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人的才干各有不同的说法。何况一般人不能和这些人相比,怎么可以求全责备呢?

【经文】

昔伊尹之兴土工也,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推,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管仲曰:“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臣不如隰朋,请立以为大行;辟土聚粟,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以为司田;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以为大司马;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不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以为大理;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焉。若欲霸王,则夷吾在此。”

黄石公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决取其利,愚者不爱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于谿毒,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麋之上山也,大章不能跂,及其下也,牧竖能追之,才有修短也。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异形殊类,易事则悖矣。”

魏武诏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者,任其长也。”

由此观之,使韩信下帏,仲舒当戎,于公驰说,陆贾听讼,必无曩进之勋,而显今日之名也。故任长之道,不可不察。

【译释】

从前伊尹大兴土木的时候,用脊力强健的人来背土,独眼人来推车,驼背的人来涂抹……各人做其适宜做的事,从而使每个人的特点都得到了充分发挥。管仲在向齐桓公推荐人才的时候说:“对各种进退有序的朝班礼仪,我不如隰朋,请让他来做大行吧;开荒种地,充分发挥地利,发展农业,我不如宁戚,请让他来作司田吧;在广阔的原野上让战车驰骋而有序,能使三军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让他来作大司马吧;处理案件,秉公执法,不滥杀无辜,不冤枉好人,我不如宾胥无,请让他来作谏议大夫吧。敢于冒犯君颜,忠言进谏,不避死亡,不屈服权贵,这方面我不如东郭牙,请让他担任大谏之职。你若想富国强兵,那么有这五个人就够了。若想成就霸业,那就得靠我管仲了。”

黄石公说:“起用有智谋、有勇气、贪财、愚钝的人,使智者争相立功,使勇者得遂其志,使贪者发财,使愚者勇于牺牲。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性情来使用他们,这就是最微妙的权谋。”

《淮南子》说:“天下的东西没有毒过附子这种草药的,但是高明的医生橐把它收藏起来,这是因为它有独特的药用价值。麋鹿上山的时候,善于奔驰的大獐都追不上它,等它下山的时候,牧童也能追得上。这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中,任何才能都会有长短不同。比如胡人骑马方便,越人乘船方便,形式种类虽都不同,但彼此都觉得很方便,然而一旦换过来去做,就显得很荒谬了。”基于这一道理,魏武帝曹操下诏说:“有进取心的人,未必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进取心。陈平有什么忠厚的品德?苏秦何曾守过信义?可是,陈平却奠定了汉王朝的基业,苏秦却拯救了弱小的燕国。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由此看来,让韩信当谋士,让董仲舒去打仗,让愚公去游说,让陆贾去办案,谁也不会创立先前那样的功勋,也就没有今天这样的美名。所以,任长的原则,不能不仔细研究。

一、刘邦的长处

得人才者得天下!这是司马迁给刘邦的定论!正如刘邦所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镇抚百姓,供给粮草,我不如萧何;带甲百万,攻城夺地,我不如韩信。但三人皆为我所用,故而得天下!一句话,刘邦的长处就是会用人。

刘邦是流氓无赖,不是今人的定论,史祖司马迁已为其在《史记》中作了定论,但他没有忘记刘邦的长处,那就是刘邦会用人,不善将兵,只善将将。

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设宴席,召群臣共饮,以示庆贺。酒过数巡后,刘邦不免踌躇满志。他得意地向众人问道:“各位帮助朕夺得天下,今日君臣同聚,有什么话尽管直言,不必忌讳。朕有一问,不知你们能否回答,为什么我能夺得天下,而项羽失去天下?”问题一出,群臣愕然。片刻之后,高起、王陵起身答道:“陛下平时待人,未免轻慢,不如项羽宽仁。但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每得一城,立即封赏,能与天下共利,人皆能效死命,所以夺取天下。项羽妒贤忌能,多猜好疑,战胜了也不加封赏,得地后不肯与人,人心难齐,所以失去了天下。”大家听了,觉得有理。刘邦听了不以为然地哈哈大笑,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我看来,得失的原因,主要在于用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粮饷,我又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人为当世人杰,我能量才重用,所以能够取得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尚不能信用,所以为我所灭。”

大家听了,恍如梦醒,都离座下拜,对刘邦的这一番话,心悦诚服。刘邦也十分高兴,令众臣归座畅饮,兴尽方散。

即使在今天看来,刘邦的话也是确实有道理的,他对自己成功、项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不能不说是十分精到的。在这以前,刘邦还同韩信发生过辩论,韩信认为刘邦只能将兵五千,自己却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但刘邦虽不善将兵,却善将将,所以才取得天下。韩信实在是太明白了,他明知如此,却也逃不出刘邦的手掌。

且看刘邦是如何“将”韩信的。

项羽失败后,其部将钟离昧、季布只得四处逃亡。刘邦称帝后,立即诏令全国通缉,悬赏捉拿,举国搜捕。钟离昧走投无路,因与韩信同乡,一直友善,便投了韩信。韩信顾念旧情,就收留了他,将他藏在楚王府中。后来,此事不知被谁密报了刘邦。刘邦闻后,大惊。他一直在提防韩信,恐其为乱,现韩信又收留钟离昧,是否有反心?于是,他颁下诏书,命韩信把钟离昧送入都城。韩信接到诏书,不忍将钟离昧献出,托言钟离昧并未在此,请使者回报了刘邦。刘邦接到回报,内心仍存疑惑,于是派人暗中探察。韩信初到他的封地时,常带着兵马出入,车马喧嚣,声势显赫。来人看到这些,密报了刘邦,说韩信兵马甚多,恐有反意。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的这首《大风歌》可谓意气风发,但刘邦之能事不在写诗,而在于会用人。

刘邦立即召集众将领,商讨对付韩信的办法。诸人都主张讨伐,向刘邦进言道:“韩信造反,请陛下发兵征讨。”刘邦听后,没有讲话。后来陈平来见,刘邦便向他请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陈平对韩信是否确有反意,还在怀疑,但对刘邦所问,又不能不答,就说:“诸将态度如何?”刘邦说:“都劝我发兵征讨。”陈平说:“陛下怎知韩信要造反?”刘邦说:“有人密书奏报。”陈平接着问道:“除上书人外,还有没有人知道韩信要造反?”刘邦道:“尚无人知道。”陈平又问:“韩信可知道有人上书?”刘邦又说不知。陈平问:“陛下现有士卒,能否胜过韩信的楚兵?”刘邦摇首道:“不能。”陈平又说:“陛下用兵之将,有谁能比得上韩信?”刘邦连说没有。陈平听后,说道:“今兵不如楚精,将又不如韩信,如发兵征讨,促成战事,恐怕韩信不反也要反了。”刘邦听了他的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说:“这该怎么办呢?”陈平深思片刻,说:“臣有一计,请陛下考虑。古代天子巡狩,必定大会诸侯。我听说南方有云梦泽,是游览的胜地。陛下伪称出游云梦,遍召诸侯,会集陈地。陈与楚西境相接。楚王韩信闻陛下无事出游,一定前来拜见,乘他拜见之时,伏下甲兵将他拿下,这不是唾手可得吗?”刘邦同意了他的计策,当即遣使四出,说要出游云梦,召各诸侯会集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