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刘备三兄弟与威廉·皮特的例子比较特殊。不过,从他们的经历当中,人们可以看出:志存高远,有益无害。
首先,高远之志能够让前途多些明朗、少些疑惑。
俗语云: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这里提到的长志,便是高远之志。而“常立志”则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于是不断改变自己的志向,最终一事无成;另一层含义是指有些人总喜欢订立一些小的目标,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再去订立下一个目标,结果难成大器。
为什么常立志的人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其一,岁月如梭,一个人如果总是不能立下志向,便会浅尝辄止、常换常新,落得一场空;其二,如果不断设立小目标,已实现的目标和将要实现的目标之间难免会出现裂缝,从而不会对个人发展有什么帮助,比如从一个行业跨入另一个行业,正所谓“隔行如隔山”。
如果能够立下长志,便能够坚定不移地向前进。每迈出一步,都是在向目标靠近,而不是偏离目标甚至背离目标。在相同的时间里,就会比常立志的人取得更大的成就。
其次,高远之志能够激发人的进取心。
古人云:“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仅得其下。”正如高尔基所说:“目标愈高远,人的进步愈大。”
人们在赶路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确定只走10公里的路程时,走到七八公里处便会因松懈而感到劳累;但如果目的地在20公里以外的地方,同样是走到七八公里处,此时却会感到斗志昂扬。
歌德说:“就最高目标本身来说,即使没有达到,也比那完全达到了的较低目标更有价值。”目标必须给心智留有较大的空间,我们才不会因自我设限而窒息,才可以追求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人生目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同时会影响一个人的动机和行为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的。如果思想苍白、格调低下,生活质量也就会趋于低劣;反之,生活则会多姿多彩,让你尽享人生的乐趣。
活学活用:
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鸿鹄之志。
5.曹操官渡胜袁绍:从危机中寻找生机
与其坐而待亡,敦若起而拯之。
——徐珂
故事引用:
官渡之战中,袁绍兴兵70万赶往官渡,攻打驻守在官渡的曹军。曹操收到将领夏侯惇的告急文件后,立即率70000大军前来支援。曹军刚到官渡,就被袁绍大军的阵势给吓住了。于是曹操召集众谋士商议对策。荀攸建议道:“袁绍大军虽人数众多,但不足为惧。我军人数虽少,但全都是精兵,无不以一当十。我军的优势在于急战,若有拖延,粮草将接济不上,难以成事。”
曹操听取了荀攸的建议,立即传令向袁绍进军。然而,曹操的计划没有成功,初战大败,损失惨重。在接着的几次交锋中,形势虽然有些好转,但始终不能克敌制胜。如此一来,双方出现了僵持状态。在官渡苦苦守了两个月后,曹军“军力渐乏,粮草不继”。于是,曹操打算放弃官渡并退回许昌。在犹豫不决之际,他写信征求驻守许昌的荀彧的意见。荀彧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为由,劝曹操不要放弃官渡,他在信中对曹操说:“袁绍大军虽然浩浩荡荡,但并不是一条心;而主公神武明哲,所向披靡,马到成功!如今,虽然我军数量甚少,但形势还没有当年楚汉之争时荥阳和成皋之间的对峙情形严峻。主公可以牢牢守住官渡,卡住袁绍大军的喉咙,让他们进不得半步……”
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议,然后令众将士全力死守官渡。在此期间,绍军大将韩猛负责接济粮草事宜。一次,韩猛押运数千车粮草前往前线军寨,结果被曹军所劫。粮草丢失引起了绍军的重视,谋士审配建议道:“行军以粮草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当时,绍军的粮草囤积在乌巢。于是,袁绍派遣大将淳于琼和部领督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人率领二万人马严守乌巢。然而,淳于琼性情刚烈,喜好饮酒,军士大都害怕他。驻守乌巢后,他更是放肆,整日与各位将领饮酒。
曹军这边,在苦苦守了两个月后,几乎没有了军粮。曹操无奈,于是秘密派人火速赶往许昌让荀彧赶紧筹办军粮事宜。不巧的是,曹操派出的使者在赶往许昌的途中被袁军捉住,并被带到了袁绍的谋士许攸那里。
许攸知道曹军毫无粮草的实情后,以“今若不取,后将反受其害”劝袁绍立即出击。袁绍对许攸的计策毫不理会,反而偏听偏信、胡乱猜疑,将许攸逐出军中。许攸退出后,长叹道:“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随后便要拔剑自刎,幸好被左右拦下。左右劝他投奔曹操,他立即前往曹营。
经一番试探后,曹操确信许攸不是袁绍派来的间谍,于是与其深谈。许攸献计道:“袁绍的军粮辎重主要集中在乌巢,如今淳于琼把守此地,此人嗜酒成性,毫无防备。公可以挑选出一路精兵,然后诈称袁将蒋奇奉命领兵到乌巢护粮,乘机烧掉绍军的粮草辎重。不出三日,绍军将会不战自乱。”
曹操采用了许攸的计策,率领5000人马,于黄昏时分向乌巢方向进发。经过袁绍别寨时,曹军打着绍军旗号顺利通过。到了乌巢后,四更已尽。淳于琼与众将醉卧帐中,曹军轻而易举毁掉了绍军的粮草辎重。袁绍得知后,兵分两路,一路由蒋奇率领,前去支援乌巢,一路由张郃、高览率领,赶往官渡去袭击曹营。结果袁军大败,蒋奇被杀,张郃、高览投靠了曹操。
至此,许攸、张郃、高览已入曹营,乌巢粮草又尽被烧毁,袁绍军中人心惶惶。第二天晚上,曹操又采用许攸计谋,与张郃、高览兵分三路去劫绍寨,绍军损失大半。
许攸再次献计,曹操仍然虚心采纳。他派人四处扬言:曹军兵分两路,一路取邺郡,一路取黎阳。袁绍听后,立即从军中调兵五万去救邺郡。曹操知道袁绍动兵后,立即八路出击。绍军毫无斗志,遇到如此阵势,四处逃命。绍军溃败,袁绍逃脱。至此,官渡之战告一段落。
当然,官渡之战能获胜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面对袁绍的70万大军,曹操没有退缩。他敢于正视危机,最终从危机中找到了生机──火烧乌巢,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
延伸阅读:
当危机到来的时候,只有勇敢面对,才能够从中找到生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线生机在有些时候便能够解决一场危机。
1957年,刚刚荣升台北市“第十信用社”董事会主席的蔡万春面色肃然。他明白,在台北的金融同行中,“十信”太渺小了,小到根本无人去理睬它。台北信用良好、资金雄厚的大银行非常多,稍有点名声的商家、企业、个人都把钱存放到它们那里去了。
蔡万春深知自己的实力不可与资金雄厚的大银行较量。但他又坚信,大银行虽然财大气粗,但它不可能没有“薄弱”或“疏漏”之处,而那些“薄弱”或“疏漏”之处,就是“十信”的生存之地。
蔡万春在街头巷尾调查研究,与市民交谈,跟友人商榷。工夫没有白费,他终于发现了各大银行没有重视的一个潜在大市场——向小型零散客户发展业务。
发现这一线商机后,蔡万春大张旗鼓地推出1元钱开户的“幸福存款”。一连数日,街头、车站、酒楼前、商厦门口,到处都是手拿喇叭、殷殷切切、满腔热忱向人们宣传“1元钱开户”种种好处的“十信”职员,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宣传品更是满城飞。“十信”的这种宣传活动令金融同行们大笑不止,人人都在嘲讽蔡万春瞎胡闹,“1元钱开户”根本行不通,连手续费还不够,更不必说要发展了。
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奇迹出现了:家庭主妇、小商小贩、学生争先到“十信”来办理“幸福存款”,“十信”的门口竟然排起了存款的长队,而且势头越来越旺。没过多久,“十信”即名扬台北市,存款额与日俱增。
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蔡万春信心倍增。“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走,必须乘胜追击!”蔡万春经过仔细地观察分析,又发现了一个大银行忽略的市场——夜市。随着市场的繁荣,灯火辉煌的夜市不比“白市”逊色多少,按照不成文的惯例,银行是不在夜晚营业的。蔡万春大胆推出夜间营业,台北市的各个阶层一致拍掌说好,许多商家专门为夜市在“十信”开户,经过不断地完善发展,“十信”誉满台北。
就这样,涓涓细流成大海,“十信”很快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7家分社、10万社员、存款额达170亿新台币的大社,列台湾“信用合作社”之首。
资金雄厚了,蔡万春又有了新打算。1962年,蔡万春访问日本,日本闹市区的一座又一座金融业的高楼大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这些雄伟壮观的大厦不仅令人难忘,更给人一种坚实感、信任感。回到台北,蔡万春就不惜重金在繁华地段建起一幢大厦。原先讥笑过蔡万春的金融界同行又笑了。但是,他们还来不及将唇边的笑容收敛起来,就被震惊了:“十信”的营业额呈直线上升,原先属于他们的那些客户,许多人跑到“十信”去了。
对于实力弱小的竞争者来说,激烈的竞争环境便是一场大危机。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正视这场竞争危机,找到适合自我生存的一片空间。
在一个全国性的酒类博览会上,很多的国内知名品牌厂家蜂拥而至,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也想占一席之地。但由于场面之大,远超出酒厂领导的预测,小酒厂的产品和参展人员被挤在一个小角落里。虽然产品是运用传统工艺精心酿制的佳品,但从包装外观和广告宣传上,都很难让经销商认可。由于大厂家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推销,小的厂家根本无计可施,当博览会将近尾声的时候,小酒厂的产品依然无人问津,一无所获,厂长为此一筹莫展。
这时供销科的科长突然发现了大厂家忽略的一点,他对厂长说:“让我来试一下。”只见科长取过两瓶酒装在一个网袋里就往大厅中心走去,科长的这一举动使得厂长莫名其妙。
只见这位科长走到大厅中央人员稠密的地方,突然“一不小心”,将两瓶酒掉在地上,瓶碎了,顿时大厅内酒香四溢。可以想见,到这个博览会参展和订货的都是些品酒专家,当时很多人就从这飘散的酒香中得出了定论——这肯定是好酒。于是凭借这酒香,很多客户对小厂的酒产生了兴趣,产品在一个多小时内被订购一空。由于厂长说暂时不想扩大生产规模,以保证产品质量,使得很多经销商只有“望洋兴叹”的分了。
从此,小厂的品牌,一举成名,产品供不应求。
危机是客观存在的,不会随着个人的主观意愿而消失。退缩是毫无意义的,只有鼓足勇气,敢于立足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才能够找出解除危机的办法。
活学活用:
当危机到来时,一定不要坐以待毙。只要能够勇敢面对,就会有绝处逢生的机会。
6.草船借箭:逼到绝地时不妨冒险一试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
故事引用:
周瑜见诸葛亮料事如神,怕他以后会成为东吴的大患,总想借机除掉他。于是,他以军中缺箭为由,请诸葛亮在十日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说三日便可造好,并与周瑜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领命后,私下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在每只船的两侧摆上千余个束草,然后用青布做成帐幕将束草盖住。诸葛亮已经算定第三天有大雾,于是在第一天、第二天按兵不动。到了第三天的四更时分,诸葛亮令人将二十只船用长索连在一起,每只船上分布三十个军士,然后邀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五更时分,诸葛亮带领的船只已经接近曹操水寨。诸葛亮令人把船横向摆开,然后在船上擂鼓呐喊。曹操得知后,担心诸葛亮有埋伏,于是令人在江边放箭。顿时,万余弓弩手开始向江中放箭。诸葛亮待船的一头插满箭后,令人调转船头并靠近水寨继续受箭。
就这样,诸葛亮利用天时轻而易举地从曹操那里取得十万余支箭。当鲁肃问诸葛亮如何料到当天有大雾时,诸葛亮说道:“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真才实学是多么重要。真才实学不是摆设,而是能够用在实处的工具。如果诸葛亮不通天文,他是不可能答复得那么干脆的。
无独有偶,刘备在取西川的过程中也遇到类似的事情。
刘备袭了涪水关后,令魏延与黄忠各守一寨,自己回了涪城。回涪城后,彭羕前来拜访。他问刘备:“将军有多少军马在前寨?”刘备将实情告诉了他。他说道:“为将之道,岂可不知地理乎?前寨紧靠涪江,若决动江水,前后以兵塞之,一人无可逃也。”彭羕的话引起了刘备的警觉,他立即派人密报魏延、黄忠,令他们二人日夜用心巡逻,防止蜀兵决水淹寨。后来,蜀兵乘风雨大作之际果然来决水,被早有准备的魏延和黄忠杀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