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深入浅出细品慢读三国演义
5558900000005

第5章 该动脑筋时别偷懒,多想一点就多一分胜算(4)

延伸阅读:

知识的作用是巨大的,“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德田从大阪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做了医生。在医院工作期间,德田对医疗界的弊端感触尤为深刻。他认为要想改革日本医疗事业的现状,就必须建立不受宗派势力支配的新型医院,并以此体现医疗的真正作用。于是,德田决定自己办医院。

目标一定下来,他就立刻行动起来。他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抵押品和保证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是,德田没有被困难吓住,空手开始了奋斗。

1971年1月,德田开始有了正式创办医院的设想。从那时起,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建筑用地的调查,德田不仅从数字上掌握了大阪的单位人口与诊疗所及病床的比例、急救车的市郊出动率、住宅患者的循环周期等实际状况,而且还认真地听取了居民的呼声。

通过详细地调查,他发现大阪府管辖的松原市与大东市是医疗网点最稀少的两个地区。最后他把交通较为方便的松原市定为第一院址,开始征寻地皮。为此,他利用值夜班后的休息日和下班后的时间到处奔走。到了5月份,他在靠近铁南大阪线的河内天美车站的对面找到了一处非常适宜的地皮。这不是准备出售的土地,而是一块卷心菜地。它位于铁路沿线,而且离火车站很近,人们在火车站就可以看见这个地方。作为医院的地址,条件很好,土地的主人也很通情达理,愿意把土地卖给他做医院。

可是,德田就连买地的定金都没有,现在最紧要的问题就是筹措资金。在德田的建院计划里,地皮、建筑、设备、医疗器械等在内,预算总额为1.6亿日元。可是德田既没有私人资金,也没有可抵押的东西,连个有钱的担保人也没有。他到银行贷款,没有人贷给他。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银行只把钱借给有钱人,它不给没钱人提供贷款。怎么办?如果贷不到款,虽然好不容易得到卷心菜田主人的照顾,一切还将化为泡影。“我要办医院,我要办医院”,德田一边想,一边从这家银行跑到那家银行,四处奔波。可哪家银行都不愿为他贷款。德田深感徒劳,但他想到或许有一家银行会贷款给他。于是他就抱着一线希望详详细细地拟定了一份建院所需1.6亿日元资金的收支计划,一直忙到深夜。

可能,也许是德田的诚心感动了天地。8月的一天,当他无意中翻开报纸时,突然有一则消息跳入了他的眼帘,内容是关于“尼克松冲击”问题,仿佛只是这则消息使用特大铅字排印似的,它紧紧地吸引着他的视线。报纸上说,这个“尼克松冲击”将使金融也发生急剧变化,用户对资金的需求,可望有所缓和。由于设备过剩,大企业不大可能继续向银行借款,银行方面认为将资金借给中小企业不大保险。这样一来,贷款的对象就会大大减少。“这是个极好机会!”于是德田又开始去银行贷款,连新设的支行都找遍了。因为新设的支行业务较少,说不定对德田的话感兴趣。德田终于在新设的支行中,找到了一家似乎有点指望的银行。他立即把建院的收支计划递了过去。在计划里不仅注明了单位人口所需床位数,包括现有床位数、不足床位数、外地患者住院人数,还注明了请求保险单的单价、设备、偿还等筹款项,连当地居民生活的生活状况也写得详细具体。“就是银行调查也没有这么详细的。”对于德田那详尽的资料,银行方面也感到惊讶。因为对方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在德田那份计划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绰绰有余。也许是同意这份计划吧,关于贷款的交涉进展得颇为顺利。也就是说,那时,德田抱着一线希望,毫不灰心地制订的计划起了作用。到了这年年底,德田终于得到了购买地皮用的1800万日元的贷款。

德田的成功用事实证明了知识的重要性。如果他在向银行贷款的时候忽视了详细的调查,就不可能写出既周密而又全面的计划书。没有了足以让银行信服的计划书,即使贷款的难度降低了,他也很难得到银行的认可。而且,只有掌握了一个地方的详细情况,才能够保证医院的建筑规模和开放后的效益。

知识就是力量,十分钟的时间你也可以利用来读一些书籍。许多志在成功的人,在早些时候,年薪很低,工作很苦,但他们利用其闲暇的时间,不断学习以求上进,比之他们在日间的工作更为努力。在他们看来,追求知识要求进步才是真正的大事,而非薪水。

求知,使你富有知识,知识使人多一份生命。一个人愈能储蓄便愈易致富,零星的努力、些许的进步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可以使你更为充实,使你更能笑对人生。

一个人的“优越”的记号与“胜利”的征兆便是孜孜以求的进步精神。

有的人或许以为,利用闲暇的时间来读书得不到多大的成效,其成绩总不能与学校教育相比,因而不想在闲暇的时间读书。这无异于一个人因为自己进项不多,以为即使尽量储蓄,也不能致富,所以一有钱,尽数挥霍,不屑储蓄!

知识的高价值和对我们人生历程的重要性在今天同样适用。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你必须用充分的学识来武装自己。这一切,只有通过学习方可实现。

活学活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层出不穷,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必须有意识地强化知识、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坚持随时随地学习。

7.吕蒙献计助鲁肃:分清不能和不为

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向往的目标。

——鲁迅

故事引用:

吕蒙英勇善战,得到孙权、周瑜的器重。不过,吕蒙十五六岁就从军打仗,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什么学问。为此,鲁肃很看不起他,认为他不过草莽之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足以谋事。

有一次,孙权派吕蒙去镇守一个重地,临行前嘱咐他说:“你现在很年轻,应该多读些史书、兵书,懂的知识多了,才能不断进步。”

吕蒙一听,忙说:“我带兵打仗忙得很,哪有时间学习呀!”

孙权批评他说:“你这样就不对了。我主管国家大事,比你忙得多,可仍然抽出时间读书,收获很大。汉光武帝带兵打仗,在紧张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手不释卷,你为什么就不能刻苦读书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十分惭愧,从此后便开始发愤读书,利用军旅闲暇,遍读诗、书、史及兵法战策,如饥似渴。功夫不负苦心人,渐渐地,吕蒙官职不断升高,当上了偏将军,还做了寻阳令。

周瑜死后,鲁肃代替周瑜驻防陆口。大军路过吕蒙驻地时,一谋士建议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高,您不应怠慢他,最好去看看。”

鲁肃也想探个究竟,便去拜会吕蒙。

吕蒙设宴热情款待鲁肃。席间吕蒙请教鲁肃说:“大都督受朝廷重托,驻防陆口,与关羽为邻,不知有何良谋以防不测,能否让晚辈长点见识?”

鲁肃随口应道:“这事到时候再说嘛……”

吕蒙正色道:“这样恐怕不行。当今吴蜀虽已联盟,但关羽如同熊虎,险恶异常,怎能没有预谋,做好准备呢?对此,晚辈我倒有些考虑,愿意奉献给您作个参考。”

吕蒙于是献上五条计策,见解独到精妙,全面深刻。

鲁肃听罢又惊又喜,立即起身走到吕蒙身旁,抚拍其背,赞叹道:“真没想到,你的才智进步得如此之快……我以前只知道你一介武夫,现在看来,你的学识也十分广博啊,远非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吕蒙的前后变化说明了一个问题:有些事情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我们没有去做。其中,存在着不能与不为的问题。什么是不能与不为呢?

延伸阅读:

孟子曾经用移泰山和折树枝来解释两者的关系。没有人能够移动泰山,即使有人愿意实践也不可能成功,这就叫“不能”;任何一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折断一根树枝,但很多人没有去做,这就叫“不为”。

生活中,不能和不为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像移泰山和折树枝这么简单。正是因为如此,常常有人会混淆不能和不为,而且偏重于把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看成了做不到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试验:

跳蚤是跳高能手。如果把它放在桌子上,用手一拍,它跳起的高度竟是自己身高的百倍以上,这在动物界是屈指可数的。后来,科学家经过试验证明:在一定的环境下,这个跳高能手却不会跳了。

科学家们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一个玻璃罩,再使跳蚤跳动。第一次跳蚤就碰到了玻璃罩,这样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改变了自己能够跳起的高度来适应新环境,每次跳起的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科学家们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又经过数次碰壁之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

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无法再跳了,只好在桌子上爬行。一段时间过后,科学家把玻璃罩拿走。这时,他们再拍桌子,跳蚤不再跳了,成为了一只“爬虫”。

“跳蚤”变成“爬虫”,并不是因为它已经失去了跳跃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遭受挫折之后学乖了,习惯了,最后麻木了。最可悲的地方就是:虽然玻璃罩已经不存在,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动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很多人的经历与此极为相似。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遭受到太多的打击或挫折,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就会被“自我设限”压制和封杀。在面对许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时,他常常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其实,他的能力并没有改变,只是他的思想束缚住了他的手脚,以至于他自甘平庸和堕落。长此下去,成功将永远与他无缘。

怎样挣脱“自我设限”呢?先来看看下面这个著名的故事:

1920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小姑娘出生了。她是一个私生子,妈妈给她取名叫珍妮。珍妮长大之后,慢慢懂事了。她发现自己与其他孩子不一样:没有爸爸。

很多人都对她投来歧视的目光,小伙伴们都不愿意跟她玩儿。对于这些,她不知道为什么,她感到很迷茫。她虽然是无辜的,但世俗却是很残酷的。每个人都很清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我们可以做出很多选择,但是任何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

而珍妮连自己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只好跟妈妈一起生活。

上学后,她受到的歧视并未因此减少,老师和同学还是以那种冰冷、鄙夷的眼光看她。她变得越来越懦弱,开始逃避现实……

珍妮13岁那年,镇上来了一个牧师,从此珍妮的一生便改变了。

开始的时候,珍妮总是躲在教堂的远处,通过聆听教堂庄严神圣的钟声和偷看人们面部高兴的神情去想象教堂里的神奇。

有一天,她鼓起了勇气,等别人都进入教堂以后,偷偷溜进了教堂,躲在后排注意倾听。

牧师讲道:“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成功了,并不代表还会成功;过去失败了,也不代表未来就要失败。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只是代表过去,未来只能靠现在来决定。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现实,都应该重视现在。我们现在干什么,选择什么,就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是什么!”

“失败的人不要气馁,成功的人也不要骄傲。成功和失败都不是最终结果,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事件、一段经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永恒成功的人,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人。”

珍妮是一个悟性很强、渴望情感的女孩,牧师的话如同一股暖流在冲击着她冷漠、孤寂的心灵。但是她马上提醒自己:“我必须马上离开,趁别人没有发现自己的时候,赶快走。”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她发现,这就是她自己最喜欢干的事情。量的积累终于引起了质的变化:有一次,她听入迷了,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卑和胆怯,直到教堂的钟声清脆地敲响,她才惊醒过来,可是已经来不及抢先“逃”走了。

先离开的人们堵住了她迅速出逃的去路,她只得低头尾随人群,慢慢朝门外移动……突然,一只手搭在她的肩上,她惊惶地顺着这只手臂望上去,此人正是牧师。

牧师温和地问:“你是谁家的孩子?”

这是她十多年来最最害怕听到的话!这句话就像一块通红的烙铁,直直地戳在珍妮流着血的幼小的心上。牧师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人们停止了脚步,几百双惊愕的眼睛一齐注视着珍妮:教堂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珍妮看到眼前的情景后,不知所措,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着转。

这个牧师是一个大好人,他的脸上立即浮起慈祥的笑容,说:“噢——我知道了,我已经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你是上帝的孩子。”

他抚摸着珍妮的头,针对珍妮发表了一篇简短的演说:“这里所有的人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孩子!过去的不等于未来,不论你过去怎么不幸,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希望。现在就做出决定,做你想做的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要到哪里去。只要你对未来充满希望,你现在就会充满力量。不论你过去怎样,那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目标,乐观积极地去行动,那么成功就是你的。”

牧师话音一落,教堂里顿时就爆出热烈的掌声!

这些上帝的孩子们没有说一句话,掌声就是理解,就是歉意,就是承认,就是欢迎!整整13年了,压抑在珍妮心灵上的陈年冰封被“博爱”瞬间融化,她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怒哀乐,眼泪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