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儒家的处世之道
5597900000004

第4章 大气从容的坦荡襟怀(3)

唐朝有一个叫谢原的人,精通词赋,善作词歌,所作的词歌在民间流传甚广。有一年春天,谢原到张穆王家做客,张穆王亲自接待他。饮酒畅谈之余,张穆王便让自己的小妾谈氏在帘子后面动情的弹唱。谢原仔细一听,谈氏唱的正是自己所作的一首竹枝词。张穆王见谢原听得十分出神,干脆叫谈氏出来拜见。谈氏长得非常漂亮,她接着又把谢原所作的歌词都唱了一遍。谢原十分高兴,犹如遇到了知音,对谈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站起来说:“承蒙夫人的厚爱,在下感激不尽,只不过夫人所唱的是在下的粗浅之作。我应该重作几首好词,以备府上之需。”次日,谢原即奉上新词八首,谈氏把它们一一谱曲弹唱,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这样一来,谢原和谈氏你来我往,日久生情,终于有一天,谢原向谈氏表白了。谈氏虽然心里欢喜,但自知是张穆王的小妾,身不由己,不敢妄自相告。

于是,谢原亲自去拜见张穆王,请求张穆王成全。照理说,世上的哪个王爷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大发雷霆的,但张穆王却异常相反,他哈哈大笑说:“其实我早有此意了。虽然我也喜欢她,但你们两个是天生的一对啊。一个作词,一个谱曲,一个吹拉,一个弹唱,你说,这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谢原没有想到张穆王能如此大度,十分感动。后来为报答张穆王,谢原把此事做成词,谈氏把它谱成曲,四处传唱。张穆王的成人之美的美名马上传播开来,很多有识之士也因此都来投靠他。成人之美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尽管成人之美受人传诵,但成人之恶的事情却也常有发生:

史书记载,严嵩,长得疏眉朗目,身材修长有玉树临风之态,且声音洪亮,一口标准的官话,仪表为文臣中的第一流,且在当兵科给事中的时候,政绩不俗。后来做了内阁首辅,掌权二十余载。明世宗嘉靖,沉迷于道教,希望长生不老,整天都与道士们祈求长生不老,对政事漠不关心。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皇帝让人制了五顶道士戴的“香叶束发巾”,赐给大臣。同在内阁的严嵩的同县老乡夏言认为有失体统,不愿意戴,因此得罪了嘉靖。而严嵩不但戴着这顶道冠去拜见皇帝,而且在道冠外笼上轻纱,以示御赐之物,当倍加珍惜。他这种“一意媚上”,只顾揣摩皇帝的心思,身为首辅却不能振兴纲纪,而是成人之恶,竟至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如此荒唐之事,历史上好像再也很难找出来!这与严嵩的不但不敢直言进谏、正君之过,反而助纣为虐、成人之恶有很大关联!他也因此而留下千古骂名,遗臭万年!

成人之美,也是成己之善。

一代明君唐太宗,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开创了难有的贞观盛世。而作为一代贤相,魏征在“贞观之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魏征对待李世民,既做到了不成人之恶,敢于犯颜直谏;又能做到成人之美,助李世民成就千古美名!魏征不仅帮唐太宗制定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治国方针,也时时刻刻提醒着唐太宗的谬误。他为唐太宗讲解了“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治国道理,也常常犯颜直谏。从贞观初到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故为止,17年间魏征谏奏的事例,有史藉可考的达200多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和皇帝私生活等等,全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竟让唐太宗下不了台。当然,皇帝也是人,有时唐太宗回宫后发火,声言恨不得杀了这个乡下佬,但他又不愧一代贤明君主,火气过后又会为有这样忠谏之臣感到欣慰,也一次次原谅魏征的犯颜直谏。以致在魏征死后,唐太宗极为伤感地对众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魏征成就唐太宗千古贤君的美名,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忠直”的美名!成人之美也同时成己之美,两全其美。

人们经常为了名利而如何如何,但事实往往相反!生活就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心胸广阔、光明磊落、处事泰然,无心成名却会赢得尊重和喝彩!

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之外,还有一位就是奥德伦。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上,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个很特别的问题:“让阿姆斯特朗先下去,使他成为世界上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是不是会觉到有点遗憾?”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的回答说:“各位请不要忘记,当航天器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走出天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从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大家听后,都在笑声中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做到成人之美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事情,需要很强的驾驭能力,不容易轻易做到,否则会适得其反,更是因为成人之美之心,实在太难得,现代社会更为明显,在一个大都市中,人们的物理空间很近很近,但心理上的距离却远隔千山万水,近在咫尺,隔一个楼道或一堵墙,却老死不相往来,人们表现出一种冷漠、孤独和对他人的怀疑,我不去帮助他人,更不奢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即使他人帮助也不会很放心,怀疑他别有所图,在这种环境下长期生存,要想成人之美确实有些困难!但是同时也相信社会风气还是向上的,人们也是在不断进步的,成人之美也许并不会成为一个个高高搁置的神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道错了就改

【子曾经曰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智者感悟】

孔子说:“君子如果没有外在敦重就会丧失威严,其为学也就不能坚固而达于礼。君子要亲近忠信之人,为学之道是以忠信为本的。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相交,这样才能从胜于自己的人那里获得益处。如果犯了错误,不要畏难改过,要立即改正。”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犯错误,“过,则勿惮该”,古训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对错误的态度!儒家智慧是一种生活化的智慧,贴近生活,对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和事件做自己的判断和解释。儒家认为,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犯错,过错是被承认的,也是可以被容忍和原谅的,没有错误的过程,就没有生命的成长,儒家提倡一种宽容的精神,推己及人,自己会犯错,别人也会犯错,所以对错误本身并不蔑视,而是正视这种现象,这从态度上,从根本上端正了人们对过错的认识。如果每个人都对过错报以嗤之以鼻,不屑提及个人的错误,势必很难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错误,避免发生更大错误,造成更大损害。武则天后来就说过“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改,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唐·《内训·迁善》)人并不都是高明的智者,芸芸众生谁能没有过错。有过错就能改正,可以成为聪明人。知错能改,就离圣贤就不远了。孔子万世师表、德高望重,但他的一生其实也在不断的犯过错,他自己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他可以知书达理,能够立身处世。到四十岁,他能够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的发展和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经能够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存在的一切。到七十岁,他就可以从心到身自由发动,而又不超越规矩。这句话我们可以发现,老夫子到了七十才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那么在此以前呢,他肯定避免不了有“逾矩”之处。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一天,孔子来到学生子游管理的武城,听到到处弹琴和唱歌声,心情极是欣慰。喜不自禁的他大概有点得意忘形。他冲子游微微一乐:杀鸡何用牛刀呢?言外之意就是说,武城如此之小的地方,有必要用音乐来教化人民吗?谁知子游听了这话,正色道:弟子愚钝,老师素来不是教给我们要用礼乐来教化人民吗,您不是说,君子受到教化就会爱人,小人物受到教化就会容易相处吗?莫非我听错了,老师?子游如此较真,老夫子赶紧收起笑脸:“各位,子游方才说的极是,刚才我是跟他开玩笑啊!”

既然人人都会犯错,那犯错误之后的行动就显得更重要,如果做到“过而改之,是不过也。”(《韩诗外传·三》),而如果“过而不改,是谓之过矣。”(《卫灵公》)张岱《四书遇》中说:“一则成误,二则成过,过而能改,更有何过?季彭山曰:圣人汲汲教人改,过政恐其不及改也。”朱子《论语集注》中说:“过而能改,则复于无过。惟不改则其过遂成,而将不及改矣。”这就是儒家对改过自新的重要性的强调,其实上面阐述的儒家对过错本身的认识就已经暗含了对改过的预期!子贡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那样。他犯过错的时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的时候,人们都敬仰着他。”君子不怕有过错,因为世上没有完美无过的人。而且,君子对自己的过错要光明磊落,错了就承认,不隐瞒不掩饰,让大家都看得见。君子“过则勿惮改”,“不惮”两字很重要,是指不怕别人的议论,不怕丢面子,不怕改过的困难。知道自己的过失应当不隐讳,主动改正自己的过错。应当毫不害怕,乐于接受大家的监督,公开改正错误。过而改之不为过,损害不了君子形象,反而会得到大家的信任与尊敬。过也光明,改也光明;过也人可见,改也人可见,这就是君子对待过错的正确的态度。人之过,只要不是故意为之,有则改之,无损形象,还能得人共仰,何乐而不为呢?过而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错,才是真正的过错。

孟子改过的故事就深得人们的称赞!有一次,孟子进屋时,忽然看见妻子由氏挽着衣袖露出手臂,不由的心中不高兴,就停住脚步转身出屋了。由氏看到孟子没有进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就难过地到婆婆那里去辞行,说:“妇人在自己房里看见丈夫,本来是不行宾客礼节的。现在丈夫用宾客之礼来对待我,说明是我做的不好,有失礼节,才使丈夫将我当宾客看了。妇人家做客时是不能够留下过夜的。所以,现在我只好向您告别,回到爹娘那里了。”孟母仉氏听完儿媳的话后,立刻召唤孟子。孟子不敢怠慢,马上快步来到母亲面前:“母亲,您有什么吩咐呢?”母亲对孟子说:“《礼记》里讲,如果将要走上厅堂的时候,声音一定要高一些,好让里面的人知道而有所准备。如果将要走进人家房间,迈过门槛的时候,眼睛一定要向下看,以避免见到人家的疏漏或过失,使人感到尴尬。现在你自己对礼还不尽明白,就去责备要求人家,岂不是违背了礼的精神吗?”听完母亲的话,孟子反省到自己的错误,顿然升起惭愧之心。于是他向母亲深施一礼说:“感谢母亲的教诲,帮助儿子及时指正过失,并使我对礼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儿子知道错了,一定会认真反省改过,请母亲放心。”孟子对母亲说完,当着母亲的面,转身向由氏施礼道歉说:“刚才是我的错,使你受了委屈,现在我真心地请你留下来……”由氏见孟子如此真诚,也就欣然点头。这时母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夫妻二人的内心也随之充满了喜悦。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儒家认为,只要有了正确的态度,有了改过的决心,就应该马上践行,立即改错!改过一般要分为两步,先是自省,然后是行动。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内省的重点就是要通过真诚的自省,忏悔自己的过错,总结得失,找出自己有什么过错,然后比照贤人之道,找出自己的差距。通过这样方法来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内省不疚”的境界。

生活中,我们应该预防过错出现,防备的办法在于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参省自己。道德修养的提高,使我们能够掌握大原则和大方向不会错。”闻过则喜”出自陆九渊<<与傅全美>>,意思是听到别人说自己有错就很高兴。孔子的弟子子路是个谦虚的人,孟子曾夸奖他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南宋的思想家陆九渊用这一典故,扩充了关于知过必改的含义,提出了三层意思。首先,不怕人指出错误,相反的,发现错了更是一种庆幸;其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最后,坚决地改正错误。

一个人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能改过就好了。孔子是这样对待错误的。如果有过错而不肯改,这就是大过,真正的过错了。儒家正是同这样的训练才出现了“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子,有了“不迁怒不贰过”的颜回,和后来的“有过能改,善莫大焉”的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