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儒家的处世之道
5597900000005

第5章 大气从容的坦荡襟怀(4)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早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惭愧的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进取,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出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新中国开国元勋朱德,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立了不世的功勋,但他年轻时也犯过不小的错误。朱老总戒鸦片烟就是他勇于改过的著名事例!老总在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前,在军阀队伍里出生入死,奋杀勇猛,从低层普通士卒蹿升,在军阀部队混成了模样,然而,他不愿意就这么浑浑噩噩下去,糜烂于血火之中尸骨堆之上的荣华富贵,他要寻找共产党,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走一条振兴民族和国家的有意义的人生之路。决心已定,朱德脱掉了军装,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军阀部队,去走一条救普天下劳苦人民于水深火热的革命道路。他来到上海,除了寻找共产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进医院戒毒。他在军阀部队中已经深深染上了毒瘾,他清楚,浸泡在这个毒糜生活之中,自己肯定会彻底消蚀在无望之中。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困境和错误。

几乎不用费周折找医院戒毒,朱德来到法国圣公医院戒鸦片烟。刚开始进入前期戒毒,朱德一直是靠鸦片入眠的,断了鸦片,顽强的失眠症便开始发作,朱德以阅读来抵挡漫漫无眠之夜。他找来许多宣传进步思想的书刊,特别是《共产党宣言》等宣传工人运动的书册,无数次的翻阅着,不禁心中豁然一亮,他开始明白中国工人运动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各地的共产党小组都在蓬勃发展,而中国共产党一年之前已经在上海成立了中共中央局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共中央局总书记。看来,列宁领导的苏俄革命有可能在中国凶猛地卷起,朱德非常兴奋,对苏俄式的红色政权体现下的“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精神极为欣赏和赞同。失眠使朱德成为读书狂。

以前朱德也尝试过戒毒,但没有成功,他能冒着枪林弹雨而上,却是经不住毒瘾的袭击,军阀部队,“双枪”齐放,朱德不可能不这样,毒瘾上来之时,天昏地旋,难以抗衡。这次朱德下决心戒毒恰是与一个崇高的愿望相联系,脱胎换骨抽筋吸髓,再痛苦也要坚持下去。 进入戒毒的攻坚阶段了,朱德背水一战,经过一周天旋地转的戒毒煎熬,最终换来柳暗花明,朱德昂首走出了法国圣公医院大门,完全换了个人似的。他终于成功了,也为他献身中国革命,成就千古功勋奠定了基础。

现在人们似乎总是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却不允许别人的一点小错。对过错的纠正,主要是通过道德和舆论的监督来解决,对社会危害比较严重的过错,常常通过法律来纠正,这方面做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成功;而通过道德和舆论来解决的,却做的并不是很成功!人们更倾向的自我主义,容不得别人的指正,我们缺少更多的宽容精神,也缺少面对过错的勇气,不敢将自己过错放在阳光下烤晒,更没有自省己过,闻过则喜的想法!这些本应融入我们血液的精神,却迟迟不能到,不得不让人扪心自问,我们缺失的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秉承忠恕之道

【子曾经曰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智者感悟】

“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句话,可以让人一辈子遵照行事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体现着人道主义精神。对于为政者,孔子反对“居上不宽”,要求对下级“赦小过”。上级要根据制度规范的职责范围使用下属,为政者使用民力时,应像祭祀天地祖宗那样慎重、虔诚,不可轻率妄为,这些都是对为政者行恕道的基本要求。对一般人而言,要求“躬身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多自责,少责人,以及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等等,都是“恕”的体现。

恕道精神,是实行仁义的重要原则。如果每个人都从这里入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仁义道德的人。这个精神发展到近代,就是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的意思。一个人要办什么事,首先要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这样的地位,又将会怎么做?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就会理解和体谅别人。

古今中外在实践中总结出各种原则,其中有不少人类所共同遵守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总要面对他人,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其中一个,它要求做事要以人们所共有的好恶之心为依据,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他人,这样将会是社会更加和谐。各民族总是以各种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这一法则,但都遵守这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不仅儒家文化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明确表述,而且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及犹太教文化中也有各自的表述。基督教文化在《马太福音》里说:“无论何事,你愿意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伊斯兰教文化这样表述的:“你自己喜欢什么,就该喜欢别人得到什么;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应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犹太教文化的表述是:“你不愿施诸自己的,就不要施诸于别人。”佛经说,“在我为不喜不悦者,在人亦如是,我何能以己之不喜不悦加之于他人”。历史证明,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东方还是在西方,这一规则都是一个被广泛认可、普遍接受的交际规则。对于“己欲”和“他人”的表述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中,都存在其他形式,至少还有下面三种形式:“己所不欲,施之于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己之所欲,不施于人”三种表述!

“己所不欲,施之于人”,是被理解为的最糟糕的一种情况!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表述最为精彩,他以人性本恶为根据推论,在书中描写了一种所谓的“自然状态”,在那里人们就奉行“己所不欲,施之于人”的原则,最终导致人们之间不休的对峙,他写道:“人的自然本性是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人与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像狼和狼一样,处于可怕的自然状态中。”它描述的自然状态虽然未必是真实存在,但他告诉我们“己所不欲,施之于人”对人类来说绝对是个灾难!下面摘录了《利维坦》中关于“己所不欲,施之于人”的精彩描述和大家分享:

“因此,任何两个人如果想取得同一东西而又不能同时享用时,彼此就会成为仇敌。他们的目的主要是自我保全,有时则只是为了自己的欢乐;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彼此都力图摧毁或征服对方。这样就出现一种情形,当侵犯者所引为畏惧的只是另一人单枪匹马的力量时,如果有一个人培植、建立或具有一个方便的地位,其他人就可能会准备好联合力量前来,不但要剥夺他的劳动成果,而且要剥夺他的生命或自由。而侵犯者本人也面临着来自别人的同样的危险。”

人们的互相猜疑畏惧,造成现在人们最合理的自保之道就是先发制人。也就是用武力或机诈来控制一切其所能控制的人,直到他看到没有其他力量足以危害他为止。这并没有超出他的自我保全所要求的限度,一般也是允许的。同时又由于有些人把征服进行得超出了自己的安全所需要的限度之外,以回味自己在这种征服中的权势为乐;那么其他那些本来乐于安分守己,不愿以侵略扩张其权势的人们,他们也不能长期地单纯只靠防守而生存下去。其结果是这种统治权的扩张成了人们自我保全的必要条件,应当加以允许。此外,在没有权力可以使大家全都摄服的地方,人们相处时就不会有快乐存在;相反地他们往往还会有很大的忧伤。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共处的人对自己的估价和自己对自己的估价相当。每当他遇到轻视或估价过低的迹象时,自然就会敢于用尽自己的胆量(在没有共同权力使大家平安相处的地方,这就足以使彼此互相摧毁)加害于人,强使轻视者作出更高的估价,并且以诛一儆百的方式从其他人方面得到同样的结果。”

据《贞观政要》记载:

在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与臣属魏征谈皇帝的行事原则问题。李世民说:“扩建修饰宫殿屋宇,游玩观赏池台,这是皇帝所希望的,但不为百姓所认可。帝王所希望的是骄奢淫逸,百姓所不希望的是劳累疲惫。其实,劳累疲惫恐怕是人见人弃的事;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来劳累疲惫的事,确实不能施加给百姓。我处于帝王的尊位,富有天下,处理事情都能设身处地,才真正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如果百姓不希望那样做而硬要做下去,就不能够顺应民意。”魏征说:“陛下素来怜恤百姓,常常节制自己去顺应民情,臣听说:‘拿自己的欲望去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劳累百姓来娱乐自己的就会灭亡。’隋炀帝贪心无厌,专门喜好奢侈,每当有关官署供奉营造稍不称心,就用严厉的刑罚处罚。上面爱好做什么,下面必定做得更厉害。上下争相奢侈放纵没有限度,最终导致灭亡。这不仅是史籍有记载,也是陛下亲眼所见的。陛下如果认为欲望满足了,那么现在不仅仅是满足了,而是应该节制欲望了。如果认为欲望还不能满足,那么再超过这样万倍也依然不会满足。”太宗说:“你讲得很好!不是你,我岂能听到这些话?”唐太宗的言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了很好的注解。

其实是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标准,而且一切人一生都用得着的,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也应该以“恕”字规范自己,要求自己。相信这样,不仅能与人为善,而且人也会与“我”为善,岂不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