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鬼谷子的谋略之道
5598000000002

第2章 捭阖:学会开放与收缩 

原文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译文

纵观古今历史,可以看出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必然会成为众人的先导。圣人们通过观察阴阳两极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方式。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生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关键,揭示事物变化的预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终如一。

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本职特点;或者归阴,或者属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驰,或者紧张。

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在,度量对方的智谋,估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至于贤良和宵小,智慧和愚蠢,勇敢和怯懦,都是有区别的。所有这些,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可能进升,也可以倒退;可以去轻视,也可以被敬重,要靠无为来掌握这些。

考察他们的虚实,通过对他们爱好和欲望的分析来判断他们的志向和意愿。适当贬抑对方所说的话,当他们放开以后再反复考察,以便探察到真实,切实把握对方言行的宗旨,让对方先封闭而后开放,这样更能抓住有利时机。

或者开放,使之显现;或者封闭,使之隐藏。开放使其显现,可以归因为情趣相同;封闭使之隐藏,是因为诚意不一样。

要区分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计谋研究明白,计谋有与自己不相同也有相同的,必须有主见,并区别对待,也要注意跟踪对方的思想波动。

如果要开放,最重要的是思维缜密;如果要封闭,最重要的是嘴巴要严。由此可见周全与保密的重要,应当慎重地遵循这些规律。

让对方开放,是为了识破他的真情;让对方封闭,是为了坚定他的诚心。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对方的实力和计谋彻底暴露出来,这样才能探测出对方的程度和数量。圣人会因此用心思索,假如不能探测出对方的程度和数量,圣人会为此而认为自己封闭,或者是通过封闭来自我约束;或者是通过封闭使别人被迫离开。

开放和封闭是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开放和封闭都是为了使事物内部对立的各个方面发生变化,通过一年四季的开始和终结使万物发展变化。

不论是纵横,还是离开、归复、反抗,都必须通过开放或封闭来实现。开放和封闭是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是游说活动的一种形态。人们必须首先慎重地考察这种变化,事物的吉凶,人们的命运都系于此。

口是心灵的门面和窗户,心灵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都要由这个门窗出入。因此,用开放和封闭来的把守这个关口,以控制出入。

所谓“捭之”,就是开放、发言、公开;所谓“阖之”,就是封闭、沉默、隐藏。阴阳两方相谐调,开放与封闭才以有度,才能善始善终。

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扬名、爱好、财务、自得、情欲等,属于“阳”的一类事物,叫做“开始”。而死亡、忧患、贫贱、羞辱、毁灭、损伤、失意、灾害、受刑、诛罚等,属于“阴”的一类事物,叫作“终止”。

凡是遵循“阳道”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新生派”,他们以谈论“善”来开始游说;凡是那此遵循“阴道”的一派,都可以称为“夕阳派”,他们以谈论“恶”来终止施展计谋。

关于开放和封闭的规律都要从阴阳两方面来试验。因此,一般会给从阳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崇高的待遇,而给从阴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低级的待遇。用低级的来求索微小,以崇高来索取博大。由此看来,没有什么不能出去,没有什么不能进来,没有什么办不成的。

用这个道理,可以说服人,可以说服小家,可以说服国家,可以说服天下。要做小事的时候没有“内”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时候没有“外”有疆界。

所有的损害和增益,远离和接近,背叛和归从等等行为,都是运用阴、阳的变化来实行的。阳的方面,运动前进;阴的方面,静止、隐匿。阳的方面,活动明显;阴的方面,随行潜入。阳的方面,环行于绺和开端;阴的方面,到了极点明显就反归为阳。

凡是凭阳气行动的人,道德就与之相生;凡是凭阴气而静止的人,形象就与之相成。用阳气来追求阴气,要靠道德来包容;用阳气来吸纳阳气,要用外来约束。阴阳之气相追求,是依据开启和关闭的原则,这是天地阴阳之道理,又是说服人的方法,是各种事物的先异,是天地的门户。

应用事例

纵横家运用捭阖术的过程一般是:估量对方的贤、勇等,方面的情况。依情况,或者先使对方开启,即“捭之”,或者先使对方“闭藏”,即“阖之”。让对方开启是为了掌握对方的情况,让对方闭藏是为了坚定对方的诚意。一开一合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将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出来,以便对对方作出准确的估计,然后根据不断探测,实施说服。说服时也是或者捭之,或者阖之,有时候口只能吃饭,而不能说话,说之必失,这时候就要阖;有时候口必须张开,用讲道理去游说人,游说家、游说国、游说天下。一开一合的反复,就像一个圆环,开合环绕其上,开到了极点又复归于合,合到了极点又复归于开。往复无穷地运用,没有什么不可以成功的。

司马懿“装痴卖傻”夺大权

群体中,有能无能、智慧愚蠢、勇敢胆小、守信无信等方面是因人而异的,要想了解对方,打败敌人,这些差异就提供了突破口。所以,需要研究人的内心,利用这些差异就可以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要通过张扬、封闭收敛、进攻、退守、卑微、高贵等手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手段,引导事态向着自己预谋的方向发展。跟敌人过招,更是要如此。

年轻人在职场中与人过招,最聪明的招数并非光芒万丈地上场,而是低调进场,低调退场,给人以障眼法,让对方摸不清虚实,而一举拿下。

魏明帝驾崩,小儿子齐王曹芳继位。官居太尉的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奉遗诏同时辅政,本来两人配合的蛮不错,曹爽遇事不敢自专,一遇到大事必先请示司马懿。可是好景不长,曹爽这小子说变脸就变脸,背着他引荐了他的心腹到了关键位置上,架空了司马懿。

此时的司马懿坐在自家的红木椅子上,暗自思量:“硬碰不行。曹爽这小子是宗室贵族,本就名正言顺,自己如今太尉的兵权已经被夺了,成了有名无实的光杆太傅,跟人家碰石头那是找死。得,养病吧,先让那小子忘了我吧。”

可是曹爽去忘不了死对头司马懿,他的心腹李胜要出任荆州刺史,曹爽抓住机会,让李胜去“探望”司马懿,看看虚实。

“报太傅,李胜进见!”一声通报惊醒了司马懿。司马懿马上招呼两个侍女搀扶着自己,颤颤巍巍地坐到了雕花大床上。李胜进屋时边看了这一幕:老态龙钟的司马懿伸手想要拿衣服给自己套上,衣服却不给面子地掉在了地上。司马懿目光呆滞的向侍女比划自己口渴,婢女马上端来一碗水,司马滋溜滋溜的喝光了,然后李胜便看到了透明的唾液顺着司马懿的嘴角流到了胸前,徐徐散开。

李胜恨不得当场拍大腿庆贺:“老司马不中用喽。”面子上却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大人呀,皇上年幼,缺了您的辅佐可不行呀,您病成这样,全天下人都会嚎啕大哭的。”

司马懿入戏极深,长叹一声,缓缓道:“我老喽,不中用喽。听说你出任了并州刺史,好好干哈。恐怕,这一去,我是见不到你了。”

李胜赶忙纠正:“太傅公,下官是去本州,不是并州。您老误会啦。”

司马懿知道李胜是荆州人,把荆州说成本州,但他演戏演到底,继续装糊涂:“君将出任并州长官,好啊好,好自为之哈。”不理会李胜“是荆州,不是并州”的反复纠正。他继续说道:“君去并州任刺史,立功在即,我老了,恐难再相见,有一事托付给您。我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就劳您提携了。”说罢,呜呜地哭了起来。

李胜辞了司马懿直奔曹爽家,一进门便高兴地手舞足蹈:“大将军,这回您可不用愁啦,太傅神志不清,手拿不动东西,嘴说不利索,南北都分不清了,命不久矣。”曹爽听后,大喜过望,再不把司马懿放在眼里,更加肆无忌惮。

司马懿装傻装了多久,没有多久,事情到了第二年正月便有了转机。

正月伊始,小皇帝曹芳按规矩去高平祭祀,曹爽兄弟随驾,一路威风凛凛,好不得意。他们前脚刚走,后脚的“空城”里面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装傻卖呆的司马懿一瞬间生龙活虎,立马召集亲信,部署兵马,飞速占据武库,控制了整个都城。布置好一切之后,他

屯兵洛水浮桥,派人向曹爽兄弟送去一封信:“大将军曹爽背弃先帝遗诏,内则僭拟,外专威权,挟幼主以令天下。如秦朝赵高、汉朝吕后、霍光等乱臣贼子。我遵皇太后之命,罢免曹爽兄弟官职,令你们留下幼主及宫内一切侍从。你们自己乖乖回家,尚可恕罪;若违此令,格杀勿论!”

曹爽兄弟傻眼了,痴呆了一年的司马懿怎么突然间就站起来了呢,他们看着重兵压阵,再看着自己手中寥寥可数的仪仗队,不得不依言而行。

曹爽兄弟回到都城后,一面怀揣着司马懿不会对他们下手的美好愿望,一面试探着管司马懿要吃要喝。司马懿倒也给买面子,,马上下令:“备一百斛大米,再多备些肉脯、盐、大豆、送到曹爽兄弟府上!”士兵们送来了这些东西,曹爽兄弟心中略显宽慰:司马懿不计前怨,看来自己可以免去一死啦!

但是司马懿的脸是三月天,说翻就翻,这边好吃好喝送去了,那边就下令:“统统抓到大牢里去。”结果,曹爽兄弟也关进狱中,最后以谋大逆的罪名,灭了曹氏九族。

就这样,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靠着装疯卖傻,故布疑阵,击垮了富贵而骄的司马懿。。装病也是“大智若愚”的一种表现,病入膏肓的样子传送给曹爽的信号是:司马懿再也不会对曹爽构成政治上的威胁了,曹爽的悲惨结局也就在于此。

鬼谷子说:“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被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运用得淋漓尽致,把曹爽玩弄于鼓掌之间。

从势均力敌,到将对方彻底击垮,不难看出司马懿对于纵横术的运用之妙。当敌人处于优势,位于明处之时,不可强攻。要仔细分析对方的特点,有何优势,有何缺点。避其锋芒,击其要害,最后一举中的。

职场中,面对竞争对手,要了解对方的特点,不仅是他们的优点,更是他们的缺点。了解他们的缺点,然后避其锋芒,步步为营,一举打击,最后胜利。

收敛自己的锋芒巧做人

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开拓一番事业,还是一般人际交往,锋芒都不可毕露。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能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或少被人忌,这才算真正的智慧。虽是锥子,也要懂得把秃的一面朝人。这种才华才是对人对己对社会有真正用处的才华。

真正才高之人,就必须懂得什么时候该显示自己的实力,什么时候该收敛自己的锋芒。“才高被人忌”——这是古今职场的通病,下属只有学会低调处事、藏光隐辉才能保全自我,因为大部分的领导往往容不下强者。有的领导有很强的嫉妒心理,如果下属超过自己就不能容忍,似乎下属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

嫉贤妒能是一些人的弊病,虽然这对下属而言,似乎很不公平,本来是自己通过努力,辛辛苦苦得来的一点成绩,却反而招致上司如此不友好的对待,这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极大的委屈和不甘。为了很好的发展,忍一时之气却是必要的,有事业心的人都想成功,而成功难免招致他人眼红和嫉妒。在受到他人嫉妒,特别是上司的嫉妒时,下属最好能够学会韬光养晦、大智若愚,千万不要与上司争功。不管上司们原来的气量有多好,当他们个人的光环被人为地扩大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伟大的形象不容侵犯。这个时候,他们害怕个人智慧受到质疑和挑战,如果你功高盖主,那就不可容忍,于是历史上功劳显赫的文种、韩信、杨修,都落得悲哀下场。

通常情况下,上司是不会同一个忠于职守而又毫无野心的人计较的,所以,一些识时务的能人俊杰,面对各种可能的嫉妒,总是采取圆滑稳重的处事方法来保全自己,以免招来暗箭的伤害。

三国时期的杨修,由于为人恃才自负,屡犯曹操之忌。曹操曾营造一所花园。竣工后,曹操观看,不置可否,只是提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手下人都不解其意,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围墙,改造完毕又请曹操前往观看,曹操大喜,问是谁解此意,左右回答是杨修。

一天,塞北送来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盒酥”三字。正巧杨修进来,看了盒子上的字,竟不待曹操说话自取来汤匙与众人分而食之。曹操问是何故,杨修说:“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听了,虽然面带笑容,可心里十分厌恶。

曹操性格多疑,谎称自己在梦中好杀人,告诫侍从在他睡着时切勿靠近他,并因此而故意杀死了一个替他拾被子的侍从。在埋葬这个侍者时,杨修喟然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这句话传到了曹操的耳朵,更增添了曹操心里的不悦。

曹操率大军攻打汉中时,与刘备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由于长时屯兵,进退两难。此时恰逢厨子端来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有根鸡肋,感慨万千。这时夏侯淳入帐内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道:“鸡肋!鸡肋!”于是人们便把这句话当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即叫随军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淳见了惊恐万分,把杨修叫到帐内询问详情。杨修解释道:“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何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曹操得知这种情况,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问罪,把他杀了。

杨修聪明有才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他的死,就植根于他的聪明才智。因为他是恃才而傲,个性过于张扬,数次犯下曹操的大忌。杨修之死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得收敛,是许多有“心计”者在宦海周旋中的法宝。收剑,并不意味着退缩,还是那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锥子,当然要脱颖而出,但那也看准一定的时机才行。在此之前,自然也得藏着点。历史故事里有太多的人舍不得放下所得,这是一种视野狭隘的表现,这种狭隘不但使他们享受不到“得到”的幸福与快乐,反而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

第一,才不可尽露,尤其是在比自己权高位重的人面前。

第二,不要轻易点破他人心事。有些事情可说不可做,有些事情可做不可说,有些事情既不可说也不可做,只消内心明白就行了。他人的心事,在未明显之前,尤其是上司主上的心事,就更是如此。

以上两点,既是杨修的死因,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所要吸取的教训。

人生旅途中的确有很多东西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不愿意放弃。比如让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放下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回到平淡、朴实的生活中去,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时候,你必须放下已经取得的一切,否则你所拥有的反而容易成为你生命的桎梏。

大文豪萧伯纳从小就很聪明,且言语幽默,但是年轻时的他特别喜欢崭露锋芒,说话也尖酸刻薄,谁要是被他评价一句话,便会有体无完肤之感。

后来,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默,非常风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干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剑锋芒,彻底改过,社会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所以他立下宗旨,从此以后,再也不讲尖酸的话了,要把天才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造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平时锋芒毕露会使我们众叛亲离,走进死胡同,而适当地收剑锋芒,将才华用在有用的大事上,积蓄力量,必然能有光辉的前途。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一些事,人人已想到、认识到了,却无一人当众说出来,这些人并非不聪明,而是都变得世故了。如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故事一般,人所共知而不言,惟恐一说就是傻瓜就会惹祸。有一句老话“天妒英才”,其实人更是如此,所以,最好不要随意显露过人的聪明。

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开拓一番事业,还是一般人际交往,锋芒都不可毕露。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能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或少被人忌,这才算真正的智慧。虽是锥子,也要懂得把秃的一面朝人。这种才华才是对人对己对社会有真正用处的才华。

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典故家喻户晓,楚庄王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智慧传唱了千年。当一个人处于表面静止的状态时,并不代表他没有动作或者预谋。

无论是上司还是同僚,平时看着不言不语,万事不出头,不要误以为他们是地道的“老实人”,他们也许是暗中观察,也许是蓄势待发,只等到关键时刻一鸣惊人。

公元614年,楚穆公去世后,他的儿子楚庄王继位。看到楚国政权更替,时局不稳,他们的老对手晋国便想利用这个机会恢复失去的土地,重谋霸业。他们利用已有的影响,把几个原来依附楚国的诸侯拉到了自己的阵营里,建立了以晋国为首的联盟。楚国势力大减,上下一片恐慌,分分要求楚庄王一展雄图,与晋国一决雌雄。

可是,楚庄王的反应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他似乎事不关己,国事家事天下事,他事事不关心。自从继位以来,每天就知道寻欢享乐,留恋声色,长达整整三年时间。三年间,没有发布一道关于国家政务的命令,更没有一句关乎民生的建议。群臣大失所望,纷纷上书大王要节制淫乐,以国事为重。楚庄王置若罔闻,根本就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甚至对那些苦苦劝谏的老臣们下了一道命令:“再有胆敢非议君主是非者,杀头勿论!”

暴政出顺民,命令下达后,果然没有人再上谏了。楚庄王终于可以随心所欲的寻欢作乐了。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怕死,总有一些忠臣宁可杀头,不能罔顾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大夫伍举便是其中之一。一日,楚庄王正忙着跟妃嫔们嬉戏,伍举突然求见。玩在兴头上的楚庄王哪里有心情见什么大臣,本来想大手一挥,让人家该干嘛干嘛去。但是毕竟是一国之主,不见大臣说不过去,心不甘情不愿地让伍举进来了。

伍举进来后,发现楚庄王陛下一手搂着郑国进献的美女,一手搂着越国来的美人,莺莺燕燕中坐在一大堆乐器之间,笑声一浪高过一浪。知道伍举走到了近前,楚庄王才敛住了笑,一脸愤恨地对伍举说:“有要紧事快说,没看我正忙着呢吗?”

伍举把拱上来的怒火强压下去,因为他清楚现在发火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弄不好大王一个任性,自己的小命都不保。保持微笑服务,他说道:“事儿嘛,倒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在楚庄王发飙之前,他赶紧接道:“只是臣下听说大王很喜欢猜谜语。臣下这里有一个谜语,很多人猜来猜去都没猜到,大王聪慧,不知道大王有没有兴趣替臣下猜一下呀。”

这可挠到楚庄王的痒处了,他天生就爱猜谜语,特别是听说别人猜不出来的,更起了兴致。推开身边的美人,兴致勃勃地问道:“快跟寡人说说。” 伍举看到楚庄王已经入套,心里暗喜,小名无虞了。便一字一顿地慢慢说道:“山上有只鸟,三年不飞翔,三年不鸣叫。请问大王这是只什么鸟?”

楚庄王沉思片刻,满堂静寂,他明白谜语所指。可是是他自己同意伍举出题的,又不好反悔怪罪,便只好故意做出一副失望的神情说道:“寡人还以为是什么妙谜呢,原来就是这么一个呀,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嘛。伍大人可以回去了,寡人明白你的意思了。”

伍举满心欢喜地离开了,他以为楚庄王既然明白了自己的谜语,肯定会奋发图强,有所改进的。可是此后的几个月,楚庄王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所作所为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复苏从忍无可忍,顾不上什么禁令了,上朝的时候慷慨陈词,希望楚庄王能认识自己的身份,以国事为重。原来拍马逢迎的小人们,把心思用在治理国家上。把霸主的地位从晋国手里抢回来。

楚庄王满脸的震惊,两眼直盯着苏从,任凭他往下说。等苏从把话说完了,楚庄王才慢悠悠地说出了一句任何人听了都会感到胆战心惊的话:“难道你没有听到我的命令吗?”

苏从镇定地说“臣是大王的臣下,对大王的命令岂敢不知。如果我的死能够使大王成为一代贤王的话,臣心甘情愿去死。”众大臣听着君臣对话惊慌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担心者有之,场面一时尴尬无两。

万万没有想到,楚庄王非但没有下达斩杀苏从的命令,反倒哈哈大笑起来。忠臣皆纳闷不语。直到楚庄王笑够了之后才说道:“我等了整整三年,终于盼到了像你这样的忠臣。你们才是振兴楚国的希望所在。”

随后,楚庄王便下令杀掉了三年来围在自己身边的那些只知拍马奉承的官员和内侍,并下令整顿全国治安,杀掉了数百名为非歹的小人,同时提拨了在这期间敢于上谏、治国有方的官员,例如伍举。大兴百业,任人唯贤。由于蛰伏三年,对内外形式早已看透的楚庄王出手必中,招招打在要害上。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最终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鬼谷子提倡以静制动,处变勿躁。浮躁会带来很多危害。想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马上实现,必然生出急躁之心。浮躁之气一生,行动起来就会态度简单、粗暴,徒具匹夫之勇,而无大智这样不是太糊涂了吗?

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没有肚量的人,注定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楚庄王面对乱局,蛰伏三年,忍而不发,最后一飞冲天,则是忍功的最好诠释。

身处职场,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就先隐藏好自己,观察好形式。有利的,有弊的,什么可以利用,什么不能利用,心理盘算清楚。然后养精蓄锐,在最恰当的时刻站出来,这样则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得意不要忘形,谦虚赢到最后

运气好时,切莫得意忘形,乐极生悲,必须更加积极奋发,以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

美国南北战争时,北军格兰特将军,和南军李将军率部交锋,经过一番空前激烈的血战后,南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李将军还被送到爱浦麦特城去受审,签订降约。

格兰特将军立了大功后,没有骄奢放肆、目中无人。他很谦恭地说:“李将军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他虽然战败被擒,但态度依旧镇定异常。像我这种矮个子,和他那六尺高的身材比较起来,真有些相形见绌,他仍是穿着全新的、完整的军装,腰间佩着政府奖赐他的名贵宝剑;而我却只穿了一套普通士兵穿的服装,只是衣服上比士兵多了一条代表中将官衔的条纹罢了。”

也许你以为格兰特将军的自谦,固然值得赞美,而李将军以败将的身份,居然也昂首挺胸、衣冠整齐,似乎有些示之骄傲呢?其实不然,李将军虽然战败,但仍能坦然忍受耻辱,这正是他勇敢坚毅的地方。他这样做,是表示他把失败当作一种经验,而非一种耻辱,如果能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仍能挺身奋战、争取光荣。所以他也可以说是不失为一位伟大军人的风度。

格兰特将军不但赞美了李将军的态度,而且也没有轻视他的战绩。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和李将军的失败,都是偶然的机会造成。他说:“这次胜负是由极凑巧的环境决定的,当时敌方军队在维吉尼亚,几乎天天遇到阴雨天气,害得他们不得不陷在泥潭中作战。相反的,我们军队所到之处,几乎每天都是好天气,行军异常方便,而且有许多地方往往是在我军离开一两天后便下起雨来,这不是幸运是什么呢!”

这一番谦虚的话听在人家耳里,远比无数次的自吹自擂好得多。唯有对自己的成就发生疑问的人,才爱在人家面前吹牛,以掩饰那些令人怀疑的地方。一个真正有“心计”的人,是不必自我吹嘘自我炫耀的,因为你的成绩,你的成功,别人会比你看得更清楚,而且会记在心上。

格兰特将军把一场决定最后命运的大胜利,归功于天气和命运,这正表示他有充分的自知之明,始终没有让理智被名利的欲念所埋没。曾经有人说:“愈是不喜欢接受别人赞誉的人,愈是表示他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微不足道的。”

看过特洛伊战争“木马屠城记”故事的人,都会记得特洛伊是怎样被毁灭的。

特洛伊人与入侵的希腊联军作战,双方互有胜负,后来联军中有人献计,假装全部撤退,留下一匹大木马,并将勇士藏在马腹内,其他的主力部队亦躲在附近。特洛伊人望见远去的舰队,以为敌人真的撤退了,于是在毫无防备下,将木马拖入城内,歌舞狂欢,饮酒作乐。就在他们睡梦中,木马中的敌人纷纷跳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于是特洛伊灭亡了。

从这个故事中,教给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得意时不要高兴太早,否则危机马上就到。

有些人因为顺境连连而甚感欣慰,愉悦之情不时流露于脸上。然而,不能光只是高兴,应该想想怎么才能维持好运,永保成功。

人生处在顺境和得意时,最容易得意忘形,终致滋生败象,乐极生悲。

得意忘形的人很多很多。得意而忘形,这是许多没有远见者的共性,他们本来就没有大志向也没有大目标,只是在一种虚荣心的驱使下向前奔跑,目的只是想博得众人的喝彩,等众人的掌声一响便认为达到了人生目的,便想躺在掌声中生活了,自然也就忘形了,认为自己可以不再奔跑,可以昂头挺胸地在人群中炫耀了。

得意而忘形,这是许多投机者的共性,他们本来没想扎扎实实地做一番事业,只是想得到荣华富贵罢了,于是靠着自己的小聪明、小伎俩侥幸做成一点事业,便以为自己有炫耀的资本了,有享乐的根基了,于是便忘形于自己的小聪明小伎俩,他们的一生也就只能如此了。

得意而忘形,也是一切谄媚者的共性,他们本来生就一副藤的性格,不想自己长筋骨却想爬得很高,于是只能攀附于高位者,他们攀到了有权者的头上便以为自己有权了,他们攀到了有名者的头上便以为自己有名了,他们攀到了有钱者的头上便以为自己富有了……他们忘形于自己攀附的成功,也忘形于自己因攀附而得到的利益。

得意而忘形,说明一个人没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有了一点点的得意便以为人生的荣耀不过如此了,这些人中有许多有才华的人有实力的人有发展前途的人,要是真的能尽力而为会成就一番事业的。只是有的人目光太短浅了,有的人又习惯于谄媚罢了。

忘形应该说是一种误解,一种把暂时的得意看成永久得意的误解,一种把暂时的失意当成永久失意的误解,只要我们明白,这个世上永远没有永恒的事物,一切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发展的,那就不会忘形了,那么人人都会生活得更美好。

假使你常常为芝麻小事而得意忘形,接受别人的称赞、自己拍自己的肩膀,把它当作一桩了不得的事情,那你无异是在欺骗自己,就像那些被魔术欺骗了的观众一样。从此你将走上失败之路,因为你早已没有自知之明,盲人骑着瞎马乱闯,怎么会有成功的希望呢?

实际上,只要我们仔细思考,就知道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其实有不少是机动的成分夹杂在里边的,我们应该看清这些机运所在,将来如有同样事情发生,又缺乏这些机运时,知道怎样应用。

得意忘形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机,所以,我们在得意之时切忌忘形。

未雨绸缪不时地给冷庙烧烧香

“冷庙”指那些看似用处不大,但却有贵人潜质的人。在平时的工作之中,学会多向“冷庙”上上香,对你自己来说,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因为这些看似没有什么本事的人,以后极有可能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让你片刻间平步青云。

宋嘉茂是一名怀揣美国梦的有志青年,他攻读完法律专业、考取了律师资格证后,在美国开了家律师事务所。刚开业时,他连一台复印机都买不起。随着移民潮一浪接一浪的涌进美国,他接到许多跟移民有关的案子。因为勤奋,渐渐有了些成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因为一念之差,他的资产投资股票几乎赔光了,更不巧的是,移民法进行了修改,移民名额减少,他的事务所顿时门庭冷落,从辉煌到倒闭,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

这时,宋嘉茂收到一封信,是一家公司的总裁写的,愿将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他,并聘他为总公司和其他两家分公司的终身法人代表。这个馅饼真是来的太意外了,宋嘉茂有点难以置信,他按照地址找上门。开门的是个40开外的波兰裔中年人,宋嘉茂完全不认识。

“还记得我吗?”总裁问,宋嘉茂摇摇头。总裁微微一笑,从硕大的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5美元汇票,上面夹着宋嘉茂早年的名片。宋嘉茂更加诧异了。

经过短暂的停顿,总裁开口了:“10年前,我刚来到美国。去移民局办工卡那天,人很多,排了很长的队,轮到我时,移民局就要关门了。当时,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请费用涨了5美元,而移民局不收个人支票,我又没有多余的现金。如果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了。这时,是你从身后递来了5美元。当时为了还你钱,我索要了你的名片。”

宋嘉茂终于记起了这件事。这位总裁又说:“其实,我到公司上班第一天,就想把这张5美元寄给你,可我没那么做。单枪匹马来美国闯天下,我经历过许多冷遇和磨难。这5美元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所以,没有随随便便把它寄出去。”

这个故事看上去似乎有些传奇色彩。但请试想一下,如果宋嘉茂当初没掏出这5美元去帮助人,他怎么可能收到如此大的恩惠呢?他的帮助可能是无意的,最终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地无意间的对别人的一种帮助,可能会换来更大的回报。

如果能够在冷庙也烧烧香,要比你有事的时候临时抱佛脚要强得多。而那些平时不屑“向冷庙上香”,事到临头再来“抱佛脚”的时候,就来不及了。一般人总以为“冷庙”的“菩萨”不灵,所以才成为“冷庙”。其实,职场中,常常会有“英雄落难,壮士潦倒”的情况,这些都是常见的事。这些人只要一有机会,一定会一飞冲天,与之前判若两人的。

因此,要学会为自己做好准备,未雨绸缪。这样,当你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别人才有可能倾力相助。

水墨留白,做事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勿使所行之事公开亮底。出人意料的成功往往最能使人们心悦诚服。过分明显的事既无用也无趣。不急于表态可使人们揣测不已;如果你的地位重要到能够引起人们的期待心理,则此种情况更是如此。神秘就是靠其神秘性来赢得敬重的。即使你必须道出真相,也最好避免什么都和盘托出。不要让人人把你里里外外都一览无余。小心谨慎是靠小心缄默来维持的。

――葛拉西安

舞台上,演员们一步一步地抖包袱,而不是一下子就将谜底揭开,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抓住他们的心。这是他们故意留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制造悬念,带来神秘感和吸引力。恰如某些富于想象力的画家所意识到的那样,过分细致地观察临摹的对象,反而会妨碍内心的想象,不利于创作。故而,人们一般不会崇拜他熟悉的人,却很可能迷恋一个遥远的偶像甚至哪怕是伪装起来的人,因为有着足够的想象空间,便能带来足够的新奇,能给人的思想一种模糊的刺激,然后,听凭思想去琢磨出相应需要的细节来,如此,其形象便会逐渐变得高大丰满起来,由此便产生某种神秘感和吸引力。

神秘感和吸引力是密不可分的,以致于深不可测成了一些人的优势,有的人受人敬重甚至就是因为他说的话、写的文章一般人听不懂或看不懂。相反,一个人一旦失去神秘感,他就会马上停止对他人想象力的刺激;当我们完全了解他,以至他不再能向人们展示崭新的生活时,他便开始褪尽光芒,成为一个平庸而凡俗之人。“仆人眼里无英雄”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曾有一个学艺术的女生,个人条件蛮不错的,在感情上非常投入,经常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将自己的情感完全付出。一些和她“接火”过的男孩,起初都被她的热情所打动,并萌生好感。不成想,认识没几天,她就表现出非你不嫁的态势,主动出击,意图先发制人,弄得男孩们很不适应,兴趣也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索然无味之余,个个都逃离了她的身边。即便是有一两个男孩得以继续下去,她的千依百顺也很快让男孩没了感觉,由于缺乏想象的空间,对方往往对她做出了不客观的判断,甚至不无轻视。

百思不得其解之余,她找到了一个好友,中文系的一个才女。

才女问她:“你说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为什么要到最后才把谜底揭开,而不是第一页就告诉大家谁是凶手?”

她脱口而出:“当然是要留有悬念了。”

才女又问,“如果你有十只鸡大腿,你是给你男朋友一顿吃饱了撑着呢,还是三天一只,让他总有渴望呢?”

她笑了,仿佛得了天机。

几个月之后,这个学艺术的女孩被男生私下里评为她们系里最有吸引力的女孩之一,虽然她不是特别漂亮的女生。再后来,她常常被一个俊俏而又有些憨厚的男孩牵着手,幸福地悠游于校园内外。

这正是应验了心理学中的升值规律,即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值得朝思暮想、牵肠挂肚。在人们的意识中,“一分钱一分货”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人们相信来得容易的东西往往不是什么可贵的东西,不值得珍惜;只有那些出高价或费很大力气才争取到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才值得珍惜。换句话说,对于难以得到,却又容易失去的事物,人们会非常珍惜,不管它是不是真的很值得珍惜;而对轻易到手,而又基本不可能失去的事物,则放心许多,或者说不太在意,也不管它实际上有多大的价值。

由此可知,要想保持自己的威信保持自己的吸引力,你就不要成为一个很容易看见、看起来很闲的人,而需要留出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对方去体会、去适应、去想象、去接受。多说“忙得很”,“时间不够用”,会使人觉得你很成功,也很自信。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在心理上很珍惜与你见面的机会。相反,随叫随到的人则很容易让人感到是泛泛之辈,除非对方非常了解你的价值。

更进一步地说,事业的选择也有必要尊重这种规律,注意保持自己的秘密。如果你希望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得到充分的重视,你就必须对外界保持一定的神秘,能动地为自己制造一些悬念。换句话说,隐藏比暴露更占优势。许多时候,你的价值不是源于你自身给大家呈现了多少,而在于你还有多少没有被挖掘出来。关于这一点,西方大智者葛拉西安说得好:“勿使所行之事公开亮底。出人意料的成功往往最能使人们心悦诚服。过分明显的事既无用也无趣。不急于表态可使人们揣测不已;如果你的地位重要到能够引起人们的期待心理,则此种情况更是如此。神秘就是靠其神秘性来赢得敬重的。即使你必须道出真相,也最好避免什么都和盘托出。不要让人人把你里里外外都一览无余。小心谨慎是靠小心缄默来维持的。你决心要做的事一旦披露,就很难获得尊重,反倒常常招致批评。如果事后它们结局不佳,则你就更易遭到双倍的不幸。如果你真想获得人们的敬仰和敬奉,就学学那行而不言的神灵吧。”

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你将自己暴露的一览无余,那么迎接你的将是他人对你的索然无味,就像是一本书一样,在被草草的的翻过一遍后,内容就昭然若揭了;而如果书中的重要线索只是略微显露出一点端倪,我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领悟,才能彻底地把它搞懂,这样的作品往往会使人印象深刻。

戴高乐早就说过,“真正的领袖人物要幽居,伟大和超脱,要神秘,有时则要沉默寡言。”他本人也正是这样做的。戴高乐的政治智慧颇为符合人的心理特点:对我们感到神秘的事物,我们总是怀着兴奋的、变幻不定的、充满新意的感觉;我们的想象活跃起来,对富于吸引力的个性进行积极的想象;这些个性的最细微的言行都会得到我们热情的注意,并对我们产生影响。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的情绪的爆发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这个过程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一个善于留给人想象的空间,保持吸引力的方式要历经一个这样的过程:

首先表现出一点神秘感,引起人的注意。这一点你就占据了一半的优势,至少是在心理上是抢占了先机的。其次,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还有一点难度,有点挑战。不了解的事情总会带来一种神秘感,悬念会带来足够的重视度。而人的心理总是具有征服和挑战欲的,你肚子里的东西含金量越高,那么他人的兴趣也一定会随之递增的。最后,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稍微暴露一些。步步为营的最高境界不是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而是在于引导他人顺着你事先铺好的路向前走下去。这是一条“牵引线”,它将会激发人的激情,然后人们便开始领略、体悟、思考,接着是恍然大悟的兴奋,最后是产生喜爱、愉悦之情。

请保持适当的距离,保守一定的秘密,以给他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如此,便会带给他人多一些悬念,多一点吸引。

冒顿单于大智若愚破东胡

智慧的人会静观事物的变化规律,深刻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然后依照事物的变化规律来推测当前的事物变化的进展情况,有的放矢的筹划应变权谋、校验应变的能力大小,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校正技巧的可行性。

年轻人身处劣势时,往往需要一退再推,示弱后前行。让对方轻敌,让对方自己露出破绽是成功打击对方的有效手法。如此高深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呢?让我们来看看冒顿的故事吧。

冒顿,姓挛鞮(luāndī),单于是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称号。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死了父亲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他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统帅。

冒顿是匈奴单于头曼的大儿子。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头曼得了一个小儿子,非常喜爱,就想要废了太子冒顿而立小儿子,于是把冒顿送去了月氏做人质。老爹要是偏心起来,心都能偏到肋条骨去,没过多久单于头曼就发兵急攻月氏,想借月氏人之手杀死作为人质的冒顿。冒顿偷了匹马逃跑了,头曼这个时候发现还是大儿子聪明,认为冒顿壮勇,于是不杀他了,还让他统率一万骑兵。

不久头曼死了,蛰伏多年的冒顿诛杀他的后母和曾经威胁他的幼弟,以及不听从他的众臣,自己作了单于。

冒顿登位后,正是东胡强盛时期,东胡听说冒顿杀了父亲和庶母、幼弟,便派使者对冒顿说,他们想要头曼的千里马。匈奴部落哗然,冒顿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纷纷表示,千里马是匈奴的名马,怎么能给东胡呢?冒顿却说:“柰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史记-匈奴列传》),意思是,一匹马而已,小意思,怎么能跟邻国因为一匹马而生嫌隙?于是把头曼的千里马送给了东胡。东胡乐坏了,认为冒顿是怕了他们,不久得寸进尺,要完物就准备要人了,又提出想得到单于的一个阏氏。冒顿又询问大臣们,左右大臣都很愤慨:“东胡无理,得寸进尺,要完千里马,居然还敢索要阏氏,单于,我们不能再忍了,发兵打他们。”没想到冒顿却说:“柰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史记-匈奴列传》)意思是一个女人而已,怎么能因为一个女人跟邻居家闹不愉快了,于是便把一位自己宠爱的老婆送给了东胡。

要千里马,千里马奉上,要女人,女人奉上。东湖上下欢腾不已,把冒顿彻底看扁,东胡愈发的骄横起,充满野心地准备向西侵略。东胡和匈奴之间有一千多里的荒芜地区,无人居住,双方各自在自己的边界地区建立了哨卡。得到了千里马,得到了阏氏的东胡又派使者悠哉悠哉地对冒顿说:“两国之间的缓冲空地,我们想占有它。”冒顿询问大臣们的意见,此时大臣们的反应又很一致,认为这是荒弃之地,可有可无,那就给了呗。谁也没想到冒顿却勃然大怒,吼道:“地者,国之本也,柰何予之!”(《史记-匈奴列传》)意思很简单:千里马可以给,女人可以给,但是土地是国家根本,绝不轻易放手。说完便把主张给东胡土地的大臣都杀了。冒顿集结国内兵力,发兵向东袭击东胡,下令全国士兵,有后退的全砍死。东胡早把匈奴看得太低,并无防备,等到冒顿引兵来犯,很快溃不成军,东湖王身首异处,冒顿掳掠了他的奴隶和牲畜。大兵回来后,又挥师向西打败了月氏,向南并吞楼烦和白羊河南王,又全部收回了秦将蒙恬所夺取的匈奴土地。以汉原河南塞为界,到达朝那,肤施,进而侵入燕、代两地。这时的汉军与项羽相持不下,中原地区被战争弄得疲惫不堪,无暇西顾,因此冒顿的势力得到了壮大,手下有能弯弓射箭的士卒达三十多万,设左右贤王二十四长,到此,匈奴王国称雄于大漠南北。

冒顿单于是运用“深藏不露、深不可测、大智若愚、喜怒不行于色”大智慧的典范,表面上看懦弱愚蠢。不断的满足东湖国的奢望,不断的显示自己的懦弱,挑逗东湖国得寸进尺,使之张扬直至张狂。一旦条件成熟,突然发起进攻,一举消灭了东胡国。

要想知道别人“有无”“虚实”的真假,不要先夸夸其谈地表达自己,要顺着别人的嗜好欲望不断地满足他的欲望,让他心满意足、满心欢愉,然后就会意忘形毫不掩饰,这样他的真实面目就会逐渐暴露出来。此时,用巧妙的语言技巧吸引他,在他得意忘形的基础上再加一把火,让他更加得意忘形,此时还有什么秘密不能知道呢?如此这般,就可以得到他的真实意图了,先满足欲望,然后为己所用,最后一举拿下。

进退得宜,说话要讲究分寸

在偏僻的小山区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山区里一般有两条山路:一条是他们走出来的,那是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另一条是人们利用工具开凿出来的——可以行驶汽车的盘山公路。

不论是哪一条山路,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它们都是弯曲的。曲折险峻的山势让人们在它的面前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额头;汽车之所以能够从山脚爬上山顶,除了它自身的动力作用以外,还有盘山公路帮它的忙了,盘山公路的好处就在于尽最大的可能地减缓坡度。这样一来,路程虽然远了一些,却能让你达到目的地。如果你开着车直线往上冲,非但达不到目的,弄不好还落得个人仰马翻。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生活常识,几乎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即使我们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却不明白由此及彼的道理,这是大有人在的。人人都想走捷径,都明白直线与曲线的距离孰长孰短。坦坦荡荡的人生道路从来就没有的,即使有那也只是相对的。

在人际交往中,说话心直口快,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率直的品德。这种品德究竟是好还是坏,不能一概而论。在某些情况下,心直口快的确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例如,好朋友有了缺点和错误,在他还没意识到的情况下,为了不使他陷得更深,错得更远,直截了当地指出毛病,使其尽快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这就很有必要的;又例如,当朋友或熟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刚好我们也有帮助的能力,于是毫不犹豫地主动提出来给予帮助;再例如,战场上,某一难攻的据点久攻不下,我们主动向指挥员请示,迎难而上,去拿下据点等等。在上述的那些情况下,说话心直口快,就是一种优良品德。

但是,如果换了其他的一些场合,若仍然以心直口快自居,就大成问题了。比如,当你在你青春期的某个时期,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了某个令你痴迷的姑娘时,你的心情是那样的急切,以致茶不思饭不香,恨不得立刻把她拥入你的怀里,在此心态的驱使下,你不顾对方的意愿、情绪和心态,直截了当地向她表白自己的感情,你以为会让那姑娘头晕、脸红,以致让她毫不犹豫地投入你的怀抱里,但你却没有想到,由于你的草率与鲁莽,不但没有把心爱的姑娘吸引过来,反而把她吓跑了。

又比如,在工作中,有同事误会了你,你事先没有经过调查,没有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便怒气冲冲、火冒三丈地与对方辩驳,强行要求对方把事情说清楚。结果,问题不仅没有弄清,反而却把同事得罪了。此时,为什么不转个弯,寻找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呢?

有些人在与人交往时,由于一味地追求直率与坦诚,总抱着一种毫无保留地与对方心心相印的态度,以致完全沟通的幻想。结果,一旦发现对方有些事情瞒着了自己,便由此而产生对对方的不信任,更有甚者还抱怨对方不够真心等等。殊不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隐私是必须保密的。那些古装剧里流行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同吃一锅饭,同穿一件衣”之类的话,本来就是带有相当的欺骗性。

如今是一个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商业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和真正的战争一样,也有险恶、诡秘、尔虞我诈等特点。许多心直口快的朋友不明白这一点,结果造成了重大失误,追悔莫及。

李四是一个性情率真的人,现在他是商界某一行业的著名经纪人了。5年前,当商品经济的浪潮一阵紧似一阵地拍击中国海岸的时候,他在一位朋友鼓动之下投身商场。由于他一直以来心直口快,他总以为“诚信”为商业之本,所谓诚信,也就是真诚待人,所谓真诚,便是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结果,第一笔生意就因为这样让他失败了。

有一天,经朋友介绍,由他去直接与某公司主管洽谈一笔汽油生意。与主管见面后,对方并不急于切入正题,而是漫无边际地与李四聊起题外话来。从交通问题谈起,接着谈到乘车难,再由乘车难谈到了乘车难的若干原因,转了几个弯之后,对方又好像很随意地问了一句:“本地汽油行情看涨,不知贵地情况如何?”李四也不留心眼,便以实相告。这下可好了,待到正式洽谈到汽油的话题时,对方知道李四要货心切,便摆出一大堆汽油如何如何紧俏,如何如何难弄,弄到了又如何如何可捞上一笔之类的托辞。言下之意,我之所以愿意与你做这笔生意,还是很看在朋友的面子上,我也很讲信誉,但是价格上,却坚决不退让半步。结果那笔生意以李四的让步而成交,李四虽然也赚了一笔钱,但与原行预定好的差价相比,却不痛不痒地吃了一个大亏,白白地让对方多赚去20万元。

要成为成功的商业精英,就应该掌握说话的分寸,以下这些内容在社会交往中是切忌谈的:

1.自己的健康状况

除了自己的亲朋好友,没有人会对他人的健康感兴趣。

2.他人的健康状况

患有重病的人,如癌症、动脉硬化、关节炎等,通常不希望自己成为谈话的焦点。不要在遇到病中友人的时候愁眉不展,如果他回来工作,应像平常人一样对待他,不要提起他所经历的病痛。

3.带有争议的话题

除非很清楚对方的立场,否则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论性的敏感话题,如宗教、政治、党派等,以免引起双方抬杠或对立僵持的状况。

4.东西的价钱

一个人的话题若老是绕着“这个值多少钱?”“那个值多少钱?”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俗不可耐的人。某人的房子、汽车值多少钱与他人无关。

5.不幸的遭遇

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伤害,例如他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了等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需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与刚刚遭受到不幸的人谈话,你最好是让他多说。但如果不幸的主角是自己,则在工作时,应尽量不要插入自己不幸事件的话题,因为这将使人很为难——别人不知道该如何表示同情。

6.老生常谈或过时的话题

那些过时了的话题犹如“明日黄花”丝毫引不起兴趣。

7.低级无趣的的话题

黄色笑话在房间里说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效果就不好了。常说黄色笑话的人会被认为是缺乏能力、无聊可耻的人,人们会认为你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8.害人的谣言

工作、生活当中有很多散布对他人前途不利谣言的机会,当你要开始说这些害人的话之前请慎重地思考一下:无论是无中生有的,还是这些内容可能都是真的,一旦说出口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