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鬼谷子的谋略之道
5598000000004

第4章 内楗:审时度势的建言之道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和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译文

君臣上下之间的事情,有的距离很远却很亲密,有的距离很近却很疏远。有的在身边却不被使用,有的在离去以后还受聘请。有的天天都能到君主眼前却不被信任,有的距离君主十分遥远却听到声音就被思念。

凡是事物都有采纳和建议两方面,平常的东西都与本源相连结,或者靠道德相连结,或者靠朋党相连结,或者靠钱物相连结,或者靠艺术相连结。

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要做到想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被聘用就被聘用,想被思念就被思念。就好象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出来时不留洞痕,进去时不留标记,独自前往,独自返回,谁也没法阻止它。

所谓“内”就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献计策。

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循沿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以便影响君主的思想。

以道术来进言当应合时宜。以便与君主的谋划相合。详细地思考后再来进言,支适应形势。

凡是内情有不合时宜的,就不可以实行。就要揣量切摩形势,从便利处入手,来改变策略。用善于变化来求被采纳,就像以门管来接纳门楗一样顺当。

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先顺畅的言辞,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容易、变通的言辞。善于变化的的,要详细了解地理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天道,化育四时,驱使鬼神,附合阴阳,牧养人民。

要了解君主谋划的事情,要知晓君主的意图。所办的事情凡有不合君主之意的,是因为对君主的意图留于表面亲近,而背地里还有距离。如果与君主的意见没有吻合的可能,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

所以说,与君主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主心意暗合;距离君主很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主志向不一;就职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革职离去而能再被反聘的人,是因为他和主张被实践证明可行;每天都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的行为不得体;距离遥远只要能扣到声音就被思念的人,是因为其主张下与决策都相合,正等他参加决断大事。

所以说,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还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

只有了解情况,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出去,又可以进来;既可以进谏君主,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

圣人立身处世,都以自己的先见之明来议论万事万物。其先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礼乐、忠信和计谋。首先摘了《诗经》和《书经》的教诲,再综合分析利弊得失,最后讨论就任还是离职。

要想与人合作,就要把力量用在内部,要想离开现职,就要把力量用在外面。处理内外大事必须明确理论和方法。

要预测未来的事情,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决断。

在运用策略时要不失算,不断建立功业和积累德政。善于管理人民,使他们从事生产事业,这叫做“巩固内部团结”。

如果上层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纷乱不明为臣事理,各执己见,事事抵触,还自鸣得意;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吹自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虽然也要迎接,但又要拒绝。

要拒绝对方的诏命,要设法给人一种错觉。就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使旁人看不出您想要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急流勇退是最好的办法。

应用事例

所谓“内”就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献计策。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循沿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以便影响君主的意向。以道术来进言当应合时宜。以便与君主的谋划相合。详细地思考后再来进言,去适应形势。凡是内情有不合时宜的,就不可以实行。就要揣量切摩形势,从便利处入手,来改变策略。用善于变化来争取被采纳,就像以门管来接纳门楗一样顺当。

坚定但委婉地向领导进言

工作中,领导常常会为了某件事情或某些事情聚集在一起开会,开会的目的就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和看法。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对比。领导固然喜欢听赞美的话,但是为了前途和利益着想,在大事面前,他更愿意听到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因此,我们需要不失时机的驳论领导的意见,大胆的“批评”领导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赵鑫是某公司的生产一线管理员,经常在生产一线上巡视,跟车间员工关系都不错。一天,厂长召集管理员开会说:由于生产订单时间紧,准备马上出通知要求各生产线上的员工加班,每人每天要延长上班时间4到6个小时。其他的管理人员虽心里不满意,但是都没有提出异议。这时赵鑫想到,车间员工长时间工作,一方面会出现疲劳操作的现象,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恐怕会引起一些员工的抵触,根据当前的劳动法条款,如果员工抵触情绪过强,担心会节外生枝,而且据赵鑫观察,计时员工还有较大的激发空间。于是赵鑫对厂长说:“不如我们改变劳酬的计算方式试试看,我觉得这个方法比延时工作会比较有效。”接着赵鑫把相关的想法说给了厂长听,厂长听完拿不定主意,眉头紧皱,因为订单确实非常的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肯定不能按时完成。大家知道厂长平时的习惯,如果下属提出的意见不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就会遭到严骂甚至苛扣奖金等,于是大家为赵鑫捏了一把汗。会议在紧张的气氛中结束。

两天后,公告上贴出了赵鑫建议给厂长的改变计薪的方法,把计时改成计件,并写明了有效期。赵鑫被叫到厂长办公室:“我去车间考察过,你的建议在理论上应该行得通,这也避免了可能潜在的劳动纠纷,厂里会酌情给予你一定的奖励,希望你大力配合工作,保证订单按时完成。”赵鑫拍着胸膛答应了。不用加班冒险,又可以赚更多的钱,同事们打心眼里感谢赵鑫,干劲也马上提起来。结果,订单比预计的早10天左右完成任务,经过公司的合计,赵鑫的提议给厂里节省了不下3万元成本,厂长喜笑颜开。不久,厂长看中赵鑫的才能和敢言,把他升为厂长助理,帮助管理厂务工作。

当然,在绝大多数时候,领导的意见一般会是正确的,如果领导人没有一定的基础和能力就不可能升为领导。因此,我们在判断事情、提出想法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切记不可鲁莽顶撞。

面对领导的提议,你认为有更好的“两全其美”的方法时,不妨大胆提出你的反对意见。如果最后事实证明你的意见更加高明,那么领导就会更加欣赏你。

当领导的决定错误时,要勇敢的说“不”。因为执行人是你,你有权利和义务去检验决定的准确度。不用担心领导会对你产生反感心理,找个合适的时间单独跟领导说清楚个中的厉害关系,注意措辞和方式,拒绝执行领导的错误决定。这样领导不但会对你感激在心,更会对你刮目相看。

为公司保密,为自己保前途

任何一家公司的发展和壮大都是靠员工的忠诚来维持的,同样,一个员工也只有具备了忠诚的品质才能受到老板的器重,最终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公司的任何资料都含有一定的信息。一些文件如材料购买清单、银行往来记录,甚至连员工宿舍扩建计划等等,虽看似是普通文件,但对某些特定对象而言,是极具有利用价值的。一旦泄密,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当然,判断什么样的文件应划入机密文件当中确实很难。因此,和为公司的一员,你必须养成一个好习惯:不要随便把公司的文件给外人看。

除了文件的保管要谨慎之外,在与客户接触时也要养成谨言慎行的习惯,管好自己的嘴,避免和外人说起公司内部的事。比如,公司考虑要投资新产品的开发,你总是口无遮拦,在闲聊中把它透露出去,这就让竞争同行有了准备。再比如,你很可能在闪谈中说:“最近,某某公司与我们接触频繁。公司副总将于下月去某地与其进一步洽谈业务合作事宜……”该消息若传到公司对手那里,他就有可能比你们公司副总早一天抵达,而与对方签订协议。

一旦养成保密习惯,老板才会放心地把重要任务交给你,让你把握公司的前途。同样,坚守秘密的你也就保住了自己的前途。对工作的忠诚是你无往不胜的法宝,就像里奇那样因为忠诚的品格,成为了原本行业竞争对手的抢手人才。

在一些高新技术公司,保守机密视为员工基本的职业操守之一,尤其对于知识型员工及高层管理者,他们了解大量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这是公司至关重要的核心资源,所以很多公司对主要技术人员和中高级管理人员都要签订保密协议。

在巨大的私利面前,保守工作中的机密,这是一个人忠诚的最好体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职场,一个能严守机密的员工,更能受到老板的欢迎。因为,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信息,信息的安全保密关系着一个公司的兴衰。所以,每一个公司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具有高度的保密意识,牢固的保密安全观念。即使离职,也不能将过去工作过的机密透露给他人,特别是竞争对手。

任何公司都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那种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才是所有公司最想要的。有时,公司宁可任用一个能力一般却绝对忠实的人,而不愿重用一个缺乏忠诚的人。

东汉贾诩三次跳槽成大事

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要做到想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被聘用就被聘用,想被思念就被思念。就好象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出来时不留洞痕,进去时不留标记,独自前往,独自返回,谁也没法阻止它。

人在职场,进与退是一个大智慧,三国时期被称为“跳槽王”的贾诩则是深谙其道的行家。

贾诩出身凉州,跟赫赫有名的大军阀董卓是老乡,所以早年他投靠了董卓。董卓趁着何进招兵之际入京,为非作歹,无恶不作,贾诩却默不作声,继续在董卓的幕僚机构中担任闲职,协助董卓的女婿牛辅驻守陕西,抵抗讨伐董卓的关东军。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么贾诩不会出现在众星云集,一般人物不会上榜的“三国英雄录”上。在后世皆知的董卓戏貂蝉导致被设计的吕布杀掉之后,董卓军的李搉、郭汜、张济、樊稠四部被迫带领残下的飞熊军逃亡了陕西,此时命运的牵线把身居陕地的贾诩推上了舞台。因王允放话说“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四位熊兵虾将六神无主,各说各话,自己老大被人宰杀,各自打算着作鸟兽散。这时,名不见官谱的贾诩站了出来劝阻说:“此法不可。如果各位一旦分散,各走各的,结局只会是被人一一捕杀,小小的亭长也能捉到你们。为今之计,只能集结所有兵力,孤注一掷,杀向京城,为董卓报仇。如果成功,则可坐拥京城号令天下,如果失败,再逃也来得及。”于是李搉、郭汜四散留言:“王允要杀尽凉州人啦!”整个京城人心惶惶,人人举旗早饭,迅速召集了十万人。

李搉、郭汜大军围攻长安,十日后攻破都城,屠城烧杀,惨不忍睹,王允也身死城下。最后长安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数十万人的大都城一下子沦为空城。

此时贾诩政治生涯的开端,但也是最为后人诟病的地方。如果不是他怂恿李、郭大军杀进京城,也许不会有后世的乱局出现。尽管屠城非其本意,但是也难逃干系。但是无法否认的是,贾诩在进退、取舍之间,虽然出于自保,但是去挽救了他自己一方的势力,扭转了局面。春秋无义战,三国更无圣人,王允当家或是郭李上台,结局也许相差无几。

正因为贾诩的出发点并非功名,所以当郭李攻城大肆封赏之时,他辞去了封侯的机会,他却推辞说:“我提出的只是救命之策,哪有什么功劳?”最后只当个掌管选举事务的尚书。无论是出于自责,还是出于无奈,此时的贾诩退得好。

事后多年,贾诩利用自己的名望,多次充当郭李的和事佬,在不断的冲突间,保持了平衡和自己的安全。这时,贾诩的第三次跳槽机会来了:一代枭雄曹操闪亮登场了。

曹操兵到城下,贾诩进言,劝阻他们速战,结果差点被头脑不清醒的李搉拔剑斩了,于是他便趁机隐退回到了乡里,投靠了较有名望的段煨。

选择段煨,并非此人多么志向远大,才貌双全,而是贾诩看中了他的跳板功能。虽然段府上下对贾诩礼遇非常,但是他还是暗中跟张绣联系,张绣是东汉末年的大军阀张济的侄,张济死后,部下被张绣接受。人们惊异段煨开出的条件那么优厚,为何还要跳槽呢?家人怎么办呢。贾诩说:“段煨虽然开价高,但是他性情多疑,而且有嫉妒我的意思,虽然此时礼遇,但难长久。此时我走,他也许乐见其成,让我帮他争取外援。”

好聪明的贾诩,何时进、何时退、何时取、何时舍,拿捏得恰到好处,深谙鬼谷子纵横数的精髓。

果然,张绣以厚礼待之,段煨也把贾诩的家眷照顾的舒舒服服。贾诩的此次跳槽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张绣。张绣后来和曹操几次冲突,势不两立,甚至杀死了曹操的大儿子和他的爱将典韦,梁子结深了。也许谁都以为张绣和曹操会做一辈子的仇人,但是意外就是出现了,出现在了这位贾诩先生身上。

张绣和曹操的梁子众人皆知,所以当袁曹大军对战之前,袁绍来拉拢张绣结盟之时,连张绣自己都要点头答应了,这时贾诩站了出来,拿出各种理由把袁绍当面数落了一顿,大大方方、毫不避讳地袁、张二人的结盟。张绣惊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贾诩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袁绍走后,贾诩一语中的:此时可以投靠的,只有曹操。

两千年后,人们也许不会惊异贾诩的选择,因为曹操同志披荆斩棘之后成为了当时的无冕之王,但是贾诩却看中了当时处于微时的曹操,不得不赞佩他的眼光了。面对张绣的疑惑,贾诩解释道:“虽然我们与他有旧仇,但是此时,只能选择此人。原因三: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此其一。袁绍强大,我们人马不多,必定不受重视;反观曹操势单力孤,得到我们一定特别高兴,此其二。曹操胸怀壮志,必然会拋弃私怨,向世人展现他的胸襟,此其三。”

这步让所有人都捏了把汗的险棋下赢了。如果贾诩判断有误,那么张绣死无葬身之地。曹操得知张绣率众来降,握着他的手,设宴款待,并且结为儿女亲家,优待异常。后来张绣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正因如此,贾诩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跳槽:调到了曹老板身边。从此也成为曹操左右手,参谋决议,贡献良多,成为三国时期不可或缺的一位谋士。

古代的政治生涯就像是现代的职场,无非是在做选择,选对了,步步高升,选错了,也许永不翻身。贾诩善于选择,善于抓住时机,懂得保护自己,在投资场上懂得长线回报,赢到最后。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搭桥择搭桥,该放弃则放弃。此鬼谷子深意也。

巧妙说圆场话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见面后分外亲热,聊得十分开心。这时,一位男士对一位女士信口开河地说:“你当初可是主动追求我的,现在还想我吗?”按理说,在老友久别重逢的气氛中,这些话虽然有些不妥,但也无伤大雅。但这位女士由于某种原因,竟然脸色一变,气呼呼地说:“你神经病!谁会追求你这种心理龌龊的人。”她的声音很大,在场的人惊讶地看着她,都觉得很尴尬,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这时,另一位女士站了起来,笑着说:“我们小妹的脾气还没变啊,她喜欢谁,就说谁是神经病,说得越厉害越让人受不了,就表明她越喜欢。你们说说,我说得对吧?”一番话,让大家都回想起大学时的美好时光,你一言我一语,大家互相开起玩笑来,一场风波也就平息了。

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在交际交往中遇到尴尬的场面时,做到准确把握双方的心理,然后运用说话的技巧,借助恰到好处的语言及时出面打圆场,化解尴尬,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宝贵,同时也是十分必要的。

要想成功地打圆场,可以针对实际情况,灵活对待,或用幽默的语言转移话题,制造轻松气氛;或指出各方观点的合理性,强调尴尬事件有其合理性;也可以故意歪曲对方的意思,而做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解释;还可以肯定双方看法的合理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具体来讲:

1.转移话题,制造轻松气氛

在社交场合中,如果因为某个较为严肃、敏感的问题弄得双方都很对立,甚至阻碍交谈的正常顺利进行时,我们可以暂时让它回避一下,通过转移话题,用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来活跃气氛,转移双方的注意力,或者通过幽默的语言将严肃的话题淡化,使原本僵持的场面重新活跃起来,从而缓和尴尬的局面。

比如朋友之间为了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僵持不下时,可以适时说一句“要把这个问题争明白,比国家足球队赢球还难”;或者说一个笑话,让双方的情绪平和下来,在轻松的气氛中解除尴尬的局面,使交谈活动顺利进行。

有时候当人们因为固执己见而争论不休时,造成僵持的局面的原因往往已经不是双方的看法本身,而是彼此的争胜情绪和较劲心理在作怪。实际上,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本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角度的转移,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可能都是合理和正确的。因此,我们在打圆场时要抓住这一点,帮助争论的双方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争执点,灵活地分析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彼此看法的相对性与包容性,从而使双方停止无谓的争论。

2.寻找借口,给对方台阶下

有些人之所以在交际活动中陷入窘境,常常是因为他们在特定的场合做出了不合时宜或不合情理的举动,于是就造成整个局面的尴尬和难堪。在这种情形之下,最行之有效的打圆场的方法,莫过于换一个角度或找一个借口,以合情合理的解释来证明对方有悖于常理的举动在此情此景中是正当的、无可厚非的和合理的,这样一来,对方的尴尬解除了,正常的人际关系也能得以继续下去了。

有一次,著名演员新凤霞和丈夫举办敬老晚宴,请了文艺界许多著名的前辈。高龄90多岁的著名画家齐白石在看护的陪同下也前来参加,老人坐下来后,就拉着新凤霞的手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看护带着责备的口气对白石老说:“你总盯着别人看什么呀?”白石老人不高兴了,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说完,老人家气得脸都红了,弄得大家都很尴尬。这时新凤霞笑着对白石老人说:“您看吧,我是演员,不怕人看。”在场的人都笑了,场面气氛也缓和下来了。在这里,新凤霞恰当地运用了打圆场的技巧,强调事件发生的合理性,以“自己是演员”为理由,证明白石老人看自己是正当且合理的,这样就顺利地摆脱困境,也给对方找到了行为的理由,交往活动也就能正常地进行。

3.故意曲解,化干戈为玉帛

在交际活动中,交际的双方或第三者由于彼此言语之间造成误会,常常会说出一些让别人感到惊讶的话语,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举止,从而导致尴尬和难堪场面的出现。为了缓解这种局面,我们可以采用故意“误会”的办法,装作不明白或故意不理睬他们言语行为的真实含义,而从善意的角度来做出有利于化解尴尬局面的解释。

例如文章开头同学聚会的事例,批评哪一方面都是不合适的,只能加剧矛盾的激化,破坏聚会的气氛。这时候另一位女士从善意的角度,对双方的语言作出“歪曲”的解释,故意把女士的话理解为是一种“喜欢”,引导大家一起回忆大学的美好时光,在这样的气氛中,大家会很快地忘记尴尬和不快,本来很尴尬场面也就烟消云散了。善意的曲解并不是单纯地和稀泥、捣浆糊,而是弥补别人一时的疏忽,消解别人心中的误解和不快,保证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因而是一种很有效的圆场技巧。

4.择势而动,使各方都满意

有时在某种场合,当双方因彼此不满意对方的看法而争执不休时,很难说清谁对谁错,作为调解者应该理解争执双方此时的心理和情绪,不要厚此薄彼,以免加深双方的差异,并对双方的优势和价值都予以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来满足他们的的自我实现心理,在这个基础上,再拿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建设性意见,这样就容易为双方所接受了。

有一次,学校举行文娱活动。教师和员工分成两个小组,每组自行编排和表演节目,然后进行评分。表演刚刚结束,坐在下面的人就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眼看活动要陷入僵局,主持人灵机一动,对大家说:“到底哪个组能得第一,我看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师组富有创意,激情四溢,应该获得创作奖;员工组富有朝气,精神饱满,应该获得表演奖。”随后宣布两个组都获得了第一名。

因为主持人清楚文娱活动本身的目的并不在于真正地分出个高低,重要的是激发教职员工参与文娱活动的激情。基于这点考虑,在评比出现矛盾的局面时,他并没有和人们一起争论孰优孰劣,而是强调了两个小组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对两个小组的努力都给予肯定,结果就很容易地被大家所接受了。

圆场话不好说,但是说好了圆场话,就既能帮助别人解决矛盾、解除尴尬,又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

用好奇心秒占市场

俗语说的好,好奇心杀死猫,可见好奇心的作用有多大,人人都有好奇心,成功的生意人懂得在经营中就善于利用人们的好奇心,设法引起众人的注意和兴趣,以此来促进交易。每个人都喜欢新奇事物,对于一眼就能看穿的东西总是不懂得珍惜,创业需要销售产品,赢取利润,善于制造神秘感,激发顾客的好奇心是一种获利策略,在进行产品的销售或者要推出新的东西时,只要能保证产品的新、奇、特,或者是让产品的名称有噱头,就会使顾客对产品产生好奇心,一旦这种好奇心上来了,顾客总是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去尝试,当然就有利润了,创业也就自然而然成功了。失业不过是一时的波折,只要你抓住了顾客的好奇心,想要创业轻而易举。

皇冠牌香烟准备在欧洲地区开始创业大计,但其香烟大军却在某海滨城市,遭遇了众多其他品牌香烟的顽强抵抗。由于该城市的人有着自己的惯用品牌,无论香烟公司使出何等计谋,却总也拿不下这座城市,无法打败其他品牌的香烟,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卖不出产品,就得不到利润,就预示着生意的失败,公司的推销员很着急,有一天,皇冠公司的一名推销员,看到海滨浴场有许多禁止吸烟的广告牌,受其启发,他想出了一条妙计:在各旅游景点和公众场所到处张贴广告:"吸烟有害,此地禁止吸各种香烟,’皇冠’也不例外。"这则无任何夸耀之词,无一句特点说明的简单广告,却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为什么特别指出皇冠牌香烟呢?难道皇冠牌香烟与其他品牌的香烟不一样吗?这种新出的香烟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或是比较名贵?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烟民"们纷纷购买皇冠烟尝一尝。结果,皇冠牌香烟在当地一炮打响,成了空前的畅销货。

印度孟买小儿麻痹日的广告就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广告既没有用名人宣传,也没有花费大量资金。广告的焦点集中在杂志上一个非常小的角落,但这并没有影响广告的效果。翻开杂志,读者发现在页面右上角只画着一双鞋子,而鞋子的上面被遮住了。看到这些,很多人产生好奇心,想看看被折叠住的地方是什么。于是他们下意识的打开了被遮住的页面。当他们把被折叠的地方打开后,整个广告的真面目就呈现在眼前:一支因为小儿麻痹而留下后遗症的腿和一句广告语:万一你忘了……1月7日是小儿麻痹症日。

这是一个非常有策略性的杂志广告,它充分的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在媒介的选择和发布形式上可谓独具匠心。通过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主动参与,读者们主动记住了小儿麻痹症日。在印度的许多地方,人们对预防小儿麻痹和注射疫苗存有误解和抵触,加强对这一特殊节日的宣传非常必要。在这则广告中,既直观地告诉你不注射疫苗的严重后果,同时也很好地提醒着人们,尤其是孩子的家长,1月7日是小儿麻痹症日,通过这个广告,印度主动接受疫苗的人群逐步增长,一页小小的版面吸引了众多客户,就在于它充分利用了人么的好奇心,加深了人们对该事物的印象,从而更容易的接受。

如果人们能对你卖的东西产生好奇,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的人对你的产品关注,也就意味着你拥有越来越多的潜在客户,一种产品,尤其是一种刚刚问世的产品,商人如能巧妙地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就很容易达到促销的目的。

巧言劝走饶舌常客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来访,促膝长谈,表达友情,交流思想,不仅是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益事。

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与此截然相反的情况。茶余饭后,你刚想静下心来读点书或是做点事,不料不请自来的饶舌常客扰得你意乱心烦。他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叨个没完没了,一再重复你毫无兴趣的话题且越说越来劲。你勉强敷衍,心不在焉,焦急万分,真想对他下逐客令而又怕伤感情,难以启齿。如果你继续陪聊,那么你将一事无成,因为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而你的时间被别人白白地占去了。鲁迅先生说:“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任何一个珍惜时间的人都不会甘心于任人“谋财害命”的,也不会甘心于饶舌常客牵着自己的鼻子到处走。

怎么样才能劝走那些饶舌常客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把劝走的话说得美妙动听一些,这样既不会挫伤饶舌客的自尊心,又会使饶舌客以后变得知趣。下面就是我们常见的五种逐客令的语言技巧:

1.婉言柔语法。说婉言柔语的话来暗示和提醒饶舌常客:主人没有太多的时间与你瞎谈、胡聊。与盛气凌人的命令的说话方法相比,这种说话方式是容易被对方理解、接受的。

譬如:“今天晚上我有空,我们可以好好的谈一谈。但是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写职评小结中去,因为我希望这次能评上工程师。”其言外之意就是:请您明天不要找我畅谈。“今天晚上我有空,我们可以好好的谈一谈”这是主人表达对客人的礼貌,是一种欲拒先纳的策略而已。又比如:“最近我妻子的身体不太好,吃得少睡得早。咱们是否可以把说话的声音压低一点?”此话虽然用的是商量的语气,但是传递的信息十分明确:你的高谈阔论打扰了女主人的休息,还是请你少说为妙吧!再比如:“这是我第一次发表的文章,请您指正。我想今后尽量多挤些时间来写写东西,毕竟还年轻,很想有所作为啊。”这一番话表面上似乎很尊重对方,但“请您指正”只是虚晃一枪,而“很想有所作为”的感叹却是在提醒您:请你以后别有事无事地再来纠缠我了。

2.张贴字样法。有些饶舌常客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正确理解婉言柔语的另外意思,所以逐客令常常难以奏效。对于这一类人,不妨用张贴字样的方法,表达使人一见就明的意思。

影片《陈毅市长》里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家里客厅的墙上贴上“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样以提醒来客:主人正在争分夺秒的搞科研,请饶舌者自重。看到这张字样,纯属“闲谈”的饶舌者谁还会好意思喋喋不休地说下去吗?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贴一些如“我家孩子即将参加高考,请勿大声喧哗”、“主人正在自学英语,请客人多加关照”之类的字样,制造一种奋发向上、惜时如金的学习氛围,使饶舌常客望而止步。按照常理讲,字样是写给所有的来客看的,并非针对某一位,因而不会使哪位来客有太多的难堪。当然,在饶舌常客知趣地告辞时,主人可以送他们到门口并说:“真抱歉!但愿我的孩子能托您们的福,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谢谢您的关照,如果我在自学英语上有所突破,我不会忘记您的支持。”

3.热情招待法。用热情的语言、周到的招待代替冷若冰霜的表情,使饶舌常客在热情的主人面前感到不好意思多登门拜访。饶舌常客一到,你就笑脸相迎,沏香茗一杯,捧出瓜子、糖果、水果,这样很有可能会把他吓得下次不敢再贸然过来。你用贵宾的高规格接待他们,他们一般会感到很不自在的。过分的热情实质无异于冷待,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以热代冷的方法,既不失为礼貌,又能达到“逐客”的目的,效果之佳,方法之妙,不言而明。

4.先下手为强。用主动出击的积极姿态堵住饶舌常客的登门来访之路,总结出饶舌常客一般是在每天何时到你家的,你不妨在他来访之前一刻钟先“杀”上门去:“您多次来访,礼尚往来,我也应该回访你,否则就有失礼仪了。”于是你由主人变成了客人,他则由客人变成了主人。这样,你就争得了主动权,你想何时回家,就何时告辞:“最近我有些急事要处理,我们择日再谈吧!”更重要的是,你杀上门去的次数越多,你就越能把他牢牢地粘在家里,原先每天必上你家的定势行为就有所改变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也就知趣了。转守为攻,先发制人,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逐客令。

5.积极引导法。上面的四种方法都是“堵”的方法。我们发现,饶舌常客之所以说一些无聊的话,这是因为他们既无理想又无高雅的兴趣爱好。如果我们用疏导的方法,使他们感觉到有计划要完成,有目标要实现,有感兴趣的事情要做,那么,他们也就无暇光顾你家了。显然,以疏代堵法,如釜底抽薪,能从根本上解除饶舌常客的上门干扰之苦。那怎样进行积极疏导呢?如果他是一位青年,你可以列举胸有大志的事例进行教育,也可以用发人深省的语言予以教育:“人生在世,岂能没有一点真才实学?你我都要好好努力才是啊。”如果他是一位中老年人,你可以根据他的性情,培养他们某种兴趣爱好,或种花,或读书,或练书法,或养宠物等等。“老张,您毛笔字的基础非常好,如果努力练练,完全可以在全县书法大奖赛中获奖!”此话一出,一定会使他欣喜万分,跃跃欲试。一旦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你请他来做客他还不一定来呢!

除了以上五种方法之外,我们还能举出一些,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主人必须掌握两条原则。

1.有情。饶舌常客一般是邻居、亲戚、同学、同事,主客之间相当熟悉,切忌用冷若冰霜的表情和尖刻刺耳的语言刺伤对方,也不宜用爱理不理、显得很不耐烦地样子,免得以后见面时十分尴尬。一定要让对方感觉到主人对他还是很有情谊的。

2.有效。要达到饶舌常客听了你的得体话后明显减少上你家的次数,缩短闲扯的时间。这样,主人的语言技巧才真正起到了作用。如果主人的语言失当,客人上你家的热情有增无减,闲扯的兴致越来越高,那主人还得认真地学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巧言中的“巧”是指既达到了劝走饶舌常客的目的,又没有使双方感到难堪。

精彩地说出善意的谎言

生活中会有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谎言。只要不是有意去伤害别人,善意的谎言往往能出彩。

人生离不开谎言,因为谎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生活中,在有些情况下,你不能不说谎。在一些非常时刻,甚至只能说谎,才能够更为完满地解决问题。

《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部短篇小说,它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某医院的一个病房里,身患重病的病人的窗外有一棵树,秋风一刮,树叶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落叶萧萧、凄风苦雨,病情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想:当树叶全部落完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被这种悲泣深深打动了。他用画的树叶装饰树枝,使那位濒临死亡的女病人坚强地活下来。

作为小说故事,也许有点夸张,但现实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事例应当是不少的。这种谎言是生活中必要的,没有这个谎言,那位女病人就会死去,要给她生存的希望,只能制造谎言。

在医疗上,这种谎言说的是最多的。

作为医生,对患者故意说谎,有时就是他们职业道德的一部分。比如对一个已确诊为肝癌晚期的病人,医生就不能将真相告诉病人。“什么病?”“肝炎,有些严重。不过,你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好的。”这就是在撒谎,但这种谎言是必要的。

有的病人虽然患的不是晚期肝癌,是其他危及生命的病,但医生同样也不能对病人说:“你根本没有希望了,你等着死吧!”这样的一句真话,还不如一万句谎言来得必要。

同样,作为病人亲友的人,在去探望病人时,即使知道他活不了几天,但也要与医生配合,把谎言说下去,让病人满怀信心地接受治疗。因为生命本身有时会创造奇迹的,即使没有奇迹出现,让病人充满希望地多活两天也是一种人道精神的表现。这个时候,你不撒谎,还能怎么办?

还有一类谎言是社会礼仪中必须说的奉承话,这些话里大多是水分,夸张、空话连篇,听着那些千篇一律的空话套话,虽然心里并不一定十分愉快,但人类如果缺少这些空话与谎言,礼仪就无法成立了。

从前有这么一个故事:

王员外家添了一个孙子,在满月酒的那天,来了许多祝贺的宾客,大家都看着孩子在有意无意地闲谈。

李秀才说:“令孙将来一定福寿双全、飞黄腾达、富贵荣华、光宗耀祖!”

罗秀才说:“人都是一样的,这孩子将来也会长大、变老死去!”

李秀才受到热烈的欢迎,待为上宾,而罗秀才则受到客人的鄙视和主人的忌恨与冷遇。

难道罗秀才说的不是实话吗?当然是实话,可是实话是难听的。相反,李秀才说的极有可能是假话,一个人“福寿双全”是很难的,但就是假话却讨得了主人的欢心,因为主人正是这么期望的。

生活原本是平淡无奇的,天上掉馅饼的事总是罕见的,而天灾人祸倒是常常不知不觉地走过来。人类本身的天性全是向往美好的、喜欢富有刺激、带有浪漫色彩的生活。如果我们把什么事情都从实道来,世界上有些事也许就成为没有意思的事了。所以,不少人爱谎言胜过爱真理。

礼貌语言和奉承话给人们的幻想与虚荣心带来极大的满足,使人们从困境与艰难中摆脱出来。它让人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是受到尊重与重视的,因此,它在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卢梭在《忏悔录》中说:“我从来没有说谎的兴趣,可是,我常常不得不羞愧地说些谎话,以便使自己从不同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有时为了维持交谈,我迟钝的思维、干枯的话题迫使我虚构,以便有话可说。”

人,总是要面对生活的。生活中,真实是重要的,真诚更加重要,这对人生、对社会无疑是有更大价值的。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大家都是凡人,都期望能出人头地,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和梦想,不加选择、不分对象、不分场合地把什么都和盘托出,那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难游刃有余的。

生活中,面对有些情景,我们讲的实话对人、对己、对事都无益。既然真话会伤害别人,我们可以制造一些“谎言”,它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适当地用一些小小的“谎言”,可以使人际关系更融洽、更亲近一些。

怎样和陌生人说话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常常要与陌生人打交道。与陌生人的初次交谈是口语交际中的一大难关,处理得好,可以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处理得不好,可能会导致四目相对,局促无言。

Calvin Klein包装独到占领市场

想要成功的人那么多,如何才能在人才大军中崭露头角?想出名的艺人那么多,怎么样才能成为明星。一个艺人想要成为明星首先要做到的是家喻户晓,只要被大家接受了、被大家熟悉了才能叫做真正的明星,别人叫不出名字的明星不是真正的明星,最多也只能被称为是艺人,同样,在如今的竞争激烈的社会,再也不是过去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要先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把自己包装好,推销出去,每个地方都需要包装,产品包装好了才能给顾客印象深刻,企业家包装好了,才会让人对他的名字耳熟能详,免费的为产品宣传,企业包装了就增强了企业的形象乃至品牌,提高了顾客对产品的信心。所以说包装是如此重要的应用在每一个角落,所以创业者一定要比明星更擅长自我包装。

小时我们都听过“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其大意是说,古时候有个人买了珠宝后,只取其“椟”(盒子),而把珠子还给了卖者。它向人们揭示了买者(消费者)的不识货,讽刺那些不知轻重,知识浅薄的愚笨之人。当时的我们都会觉得买珠子的人太傻,用买宝珠的钱买了一个盒子回家。然而在商品开放的今天,虽然我们会觉得买珠人确实有点荒唐可笑,但要思考一个问题:“椟”与“珠”,相差如此悬殊,绝非一个“笨”字概括那样简单。为什么会有“椟”比“珠”珍贵的认识错位呢?主观上是买者知识的欠缺,但客观上肯定是“椟”所用包装设计精巧、所用材质好,或者图案装饰精美绝伦,不然买者怎会爱不释手呢。相信这个寓言故事一定会给今天的创业者们另外的启示——好的包装也可以卖出宝珠的价格。包装业可以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出卖,买的人开心,卖的人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从1968年开始创业建立自己的公司到现在,Calvin Klein已在时装界纵横了四十年,享有盛名,他之所以能成功并被认为是当今“美国时尚”的代表人物就在于他善于包装自己跟自己的产品,让人看见CK就联想到了时尚。1968年,Calvin Klein首度推出女装大衣,他将大衣线条干净与造型内敛的设计包装成一种舒适愉快的穿衣态度,立即受到纽约百货公司的青睐,并下了大量订单,让Calvin Klein知名度大开;更奠定日后庞大时尚产业的基础。

Calvin Klein将自己的服装产品包装成干净完美的形象,在服装中,他运用丝、缎、麻、棉与毛料等天然材质,搭配利落剪裁,呈现一种高尚的格调,直到今日也从未改变。70年代后期,CK开辟内衣市场,1982年发表的Underwear内衣系列,搭配极具挑逗形象的广告改变全球对内衣的观感,一跃成为众人追求的时尚。广告是Calvin Klein表现创意的最佳焦点,也是CK包装自己的最有效手段,打从推出以来,强烈视觉印象所呈现的“性感”就一直是Calvin Klein广告的代名词,而Calvin Klein也相当擅长塑造人物形象,经由他一手捧红的超级模特儿如Christy Turlington、Kate Moss两人皆红透半边天。Calvin Klein相当偏爱裸体形象,然而他善于包装,无论在内衣、时装或香水广告上,即使模特儿全裸或半裸姿态,看起来也只是十分性感而不低俗,也因此让Calvin Klein随时保持在流行第一线。

产品不仅要会销售,更要会包装,只有包装得当,才能吸引住人们的眼球,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类产品也越来越多,想要脱颖而出,没有好的包装是不行的,想要被顾客所牢记,没有好的包装是不行,一句宣传语,一个有创意的广告就是对产品很好的包装,仔细想想,凡是人们熟悉的品牌,一定有它耳熟能详的品牌故事,这就是包装的技巧。

抓住对方的性情,顺“藤”说话

家庭中常常发生争执的原因,是彼此不能协调一致,彼此互不理解。如果知道对方的心性,掌握对方的思想感情,顺着对方的性情说话,那么,夫妻就不会发生各种争执,就会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邦迪在家里总是找不到作为丈夫的那种一家之主的感觉,因为他的妻子丽莎是一个倔强过头的女人。邦迪每次要妻子做什么事,她总是对着干,而且总是以她自己的意愿干到底。邦迪真拿她没办法。虽然邦迪的朋友常常取笑他得了“气管炎”,但他还是尽量不和丽莎争吵,遇事总让着丽莎,朋友们都认为邦迪是一个懦弱、没有主见的男人。

一年一度的秋收来临,邦迪想邀请朋友们到家里聚聚,玩个痛快,可又担心一旦他向丽莎提出来,丽莎马上会宣布绝食。怎么办呢?突然,邦迪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对,既然直说不行,那就这么干!

一天,邦迪对丽莎说:“收割节眼看就要到了,今年你不要再做任何甜糕,因为家里太穷了,朋友们是不会来的。”

“穷?你在瞎说什么!”丽莎怒气冲冲地打断了他的话,“我们家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富有。我不但要做甜糕,而且还要作得又大又好,请朋友们都来吃。”

“那你就赶快做吧。”邦迪心中暗暗高兴地喊道,脸上却一副央求的样子,他喃喃地说,“好吧,如果你做了甜糕,就不要做布丁,我们不能太浪费了。”

“就要浪费!”丽莎果然中了邦迪设计的圈套,“我要做布丁,而且是大布丁。”丽莎士比亚的腮帮子鼓得圆圆的。

邦迪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转了转眼珠,朝丽莎头上泼凉水似地说:“布丁太差劲了,但是如果你做了布丁,吃不了就去喂猪吧。”

“喂猪?你想喂猪?”丽莎瞪大了眼睛,挥舞着拳头说,“我立刻叫人把那头大猪杀掉。”

“那么,”邦迪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说,“答应我,地窖里那些酒仅仅够我们维持过冬,你就不要拿出来,我们对付不了那场面!”

丽莎跺着脚说:“你这家伙,疯啦?谁听说过吃猪肉没有酒?我们不但要有酒,而且还要去买咖啡。”

“哦——亲爱的!”邦迪垂头丧气地叹息道,“不管怎样,我自己不喝酒,我不喝,其他人也不会喝。我告诉你,那酒是我们用来过冬的!”

丽莎转过身盯着邦迪,命令似地对他吼道:“你要拿出主人的样子,和朋友们一起把每个酒瓶都喝干。要不,我可对你不客气!”

丽莎说完,转过身去就不理睬邦迪了。邦迪装出很驯服的样子,心里却高兴极了。

收割节那天,朋友们都被请来了,酒宴十分丰盛,他们围着桌子喝酒,喊啊,邦迪的声音压倒了所有的人,朋友们也对他另眼相看了。

这个故事听了让人发笑。邦迪的妻子固执倔强,而且喜欢同他对着干,而邦迪正是掌握了妻子的这种心性。于是抓住妻子的性情,顺“藤”说话,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从而避免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夫妻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总能对对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当你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如果能够抓住对方的性情,顺“藤”说话,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