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80后如何做好爸爸妈妈
5598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2010年,标志着最大的80后已进入而立之年,你们也正式进入庞大的生育大军。动作快的,几年前就做父母了,但到目前为止,专为你们写的育儿书仍寥寥无几。因此,笔者就80后的普遍性格特征加以分析,并对此提出如何做父母的建议,意在解80后父母的育儿之难,从而避免让下一代人陷入上一代的教育误区和价值误区。

80后都已长大成人,有着引领潮流改变世界的魄力,只是在面对生儿育女之事时,显得经验不足。想要打破传统,却又常常犯了常识性错误,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想要用独特的教育方法去带孩子,却常常无意中把自己的缺点带给孩子;想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却常常忽略了自己的经济水平。

提起“80”后,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个性”、“叛逆”、“桀骜不驯”。这样的一群人当父母,一定会有很多人不放心,怕他们的无痛呻吟影响了孩子,怕他们的“艺术家”气质影响了孩子,也怕他们的偏执消极影响了孩子。这些担心当然不是无中生有,很多80后的确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甚至有的生完孩子就扔给父母,自己不管不问。可是,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父母的教诲,为了祖国的花朵,为了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给80后父母写一本育儿书实在太有必要了。

近两年,80后妈妈已经成为产后抑郁症的高发人群,究其原因无外乎几点,即生育前后心理落差大,工作与生育的冲突、抚养孩子的压力、生孩子的创痛等等。而这一切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滋生了不少后果,比如无缘无故地流泪或觉得前途渺茫,更有甚者会有罪恶感产生、失去生存欲望。其实这一切并非必然,只要妈妈们能够正视个人角色的转变,家人能够对她们多加关心,情况自然会好转。这些在本书中都有收录,希望里面提出的建议能对80后妈妈们有帮助。

同时要说几句你们不爱听的话,80后男人可能太过年轻,或者从小受尽“恩宠”,因此责任心不够强,还不能承担家庭义务,本书在给80后爸爸敲响警钟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可行建议。当然,书中所述肯定有限,作为头脑聪明,思想极其独特的一代人,原则之事点到为止即可,需要你们自己去发现、反思。值得一提的是,很多80后爸爸已摒弃了传统父亲形象,努力做起了哥哥爸爸,这点相当不错,但有点要注意,别对孩子太过宽容甚至纵容,父爱本身的间接与严厉也不可或缺。父亲不仅要树立朋友形象,更是一位英雄与一座靠山。

调整好为人父母的心态后,更多问题会接踵而来。孩子从一无所知的小毛孩成长为未来社会的焦点,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教育过程,需要父母们各显神通,既要做到与时代同行,又要不失光荣的育儿传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必定会发现更多问题,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有时候不听父母管教,有时候又会受到父母玩笑话的影响,成长的每一步似乎都陷阱重重,父母不能不管,又不能全管。

其实这些和以往的育儿观念并没有冲突,只需要更近一步,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很多当时适用的观念拿到现在来看就显得老套和落后。比如学习问题,理财问题,情感问题,以前的父母可能只关注学习,忽视理财与情感,而80后父母肯定不能这样,你们得更重视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传统教育下的应试机器。不仅要教孩子感性地面对生活,也要教孩子理性地面对困难与选择。同时,由于自小受到过多溺爱和保护,现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家长们也会选择放手多于庇护。都在说“小鬼当家”,目前80后父母执行得不错,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困难和挫折,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去面对和解决。

社会上议论纷纷的蚁族、蜗居、房奴等大部分是80后,这种生活正折磨着绝大部分年轻人,那么这群人又该如何教育孩子呢?拥有高学历,没有高收入,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本书专门为这群人提出了相关解决办法,相信能分担你们的痛苦。

面对中国最大的一批生育主力军,如果没有一本专门写给他们的书似乎说不过去。面对社会的中流砥柱,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果想要糊弄似乎也不可能。因此,在写作之前,笔者对80后的现象做了大量调查了解,同时,也看了不少育儿书籍,力图把社会现象,80后特征与育儿方法相融合,使书稿更有价值与意义。

名为《80后如何做爸爸妈妈》,最大的受众自然是80后父母,但这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70后与90后父母自然也可阅读,毕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相似之处,而且,关于初为父母的心理变化,每个父母也都会经历,不只是针对80后父母。

对于本书将要达到的目的,笔者不敢夸下海口,只希望阅读过后,年轻的父母们不再为子女的教育问题感到束手无策,方向渺茫。同时,也希望父母们可以通过此书让孩子们受到更好更完美的教育,真正成长为未来社会的焦点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