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5599000000005

第5章 打好基础,才能出口成章(4)

培养创造力

书上、网上、电视上看到的,生活中学到的,多半都是别人的经验。只有充分发挥创造力,得到的才是自己的。陶行知在他的《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阐述道:“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并加强这创造力,使它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创造工作。”孩子们的眼睛里、心里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作为家长不应该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怎样才是有创造力

具有创造力的孩子通常有这些特点:对自己有信心,善于接纳自我,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行动;具有挑战困难、突破困境的坚强个性;敢于承担风险,不怕失败,不会固步自封,尝试改变;能够接纳问题可能存在的种种结果;接受新知识、新经验。

其中,接受新知识、新经验尤其重要,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各种新的新知识、新的经验、新的尝试。这一点有的名人不一定能做到,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发明了很多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事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变得固步自封,无法接受不是自己发明的收音机,还曾预言自己发明的留声机是最棒的。他的儿子及助手都劝他销售收音机或者自己生产收音机,但爱迪生就是不同意,结果他花了40年功夫组织的留声机销售队伍濒临瓦解。

测测孩子的创造力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是研究创造心理的专家。他编制了以下的核算表用来检查儿童的创造力,家长不妨对照检查一下你孩子的情况。

请仔细阅读以下项目,如果你的孩子具备了一个特征,就记1分。不具备某项特征,就记0分,满分23分。

(1)在倾听、观察或做事情时,精力高度集中,以致忘了吃饭。如说:“我没听见你叫我吃饭”;

(2)异常的活跃,不能安静。例如说:“我还不能坐下,我正在思考”;

(3)说话喜欢运用类比。如:“我觉得我像一只即将变成蝴蝶的毛虫”;

(4)有向权威思想挑战的倾向。如问:“为什么16岁之前我必须去学校?”;

(5)有追根究底的习惯。如:“妈,我查看了所有的书,还看了电视特别节目,并且问过老师,可我还是不知道上帝住在哪?!”

(6)观察事物很仔细。如他说:“嗨,这只蜈蚣只有99条腿”;

(7)渴望把他的发现告诉别人。他说:“猜猜,我发现什么了?”

(8)过了规定的时间,他仍在继续进行创造性活动。如他说:“休息时,我做了件东西。”

(9)把两个毫无关系的东西联系起来。例如说:“嘿,妈,你的新帽子简直就像个飞盘!”

(10)坚持把某种想法付诸实施。说过类似“明天我要去后院挖金子”的话;

(11)对各种事情都表示好奇,并渴望了解他们。他会说:“我就是想知道这个院子从房顶上看是什么样的”;

(12)自发地运用发现或实验检验自己的想法。他也许说过:“我以为面粉加水能作成面包,可我只做出了白面糊”;

(13)以兴奋的声音告诉别人他的发现:“面粉加水做出的是面团!”

(14)有猜测和试验结果的习惯。“我在洗鸟池里放过清洁剂,可是没一只鸟来洗。今天我能试试泡沫洗涤粉吗?”

(15)忠实于真理并强烈地探求真理。他会说:“妈,我希望这不会打扰您,我觉得不存在什么妖怪”;

(16)有独立的行为。他说:“没有一本关于赛车的好书,爸,我要来写一本”;

(17)勇于提出新观点。如:“我觉得应该允许儿童参加投票”;

(18)不易分散注意力。如他说:“我不能出来玩,我要等我的化学药品溶解了才行”;

(19)操纵思想和物体以获得新的组合。他说:“我要用这根绳子和这杆铅笔做个两角规”;

(20)敏锐的观察力。如:“雪融化了以后,白颜色到哪儿去了呢?”;

(21)有寻求变通办法和探究新的可能性的倾向。如他说:“这只旧鞋可以做个大花盆”;

(22)能自觉而独创性地学习。他说:“昨天我去图书馆把所以关于恐龙的书都查出来了”;

(23)乐于思考或调皮地提出新奇想法:“如果狗是主人而人是爱犬,会怎么样?”

评分标准:

1~4分,有了基本的创造的可能,应着力培养;

5~15分,有很强的创造潜力,至少具备了平均水平的智力,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的创造行为;16分以上的儿童有极强的创造能力,好奇心和对动脑筋活动的兴趣超过常人。这类孩子的创造行为需要得到家长的爱护和理解,因为他们常常给成人添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需要成人更多的耐心引导。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在论述创造性问题时认为,“人人都有创造性,至少有创造性潜能。”对于孩子来说,创造力和其他能力一样可以培养和提高。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前提,它能激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孩子对这个世界存在好奇,就会探索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去接触新事物,这种接触和探索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童年生活,而且让他对事物的状态和性质有所了解。因为好奇,孩子去玩冰雪,知道了冰雪是冷的;因为好奇,他常去观察青蛙,知道了青蛙是小蝌蚪变成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对许多杰出的数学家和作曲家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父母通常从一开始就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并深深地投入到对孩子天资的开发中。他们一方面给孩子以热情的鼓励,另一方面自己积极参与到激发孩子好奇心的这些领域的活动中,对孩子的好奇、感兴趣的领域充满了热情,从而成为孩子的榜样,激发出了孩子更加积极的学习热情。因此,家长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给他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让他多接触新事物,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同时,也要善于将孩子的好奇心引入正确的轨道。

·不要嘲笑孩子的问题。孩子提出什么问题,实际上都表现了孩子对事物的思考。然而,很多家长却习惯于用自己的知识去衡量孩子,结果孩子的创造力在无形中被扼杀了。

孩子不停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呢?”妈妈说:“因为它们的祖先都是这样生活的。”“为什么它们的祖先要那样生活呢?”孩子接着问。妈妈一时答不上来,不耐烦地说:“它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别问这些无聊的问题。”于是孩子探索的积极性被挫伤了。

而另一位妈妈,对孩子的提问却始终很有耐心。妈妈说:“泥土是个宝,有了泥土的保护,小树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可别小看这泥土,它哪呢个长出青草,喂肥牛羊,我们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粮食、蔬菜、水果、棉花,我们才有吃有穿。泥土真是太宝贵了。”

听了妈妈的话,儿子认真地问:“泥土里能长出这么多东西,那泥土里能不能长出小狗?”妈妈笑着说:“那当然不能,小狗可是狗妈妈生出来的。”

儿子连忙问:“就像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外婆生的一样。”

妈妈高兴地回答:“对呀,所有的人都是由他们的妈妈生出来的。”

妈妈以为儿子听明白了,没想到儿子还有很多疑问:“那最早的妈妈是谁生的?”

妈妈有点招架不住,她转而一想,说:“是上帝!”

“那上帝是谁生的?”

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这个问题,只好对儿子说:“孩子,世界上有许多是事情对我们来说都还是个谜。你要像小树一样,快快成长,这些谜还等着你去解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