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5599000000004

第4章 打好基础,才能出口成章(3)

在这里,重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从逻辑上加以区分的,强调的重点不同,表达的语意也不同。

感情重音指表示强烈的爱憎、喜忧等感情所决定的重读。一般来讲,感情重音大多数落在整个语句中。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片段:“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一整段都表达了人们对周总理无尽的哀思和沉痛的悼念,所以语速要缓慢,音量可以稍微提高,以突出和强调感情。

重音的显示,并非简单地加大音量。一般通过提高音量、重音慢读、重音轻读和停顿四种方式来表达:

朗读时,加大重音的音量,非重音则较少用力,读得较弱。强弱形成反衬,突出重音。

如: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加大音量要根据文章或段落或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感情基调来确定,例如《桂林山水》里的片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像一块无暇的翡翠。”“静、清、绿”三个形容词都是主要重音。依据思想感情和作品基调的需要,这三个词只能用平静的语气,“拖长字音”、“轻读”的方法去突出;如果重读,漓江的水则要“咆哮”起来了。

重音词可以适当延长音节,有意慢读,采用一字一顿的方法去读。主要用于表达反语、讽刺和显示疲倦、无奈等内容。如: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地一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重音词语语势减弱,声少气多,而与非重音词的响亮形成反衬。这主要是一种表示幽静环境、悠悠情思、絮絮细语时的表现手法。如: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

运用停顿突出重音是一个常用的重要方法。在重音前或重音后或在重音前后安排或长或短的停顿,会使重音的分量加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都知道重点强调太多,就等于没有重点,所以一段话中重音也不能太多,否则也等于没有重音。

句调恰当

有一个形容词叫“抑扬顿挫”,演讲、朗读时能够做到“抑扬顿挫”会使你的表达更有魅力。而这个“抑扬顿挫”就是语句中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所形成的。

句调指语句中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句中有了升降变化,语言就有了动听的调子,显得抑扬顿挫,富于音乐美,能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语气和思想感情,以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回味作品。句调的升降变化一般讲来是就整个句子说的,但一句话的句调特别显著的变化,其实主要表现在最末一个音节上。常见的句调有平直调、高升调和抑扬调。

平直调是句子从头到尾语调平直,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的调子叫平直调。它的特点是整句话语气平缓。表示庄重、严肃、厌恶、冷淡和一般的叙述说明时,大都用平直调。例如:林清玄《我和时间赛跑》:“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前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跃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就时常做那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快,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做完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高升调是说话时句尾上升,即前低后高的调子,特点是语气上扬。表示疑问、反问、命令、呼唤、鼓励、号召、申斥等意思常用到。例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中这样一个片段:“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降抑调是说话时句尾降低,即前高后低的调子。它的特点是语气渐渐降低,表示肯定、沉重、感叹、祝愿、赞扬、坚信、要求等意思时,常用降抑调。例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音乐的美就在于它有高音、低音的变化,恰当的句调变化能让朗读更生动、优美。处理句调时,每一句话都应联系上下文,看看是在什么语言环境下说的,说话人的用意是什么。

朗读可以帮助我们学到如何遣词造句、组段谋篇等方面的知识。经常朗读优秀作品,可以训练发音技能,使说话字音清晰;可以积累语言的素材,使说话的词语通顺简练;可以熟悉语调语气的各种变化,适当说话生动活泼富有表情;可以直接提高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林肯的口才是举世公认的,他自己有一套“朗读训练法”,并常年坚持。他把拜伦的诗集,一本放在家里,一本放在办公室里,一有空就拿出来诵读。他的诵读方式多种多样,有时,他激情洋溢地快速诵读,如激流飞瀑;有时读剧本,揣摩不同角色的语气语调。夜里睡不着,他常随手把诗集翻开读。参加妹妹的婚礼时,他拿出自己写的诗读给大家听,作为最好的祝贺。长期的诵读,训练了他的语言,丰富了语汇,形成良好的语感,对他声情并茂的演说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优秀的朗读,包含着对作品的深刻体会、独特的感受,熟练的技巧和语言的表达魅力。因此,朗读优秀作品不仅能鼓舞士气,鼓励人蓬勃向上,还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增添风采,让你的口头语言表现力迅速提高。

知识积累是好口才的血肉

人们说话不是为了说话而说话,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需求或者交流情感。我们在前面说过,真正优秀的口才是要言之有物,也就是说有内容,而这个内容就来自于知识的积累。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瓦累积起来的,同样,一个人要想出口成章,首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与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比口才,结果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原因就在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比幼儿园的孩子积累了更多知识。

纪晓岚是清代乾隆时期有名的铁齿铜牙,一天晚上,乾隆独自在书房喝酒,大学士纪晓岚因事入宫。乾隆打算试一试纪晓岚的才华,便说道:“皇后已分娩,你应该作诗庆贺。”纪晓岚脱口而出:“吾皇今日降真龙。”

“是个女儿。”乾隆说。

纪晓岚马上吟诵道:“月里嫦娥下九重。”

“可惜得很,她不幸夭折了。”

“想必人间留不住。”

“掉进了水里。”皇上接着说。

纪晓岚当即接口道:“翻身跳进水晶宫。”

乾隆对纪晓岚的口才和机敏相当赞赏。天才、神童都不是天生的,铁齿铜牙也要靠后天知识的积累才能练就,纪晓岚如果不是饱读诗书、才高八斗,恐怕也难以出口成章。知识丰富的人,往往思路开阔,面对难题,能够迅速找到应对的方法。

抗战期间,在厦门大学举行的一次酒会上,英籍客座教授大放厥词,污蔑厦大不如“英伦三岛之中中小学校”,说:“欧美开风气之先导,执科学之牛耳。敝国有诗圣拜伦、雪莱,剧圣莎士比亚,现代生物学家达尔文,力学之父牛顿。可叹中华泱泱大国,国运蹇促,岂可侈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邦乎?”

当时的厦门校长萨本栋不慌不忙,理直气壮地反驳道:“教授先生,你别忘了,中国的李白、杜甫如彗星经天之日,英伦还是中世纪蒙昧变荒之时;中国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之际,达尔文之乃父乃祖不知竟在何处?”

英籍教授先是无言以对,继而恼羞成怒:“校长阁下,请记住,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伍斯特学院和斯坦福大学造就了您的学识和才能!”

萨校长微微一笑:“博士先生,我也要提醒您,中华文明曾震惊世界,如果没有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的话,也绝不会有不列颠帝国时代的近代产业革命。”

在这个故事里,英籍教授想利用欧美当今的优势,取笑中国,而萨校长则追本溯源,从历史的角度驳斥了英籍教授。如果萨校长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的积累,即便头脑再聪明,也无法快速做出反击。

口才中所运用的丰富知识不仅能为讲话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而且能增加表达的魅力,增强表达的感染力。知识丰富的人,可以随时巧妙地借助俗语、典故、比喻等,把抽象的事理说得浅显易懂,把枯燥的问题表达得形象生动。例如,有位学生参加即兴演讲比赛,抽到的题目是《我的姐姐》,他的一段开场白,很快吸引了所有在场听众——“我姐姐说起话来‘惊天动地’,看到吃的就‘欢天喜地’,找起东西来‘翻天覆地’,向我借钱‘求天拜地’,失恋了就‘呼天抢地’,现在总算嫁出去了,真是‘谢天谢地’。”这位学生的开场白很有韵律,最后一个字都是“地”,如果没有丰富的词语积累,很可能卡壳。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知识积累的来源,其中网络更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但这个宝库里所蕴藏的知识良莠不齐,真假混杂,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选择、汲取有益的知识。

观察想象能为表达添上翅膀

知识不光来源于书本、电视、网络,也来源于生活,可以说生活是一本生动的百科全书,观察想象是我们读懂它的方法。当我们看到一件事,但是不知道它的起因和经过时,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用想象来推测。

清朝的时候,一位私塾先生带着学生去春游。走上一座小桥,见桥下河里漂浮着一具年轻的女尸,先生指着女尸,要求学生就这件事作一首诗。先生自己吟了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卷,七魄逐水漂。”几个学生都叫好,只有一个学生摇了摇头,这个学生就是郑板桥。先生问他为什么摇头,他说:“二八女多娇,你怎么知道她十六岁?风吹落小桥,为什么是风吹的呢?三魂七魄,你看见了吗?”先生听了大吃一惊,问他:“那你说该怎么写?”郑板桥说:“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卷,粉面泛波涛。”先生听了连连称赞。

孩子的思想没有太多的约束,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甚至有些事物在成人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在孩子的思想里,它们就是有联系的。

一位教师以“说一说你身边的**”为题,让同学们讨论。在很多人眼里,“**”的概念就是做好事的人,然而孩子的理解却超脱了人的范围。当同学们还在思考的时候,小亮第一个举手,说:“老师,我认为大树是**。”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树怎么能是**呢?”老师也吃了一惊,不过她还是鼓励小亮说:“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小亮说:“因为春天,大树发芽了,告诉人们春天来了,它就像春天的使者;夏天,阳光很强烈,大树洒下阴凉,为人们遮挡太阳。大树在做好事,所以大树是**。”听完小亮的解释,老师赞赏地说:“小亮同学的说法很有新意,他理解了**精神的内涵,表达也非常棒,大家为他鼓掌。”看得出小亮非常兴奋,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踊跃发言。

我们经常教给孩子标准答案,教给他们我们已经知道的事实,其实很多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或者错,而只有考虑是否周到、全面之分。

有一个老和尚给一个小和尚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爱清洁的人和一个不爱清洁的人,一同去别人家串门。是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还是不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

小和尚搔了搔头皮,迅速回答:“当然是不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因为他身上脏呀!”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淡淡一笑,说:“再好好想想吧!”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回答:“那一定是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老和尚问:“为什么?”小和尚胸有成竹地回答:“因为爱清洁的人有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因此,爱清洁的人才有可能去洗澡。”老和尚又是淡淡一笑,要求小和尚再仔细想想。

这次,小和尚想了好一会儿,说:“两个都去洗澡,因为爱清洁的人有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人需要洗澡。”

但那时,老和尚并没有露出满意的神色。小和尚只好又想了半天,最后说了另一个答案:“两个都不会去洗澡,因为爱清洁的人很干净,不需要洗澡,不爱清洁的人没有洗澡的习惯,不会去洗澡。”

这时候,老和尚终于露出满意的神色,说:“你终于把四个答案都说出来了。实际上,这四个答案都是正确的,但是,你每次只想到一个答案。事实上,许多事情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全面地考虑问题。”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用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来理解所看到的世界。想象力能为表达添上翅膀,“雪融化了是水”和“雪融化了是春天”,哪一个更有诗意?哪一个表达更生动?相信大家都能判断出来。第一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太过于单调、刻板,干巴巴地叙述了客观事实。但第二种却运用了想象,将雪融化与春天联系起来了。所以,家长应该相信孩子的观察力,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不要给他设立太多条条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