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越王国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5599900000019

第19章 强邻环伺:文王赵眛的首鼠两端(2)

二、无可奈何花落去:自大的夜郎也归汉

树倒猢狲散。赵佗缔造的一度强大的南越国已成过眼云烟,南越国再也无力控制周边附属国了。与闽越国一样,另一个曾经臣服于南越国的夜郎国也向汉朝俯首称臣了。南越国失去了左膀右臂,在与汉朝的对抗中更加力不从心。

闽越战火方息,南越文王赵眛长舒一口气:总算熬过来了。门外车乘已备,他吩咐前往寝宫休息,确实好长时间没有睡过安生觉了。众人正欲起身,宫门外嘶哑的声音像闪电般传来:边关告急,夜郎国发兵攻打我国边境!

惊闻此语,赵眛像被雷电击中一样浑身颤抖,瘫坐在地上。

连自大的夜郎也长出息了!

相传夜郎兴起于夏朝时期,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四个朝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到秦汉时期夜郎国已是一个拥有完备政权建置的国家,其统治中心大概在今日的贵州一带。据推测,夜郎国应该是一个奴隶制君长国。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代西南夷数十个君长国中,夜郎国势力最强大,拥兵十余万,纵横上千里。

在山高路险的西南夷,夜郎像一位隐居山林的处士一样长期默默无闻,享受着难得的宁静和安详。夜郎之名首次闻于世约在战国时期,据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楚襄王(公元前298年—前262年)曾派遣将军庄蹻溯水而上攻伐夜郎国,夜郎国投降楚国。这时人们才知道在楚国西南方存在一个夜郎国,史籍中才开始对其有零星记载。

西汉初年,夜郎国与汉朝并未有直接往来,而与南越国交往甚密。夜郎国与南越国山水相连,贸易频繁,一直维系着良好的双边关系。秦平百越后将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引入岭南,加之岭南开发和对外贸易,南越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缩小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差距。夜郎国与中原相对隔绝,中原先进技术和文化尚未大量传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受限制,因而比起南越国来显得弱小。两国发展程度虽有差异,但没有实质性的利害冲突。基于共同利益,两国在面对强汉时相互依存。这种形势催生了夜郎国与南越国的友好交往关系。

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南越国时常馈赠财物珍宝于夜郎国,使其倒向己方。吕后当权时汉越交恶,汉朝对南越国实行经济封锁,南越国依靠水路与夜郎国进行贸易,两国相互倚靠,关系越来越紧密。及诸吕被诛,汉军回师而赵佗趁势扬威边境时,夜郎国被南越国声威震慑,表示归附。夜郎国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南越国,但两国并非君臣、主仆关系,只是南越国以馈赠财物的方式来维系的松散联盟关系。自此,南越国在与夜郎国交往中处于优势地位,南越国为上国。通过夜郎,南越国的影响力西达桐师一带。

汉朝发兵平定闽越国叛乱后,鄱阳令唐蒙出使南越国晓谕汉朝对闽越国的处理事宜。

唐蒙出使南越国受到礼遇。南越人请他吃蜀郡特产枸酱。枸酱是南越国接待贵客的珍稀物品。唐蒙感到怪异,便追问枸酱如何从路途艰险的蜀郡运到南越。南越人据实相告,枸酱只有蜀地才有,蜀人私下将其运抵夜郎国销售,再经夜郎国境内的牂牁江顺流而下直达番禺,牂牁江江面宽百余米,足以行船。唐蒙无意中得知这一信息,如获至宝。汉朝早就想平定南越和西南夷,结束割据局面,只是道路不通,士卒和军需物资难以运抵前线,才暂且搁置。

唐蒙回去后,立即报告汉武帝这一重要情报。唐蒙认为,南越王乘坐皇屋车辇,僭越帝制,以皇帝身份发号施令,名义上为汉朝藩臣,实际上就是南越国的土皇帝,而今经由长沙国和豫章郡抵达南越国的水路被阻断,以汉朝的强盛,巴蜀的富饶,若能通使夜郎,设郡置吏,调动其十多万精兵,再经由蜀郡、夜郎经水路发奇兵进攻南越国,必能克敌制胜。

汉武帝批准了唐蒙的请求,任他为郎中将,带领千余士卒和大量粮草辎重出使夜郎国。智慧果敢的唐蒙一方面派人凿山铺路,打通从符关进入夜郎的通道,部署大军严阵以待;一方面派人以财物馈赠夜郎边境守吏和国中大臣,使他们甘心归附汉朝。事情办妥,唐蒙便率使团浩浩荡荡进入夜郎国,厚赐珍宝财物,游说夜郎王归附汉朝。夜郎王起初犹豫未决,听闻汉朝陈兵边境,又受到接受唐蒙贿赂的守吏和大臣鼓动,最终同意归附汉朝。于是,汉朝在夜郎北部小邑设置了犍为郡,还修筑了从巴蜀到夜郎的通道。班固在《汉书》中说:“西南夷发于唐蒙”,充分肯定了唐蒙经略西南夷的首功。

夜郎王当然不是真心臣服的,毕竟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自立为王多么逍遥自在,谁会甘心做一个居于人下的臣子呢?

由于道路不畅,夜郎人孤陋寡闻,从未离开过故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便以为自己的国家是天下最大的国家。某次,夜郎王与随从巡视国境,深感疆域辽阔,便问随从:“普天之下哪个国家最大?”随从迎合他的心意,便说:“当然是我们夜郎国最大喽!”走到一座高山前,夜郎王又问:“天下还有比这更高的山吗?”随从回答:“天下没有比这更高的山了!”走到一条河流处,夜郎王又问:“天下还有比这更长的河流吗?”随从异口同声地说:“天下没有比这更长的河流了!”夜郎王志得意满,从此便认为夜郎国最强大。

后来,汉朝又派使臣出使夜郎国。夜郎王竟然傲慢地问使者:“汉朝与我夜郎国相比谁的领土辽阔?”使者一听,惊诧不已:一个小小的夜郎国居然不知天高地厚,竟敢与大汉相提并论。汉使对夜郎王说:“大汉北至荒漠,南抵五岭,西逾天山,东达海滨,纵横万里,平野辽阔,山脉葱郁,江河奔腾,拥有数十个郡,而你们夜郎国只不过相当于大汉的一个郡而已。”夜郎王闻之哑然,自感不能与强汉相抗衡,便真心归顺了汉朝。

夜郎自大的典故实在是千古奇冤。据《史记》记载,夜郎自大的典故本来应荣归滇国。历史就是这样奇特,历史的误读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树倒猢狲散。赵佗缔造的一度强大的南越国已成过眼云烟,南越国再也无力控制周边附属国了。与闽越国一样,另一个曾经臣服于南越国的夜郎国也向汉朝俯首称臣了。南越国失去了左膀右臂,在与汉朝的对抗中更加力不从心。

汉朝推行大一统方略势在必行,并一步步接近目标,夜郎国不自觉地为大一统巨轮增添了助力,西瓯、骆越等部族也纷纷归汉。可怜的南越国被彻底孤立起来了。

眼见强邻环伺,属国背叛,却又无计可施,真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

赵眛的心情无疑是沮丧的,他甚至连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的心情都没有了,因为他知道而今国力衰弱,无论作何挣扎都无济于事,不如行闲云野鹤之事,听天由命罢了。

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宿敌长沙国仗势欺人

长沙国南临南越国,边界关系、民族关系都很复杂,与南越国时战时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长沙国是汉朝与南越国和平时期互相联系的纽带,战争时期双方的军事缓冲地。

然而不久之后,宿敌长沙国开始猛烈攻打边境城邑!

赵眛惊悚而起,继而无奈地喘息着:强邻环伺,如之奈何?

在秦汉之际纷繁复杂的政治格局中,百越族涌现出一批风流人物,长沙王吴芮便是百越族政治新星中的杰出代表。

吴芮世出名门,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第五世孙,其父吴申曾任楚国大司马。在重视出身门第的秦汉时期,这成为吴芮登上历史舞台的巨大政治资本。

青年时代的吴芮酷爱舞枪弄棒、排兵布阵,经常研究《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并带领吴氏宗族子弟演练阵法。但吴芮绝非一介武夫,他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深谙治国安邦、统驭百姓的谋略,还身体力行参与各种农猎活动,深入了解民间疾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故楚遗民吴芮被任命为江西首县番县县令。

秦朝立国思想多源于法家,刑罚严苛。历史上,为秦效力的功臣良将难得善终,商鞅车裂、韩非囚秦、不韦迁蜀、白起赐死、蒙恬被诛、李斯受戮。与各级贪戾官员不同的是,吴芮深知行刚猛之政必将引来祸端,他反对强征暴敛、轻视民生,在其辖地广施仁爱、轻徭薄赋,此举深得民心,被百越之民尊称为“番君”。南宋学者王十朋凭吊吴芮故居时写有《游五彩山》一诗:

吴芮当年生此山,此山彩色锦官城。

如今不爱繁华地,松林森森一青青。

吴芮初为番邑令,深得民心尊番君。

身为流浪的没落王族后裔,吴芮了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疾苦。他在扩张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反对强权和黑恶势力,要求军队“以战止战”,帮助人民安居乐业。他在军队里培养有大批懂得各种生产技术的人才,每到一处,就帮助当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百越之民心多归附。当吴芮积蓄力量之时,江南豪杰纷纷投其麾下。吴芮声势大振,成为南方地区名副其实的百越首领。

陈胜、吴广起义后,吴芮加入了反抗暴秦的洪流之中。他以番县吏卒为主力,赦免所辖地的刑徒并将其武装起来,又广泛征发青壮年劳动力编入军队,很快就发展成为活跃于百越的一支重要抗秦武装。

吴芮起初归附项羽,后结识韩国贵族张良,转而投向刘邦。刘邦称帝后,吴芮得以封地长沙国。吴芮深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在张良的建议下行事低调,主动示弱,还将自己大部分封地让给刘邦的宗族子弟,最终得以免遭屠戮、独享天年。诚如宋人华镇所言“国虽为地小,忠亦自天成。兴亡何足道,青竹有嘉声。”

长沙国南临南越国,边界关系、民族关系都很复杂,与南越国时战时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长沙国是汉朝与南越国和平时期互相联系的纽带,战争时期双方的军事缓冲地。

刘邦分封吴芮为长沙王时故意耍了一把“以越制越”的心计,将汉朝势力尚未达到的岭南三郡也封赏给吴芮,而当时南海郡、象郡、桂林郡为南越王赵佗占据,这就为长沙国和南越国的关系埋下了隐患。

事实证明,吴芮的确是汉朝防止赵佗北上的最佳人选。由于长沙国遥控南越国的岭南三郡,因此从一开始长沙国就与南越国处于敌对的态势。吴芮在就国一年后便英年早逝,但赵佗对长沙国的猜疑始终没有消除,两国紧张局势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吕后称制时下令关闭边市,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实际并非长沙国从中作梗,但由于两国宿怨已深,赵佗便想当然地将罪责推到长沙王身上。

汉越交恶,受害最大的是长沙国。汉朝大军长期驻扎长沙国,长沙国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还要就地征发大量役夫参与后勤补给。赵佗率南越军侵扰长沙国边邑,城垣遭毁弃,良田遭践踏,百姓流离,生灵涂炭。本来实力若小的长沙国元气大伤,既要臣服于汉朝,又不敢轻易向南越国迈进一步。

汉越重新修好后,汉朝委派两位将军率兵驻防长沙国,以监视南越国的一举一动。长沙国成为汉朝防范南越国的前沿岗哨,一旦有风吹草动,长沙国就要遭殃,真是一个无辜可怜的角色。两国关系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汉朝与南越国关系的好坏。

闽越进犯南越遭汉朝平定后,汉朝对南越国开始实施铁腕政策,长沙国与南越国的关系自然紧张起来。当夜郎国等西南夷小国也臣服汉朝时,长沙国深深感到汉朝将要对南越国下狠手,报仇的机会到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当年,南越军在长沙国边境攻城拔寨、烧杀抢掠的罪行是该到了清算的时候了。

仰仗汉朝的天威,长期作为马前卒的长沙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长沙国不仅发兵攻袭南越国边境城邑,还积极筹措军需粮饷,协助汉朝经略西南夷,在战略要地修城筑堡,增加军事据点,很有大干一番的气概。

经过这一番一惊一乍,赵眛只是唉声叹气,也不做什么部署。英雄气短,一切听天由命吧。

此后,无论再遇到什么边关告急的军情,赵眛都显得出奇的平静。

这位在位达16年之久的南越王长期患病,性情柔弱,在政治上无甚建树,终于在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去世,留给子孙的是一个千疮百孔、险象环生的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