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
5600900000008

第8章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唐·卢照邻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a。

寥落b百年事c,徘徊d万里忧。

途遥日向e夕,时晚鬓将秋。

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f。

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

草变黄山g曲,花飞清渭流。

迸水h惊愁鹭,腾沙起狎鸥。

一赴青泥道i,空思玄灞j游。

【题解】

这首长篇五言诗约为总章二年(669)的暮春,卢照邻奉公出使长安后返回成都途中所作。诗题中的“渭桥”,当指汉唐时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共有三座:中渭桥、西渭桥、东渭桥。此诗显然是卢照邻与长安诸多好友惜别后所作,首句便点出了诗人与京城以及友人的难舍难分,回首自己一路走来命运多舛,年华老去却功业难就,心中不免感伤。遥望前方的漫漫征途,心有不甘而又无可奈何,只得含泪踏上入蜀的“青泥道”,往昔在与京城好友畅游灞水的欢乐场面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了。此作抒发了身为游子的诗人跋涉途中的羁旅愁思与怀乡之情。“愁鹭”与“狎鸥”的画面更反衬出诗人旅途上的寂寞,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可谓水乳交融,代表了卢照邻羁旅怀乡诗的艺术风格。

【注释】

a悠悠:深思,忧思。

b寥落:即牢落、辽落,意为荒废、空虚。

c百年事:指功业、抱负等。

d徘徊:犹豫不定。向秀《思旧赋》:“心徘徊以踌躇”。

e向:即将。

f耿耿:烦躁不安貌。《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泣西浮:意为眼泪向西洒。因为入蜀是向西行,故有此言。

g黄山:山名,在陕西兴平县北,又名黄麓山。

h迸水:奔涌之水。

i青泥道:指入蜀的道路。

j玄灞:即灞水,源出蓝田县蓝田谷,流经今陕西西安市东,又北流入渭。水深,色似玄,故曰玄灞。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a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b,万里同悲鸿雁天。

【题解】

这首七言绝句为卢照邻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九月九日入蜀后所作,当时他正在梓州玄武县,与王勃、邵大震同游。此作抒发了诗人客寓蜀中,逢重阳节与友人一同登高望远,生发出浓郁的怀乡之思。题目中的“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代至是日有相与登山、饮菊花酒、茱萸插头以辟除恶气之俗。此诗同王勃的《蜀中九日》为同时同题之作。卢照邻与好友一同登上成都附近的望乡台,远眺故乡,又值客中送客,愁思愈浓,故“归心”尤其迫切。望着远去的鸿雁,与友人共酌菊花酒,思乡之情达到了极致。此诗亦用浅近类似口语的方式表达了深挚浓烈的怀乡思归之情,堪称卢照邻七绝乃至全部入蜀诗歌中的佳篇。

【注释】

a归望:思归的愿望。

b金花酒:菊花酒。菊花色黄,故又称金花。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a,万里念将归b。

况属c高风d晚,山山黄叶飞。

【题解】

此篇为王勃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因作斗鸡檄文而被废斥,漫游巴蜀时期的作品,抒发了漂泊中的游子羁旅思归之情。诗人眺望着夕阳下奔腾而逝的长江水,勾起了无尽的羁旅之愁,于是思归之念涌上心头。诗人用寥寥二十个字,便勾勒出一幅阔大浑壮、万物萧瑟、黄叶纷飞的山中秋景图,巧妙地借景抒情,营造出一种悲凉浑茫的气势,情景交融,境界开阔悠远。此作代表了王勃五绝善于营造深远浑融之意境的特点。

【注释】

a滞:留滞,停下来。

b念将归:归乡的愿望。

c况属:何况是。

d高风: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普安建阴题壁

唐·王勃

江汉a深无极,梁岷b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题解】

这首五绝为王勃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入蜀途中而作,抒发了诗人身为游子对羁旅漂泊生活的感受。普安为蜀道上的地名,建阴当为普安的一个驿站,此作为王勃跋涉于蜀道上的题壁诗。诗人仅用二十个字,便充分表达出入蜀游子对蜀地山水充满新奇而又倦于羁旅漂泊的复杂心绪。山川云雾的背景设置,为全诗营造出宏阔悠远的意境,不失为王勃五绝中的上乘之作。

【注释】

a江汉:长江、汉水。

b梁岷:梁山、岷山。梁山,在四川省东北部地区,东起长江,西至剑阁。岷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

他乡叙兴

唐·王勃

缀叶归烟晚,乘花落照春。

边城a琴酒处,俱是越乡人b。

【题解】

这首五绝亦属王勃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入蜀后所作,抒发了诗人客寓蜀中,作为“越乡人”之一员的思乡之情。题目中的“他乡”指蜀中某地,此诗便是王勃游历至此地而生发出怀乡情绪所作。虽然置身繁花似锦的春天,且有琴酒相伴,身为漂泊他乡的游子,诗人仍不免生出对羁旅生活的慨叹。此首五绝从诗人游踪起笔,至琴酒娱乐中的游子收尾,不言怀乡却字字充盈着对故乡的眷念,确为王勃怀乡诗中的精品。

【注释】

a边城:边远的小城,此处当指蜀中某城。

b越乡人:客居异地的游子。

羁春

唐·王勃

客心a千里倦,春事b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题解】

这首五绝表达的是春天游历在外的诗人生发出的羁旅之思。这首诗的韵脚与《山中》完全相同,同样也是羁旅题材,只是这首诗通过写暮春时节的光景而抒发怀乡羁旅之思。诗人开篇便直接点明对漂泊生涯的厌倦,在春天将尽的背景下,诗人的思绪仿佛回到了故园,想象着暮春下落花纷飞的场景。无论是《山中》深秋背景下的“黄叶飞”,还是此作中暮春时节的“落花飞”,无不牵动着诗人思归的心绪,将诗人的羁旅之情融入景物的描摹之中,抒情含蓄深沉,意境悠远。

【注释】

a客心:旅居在外的心绪。

b春事:春色,春意。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a,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b从北地来?

【题解】

这首七言绝句亦属王勃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入蜀后所作,抒发了诗人客寓蜀中,逢重阳节之时登高望远时怀乡而作。题目中的“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代至是日有相与登山、饮菊花酒、茱萸插头以辟除恶气之俗。诗人登上成都附近的望乡台,远眺故乡,又值客中送客,故愁思愈浓,甚至不禁向北来的鸿雁发问,表达了北归故乡的强烈愿望,也将思乡之情推向了极致。此诗用浅近类似口语的方式表达了深挚浓烈的怀乡思归之情,是王勃七绝乃至全部入蜀诗歌中的上乘之作。

【注释】

a望乡台:据《太平寰宇记》所载,益州升仙亭,夹路有二台,一名望乡台,在成都县北九里。

b那:奈何,为什么。

战城南

唐·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a旗如鸟翼,甲胄b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题解】

这首五言律诗是杨炯用乐府古题所作。诗人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将士的军旅生涯,已不同于汉乐府中《战城南》重点描写惨烈的战争,而是有对军事场面的生动白描,也有对将士内心感受的细腻刻画与表达。“悲风愁杀人”化用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将征人思乡怀归的心绪表达得淋漓尽致。清人李调元在《雨村诗话》里评论杨诗风格云:“浑厚朴茂,犹开国风气。”此作是杨炯诗歌艺术特色的典型体现。

【注释】

a幡: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

b甲胄:铠甲和头盔。

途中

唐·杨炯

悠悠辞鼎邑a,去去指金墉b。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c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d不乐,乡泪独无从。

【题解】

这首五言短排从题目可知当作于诗人旅途之中。杨炯因从弟杨神让与徐敬业起兵征讨武则天而受株连,于垂拱元年(685)被贬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司法参军。这首五言排律写诗人入蜀前往梓州途中,通过描述路上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被迫远行中生发出的羁旅怀乡之愁与忧谗畏讥之思。这首怀乡羁旅诗整体上呈现刚健清朗、气骨苍然之貌,代表了杨炯五言诗的艺术特色。

【注释】

a鼎邑:代指东都洛阳。

b金墉:古城名,位于洛阳城西北角,当为入蜀途中的必经之地。

c亘:绵延不断。

d殊:特别。

感遇(三十八首选一)

唐·陈子昂

其二十七

朝发宜都渚a,浩然b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c。

巫山彩云没,高丘d正微茫e。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f,忆昔楚襄王g。

朝云h无处所,荆国i亦沦亡。

【题解】

这首五言古诗是陈子昂著名的三十八首《感遇》组诗中的第二十七首,当作于长寿二年(693)服阙出蜀之时。诗人此时已经历了八年的京宦生活,对武则天及其家族的骄奢淫逸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因此,当他路过宜都,回望巫山时,结合时政联想到了楚襄王荒淫亡国的故事。此作从思乡起笔,却以怀古议论收尾,抒发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可贵的是,诗人并未局限于怀乡,而是由巫山联系到楚襄王梦遇神女之事,对时政有一定的讥讽意味,从而将全诗主旨推向了更加深刻丰富的境地。总之,这首五古代表了陈子昂一贯倡导的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体现了其古诗创作的典型风貌。

【注释】

a宜都:今湖北宜都县,唐时属山南东道,硖州管辖。渚:水涯。

b浩然:思念深远的样子。

c巫山阳:巫山南面。巫山:在今四川巫山县东。

d高丘:即高山,此处指巫山。

e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f越乡感:远离故乡的忧思。越:违背,离开。

g这句写诗人远望巫山而联想起楚襄王梦遇神女之事,以此讽刺武则天荒淫误国。

h朝云:即巫山神女。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处所。”

i荆国:指楚国。

晚次乐乡县

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a,日暮且孤征b。

川原迷旧国c,道路入边城d。

野戍e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嗷嗷f夜猿鸣。

【题解】

这首五言律诗作于调露元年(679)陈子昂自蜀中家乡入京途中。次,意为住宿。乐乡县,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县北。诗题便概括了全诗主旨,叙写赶赴京师的诗人夜宿乐乡的见闻,抒发了作为游子的诗人跋涉旅途上的感怀,其中对故乡的眷念尤为真切动人。素来高倡汉魏风骨,以古诗见长的陈子昂亦尝试用五律的形式抒写怀乡羁旅之愁,将写景与抒情融合得自然无间。此作堪称其五律中的代表作。

【注释】

a杳无际:十分遥远,不见踪影。杳:深远的样子。

b孤征:独自赶路。

c旧国:即故乡。此句的意思是,眼前的山川原野都与故乡迥异,令人迷惘。

d边城:荒僻的城邑,此处指乐乡。

e戍:此处指驻兵防守的堡垒。

f嗷嗷:凄厉的猿啼声。

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

唐·陈子昂

故乡今日友,欢会坐a应同。

宁知巴峡b路,辛苦石尤风c。

【题解】

从诗题中“初入峡”来看,此诗当作于陈子昂第一次出蜀之时。据《陈子昂年谱》,陈子昂首次出蜀入京是在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当时的陈子昂是一位怀着仕途理想的有志青年,虽然初出茅庐,旅途艰险,但由于诗人心中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故诗中流露出的主要是蓬勃昂扬的气势与乐观开朗的情绪。此篇主旨是写旅途的艰辛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全诗语出自然,明白如话,却语短情长,是陈子昂五绝的代表作。

【注释】

a坐:正当,恰好。

b巴峡:峡谷名,位于嘉陵江下游。

c石尤风:飓风之类的暴风。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a,偏惊物候b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c催黄鸟,晴光转绿。

忽闻歌古调d,归思欲沾巾。

【题解】

诗题中的“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当为诗人的好友,时在晋陵任县丞。杜审言于武则天朝永昌元年(689)前后在江阴县任职,与陆丞为同郡的僚友,他们之间的交游唱和当在此时。陆某原作《早春游望》已不可知,这首五律便是与陆某的同题唱和之作,抒发了杜审言宦游江南的所见所感与归乡之思。此作写江南早春生动如画,语言对仗工稳,写景与抒情自然融合,历来被视为杜审言诗歌的代表作。

【注释】

a宦游人:离家外出做官的人。

b物候:指气象和季节的更替变化。

c淑气:温暖的天气。

d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诗题中提到的《早春游望》。

【名句】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a园林悲昔游b,今春花鸟作边愁c。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题解】

湘江为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位于江南地区,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这首七绝正是杜审言被贬途中,渡湘江有感而作。杜审言一生有两次贬官的经历,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这首诗当是他在这次流放途中所作。杜审言渡湘江南下时,正值春回大地,花鸟迎人,只见眼前的滔滔江水,朝着与自己行进相反的方向流去,令诗人不禁联想到个人命运多舛的遭际,追思昔游,怀念京国,思归愁绪等复杂感怀涌上心头。这首七绝出现在初唐诗坛尤其可贵,是杜审言七绝中的代表作。

【注释】

a迟日:指春天。《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b悲昔游:诗人此前曾游历至此,因贬谪再次经过而感到悲伤。

c边愁:因被流放到边远地区而产生的愁绪。

晚憩南阳旅馆

唐·刘希夷

旅馆何年废a,征夫b此日过。

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

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

池篁c覆丹谷,坟树绕清波。

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

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