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帝国史话 俄罗斯帝国
5603100000020

第20章 欲壑难填:无休无止的扩张(5)

赫梅利尼茨基请求俄国保护,这并非第一次。早在1648年6月,他就致函沙皇阿历克塞·米哈伊诺维奇,请求保护。此后又一再呼吁沙皇给予保护。他这样做只不过是一种外交策略,即利用俄国和波兰两个大国之间的矛盾,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但当时俄国本身也处境不佳,国内城乡起义此起彼伏,特别是1648年6月的莫斯科起义和1650年2月的普斯科夫起义,规模很大,沙皇政府忙于镇压国内起义,无暇西顾,没有立即卷入波兰和乌克兰的冲突。到1653年时,俄国的国内局势已经稳定,同时,赫梅利尼茨基向俄国沙皇表示,如果俄国出兵保护乌克兰,攻打波兰,他便向俄国称臣,否则他将请求土耳其素丹或克里木汗的保护。此时沙皇政府看到,经过几年的战争,波兰和乌克兰已两败俱伤,现在赫梅利尼茨基主动找上门来,这正是吞并乌克兰的大好时机。如果坐失良机,乌克兰这块肥肉就会被俄国的对手土耳其或克里木汗国吞食,或重新投入波兰的怀抱,对俄国造成更大的威胁。于是,1653年7月,俄国政府毫不犹豫地通知赫梅利尼茨基,沙皇已同意接受乌克兰加入俄国。10月,俄国召开缙绅会议,批准了政府关于接受乌克兰加入俄国的决定,同时对波兰宣战。随后,俄国政府派瓦·瓦·布图尔林率代表团前往乌克兰同赫梅利尼茨基谈判,双方签订了合并条约。1654年1月18日,赫梅利尼茨基在佩列雅斯拉夫尔召开哥萨克大会,通过了乌克兰同俄国合并的决定,并举行了庄严的礼拜仪式和宣誓仪式。同年3月,赫梅利尼茨基派代表赴莫斯科,和俄国政府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谈判,双方订立了《三月条例》,规定乌克兰对俄国沙皇称臣,但享有自行选举统领、进行自治之权;哥萨克保留自治法庭,占有领地权;统领保留与除波兰、土耳其之外的国家交往的权利。

俄国虽然同赫梅利尼茨基签订了合并条约,将乌克兰并入俄国版图,但这基本上还是一纸空文,因为当时大部分乌克兰领土还掌握在波兰手中。因此,为实现条约,从波兰手中夺回乌克兰,从1654年开始,俄国同波兰进行了长达13年的战争。这场战争由于瑞典的卷入而显得错综复杂。战争初期,俄国10万大军分北、中、南三路向波兰进攻。波兰军队尽管有10万克里木鞑靼军的支援,还是节节败退,使俄国不仅收复了被波兰占领的俄国西部地区,而且占领了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的大部分地区。就在这时,瑞典插了进来,乘机对波兰发动进攻,妄图独占波罗的海,进而吞并波兰。俄国政府认为,波兰已被削弱,兼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任务已基本实现,而瑞典则成为俄国新的、最危险的敌人。有鉴于此,俄国便同波兰签订了停战协定(1656年),全力以赴投入了同瑞典的战争。

但不久,俄国后院起火,赫梅利尼茨基病故(1657年),乌克兰新统领倒向波兰,主张脱离俄国而独立,并同波兰政府签订了和约。于是俄国很快同瑞典签订了停战协定,重新对波兰开战,以阻止波兰从俄国手中夺回乌克兰。之后,波兰也同瑞典签订和约,以便全力以赴同俄国作战。从此,两国便一心一意为争夺乌克兰、白俄罗斯而战。

长期的战争把两国都搞得筋疲力尽、困难重重,不得不坐下来握手言和。1667年1月30日,俄、波两国代表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安德鲁索沃签订了为期13年半的停战协定。根据该协定,俄国除将原被波兰占领的斯摩棱斯克、契尔尼哥夫、谢维尔斯克、斯塔罗杜勃等西部地区收复,第聂伯河左岸的乌克兰也由俄国占领,右岸的基辅及附近地区由俄军占领两年。这样,乌克兰就被一分为二,由俄、波两国瓜分。俄国和波兰两虎相争,谁也没能将乌克兰独吞。乌克兰就如一只毫无抵抗能力的羊羔被两虎分食。这次俄国虽然只攫取了半个乌克兰,但它同样是俄国对外扩张迈出的一大步,它为俄国攫取整个乌克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百多年后,不仅西乌克兰被俄国吞食,就连波兰也成为俄国宰割的对象。

四、东方:翻越乌拉尔

乌拉尔山东部是辽阔广袤的西伯利亚。它西起乌拉尔山,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抵哈萨克中北部山地以及中国、蒙古北部边界,总面积达1280万平方公里,比欧洲的总面积还多240万平方公里。从地势看,它西低东高,北低南高,从西到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从乌拉尔山到叶尼塞河为辽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沼泽广布,河流如织,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条大河自南而北注入北冰洋;叶尼塞河以东至另一条大河勒拿河之间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以东主要为峰峦起伏的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同样河流纵横交错,森林沼泽草原广布。西伯利亚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北纬50度以北,气候寒冷,地广人稀。在俄国入侵前,这里居住着大约几十个民族,他们中除少数已进入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外,大部分处于氏族社会阶段,有些民族还处在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俄罗斯与西伯利亚仅一山之隔,乌拉尔山脉在两地相交处的山势并不高,海拔只有六百多米,最低处仅350米左右,穿越起来较为容易。俄罗斯统一国家形成后,贪婪的沙皇政府把侵略魔爪也伸向了西伯利亚。读者会问,为什么沙皇俄国对领土扩张具有如此不可遏制的贪欲?这首先在于俄国生产方式的落后性。当时,欧洲许多国家正在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正在采取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在不断地、迅速地提高,俄国却正在形成和巩固比封建主义还落后的、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农奴制,这就使俄国的生产力大大落后于欧洲先进国家,使它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的需要和对财富的贪欲,因此他们便通过不断扩张领土、掠夺别国财富的方法来满足其需要和贪欲。其次,由于生产力落后,俄国经济上无法和欧洲先进国家抗衡,便通过扩疆增土、军事掠夺的方法来实现和维持其大国地位,和其他大国进行利益和霸权的争夺,为俄国的发展获取更有利的条件和利益。最后,俄罗斯统一国家是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孕育形成的,从基辅罗斯到莫斯科公国的六七百年中,罗斯几乎始终处于战火之中,这铸就了俄罗斯人勇武好斗的性格,使它如同登上了一辆飞奔疾驶的战车,不到精疲力竭,难以停止下来。这些因素,或许还有其他一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俄国统治者无休止的扩张。

西伯利亚如此之大,比俄国大好几倍,俄国这只北极熊是如何吞食西伯利亚这只巨象的呢?

它是采取蚕食的办法,用了近200年,逐步吞食的。

首先被俄国吞食的是西伯利亚汗国。

西伯利亚汗国,又译失必儿汗国,位于乌拉尔山东麓、鄂毕河中游,包括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下游地区,原为金帐汗国属地。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它形成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主要居民为鞑靼人,首府为伊斯凯尔城,又称喀什雷克或西伯利城(西伯利亚汗国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坐落在额尔齐斯河右岸、托博尔河口处。

16世纪中叶,俄国在征服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期间,即东越乌拉尔,开始染指西伯利亚汗国,对其不断施加压力,以武力相胁,企图迫使其归顺俄国。当时西伯利亚汗国正遭到布哈拉人的进攻,叶吉格尔汗在国内的地位也不稳固,为了借助俄国的力量以自保,叶吉格尔汗于1555年向沙皇屈服称臣,答应每年交出1000张貂皮作贡赋。沙皇伊凡四世遂自封为“全西伯利亚的君主”,西伯利亚汗国开始沦为沙皇俄国的一个属国。

1563年,西伯利亚汗国发生政变,库楚姆起兵推翻叶吉格尔汗,登上汗位。库楚姆汗传说是成吉思汗王朝什班汗的后裔,他骁勇善战,有胆有识,不甘寄人篱下、任人摆布,便中断了同俄国的藩属关系,下令斩杀俄国使节,停止向俄国纳贡。

对西伯利亚汗国这种桀骜不驯的“反叛”行为,俄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但沙皇政府当时正忙于立沃尼亚战争,无力派遣军队征讨,便决定让忠于沙皇的大封建领主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征讨。

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当时是俄国的首富和大“客商”,拥有一望无际的大地产,在其庄园里劳动的人数多达1.5万人以上。他除了生产粮食、捕鱼、采伐森林外,还经营制盐、造碱、采矿、冶铁、制造枪炮等,拥有盐场达27处。他还拥有自己的武装,豢养着一大群兵丁。

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领地靠近西伯利亚汗国,他们同西伯利亚早有联系,经常派人深入到西伯利亚收购毛皮,同时不断向东蚕食,扩大自己的领地。沙皇政府便顺水推舟,不断把西伯利亚汗国的土地赏赐给他们,鼓励他们殖民扩张。

1574年,伊凡雷帝在亚历山大皇村召见了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代表,并颁布诏书,将托博尔河流域的全部土地赐给该家族,指示他们可进一步组织人马,相机占领西伯利亚汗国的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诸地,在那里修筑城堡和据点,可“派自己的军队去惩罚君主的叛逆者”,“应征集志愿人员和自己的人员、奥斯恰克人、沃古尔人、尤格拉人、萨莫耶德人和雇佣的哥萨克,供给他们火器,派他们同西伯利亚汗作战,俘获西伯利亚人,为君主征收贡赋”。这样,沙皇政府正式授权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向东扩张,征讨西伯利亚汗国。

遵照沙皇的旨意,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招兵买马,经过充分准备之后,于1581年秋派叶尔马克率领一支840人的队伍出征讨伐西伯利亚汗国。

叶尔马克原名瓦西里·季莫菲耶维奇,出生于卡马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成年后游荡于伏尔加河、顿河一带,成为一名哥萨克。因他做过烧饭工,得一绰号“叶尔马克”,即“饭锅”之意(一说“磨石”之意),久而久之,人们只呼其绰号而不叫其真名了。由于他行动敏捷,膂力过人,能说会道,后成为哥萨克首领,有时啸聚达千人,干些打家劫舍、抢劫商旅的勾当。为此伊凡四世大发雷霆,下令悬赏捉拿,就地正法。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见此人可以利用,便派人携厚礼邀请他为己效力。1579年7月,叶尔马克带五百余名哥萨克投奔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经过两年准备后率队出征。

1581年9月10日,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手捧圣像,欢送叶尔马克侵略军踏上征程。叶尔马克利用西伯利亚河流密布的特点,或溯河而上,或顺流而下,时而乘舟,时而登陆,从一条河转到另一条河,不断向西伯利亚深入。他们沿途大肆抢劫,抢劫土著人的干鱼、兽肉和毛皮,同时也遭到土著人的激烈抵抗。1582年春,叶尔马克侵略军进入西伯利亚汗国王公叶恰潘的领地。叶恰潘组织民军奋力迎战,挽弓射箭,截击俄军。但这怎能敌得过俄军的火枪火炮?结果俄军将该地洗劫一空,土著人的帐篷被焚毁殆尽。

之后,俄军继续向前推进,洗劫了西伯利亚汗国故都秋明。这使库楚姆汗大为震惊,急忙组织人马进行抵抗。在图拉河口处,六个鞑靼王公率部狙击俄军,遭到失败。在托博尔河上,库楚姆汗在两岸埋伏重兵,在江上设置拦江锁堵截俄军,虽给俄军造成巨大损失,但还是让俄军冲了过去。

叶尔马克此时气焰嚣张,决心直取西伯利亚汗国首都伊斯凯尔,消灭西伯利亚汗国。库楚姆汗一面派重兵抵抗,一面加强城防。7月,库楚姆汗王子马麦特库尔所率的部队在巴巴桑和俄军遭遇,双方激战数日,马麦特库尔负伤,鞑靼军战败,史载“鞑靼人血流成河,横尸遍野”。9月,俄军侵入额尔齐斯河,逼近伊斯凯尔。库楚姆汗下令切断伊斯凯尔门户楚瓦什岬附近的道路,在楚瓦什岬设重兵把守,在江面上置拦江锁。双方在楚瓦什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11月初,双方都付出巨大伤亡后俄军攻占楚瓦什岬,库楚姆汗无力再战,率残部撤离首府,俄军占领伊斯凯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