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帝国史话 德意志帝国
5603200000046

第46章 威廉二世的帝国(6)

对于德国在摩洛哥问题上的挑衅,法国在开始时一直持坚决对抗的态度,以致德法关系一时十分紧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德国外交部声称:“如果法国军队越过摩洛哥边界,德军就立刻越过法国边界。”在德国的战争威胁下,法国内阁考虑到《英法协约》尚不稳固,俄军尚在远东与日本作战,无法在东线全力支持,法军本身也未做好战争准备,故而决定缓和与德国的关系。经过磋商,法国表示接受德国的建议,召开国际会议来讨论摩洛哥问题。

1906年1月16日,有13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西班牙的阿尔黑西拉斯举行。会议在形式上对德国作了让步,承认摩洛哥独立,并建立一个由西班牙银行监督、西方各大国提供贷款的国家银行,对摩洛哥财政实行国际管理,各国在摩洛哥有平等经济权利。但是在摩洛哥的警察管理权方面,会议出现尖锐分歧。法国要控制这一特权,但遭到德国的反对。英、俄两国积极支持法国,美国也站在法国一边。意大利、西班牙因与法国订有协议,也与法国立场一致。奥匈帝国因在摩洛哥没有特殊利益,虽支持德国,但态度并不积极。所以,除了奥匈无精打采的支持外,德国在会上实际处于孤立地位。最后德国被迫让步,以法国和西班牙分别掌管摩洛哥的警察权而告终。

阿尔黑西拉斯会议没有使德国达到打击法国、削弱《英法协约》的目的,反而因自己外交上的孤立所做出的让步,加强了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此外,英法关系、法俄关系也获得进一步加强。摩洛哥问题的国际解决消除了一次战争危机,但没有削弱列强之间的矛盾,暂时的“缓和”潜伏着新的、更大的战争危机。

摩洛哥危机平息不久,1908年,在巴尔干半岛又发生了波斯尼亚危机。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下腹部”(丘吉尔),也是进入东方世界的门户和桥头堡。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多重文化的交汇之地,希腊文化、拉丁文化、拜占庭文化、斯拉夫文化和穆斯林文化,在这里冲突、交汇,形成这里奇特多姿、充满活力的文化景观。近代以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这里又成为西方基督教文明与穆斯林文明冲突交汇的边缘地区。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推动了西方列强和正在崛起的俄罗斯加紧填补这一政治真空。掩盖在大日耳曼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旗号下的渗透、扩张,其实是俄、奥、德三国在这一地区激烈争夺的反映。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原为奥斯曼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1875年夏,先后在黑、波两地爆发的民族起义动摇了土耳其的封建统治,也引发了持续3年的近东外交危机。俄、奥两国在巴尔干的争夺冲突成为危机的焦点。为了抑制俄国的扩张气焰,在1878年6月召开的柏林会议上,因俾斯麦的周旋,波、黑两地暂时由奥匈代管。土耳其遭到一次有限的瓜分。俄国因没有完全实现扩张目标,迁怒于德国,从此与德、奥的关系不断恶化。1908年7月,土耳其发生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素丹哈米德二世的独裁统治,宣布恢复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奥匈帝国认为这是正式吞并波、黑两省的绝好机会,俄国也想趁机分割土耳其领土并控制黑海海峡。9月16日,奥、俄经过密商达成协议:俄国同意奥匈兼并波、黑,奥匈则同意黑海海峡对俄国军舰开放。10月,奥匈正式宣布吞并波、黑,但俄国争取自由通过海峡的权利因英、法的反对未获成功。于是,奥匈的兼并行为开始遭到俄国的反对。由于波、黑两地居民大部分为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他们长期坚持反对土耳其的统治和奥匈的控制,渴望与塞尔维亚国家联合,组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塞尔维亚也一直把这两个地区视为未来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的组成部分,因此,当奥匈正式宣布吞并波、黑两省时,塞尔维亚也向奥方提出强烈抗议。俄国出于反奥的目的,打着“支持南部斯拉夫兄弟”的旗号,竭力煽动对奥战争。奥匈力图用武力压服塞尔维亚,并得到德国的支持。这样,巴尔干的地区冲突一下子变得具有两大集团对抗的性质。1909年2月,在德国的影响下,土耳其政府与奥匈签订协定,以获得奥方250万英镑为补偿,放弃了对波、黑两省的主权。俄国面对奥匈吞并波、黑的既定事实和德国的战争威胁,在未能得到英、法两国有力支持的前提下,被迫劝说塞尔维亚放弃一切反奥宣传和战争准备,波斯尼亚危机遂告平息。但是,自此以后德、奥与俄国的矛盾更加尖锐了。

波斯尼亚危机刚过两年,德、法在摩洛哥的冲突又趋尖锐,因而出现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人民起义,法国以保护侨民为借口于5月出兵占领非斯,并很快控制摩洛哥全境。7月1日,德国因不甘心法国独占摩洛哥,派炮舰“豹”号开抵阿加迪尔海面,对法国进行军事威胁。这一事件被称为“豹的跳跃”,使德法关系顿时紧张起来。两国舆论相互指责,战争迫在眉睫。危急关头,英国出面干预,反对德国军舰在摩洛哥西海岸立足,支持法国对德采取强硬态度。英国不能容忍德国在直布罗陀附近建立一个海军基地,以威胁其南下好望角航道的安全,声称:在摩洛哥问题上,如无英国参与,其结果英国绝不承认。7月21日,英国财政大臣劳合·乔治在当晚举行的伦敦市长宴会上进一步表明了英国的态度,他指出:“我准备为维护和平做出重大牺牲。……但是,如果强迫我们处于这样的境地——即只有以放弃英国经过几个世纪用英勇精神和胜利业绩争得的重要的优越地位作为代价才能维护和平的话,如果在涉及英国切身利益问题上无视英国的存在,仿佛它在世界人民的大家庭中已不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我要强调指出,以这样的代价换来的和平将是一种屈辱,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在英国的强硬态度面前,德国再次感受到了《英法协约》的力量,它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要求,与法国磋商妥协条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德国以法国割让部分法属刚果领土为条件,承认了法在摩洛哥的特权。随后,德国军舰悄然撤离阿加迪尔港,但留下了对英国干预难以抹去的嫉恨,英德矛盾已无可挽回地恶化了。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对德国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沙文主义者指责政府懦弱犹豫,致受屈辱,同时仇英情绪迅速高涨。德国军界大声疾呼扩充军备,誓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决一死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海军军备步步升级,大力扩充陆军的计划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早在1893年,德国国会就通过扩军法案,把陆军平时编制扩充至58.9万人,6年后又增至61.9万人。1896年,德军首先采用新式77毫米速射重炮装备陆军,实战能力大为增强。从1905年起,在总参谋长施里芬伯爵(1833—1913)主持下,德国开始制订在东、西两线同时对法、俄作战的计划,称“施里芬计划”。依照这一计划,德军将集中优势兵力于西线,绕道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从侧翼包抄法国,以闪击战、歼灭战的战略,迅速击败法国,然后掉头东进,迎击俄军,迫其缔结和约。施里芬计划是对原总参谋长毛奇出奇制胜战略原则的继承和发挥,它不仅强调在战略上先发制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而且主张尽可能进攻敌军的侧翼和后方,迫其在两面作战。施里芬计划形成后,成为德国一战前基本的作战方针,以后的新计划只是补充它,而不是取代它。由于施里芬计划把决战的重点放在西线,为集中优势兵力,它要求“陆军尽可能强大”,因而从1911年摩洛哥危机以后,德国一方面疯狂扩充海军,另一方面又加速扩充陆军。1912年,德国再次拟定扩编陆军13.6万人和加强重炮部队的计划。到1913年,德国拥有先进技术装备的现役军人已达76万人。1914年大战爆发前夕,德国常备军人数已增加到89.1万人,此外还增设了一支拥有50只飞艇、6个兵站的飞艇部队。